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
守日人 (2006) 豆瓣
Дневной дозор
7.1 (51 个评分) 导演: 提莫·贝克曼贝托夫 演员: 康斯坦丁·哈宾斯基 / 玛利亚·巴洛申娜
其它标题: Дневной дозор / 日巡者
影片是根据谢尔盖·卢科扬涅科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守日人》改编。
故事发生在上一集叶戈尔(德米特里·马丁诺夫 Dmitry Martynov 饰)归入黑暗阵营几年之后,安东(康斯坦丁·哈宾斯基 Konstantin Khabenskiy 饰)与其新女友兼徒弟斯维塔担当光明阵营力量的同时,叶戈尔也在逐渐成长为黑暗阵营中一名拥有强大力量的少年,并受到父亲安东暗中的保护。直到黑暗阵营中一名吸血鬼的离奇死亡,打破了光明与黑暗之间的微妙平衡,安东更被诬陷为凶手。审判庭裁定如果在期限之内无法证明安东不是凶手,光明和黑暗两大阵营之间的大战将一触即发。为此,安东开始寻找古代传说中那能改变命运的神器——命运粉笔,来挽回这摇摇欲坠的世界……
异界 (2020) 豆瓣
Кома
6.4 (52 个评分) 导演: 尼基塔·阿格诺夫 演员: 林奈·穆罕默托夫 / 柳波芙·阿克肖诺娃
其它标题: Кома / 遗落梦境(台)
在一场巨大而神秘的事故之后,一位年轻有才华的建筑师在一个与现实世界相似的奇异世界里苏醒,这个世界建立在这里人民的记忆之上,而这些人则处于深度昏迷之中。由于这些人的记忆力参差不齐、混乱、不稳定,导致奇怪的记忆和回忆——城市、冰川、河流可以共存在一个房间里,所有的物理定律都可以被打破,建筑师必须找到他们昏迷的具体规律,才能找到通往现实世界的出口。就在他与命运抗争的同时遇到了真爱,而经历此次昏迷之后,他发现自己不得不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上升 (1977) 豆瓣 TMDB
Восхождение
8.1 (32 个评分) 导演: 拉莉萨·舍皮琴科 演员: 鲍里斯·普洛特尼科夫 / 弗拉基米尔·高斯特尤金
其它标题: Восхождение / 升华
俄国战争期间,一支红军游击队遭到德国军队伏击,被困山林。游击队员索特尼科夫(Boris Plotnikov 饰)和雷巴克(Vladimir Gostyukhin 饰)奉命离开部队,寻找补给。两人穿过茫茫雪原,在某个信奉基督的村长(Sergei Yakovlev 饰)家中寻得一头羊。返回途中却因迷路与一小股德国士兵遭遇,枪战中索特尼科夫负伤,两人奋力逃脱,躲进一户人家。不久后三个白匪不期而至,并发现他们的行踪。
成为俘虏的索特尼科夫和雷巴克被带入德国军营,共同面临着人生最大的考验……
本片根据贝科夫的中篇小说《索特尼科夫》改编。
普利希文的紙眼睛 (1989) 豆瓣
Бумажные Глаза Пришвина
导演: Valeri Ogorodnikov 演员: Oleg Kovalov / Александр Романцов
其它标题: Бумажные Глаза Пришвина / Prishvin's Paper Eyes
Politically-tinted film about the pioneers of Soviet television shows Kovalov as an actor.
A film in which Oleg Kovalov performs as actor. The Paper Eyes of Prishvin, a politically-tinted film about the pioneers of Soviet television, is in fact one of the first manifestations of Russian post-modernism, in which playing with genres and leitmotifs has a leading role. Like the film Confession by Tengiz Abuladze, that was released slightly earlier, the film demythologises the ideology and the aesthetics of the 'Grand Style', monumentalism in art. One of those who fell victim to that was Eisenstein, who is here portrayed as a caricature with a homosexual bent. In this film Oleg Kovalov plays the role of a symbolic Leningrad intellectual with glasses and a hat: a small victim of the great dictatorship. While he is not a professional actor, Kovalov manages to give his personality a timelessness that brings him unexpectedly close to the figures created by Nabokov.
