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穆爾河
阿穆爾河 Goodreads
馬可孛羅 2024 - 6
當代旅行文學大師柯林.施伯龍最新鉅作

「一條河有兩個名字,兩個命運。」

這條河流經蒙古、俄羅斯、中國,在中國被稱為黑龍江,其他地區他被稱呼為阿穆爾河。

「一部具有迷人政治洞察力且高潮迭起的讀物。」
──《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藍美華專文推薦—
廖珮岑(轉角國際中亞專欄作者)
阿潑(《憂鬱的邊界》作者)——一致推薦


世人幾未聽聞黑龍江,它卻是全球第十長河,源自蒙古山嶺、流過西伯利亞並注入太平洋。在一千一百英里長的距離,黑龍江形成俄中之間的緊張邊界,土地掠奪與不平等條約的往事縈繞,演變成地表上駐兵最嚴密的疆界。
八十歲這年,施伯龍走了一趟從黑龍江神祕源頭到巨大出海口的驚人旅程,路途近三千英里。作者受到意外傷勢與當地警察逮捕所擾,行過俄國與中國雙邊河岸,一開始騎蒙古馬跨越草原溼地,沿途也搭便車、乘盜獵者的帆船航行並與西伯利亞鐵路並進。

他重拾俄語和中文,與沿路遇見的人交談,從中國商人到俄國漁夫,佛教僧侶到河畔原住民。最終他抵達大河的孤寂盡頭,十九世紀俄羅斯的帝國夢至此漸漸淡出,關鍵世局豁然開朗。
本書是旅行文學公認桂冠作家的耀眼傑作,觸及迫切的歷史教訓,更是施伯龍精采寫作生涯的巔峰。
东鞑纪行 豆瓣
作者: [日] 间宫林藏 译者: 黑龙江日报(朝鲜文报)编辑部 /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商务印书馆 1974
1808年,在俄国南下、日本北进于千岛群岛南段、库页岛南部发生直接冲突的时代背景下,间宫林藏当年两次奉派到库页岛侦查(他谓之“踏察”),基本任务是看俄国人的边界究竟何在,怎么个状况。第一次踏察,他和另一人分头走库页岛的东西海岸;第二次则是他的独角戏,从北海道出发,渡海后顺着库页岛西海岸航行北上,度过一冬后,次年夏天横渡鞑靼海峡(后来也称间宫海峡)登上大陆,抵达黑龙江下游一个名叫德楞的地方,这里有满清官员的夏季行署和贸易市场。然后,他浮黑龙江而下至出海口,南航顺穿整个鞑靼海峡,最终回到北海道,行程历时14个月。《东鞑纪行》就是此行的“踏察报告”,记录了一路的地理、人文的亲历和听闻。
2023年3月28日 已读
跟著間宮林藏一窺1800年,庫頁島/薩哈林島和黑龍江/阿穆爾河下游的自然、人文、民族景致,同時,也可以自行鑒定,滿清在1689年簽訂完《尼布楚條約》/《涅爾琴斯克條約》將沙俄的勢力排除出黑龍江/阿穆爾河流域之後,是否對外滿和庫頁島/薩哈林島進行了有效控制。
庫頁島 探險 民族 滿洲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