蒙古
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 豆瓣
作者: (俄)巴托尔德 译者: 张锡彤 / 张广达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 6
本书作者巴托尔德(1869-1930)是世所公认的中亚中世纪史权威。他的研究以中亚史为主,旁及伊斯兰史、中近东史地、外高加索史、伊朗社会经济文化史、穆斯林碑铭与钱币等等,而本书则被视为其一生学术的代表作。著者精通阿拉伯、波斯、突厥语,研读几尽以此三种语言撰写的中亚史抄本,并辅以多次中亚实地考察心得,故本书所述乃蒙古入侵前的突厥史,实际是“一部起于伊斯兰教开始武装进攻,断于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登场的中亚历史“。“把中亚史的研究提高到历史科学水平的,实以巴托尔德为第一人“。本书由我国著名的中亚史专家张锡彤、张广达父子据最为信实的俄文1963年版译出,又据巴托尔德审定的英译本作增补订正,翻译过程中克服了人名、地名、术语等的重重困难,历经二十余年的艰辛努力,得以问世,足以飨久闻书名而未能一窥主旨的读者。
目录:
中文版译者序言
补记
1968年英文译本第三版序言
1963年俄文本第二版序言
1928年英文译本第一版序言
1958年英文译本第二版校订者附记
著者前言
绪论 史料
第一章 河中地理概述
第二章 截至十二世纪的中亚史
第三章 哈剌契丹人与花刺子模沙
第四章 成吉思汗与蒙古人
第五章 蒙古人统治下的突厥斯坦(1227-1269)
大事年表
文献目录
附录一
附录二
索引
跋语
内北国而外中国 豆瓣
作者: 萧启庆 中华书局 2007 - 10
萧启庆治元史的多篇论文在台湾先后不重复地结集收入三本著作中,即《元代史新探》、《蒙元史新研》、《元朝史新论》。此次将其中有价值的文章重新编排,汇为《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内容涉及元朝的统一,蒙古帝国的崛兴与分裂等。
蒙古獨立與蒙中俄關係(1911-1945年) 豆瓣
作者: 其木格(Enkhchimeg Baatarkhuyag) 幸福綠光 2016 - 7
以蒙古人的觀點,解析蒙古與台灣、俄國的歷史關係,
想了解蒙古國取得獨立的真正過程,
絕不能錯過本書!
●蒙古獨立是蒙古人本身自願的,不是俄帝煽動的結果。蒙古獨立運動曾經不被任何國家支持,其獨立的過程完全依靠本身鍥而不捨的努力,向當時北方強大的鄰國(俄國)請求援助。俄國如何回答?俄國實際上對蒙古抱持何種態度?
●為了收復內蒙古,蒙古國政府曾於1913年向中國發起戰爭。蒙古國的政策以收復原先完整的領土,並恢復13世紀成吉思汗成立的「大蒙古國」為目標。依據蒙文文獻,內蒙古四十五旗當中幾乎全部希望加入蒙古國。當時蒙古國與內蒙古的關係如何?
●蒙古人於1911年發起第一次獨立運動,欲脫離滿清,卻被新建立的中華民國視為地方分離運動,加以反對。曾經建立橫跨歐亞帝國的蒙古,在歷史的悲劇中分裂為內、外蒙古。1911、1921年,內蒙古人與位於俄國境內的布利雅特蒙古人,都曾參與過獨立運動,足見蒙古國為蒙古族團結的重要中心。
●蒙古1911年的獨立運動成功後曾因俄國、中國的影響而受限,最終仍於1945年得到承認。1911~1945年如此長的時間裡,蒙古如何制定政策,順利周旋於兩國間?