忏悔 (1984) 豆瓣 IMDb TMDB
Покаяние
8.0 (5 个评分) 导演: 钦吉兹·阿布拉泽 演员: 阿福坦迪尔·马哈拉泽 / 伊雅·尼尼泽
其它标题: Покаяние / 悔悟
在瓦尔拉姆·阿拉维泽下葬的第二天,他的尸体被人掘起来放在他家的窗前。挖墓的是一个女人,她在法庭上的供词和回忆使人们重新回到独裁者阿拉维泽残暴肆虐的年代。他将不计其数的无辜者冠以“人民公敌”的罪名投入监狱。阿拉维泽的儿子最后幡然省悟,亲自将父亲的尸体从山崖丢下了大河……本片中他使用令人惊叹的造型手段,以诗意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罪恶与惩罚、忏悔与醒悟的故事。本片是阿布拉泽三部曲的第三部,前两部风别为《愿望树》和《祈求》, 《悔悟》被认为是苏联电影改革的“第一只春燕”。
40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1987年)
烈日灼人 (1994) 豆瓣 TMDB
Утомлённые солнцем
8.6 (104 个评分) 导演: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演员: 欧列格·缅希科夫 /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其它标题: Утомлённые солнцем / 毒太阳(港)
影片的时代背景落在30年代斯大林统治下的前苏联。科托夫(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Nikita Mikhalkov 饰)是红军的光辉领袖,拥有殷实家底和幸福家庭,正在与妻子玛露莎(英格波佳·达库内提 Ingeborga Dapkunaite 饰)、女儿一起在别墅中度过幸福时光。不料,一名不速之客闯进了这里。当他揭开层层乔装的外物时,人们认出了他——一个失踪了十年的没落贵族米迪亚(欧列格·米契柯夫 Oleg Menshikov 饰)。米迪亚的到来犹如地狱派来的使者,随着他娓娓道来的故事,米迪亚和科托夫之间的恩怨纠结、和玛露莎之间的陈年旧情以及随着时代而扭曲的人生,都在故事中一一展开。而更为残酷的是,他带来了一个令科托夫一家陷入绝境的消息……
精神之歌 (1995) 豆瓣
Духовные голоса. Из дневников войны. Повествование в пяти частях.
导演: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演员: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其它标题: Духовные голоса. Из дневников войны. Повествование в пяти частях. / 灵魂之声
1994年, Sokurov随俄军被分配到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交界处的边境军用岗进行实地拍摄。虽然1989年俄军从阿富汗战争中撤出,但仍然有隐蔽的敌人在边境尾 随。当不知名的武装部落偶尔与俄军发生小规模冲突时,Sokurov的拍摄记录了冲突的间歇,让人感到十分困扰。他有力地捕捉了俄军被孤立时的情景,部队 被折磨得无力的心情,以及严酷的环境。如诗般却又伴随着哀怨。此系列记录片被分为五集。
母与子 (1997) 豆瓣 TMDB
Мать и сын
7.9 (17 个评分) 导演: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演员: Aleksei Ananishnov / Gudrun Geyer
其它标题: Мать и сын / 母亲与儿子
在俄罗斯某个偏僻的小山村,人烟罕至,静谧非常,这里的景色如同律动的油画一般,美得忧伤,美得窒息。
一位老母亲(Gudrun Geyer 饰)即将走到人生的终点,时间已没有意义,每一刻都会成为永恒。儿子(Aleksei Ananishnov 饰)陪在母亲身边,精心照料她的起居。他耐心倾听着母亲关于梦的叙述,带着她出外散心,为她读明信片。在秋风骤起的时节,这对母子默默地享受着这最后的聚会……
本片荣获1997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奖、俄罗斯电影评论奖和评审团特别大奖。
兄弟 (1997) 豆瓣 TMDB
Брат
7.3 (19 个评分) 导演: 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 演员: 小谢尔盖·波德洛夫 / 维克托·苏霍卢科夫
其它标题: Брат / 兄弟怜
年轻的丹尼尔·巴格罗夫服满兵役后回到家乡,母亲要他去圣彼得堡找哥哥维克托,以便找到合适的工作。到了彼得堡他在市场救了一个绰号为“德国人”的摆地摊的男子霍夫曼,并结识了爱吃药的女混混凯特。 丹尼尔找到了哥哥维克托,发现他已成为了一个杀手,维克托刚刚结到一笔订单要干掉一名恐怖分子“车臣人”,维克托要丹尼尔帮忙干掉“车臣人”。丹尼尔先租了一个房子居住,后来尽管丹尼尔成功干掉了“车臣人”,但却遭到雇佣者的追杀,原来雇佣维克托的黑帮大佬想干掉贪财的维克托。丹尼尔在逃脱途中打伤了一名大佬的手下,并得到开有轨电车的女司机斯维特兰娜的帮助,此后丹尼尔与斯维特兰娜发生感情并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丹尼尔再次为哥哥做事,打死了大佬的几名手下,而大佬为了报仇,以维克托为人质想除掉前来的丹尼尔。最终丹尼尔将黑帮分子干掉,并救出了哥哥。之后他带着大佬留下的一大笔美金离开,他去找斯维特兰娜要求她与他一起远走高飞,然而她坐牢的丈夫已归家,而她仍深爱着丈夫因此拒绝了丹尼尔的要求。丹尼尔感到大城市的人都只爱钱贪生怕死,包括哥哥维克托,最终离开彼得堡去了莫斯科。
