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优素福·卡什:镜头内外 豆瓣
Karsh: Beyond the Camera
作者: [美] 戴维·特拉维斯 译者: 朱鸿飞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0 - 11
精选伟大人物的标志性肖像照片
揭示大师镜头之后的心灵和思想
📸编辑推荐
🔸优素福·卡什的人像摄影定义了许多伟大人物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卡什在照相馆接受的严格训练结合他对戏剧和舞台灯光的喜爱和对拍摄对象的敬重,发展出鲜明的个人风格。戏剧化灯光打造的暗色调肖像不仅细腻呈现出拍摄 对象的形象特征,还展示了他们的内在力量。本书精选卡什职业生涯中尤为重要的74幅作品,包括温斯顿·丘吉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巴勃罗·毕加索、格蕾丝·凯利、琼·贝兹等众多名人的标志性肖像。
🔸每张照片配有卡什对拍摄对象的评论或拍摄过程的回忆。有些故事卡什在不同场合讲了一遍又一遍,比如他如何让“咆哮的狮子”丘吉尔安静下来;有些故事他第一次和盘托出,比如他如何劝说赫鲁晓夫穿上远超自己身材大小的皮毛大衣。通过卡什的语言,读者了解到拍摄对象在公众形象之外的私人一面,并对他的照片建立起更深层次的理解。
🔸著名策展人特拉维斯在导言中细致讲述了卡什的一生。他和家人在家乡奥斯曼帝国经历了骇人听闻的种族大屠杀后,死里逃生辗转移民到加拿大。他从照相馆学徒做起,用彬彬有礼的态度、敏锐的洞察力、精湛的技巧以及一点点运气,逐步成为一位世界闻名的摄影大师。读完此书,你会发现卡什本人跟他的拍摄对象同样伟大。
📸内容简介
1988年8月—9月,杰里·菲尔德(Jerry Fielder)——优素福·卡什工作室的长期助理,现为卡什遗产管理人——聆听这位摄影大师回忆了他辉煌生涯中的许多肖像拍摄经历,录下长达九小时的录音。
卡什谈到他的拍摄对象和早期经历,包括许多之前从未公开的事情。卡什在他早期的摄影集中写过很多与肖像拍摄有关的内容,但他很少对自己与那些名人的互动发表意见。
根据之前从未面世的1988年的录音,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前摄影策展人戴维·特拉维斯带领读者走过一段无与伦比的旅程,让读者认识卡什的众多标志性作品。他还构建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示这位镜头背后的大师具有的洞察人心的惊人能力。卡什的工作建立在情绪层面而不是理性层面上。因此,他很少深入讨论他对自己的艺术经历的看法。特拉维斯不仅关注这些轶事本身,还为读者呈现以往出版物中一直缺少的一样东西——摄影师的声音。
📸媒体推荐
他对自己的作品一向讳莫如深,这本书罕见地让我们了解到卡什与伟大人物会面背后的故事,以及他在面对拍摄挑战时的审美选择。——《出版人周刊》
本书揭示的是卡什掌握了一个卓越的肖像摄影师所需要的技能:不仅有恭维、哄骗和操纵的能力,还有拍摄呈现出独特个性的肖像的眼光。——《图书馆杂志》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主要通过优素福·卡什的一些人像摄影作品来了解他。现在我知道他更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胸怀和心态最终转化为出类拔萃的摄影作品。——美国亚马逊读者
摄影与电影 豆瓣
Photography and Cinema
