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学术写作原来是这样:语言、逻辑和结构的全面提升 豆瓣
7.7 (6 个评分) 作者: 易莉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1 - 1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易莉多年英文论文写作课程精华
一套更适合国内英文学术写作者的方法
一部有关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如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英文学术写作指南
◎从学术写作的障碍和原则、学术写作的逻辑、学术写作的语言、学术写作的流程四个方面,简洁明了地介绍了学术写作的方法。
◎针对中国人英文学术写作中的常见误区,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学术写作资源(如学术写作指导书单、学术措辞库、语料库等)和写作修改范例,以帮助读者提高学术写作水平,顺利发表论文。
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 豆瓣 Goodreads
9.2 (33 个评分) 作者: 荣新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4
对于渴望进入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学子来说,本书几乎是手把手地指明了入门的途径。举凡古籍、石刻、简帛、文书、图像以及今人论著、刊物都有它们的翻检之道,而对版本与校勘的把握、考古新发现的追踪,则有利于学识的积累和更新。更进一步的学术论文写作也有它的一定之规,容不得半点虚假和取巧。学术素养就是在这样持之以恒的训练中养成的。
马可·波罗与元代中国 豆瓣
作者: 马晓林 中西书局 2018 - 9
《马可•波罗行纪》是中世纪欧洲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书籍之一。至今东西方学术界的马可•波罗研究皆历时长久。本书从马可•波罗出发,着眼于礼俗领域,运用文本比勘方法,重点利用新出碑刻史料,研究元代中国的一幅幅历史场景。
《马可·波罗与元代中国》分为四个部分:“导论篇”全面梳理了马可·波罗研究的范畴、方法,及19世纪至今的研究史;“研究篇”研究马可•波罗所见元朝礼俗、物质文化等,聚焦中外交流,尝试解开《马可•波罗行纪》书中未解之疑;“评介篇”评介西方学术界与本书主题相关的几部最新著作;“译文篇”则译介了部分西方重要的论文。
经过深入讨论,本书一方面证明了《马可•波罗行纪》在礼俗文化方面的史料价值,另一方面揭示了蒙元时代欧亚大陆多元文化交流的众多侧面。
学者的术与道 豆瓣
作者: 李连江
本书是李连江教授论治学的封笔之作。作者的《不发表 就出局》偏重谈如何在学术界谋生存,本书侧重讲怎样在学术界求发展。
求发展,就是把学问做好做深,实现学术创新的最优化,把自己变成学术界的一个名牌。
学者的天职是追求真理,本书是学者长征路上的踏脚石。作者说:“术与道,说来玄妙,其实都是常识。”但是,我们往往不懂常识,因此常识是不怕重复的真理。本书共20讲,每一讲都是一个“过来人”在40年学术生涯中参悟的智慧,也是他在明师指导下孜孜不倦地“下真功夫”积累的经验。
本书只有一位作者,然而是众多学者的“对话”。作者说:“书面论治学,很容易掉进自己挖的坑,对话变成独白。”但是,在娓娓道来的20讲中,仿佛有无数“学者”参与对谈,感悟、共鸣、切磋。
学者的术与道,从前辈学者处来,到后辈学者中去,薪火相传,生生不已。朴实的常识,助你脱困,帮你攀登,伴你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