●除了與中、俄國兩大強國間的關係外,蒙古也曾試圖取得美國、日本等第三方鄰國的承認,企圖影響中俄兩國對獨立一事的態度。雖然最終都未成功,此一歷史過程仍舊值得世人關注。
作者序
讓蒙古國的風吹進台灣
十多年前,當我初次踏進師大國語中心時,每間教室的牆壁上都掛著一張張世界地圖。但是,沒有一張地圖上出現「Mongolia」的字樣,相反地,卻把蒙古擺在中華民國的範圍內。
對於在獨立國家出生、長大的我而言,這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現象。
在我認識的諸多台灣朋友中,每一位都以為我會說中文,都稱呼我來自「外蒙古」,沒有人認為蒙古是個獨立國家。當年,我一進入台大碩士班就讀一年級時,一位教授不知為何對我抱持著十分強烈的敵意。他批評我既然是中國人,為什麼中文還說不好?或是,你就是中國人,蒙古獨立算什麼?那年我不過是個二十初頭的小女生,因自己出生長大的國家而遭受謾罵,既不解也不懂得辯護。就這樣,默默在心中留下無法忘懷的傷痕。
雖然那時我幾乎要放棄回國了,但是身邊的台灣朋友卻不斷地鼓勵著我。加上,好面子的我不願意回國時被誤解,讓人說我怎麼隨隨便便就從學校退學?終究,我選擇了留下來,甚至還拿了個博士學位。這大概是當初完全料想不到的。
這幾年裡,我發現台灣人對蒙古的瞭解真的太淺、錯誤太多了。在盡力解釋的過程中,我興起研究蒙古獨立史的興趣。因為,用中文發表的相關著作確實相當稀少,我開始希望有一本書能夠讓台灣的朋友瞭解真正的蒙古史。而當我開始認真研究蒙古獨立史時,也發現獨立過程遠比我想像的更加漫長與艱辛。我衷心希望蒙古的年輕人能多加珍惜這個國家。雖然世代更迭,現今已是個提倡人權的時代,人人都懷抱獨立自主的願望與快樂。難道這不是在前人的奮鬥中一點一滴改變而來的嗎?這份精神,相信應該長存心中。
最後,這本著作使用相當多蒙古重要的第一手材料,相信會對部分讀者有所幫助,也是本書的價值所在。由於是第一本書,不完善之處還有許多,期待更多人能夠批評指教。雖然不管在閱讀史料或是翻譯上都相當困難,最終沒有放棄而以中文發表,我真的感到相當慶幸。在台灣十幾年鼓勵我的老師以及所有朋友們,還有我的家人,我要致上最誠懇的謝意。謝謝你們,也謝謝讀者。
准噶尔汗国史(修订版) 豆瓣
作者: 伊·亚·兹拉特金 译者: 马曼丽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3 - 4
本书写的是蒙古族西支——卫拉特蒙古的历史,这是蒙古族仅次于成吉思汗时代的又一次崛起,尤其是15—18世纪期间它作为西蒙古的新兴势力,活动的领域曾从杭爱山西,扩张到中亚两河流域一带,包括中亚和中国西北边疆广大地域,因此它的历史不仅曾影响过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政治史、边疆史,而且也是研究蒙古、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和土库曼等历史的必不可少的参考书,特别是由于作者伊•亚•兹拉特金精通蒙藏汉俄等各种文字,书中利用了许多原始资料,包括档案,所以该书1964年初版后,立即被世界各发达国家传播开来。由于该书引有不少古俄文和蒙文等多种资料,翻译难度较大,所以我国到1980年才由马曼丽先生艰难地翻译出版。此后随即在我国被中俄关系学界、边疆学者和民族学家们,甚至研究军事战略的研究家们广泛利用。上世纪90年代起,学界即开始呼吁再版。
本次出版修订了初版中的一些错误,统一了一些人名地名,并根据译者多年的研究和教学经验,加写了《导读》部分。
草原帝国 豆瓣
8.3 (19 个评分) 作者: 勒内·格鲁塞 译者: 蓝琪 商务印书馆 1998 - 5
《草原帝国》一书,其范围除大中亚外,还包罗了波兰以东的东欧诸国,即东欧草原、俄罗斯草原、西亚草原、中亚草原和北亚草原。还有草原近邻的许多高原山地。西起多瑙河,东达贝加尔湖,北起西伯利亚,南到巴基斯坦的广大地区。现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主编的《中亚文明史》(六卷本)包罗的地区,正是格鲁塞《草原帝国》的范围,可以窥见格鲁塞这部著作影响的一个侧面。
本书史事,上起新石器时代,草原文化的黎明期,下迄公元18世纪晚期蒙古诸汗国。作者对草原各地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复杂、政治纷乱、朝代更迭和关系错综的历史,加工钻研,清理精到,牵出一条中亚史的线索和脉络,披荆斩棘,独辟蹊径,开创格局,格鲁塞是启蒙者,是开路人。
2021年3月17日 已读
尽管翻译有些地方有瑕疵,但不影响这本写于1939年的著作的极具可读性,上起草原文化的黎明期,下至18世纪晚期的蒙古驻汗国,一部欧亚大陆草原民族的大通史
Grousset René 世界历史 世界史 中亚
蒙古与唐古特地区 豆瓣
Монголия и стpaнa тангутов
作者: [俄]尼·米·普尔热瓦尔斯基 译者: 王嘎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9 - 8
1970年,科学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开启了中国之行,此次考察历时三年,随后他将此次经历记录在这部书里,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旅行经过,并公布了探险所获得的材料。这部书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被译为欧洲多国文字,并且多次印刷出版。
普尔热瓦尔斯基的这次中国之行主要往返于两大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间,他的行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北京西行穿越内蒙古高原到达阿拉善沙漠,然后原路返回北京,此次行程约三千七百公里。第二阶段,自北京重新回到阿拉善后,普尔热瓦尔斯基一行与一支唐古特人商队结伴来到西宁,随后抵达梦寐以求的青海湖,再经柴达木盆地向南登上藏北高原。这是欧洲人首次深入黄河和长江上游。