8.0 (6 个评分) 作者: [英]David Campany 译者: 陈畅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 2
《摄影与电影》以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的一张宣传剧照为起点,分析卢米埃兄弟、安东尼奥尼、戈达尔、诺兰、沃霍尔等导演与布尔津、沃克、沃尔、雪曼等摄影艺术家的作品,从时间性、叙事、先锋艺术等角度,挖掘了近一个多世纪以来摄影与电影两者间互为启发、不可分割的关系图谱。
本书荣获由英国电影协会(British Film Institute)及《视觉和声音》杂志(Sight & Sound magazine)赞助的2009年“和/或图书奖”(The And/Or Book Award),同年还获得克劳斯瑙-克劳斯图书奖(the Kraszna-Krausz Book Award)。
被遗忘的人 豆瓣
9.6 (15 个评分) 作者: 吕楠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6 - 6
从1989年至1990年,吕楠在中国十个省市的38家医院接触了14000名精神病人,寻访了上百个患者家庭和流浪患者,完成了《被遗忘的人》的拍摄,由此开启了吕楠将三部曲作为一部大作品来拍摄的序幕。吕楠在这部作品中真实有力地呈现了被遗忘的一群人的生存状况,并提示我们对他们的遗忘或许意味着我们所向往的完美也将无法成长。
1989年开始,吕楠用15年完成了他的三部曲《被遗忘的人》、《在路上》和《四季》。三部曲作为一件大作品奖摄影通过史诗的形式来确立人的观看方式,是吕楠的重要贡献。三部曲中的每张图像都可以是独立的,但又不可被分割。它们以结晶化的方式彼此拓展、相互延伸,其中每一个单独的瞬 间,通过时间的“经验”又同时属于所有的瞬间。三部曲在人生的三重层面上聚焦于人的生命状态。光和影纠结缠绕的微粒,暗合着高度的道德情致,将观者的目光最终引向我们自身被遮蔽的心灵世界。
霍克尼论摄影(增订本) 豆瓣 Goodreads
HOCKNEY ON ART
8.6 (7 个评分) 作者: [英]大卫·霍克尼 / [英]保罗·乔伊斯 译者: 栾志超 理想国 |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1 - 11 其它标题: 霍克尼论摄影
《霍克尼论攝影》(增订本)收录了大卫·霍克尼与好友保罗·乔伊斯关于摄影的对谈十七篇,内容关于霍克尼的图像思考与影像实验,展现了一位多才多艺、创造力十足的艺术家,在探索摄影可能性的道路上可以走多远。观看与空间,是霍克尼一如既往的关注。在本书中,他认为拼贴是摆脱传统观看方式的关键,是对表面的确认。霍克尼将自己的创作看作是用摄影来批判摄影。“毕竟,光用言语是不行的。你得使用摄影的语言。”
《霍克尼论摄影》充分体现了一位杰出艺术家的实践自觉与理论自觉。作为大卫·霍克尼唯一一部专⻔论述摄影与影像艺术的著作,本书第一版曾在1994年被引进中国,在艺术相关专业的师生群体中引起了广泛讨论。此后的二十余年,随着大卫·霍克尼著作的中文版陆续推出,本书逐渐淡出了国内读者的视野。理想国首次引进增订本,期待它将持续激起新的、更大的水花。
————————————
📷以摄影的语言批判摄影,用绘画的方式反思照片。
摄影成了我们辨认事物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提供了一种观看的方式,并且会让人觉得是一种正式的、正确的观看方式。但在霍克尼看来,这是摄影在本质上应被批判的所在。如果想要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观看,图像就必须发生改变。
📷双色封面,随机发售!更有隐藏配色,加印解锁!