自己去看 (1985) 豆瓣 IMDb Eggplant.place Min reol TMDB
Иди и смотри
8.8 (147 个评分) 导演: 依莱姆·克里莫夫 演员: 阿列克谢·克拉夫琴科 / 奥尔加·米罗诺娃
其它标题: Иди и смотри / 见证(台)
这是一部很特殊的战争题材电影,它真实地描写了德占区人民的悲惨遭遇和场面,以及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的恐惧,反映了战争的真实面目。它既不同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攻占柏林》这些正面战场的血肉横飞、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也不同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星》所描写的局部战斗中体现的平凡悲壮,更不是战地浪漫曲,而是降临在平民百姓头上血淋淋的残酷。影片的事件和恐怖场面远超过任何一部描写德军集中营的电影,令人毛骨悚然,提醒胆小和心软者慎看。
娜塔莎之舞 豆瓣 Goodreads
Natasha's Dance: A Cultural History of Russia
9.4 (74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奥兰多·费吉斯 译者: 曾小楚 / 郭丹杰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3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25)——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由张建华专文导读,精辟地点出了俄国文化中“文学中心主义”的特质及“娜塔莎之舞”代表的俄罗斯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以及作者费吉斯如何结合史学与文学呈现俄罗斯文化的复杂多变。
★《娜塔莎之舞》通过托尔斯泰的名著《战争与和平》探索俄罗斯文化深刻复杂的多重面向,展现上层阶级的欧洲文化与农民的俄罗斯文化之间的分歧和复杂互动,以及“文明”和“本土”两个俄罗斯之间的对抗如何对19世纪以降的民族意识和文学艺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娜塔莎之舞》从俄罗斯芭蕾、绘画、诗歌、戏剧、音乐,到托尔斯泰、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豪绚烂的作品中,描绘出浓厚的俄罗斯情感,展现“俄罗斯灵魂”的建构,以及在西化的冲击下,俄国人“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的创伤。
★《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每日电讯报》等媒体年度瞩目好书,入围“萨缪尔·约翰逊奖”“达夫• 库珀奖”决选名单。
【内容简介】
在托尔斯泰的名著《战争与和平》里,娜塔莎,这位自小接受法国教育的贵族小姐,爱唱歌、跳舞,不论苏格兰舞、英吉利茲舞,还是俄罗斯民间舞,她都能翩翩起舞,展现婀娜多姿、优雅动人的俄罗斯风情。奥兰多•费吉斯通过“娜塔莎之舞”,重新诠释《战争与和平》这部巨作,介绍托尔斯泰、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契诃夫、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伟大的作家和艺术家,以散文般的优美笔触再现广袤质朴、包容一切的俄罗斯。
《娜塔莎之舞》通过对18世纪兴起的俄罗斯芭蕾、绘画、诗歌、戏剧和音乐等讨论,探索俄罗斯文化中欧洲文明与民间元素之间的分歧,“文明”和“本土”两个俄罗斯之间的对抗,以及贵族上流社会和底层农村民众间的分裂。书中更进一步讨论“俄罗斯灵魂”和“俄罗斯性”的建构与表现,揭示政治、国族认同、社会观念、风俗習惯、民间艺术、宗教等对俄罗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呈现出一幅充满戏剧性的细节、辉煌炫丽的文化长卷。
【名家推荐】
有关俄国的一切都需要是最优秀的,费吉斯写的俄国历史也一样,而他也再一次做到了这一点。他的书写流畅优美,充满令人拍案的智慧和生活气息。他对大量文献做了轻松、恢宏而广泛的研究,所涉范围从贵族的信件到斯大林的档案,分析简洁而充满才情。这一对俄国文化卓越、炫丽而高明的导览,生动有趣、故事性强,令人着迷。——西蒙·蒙蒂菲奥里,《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
费吉斯对这一主题的写作与众不同。他取材广泛,语言生动、紧凑,充满戏剧性的细节,对私人生活的书写尤其别具一格。——约瑟夫·弗兰克,《伦敦图书评论》
内容详实,包含大量插图,阐释了作者对这个既野蛮又智慧,拥有高度艺术成就的文明的深刻洞见。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神秘与理性、“东方”与“欧洲”之间的俄罗斯。——丽莎•雅丁,《观察家新闻报》
这是一部非常有趣,同时又让读者几乎能切身闻到“俄国泥土的气息”,这个不可能的任务被费吉斯教授完成了……他为我们讲述了俄国大地下的文化根源、它的荒谬和天才,它的人性与残酷。这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成就。——乔弗里•古德曼,《论坛报》
