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贻笑大方 (2001) 豆瓣
8.0 (18 个评分) 导演: 叶京 演员: 叶京 / 张涵予
打算在影视界有番作为的年轻人蒋力(张涵予 饰)、费小弟(叶京 饰)与大款吴立伟(傅彪 饰)合作创办了伟歌影视公司。为找投资人,蒋力瞄上香港富婆王淑贤(于兰 饰),伹王淑贤对费小弟更有兴趣,这让当时的介绍人吴丽萍(董晓燕 饰)很感失落。小弟到银取钱碰上劫匪,他以为是剧组拍 戏,上演了一场见义勇为的现代版。韩建秋对酒店服务员庄雅婷(陶虹 饰)不怀好意,一直追求雅婷的蒋力及时挫败了他的图谋。为谋日后发展,吴立伟极力讨好当红明星潘文莉(夏力薪 饰),潘文莉临开机要求换掉配角庄雅婷,庄唆使狗仔队将潘隐私曝光,自己如愿当上女一号。凭借和潘文莉闹出的绯闻,许宁(冯雷 饰)一夜之间成了红人,当初追求庄雅婷的蒋力则没了戏......
北京记忆 (2012) 豆瓣
8.0 (7 个评分) 导演: 袁子勇 / 吴群 演员: 孟京辉 / 邹静之
这样的笔触,奠定了本片的基调。以这样的不动声色的展开,将观众带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往日气氛之中。历史的轮转体现在70年代的北京民居当中,匮乏时代的生活,触目可见的地震棚(北京人为解决住房拥挤而使用的临时居所),自然史、民生史和反映时代变迁的社会事件有机结合起来,展开时代的画面,唤起观众的回忆。
本片规避了以中央性新闻、大事记代替城市个性化叙事。更规避宏大和过于豪放的风格,表现的,是具有独特气质的北京,以及北京人(包括原住民和各种类型的新北京人)的生活历程,和岁月的体悟。一个地点、一个舞台、一段时光、一群人、一个故事,一个一个年轮的画像细细展开,一个家庭的历年叙事的娓娓道来,如戏文般以16集的规模描画出一座城市和她的子民30年来走过的历程。
《北京记忆》是全景性反映北京改革开放全过程的大型纪录片。然而由于本片采用了独特的视角——选定记忆与城纪错落有致的表现平台,既有宏大的背景,又充满个案的生命体征。大时代与小屋檐的画面编织,反映出了人们对改革给生活带来变化的真切感受,体现了编导主创人员的追求。
《北京记忆》整合30年年轮中的公共记忆和各阶层人士的亲历往事,描述和纪念这一段历史,表现改革开放30周年之宏大历史背景的同时,更应注重讲述北京人特有的记忆,在往事回溯中北京独具的城市气质和变革历史。显现本片的资源优势和文献价值。
这一个30年,在整个华夏文明的历史上,都是极为独特而关键的断代,它以觉醒、开放、变革为特征,确定了未来中国的历史走向。北京的延展,特别是其国际化色彩的浓郁,是改革开放中国形象的标范,本片多处采用国外影像报道,传达出北京魅力在世界范围内的辐射。
本片用个体化、微观化的手段,在大历史的架构下,呈现出更多、更丰富、更接近事实本身价值含量的意义。如胡同生活模式在大时代冲击下的转型,如从传统的居委会管理模式到社区自制显示的公民意识和自主意识的成熟。如商品大潮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转型(不仅仅是中关村奇迹带来的成功示范),如消失的柜台 折射出的城市商业精神的变化。
集体记忆由无数个人记忆堆积而成,公共性正蕴藏于私密性之中,它们是一条河流的两岸,而不是两端。我们可以随意架设桥梁。本片将是把历史还原到日常生活语境中去的开放性文本:以人性化、故事化、情感化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宏大历史的民间面和生活面——人本的关怀、人文的气息。这部系列片选取的还是旅游、饮食、购物、时装、住房、出行、电视、通讯、健身、婚恋等10个视角,通过个人对不同时期的一些代表性事件的回忆,从衣食住行扩展开来,展示了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揭示了半个世纪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迁。
《北京记忆》第1集-京华春早
《北京记忆》第2集-金梭和银梭
《北京记忆》第3集-夕照街
《北京记忆》第4集-日日夜夜
《北京记忆》第5集-绽放
《北京记忆》第6集-生活是多么广阔
《北京记忆》第7集-向远方
《北京记忆》第8集-我爱我家
《北京记忆》第9集-北京人
《北京记忆》第10集-车轮上的梦想
《北京记忆》第11集-千里之外
《北京记忆》第12集-消失的柜台
《北京记忆》第13集-东区西区
《北京记忆》第14集-在路上
《北京记忆》第15集-大都会
北京故事 (1986) IMDb 豆瓣
A Great Wall
7.8 (10 个评分) 导演: 王正方 演员: 王正方 / 王霄
其它标题: A Great Wall / Beijing Story
一转眼,方立群(王正方 饰)在美国已经生活了快三十年了,虽然生活已经全盘西化,但在朋友和上司的眼里,方立群始终都是“异类”。因为老板对华人的歧视,方立群一怒之下辞了职,带着老婆格蕾丝(沙龙·艾瓦伊 Sharon Iwai 饰)和儿子保罗(余朝汉 饰)回到了北京投奔姐姐方立敏(慎广兰 饰)和姐夫老赵(胡晓光 饰),两家人住在四合院里。
方莉莉(李勤勤 饰)是方立敏的女儿,和男友刘一达(王霄 饰)交往多时,两人正在备考英语,准备报考同一所大学。保罗和他们的年纪差不多,所以三人很快就玩到了一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那边厢,方立群和方立敏两家人,虽然有着迥异的个性和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却依旧相处得其乐融融。
为了不能失去的故乡 豆瓣
作者: 华新民 法律出版社 2009 - 5
