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花笑春风 豆瓣
作者: 蔡澜 2013 - 1
蔡澜行走江湖,与形形色色的人交接揖让,笔耕之际,常留下前辈、同侪、稔友乃至萍水过客的剪影,写遍了市井凡人的悲欢、绝世异人的传奇。蔡澜是写人的高手,文字典雅、流丽,寥寥几笔,即能传神,似写意人物画,走的是传统笔记的路子。行间浸出他对红尘生活中人性的体悟,超脱通达,咀嚼之后,犹有余味。
江城 豆瓣 豆瓣
River Town
9.4 (47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彼得·海斯勒 译者: 李雪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1
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我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
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在这里,我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我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
2001年,也就是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一条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没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发展着,在过去的二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很难相信,这个国家曾经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是19世纪西方人眼中“永远停滞的民族”。
2003年,三峡大坝一期完工后,不断上涨的江水将陆续淹没那些江畔之城,这多少令我有些伤感。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正是不断变革的对应面:贫穷、烂路、慢船。
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方。从地理和历史上看,涪陵都位于江河中游,所以人们有时很难看清她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
在1996年至1998年间,我学会了热爱涪陵。能再次回到长江上的感觉真好,哪怕它的旧时激流只存于我的记忆之中。
2016年10月31日 已读
作者对政治性的说教很反感,但也没有一味地嘲讽,而是基于历史与时代背景去理解各种层次上的人们的心态。人情味很足,却没有刻意地煽情,作者成功地做了一个并不冷漠的旁观者。
文学 社会学 纪实 随笔
通往印度次大陆 豆瓣
Aus Indien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张芸 / 孟薇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 - 1
由赫尔曼·黑塞所著的《通往印度次大陆》讲述了一生钦慕东方文化的赫尔曼·黑塞终于来到了亚洲。热气腾腾的东南亚大陆。鱼龙混杂的殖民地生活,让他一次又。一次发出惊叹。黑塞敬畏于原始雨林的苍莽。也对苦力在林中劳动的画面而感到震撼;他既称赞了东南亚的华人、印度尼西亚人、马来人没有染上西方的现代病,也鄙夷他们对欧洲殖民者拙劣而盲目的模仿。从文献中汲取的古老哲学与旅行中的见闻掺杂在一起,使这些旅行随笔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风貌重新向世人勾勒出·个黑塞眼中的东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