奥兰多•费吉斯成功地描述了俄国文化的无比深厚和强大力量,概述了俄国历史上的重要问题和事件。他以一种让读者更深刻理解俄国的方式来书写,这种方式比仅仅去叙述统治者如何专制、征服者如何残暴和战争如何残酷更高明。用俄国人自己的话谈“俄罗斯问题”,如何寻找亚洲之根,探求俄国农民之谜,如何养育出如此多的伟大作家、诗人、画家和作曲家,是其著作的过人之处。——谢尔盖•施梅曼,《纽约时报》
对俄国文化史的全面描写,主题广博,观点宏大。——安妮·阿普尔鲍姆,《标准晚报》年度图书
内容极为丰富,读来引人入胜……随处可见闪光的情节,以及犀利、动人,有时还带有几分诙谐的描写……是一部关于大国俄罗斯之性格的无可匹敌的洞见之作。——皮尔斯·布伦登,《老骨头》年度图书
绝妙地丰富……恢宏且深具说服力……一次愉悦无比的阅读体验。——安东尼·比弗,美国作家
奥兰多•费吉斯的故事……涉猎广泛并且讲的漂亮。带着他对生动散文的精妙目光,他描绘的世界变得栩栩如生。书中收录的彩色插图非常漂亮,而批判性的文献目录也是一个有用的补充,它收录了俄国文化史不同领域中许多新近出版的(英语)专著。……阅读这本书完全是一种享受,它也同样值得收藏。——卡洛琳•布鲁克,英国伦敦国王玛丽学院俄国史教授
激动人心……这部优秀的史学著作的题目取自《战争与和平》,贵族女主角娜塔莎·罗斯托娃下意识地跳起了农民的披肩舞……一本令人相见恨晚的书。——《星期日独立报》
罪与罚 豆瓣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9.3 (54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曾思艺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9 - 2
至今,它仍是西方文艺青年的上等读物,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罗斯文学的灵魂。
——陈丹青
◆ 美剧犯罪类题材的起源,关于梦和潜意识的刻画以及“超人”理论启发了弗洛伊德和尼采
◆ 随书附赠“人物关系表”,移除阅读障碍
《罪与罚》是俄国文学的高峰,一份触目惊心的犯罪心理报告,是世所公认伟大的世界文学名著。
小说描述一个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因贫困被迫从法律系辍学,靠母亲和妹妹的接济艰难度日,他自命不凡地以为可以在这个黑暗的现实中充当审判官,于是杀死了一只社会害虫——放高利贷的当铺老板娘,慌乱之下又杀了对方的妹妹。
犯下这桩谋杀罪之后,他处在极其痛苦的矛盾之中,无法摆脱惊惧的心情。他试图说服自己杀了那个人是正义的,是他为了理想所作出的伟大努力,却不能平复自己的良心,最终他在妓女索尼娅的感召之下,选择了向警方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八年。不久索尼娅也到了那里,两人萌发了爱情,拉斯柯尔尼科夫获得了新生。
《罪与罚》不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也代表了俄国文学的最高水准。对现实和人性精准的把握和描写、对恩典和救赎深刻的理解与追求,使它超越文化国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
群魔 豆瓣
9.7 (11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臧仲伦 上海三联书店 2015 - 5
《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陀思妥耶夫斯基集:群魔(套装上下册)》是俄罗斯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具争议性的作品,作品塑造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老一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七十年代初社会激进青年的群像。以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具有社会良知、崇尚真善美,同时又怯懦胆小、庸碌无为;以彼得·韦尔霍文斯基为代表的社会激进分子,反对社会旧秩序、蔑视权贵,同时又阴险狡诈、狠毒无耻。而另一位主人公斯塔夫罗金是典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人物,他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卑鄙无耻,荒淫放荡,是一个极端的享乐主义者,其灵魂和肉体都远离基督,过着魔鬼般的生活;另一方面却带有一种莫名的焦虑感,时刻感受着体内的兽性与自身的罪孽。斯塔夫罗金有着强烈的罪感意识,可他又无力承担自己的罪孽,无力自我救赎,因此他只能通过消灭自己的肉身——自杀,来消除自己的罪孽。在这充满恶的世界中,总有些许对善的感知,在每一个人身上,或明或暗地闪动着微末的亮光。
俄国革命: 苏联史(第1卷) 豆瓣
作者: 姚海 人民出版社 2013 - 9
《俄国革命:苏联史(第1卷)》根据1917年革命的实际进程,大体按照时间顺序,论述革命的根源和革命的发生发展。在致力于重现1917年俄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关键人物思想和行动的历史真实的同时,本书将俄国革命置于近代以来俄国历史进程和20世纪初期俄国所处国际环境的坐标体系之内进行考察,并由此重新审视和解释有关俄国革命的众多问题。特别注重在事实层面上全面地反映1917年革命的面貌,力求充实、弥补或修正对革命史了解的不足、缺失或偏差。全书共十一章,50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