这是一本融入了作者全部感情的书,笔尖流淌出太多对古都的眷恋,描绘出太多胡同的美。她用整颗心爱着老北京和世世代代居住在此的北京人,也用尽全力抨击那些破坏胡同及伤害老宅主人的行为。
这是一本会让人唏嘘不已的书,有那么多曾经美丽的胡同和四合院,如今早已成了废墟,早已被高楼淹没不知去向,只留在书中那一张张的照片中;同时留下的还有它们被破坏时的惨象,前后对比,令人震撼不已。
这也是一本普及历史知识和法律知识的书,它颠覆了当今人们对中国城市土地权属的认知,向所有祖宅业主和商品房业主提供了维护其财产权利的依据。
城记 豆瓣
8.9 (50 个评分) 作者: 王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 10
在完成本书写作的10年间,作者共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全书分为十章,从北京的现实入手,以五十多年来北京城营建史中的历次论争为主线展开叙述,其中又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重点,将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等一批建筑师、规划师的人生故事穿插其间,试图廓清“梁陈方案”提出的前因后果,以及后来城市规划的形成,北京出现所谓“大屋顶”建筑、拆除城墙等古建筑的情况,涉及“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批判复古主义”、“大跃进”、“整风鸣放”、“文化大革命”等历史时期。
与文字同样重要的是书中选配的三百余幅插图,不乏私人珍藏的照片及画作,如梁思成先生工作笔记中的画作和首次发表的梁思成水彩写生画。
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修订典藏本) 豆瓣
作者: 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译者: 宋惕冰 / 许永全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10
周谷城、侯仁之作序力荐,了解和研究北京旧城的经典参考书。
※编辑推荐※
★ 把北京的城门与城墙每隔数米进行编号记录,完整而详细留下北京古城的全貌。
★ 50幅珍贵测绘图,150帧百年老照片,八开典藏精印,在纸上震撼复现已经消失的那个北京。
★ 作者喜仁龙为一代瑞典汉学大家,毕生热爱北京;侯仁之先生托付的译者宋惕冰,则为北京文化耋旧,曾创办迄今关于老北京最重要的文化杂志《燕都》。作者译者两代人各自深怀对北京的了解和理解,堪称珠联璧合。
★ 新版本经精细修订译文并增加后记,三十年来首次面世。
★ 由中国最美的书设计师刘晓翔设计,雅昌超高工艺印制,内文照片部分更经过金银混色、四色黑、上油等三道印制过程,对旧北京的还原程度甚至超过英文原版。我们努力以美书典范追摹北京古城的建筑艺术,即便如此,也无法再现北京城墙城门之精魂于万一,但古老的北京已经消逝,这已经是我们所能给出的最真诚忆念。
※内容简介※
《北京的城墙和城门》是了解、研究北京城门城墙里程碑式的著作。
甫清帝逊位、民国更张,传统文化包括建筑将待巨变而保存完全之际,瑞典学者、汉学家喜仁龙,对北京的城门城墙予以调查、测绘、拍摄、研究, 成果于1924年在伦敦出版。书内对北京城墙城门的调查著录极为详尽,毫不逊色我们今日所作的长城调查。如将内外城城墙内侧壁分段测绘,内城墙南、东、北、西各分115、101、108、102段,记录高度、顶宽、基厚,甚至于城砖及碑刻录文,请其中国老师、后来的著名史学家周谷城也“极为仔细和耐心地记录下来”。内城九门和外城永定门等的城门和箭楼更是地势图、地盘图、正面图、剖面图、侧面图……一应俱全。全书绘制了55幅带有比例尺的测绘图,这些图在北京有些建筑的重建中,曾起到重要参考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全书还有127幅角度多样、效果清晰、带有艺术感的大幅照片,这些从调查角度出发的照片的价值,是同时期来华传教士、研究者的摄影作品所不能比拟的。
这部书绝不止是专业参考书,它文笔优美,处处充溢着超越国别的人文关怀,读之可令人心驰神往,抚今追昔,以正视未来。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普及版) 豆瓣
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
作者: [瑞典] 喜仁龙 译者: 邓可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7 - 7
本书真实还原了20世纪20年代时遗存的北京城墙与城门。作者通过实地走访考察,被这些宏伟古迹的壮美所折服,也因其衰败的现状而叹息。除了在描写中投入艺术史家的浪漫与情怀,喜仁龙还坚持严谨的研究方法:挖掘中国历史文献中对城墙城门的繁杂记载,勘测丈量每一段城墙、每一座城楼的 尺寸,观察记录城墙、城门及周边街市乡野的现状,实景拍摄城墙城门的照片,精细绘制城门各种角度的建筑细节图,使这本考察手记在文学性、科学性、历史性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风物中国志·昌平 豆瓣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7
《风物中国志·昌平》是一本深入解读北京昌平的文化读本,由中国国家地理团队实地采写。按照“风物中国志”丛书体例,以“地”“道”“风”“物”四个版块来呈现昌平人文地理、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和在地物产等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