皮质封面满足触感,镭射烫印低调炫目。开本便携结实耐用,看展路上伴读良友。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 豆瓣
作者: 顾铮 2022 - 7
◐著名摄影史家顾铮集大成之作,中国当代摄影的前世今生录
◑以国际化视野,多角度勾勒中国当代摄影脉络;敏锐捕捉摄影发展趋势,深刻反思摄影生态
◐巫鸿、陈传兴、陈丹青、郭力昕、李公明、杨小彦、刘树勇、晋永权 诚挚推荐
◑全彩精装本,近200幅摄影作品,100克艺术纸,雅昌印刷
【内容简介】
早在20世纪初,郎静山、庄学本等一代摄影人便开始了对中国摄影现代性的追寻,而这种集体努力因战争的爆发而被迫中断。直到1980年代,随着“四月影会”“陕西群体”“北河盟”等民间摄影团体的涌现,中国摄影未完成的现代转型才得以重新启动。
四十年间,中国当代摄影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有何种探索?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是一次重要的回顾与梳理,以专题讨论和个案研究两条线索,勾勒中国当代摄影图景。
10个主题,细致剖析纪实摄影、肖像摄影、都市摄影等摄影类型的发展,敏锐把握摄影在呈现都市景观、身体、家族记忆等议题上的特质与尝试。
13篇个案研究,既有当代纪实摄影坐标式人物侯登科、长期关注国人群像的刘铮,也有挪用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自我的洪磊等,以其代表作入手,展现多样且生动的摄影实践。
【重磅推荐】
这是一部中国当代摄影的前世今生录,也是摄影中的当代中国的精神切片。
“现象”是风势、是浪潮,是一个时代的光影记录,作者给读者提供的是测风观浪的瞄准器与检测仪。
“个案”是在个体心灵感受与镜头朝向之间的文本细读,是对摄影家如何融入历史的精准记录和评述。
顾铮不仅是一位资深的摄影史学家、文化学者,而且本身就是中国当代摄影“现象”中的弄潮者、“个案”中的同道人,这本书是引领读者进入这片领域的绝好导引。
——李公明
顾铮的《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是目前关于新时期中国当代摄影极有意义的一本研究专著,他对这一时期的摄影的探讨,无疑是一次填补空白式的重要实践,让我们得以从一个广阔的角度重新认识四十年来中国摄影的发展。
——杨小彦
这本书既呈现出基于广阔社会文化背景的宏观社会视角,又提供了基于摄影史内部行动者互动而产生的微观社会视角,更有对这一时期代表人物细致而微进行深描的个体微观视角。这种周到的社会科学观察视角与方法,为当下的中国摄影史研究提供了样本。
——晋永权
摄影通史 豆瓣
Photography: The Whole Story
作者: [英]朱丽叶·哈金 主编 译者: 孙怡冰 / 孙宇龙 2022 - 9
全球知名学者撰稿,摄影爱好者必备通识经典。
从19世纪20年代的早期摄影,到如今全球每年拍出的300亿张照片,摄影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全面梳理了近200年摄影发展史,以清晰架构展现了摄影艺术的诞生与演变。
作者将摄影置于全球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背景之下,对摄影流派、摄影风格及摄影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详解了摄影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及大师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既包括为人熟知的佳作,也有大量未曾在公众视野中出现的重要作品。通过本书,我们将回溯摄影发展的完整历史,同时了解作为媒介的摄影,如何深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
【编辑推荐】
★一本书囊括200年摄影发展史,以清晰架构展现摄影艺术的诞生与演变:从19世纪20年代的早期摄影算起,摄影的历史不足200年,但它已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每个人的相册里,都藏着属于摄影的故事。
★全面梳理摄影流派、摄影风格及摄影技术发展,详解里程碑事件及大师经典作品:深入分析纪实摄影、街头摄影、肖像摄影、静物摄影等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详解曼·雷、布列松、罗伯特·杜瓦诺、荒木经惟等多位重量级大师作品。
★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的通识读本,全球知名出版机构Thames & Hudson策划出版:以清晰模块呈现专业内容,流派概述+大事年表+细节聚焦+摄影师传略,特别增录摄影术语,爱摄影,更要懂摄影。
★900余张珍贵图片呈现摄影盛宴,震撼大图+局部展示,全方位视觉享受。
★未读·人文通史系列,读者口碑保证的经典之作:《艺术通史》《设计通史》《进化通史》《考古通史》,16开精装大开本,PVC护封+半透明效果,颜值爆表,收藏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