对于自己的首次中国之行,普尔热瓦尔斯基确定的任务是:“首先是对自然地理的考察,以及对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动物学研究;民族学的考察则尽可能地进行。”其实他的四次中国之行,都遵循了这样一个统一“体例”,而正是因为考察的“科学性”才使他扬名于世。普尔热瓦尔斯基的首次中国之行大致上重复了古伯察走过的道路,但显而易见的是,他的行程更富有科学成果,而这是建立在认真的勘测和记录的基础之上的。这次中国之行,普尔热瓦尔斯基收集鸟类二百多种,标本一千余件;各种哺乳动物四十余种,标本一百三十件;昆虫标本三千多件;植物五百多种,标本四千件。
普尔热瓦尔斯基的书对我们来说,不仅有趣,而且有益。这是我们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在当前中国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时,我们需要把握时代的律动,需要积累更多的“在地”知识,需要更多的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与交流,需要更加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
金帐汗国兴衰史 豆瓣
作者: [苏]鲍里斯·格列科夫 / [苏]亚历山大·雅库博夫斯基 译者: 余大钧 商务印书馆 2021 - 1
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由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及其子拔都通过远征南俄草原建立,统治地域主要包括中亚、伏尔加河中下游、顿河流域及高加索、克里米亚等地区。它前后延续近三百年,对该地区,特别是位于其疆域北部的罗斯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金帐汗国兴衰史》由苏联著名历史学家鲍里斯·格列科夫和亚历山大·雅库博夫斯基合作完成,长期以来一直是关于金帐汗国历史的最重要著作之一,也是唯一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相关领域专著。这部综合性的研究成果共分三部分,分别论述了金帐汗国的兴起,金帐汗国与罗斯诸公国的关系演变,以及金帐汗国的衰落过程。作者利用了大量波斯、阿拉伯文史料、古罗斯编年史资料、金帐汗的敕令以及在中亚的考古发掘成果,可称得上是沙俄和苏联史学界对金帐汗国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蒙古精神 (1991) TMDB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Урга
8.0 (35 个评分) 导演: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演员: 巴德玛 / 巴雅尔图
其它标题: Урга / 套马杆
在中苏边境跑生意的俄罗斯人谢尔盖不但迷了路,自己的卡车还陷到了泥坑里。他茫然地爬上山头以求救援,却看见了蒙古人天葬的尸体,惊愕的奔跑中遇到了蒙古牧民贡巴。淳朴热情的贡巴把谢尔盖请到家中杀羊摆酒进行款待,并帮他解决了卡车的问题。 贡巴、妻子和他们的三个孩子象祖先一样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这种温馨自然的家庭生活让谢尔盖回想起自己远在故乡的亲人。不久,谢尔盖在城里的歌厅酒后闹事被警察带走,贡巴又托亲戚把他接了出来。最后,这两个民族不同、语言不通、生活习惯迥异的男人成了要好的朋友。 而贡巴也有自己的忧虑,他的妻子已生育了三个孩子,医生告诫她不要再生孩子,这件事愁坏了贡巴,为此他已经好几个月没能和妻子同房。一天晚上,城里长大的妻子告诉贡巴现在有种叫避孕套的东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并叮嘱他进城买彩电时捎回几个。 在城里的药店里,贡巴感到格外尴尬,最终只好笑嘻嘻地走开。回家途中,贡巴在享用过城里的罐头和饮料后梦到了自己的祖先——成吉思汗……
哭泣的骆驼 (2003) 豆瓣
Die Geschichte vom weinenden Kamel
8.3 (26 个评分) 导演: Byambasuren Davaa / Luigi Falorni 演员: Janchiv Ayurzana / Amgaabazar Gonson
其它标题: Die Geschichte vom weinenden Kamel / The Story of the Weeping Camel
外蒙古,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辽阔深远。牧民们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活习惯,逐水草而居,对上天充满着敬畏。生活虽然清贫,他们却自足、快乐,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惠,与宇宙洪荒融为一体。
某户人家饲养的的母骆驼产下一头罕见的白色幼崽,母亲拒绝为孩子哺乳。在风沙强劲、气候恶劣的戈壁滩上 ,幼崽的生命受大极大威胁。为了让母骆驼接受孩子,这户人家决定采用蒙古古老的方法——音乐仪式来感化母骆驼……
蒙古草原,天气晴 (2006) 豆瓣
プージェー
9.1 (92 个评分) 导演: 山田和也 演员: 关野吉晴
其它标题: プージェー / Puujee
1999年秋天,日本探险家关野吉晴正骑着脚踏车横越蒙古,偶遇了年仅6岁、桀敖不驯的蒙古女孩普洁。他想用相机拍摄她的模样,但她拒绝了:“如果你只是来这儿拍照的,那走开吧!” 然而,这却开启了他们之间的友谊。普洁很小就学会牧羊、骑马,蒙古社会与经济形态的转型为生活带来更大的考验。普洁在妈妈的坚持下到学校上学,这让她的梦想多了一双翅膀,飞跃蒙古草原……
2023年3月25日 看过
馬背上的Puujee和外婆真是英姿颯爽,關野二零零零年和二零零四年兩次返回Puujee家,都聽到晴天霹靂一樣的消息,讓人感慨世事難料。
日本 社會 紀實 紀錄片 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