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 豆瓣 Goodreads 豆瓣
Vorlesungen zur Einführung in die Psychoanalyse
8.8 (14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译者: 徐胤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 - 5
【内容简介】
1915年—1916年,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为非专业人士开设了一门心理学讲座,课程逐渐深入。《精神分析引论》忠实地收录了当时的讲稿,并由弗洛伊德润色而成。
全书包含了弗洛伊德最主要的学说:失误、性、梦、潜意识,是100年来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不二之选。
【编辑推荐】
不经意的行为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真实意图?
梦真的有现实涵义吗?
性对生活影响到底有多大?
抑郁、强迫,这些心理病症因何而起?
许多人对弗洛伊德提出的问题很感兴趣,却被他的大部头吓走。
《精神分析引论》由他的公开课讲稿收录而成,课程由浅入深,系统地介绍了他主要的心理学理论,如失误、性、梦、潜意识等。在书中,跟着大师的节奏,我们将得到问题的答案。
100年来,《精神分析引论》带领无数人走进心理学的世界,也成为大众了解弗洛伊德学派不可错过的经典读本。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课程结束100周年之际,本书忠实于德语全本,无任何删节,为您还原弗洛伊德当年演讲的风采。
【名人推荐】
说起心理学,就绕不过弗洛伊德。——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Paul Bloom
希望诸位不要混淆(《精神分析引论》中提到的关于梦的)两点。只需做到这个,你们对梦的理解便超越了大多数《梦的解析》的读者。 ——弗洛伊德
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彭丽新等] 译者: 彭丽新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0 - 10
全文着重用精神分析方法研究日常生活中的错失,提出不仅神经病患者,而且在正常人的日常行为中也可能因潜意识的内部斗争而改变思想行为,从而把早期精神分析方法推广到正常人的心智生活的分析和错失行为的改正上。
作者认为:日常生活中之所以常发生语误、笔误或误读等“错误”现象或动机性遗忘,是由于人把一些可能使自己觉得痛苦或难为情的想法、冲动或记忆,从意识的境界,经由不知不觉的过程放到潜意识境界,以免意识到此而感到不舒服。
但是这些被压抑的东西并未消失,当意识的自我有松懈时往往会突破阻抗力量,再度浮现到意识境界来,人们潜意识地给以否认,从而造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错误。作者由此展现了精神命定论的信仰:心智历程的任何微细动向,都必有精神上的原因可寻。错失行为为此研究提供了最方便的证明工具。
本书内容包括:专有名词的遗忘、外国字的遗忘、名词与字序的遗忘、童年回忆与遮性记忆、语误、读误和笔误、印象及决心的遗忘、误引行为等。
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 豆瓣
Freud and Beyond: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analytic thought
8.7 (13 个评分) 作者: 史蒂芬·A·米切尔 / 玛格丽特·J·布莱克 译者: 陈祉妍 / 黄峥 商务印书馆 2007
本书全面易懂地介绍了自弗洛伊德以来现代精神分析思想发展的历史,内容涵盖了现代精神分析思想所有的主要分支,如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人际精神分析等,对各学派的缘起、流变作了清晰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