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
西方文学之旅 豆瓣
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
9.5 (12 个评分) 作者: 徐葆耕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 8
《西方文学之旅(上下卷)》中有最佳体现。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却作为文学欣赏和文学史知识的经典,在清华、北大、武大等全国诸多重点高校学生中风靡流传十余年。此交出版的插图本,更展现了西方文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阅读、收藏、欣赏思想的完美的统一,构造了可以尽情遨游的多重审美空间。
文学,是人类心灵的历史。西方的一些真诚的心灵探险家们,以西西弗斯推石上山的胆略和毅力,在宇宙浩瀚深邃的内心世界里摸索,顽地向着它的神秘底蕴掘进。他们是情感的受难者,几乎没有一种痛苦与欢欣不被他们品味过,表现过。流动不已的生命现象和变幻无定的精神生态构成了西方文学多姿多彩的河流。醒来的人们,沿着这条心灵之河走一走吧!你会惊奇地从中发向你自己。
插图:
〈img src=http://g-ec4.images-amazon.com/images/G/28/cn-legacy/c/c800407.jpg〉
被弃的意象 豆瓣
The Discarded Image: an Introduction to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Literature
9.1 (7 个评分) 作者: [英] C. S. 路易斯 译者: 叶丽贤 东方出版社 2019 - 11
本书是著名文学家、学者C.S.路易斯的最后一部学术著作。书的前身是路易斯在“二战”前后为牛津大学学生开设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诗歌导论”课程讲稿。路易斯以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为主要样本,旨在勾勒其背后的思想文化形态,即作者所说的“中世纪模型”,并由此审视这个时期的文学特质。
《被弃的意象》不只是一部通识类的学术著作,更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记载了西方人在两千年的时间里构想和谐的世界秩序、为自己的灵魂寻找精神依归的历程,也蕴含了作者关于宇宙、文学、人生、时代、思维方式的洞见和领悟。此外,为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引文及思想背景,本书译者精心撰写了6万字平易翔实的注解。
俄国文学史 豆瓣 谷歌图书
A History of Russian Literature: From Its Beginnings to 1900
作者: (俄罗斯) 德·斯·米尔斯基 译者: 刘文飞 商务印书馆 2020 - 7
一部为非俄语读者而书写,逾七十年公认最佳的俄国文学通史
————————————————————
《俄国文学史》是文学史家德·斯·米尔斯基以英文写就的,被誉为追溯俄国文学最好的一本通史。其内容涵盖自古代俄国文学(11—17世纪)始,经古典主义时期、现实主义时代、美学新思潮、象征派兴起,至1921年小说复兴的历程。
这部俄国文学通史自面世后便成为关于俄国文学的经典之作,长期被选为欧美各名校的文学专业课本,影响、培育了数代研究俄国文学的英语学者。德·斯·米尔斯基辛辣独到的洞见与精炼优雅的语言让这本文学史变得通俗易懂且饶有趣味,也使之在众多同类著作中脱颖而出,成功将俄国文学推介至英语乃至整个西欧世界。
米尔斯基的文学史……饱含学识,笔触优雅,行文风趣幽默,充满了智性的愉悦,他传达印象、表达思想的风格及力量无与伦比。
——以赛亚·伯林
这是用包括俄语在内的所有语言写就的最好的一部俄国文学史。
——纳博科夫
这部书是文学史写作的样板:犀利深刻,却又趣味宽容;结构出色、清晰而又比例得当。尚无一部英国文学史,无论多卷或单本,能如米尔斯基这部俄国文学史一般为英语增光添彩。
——多纳德·戴维
*这是被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誉为用包括俄语在内的所有语言写就的最好一部俄国文学史;牛津的俄国文学教授杰拉尔德·史密斯称它是公认为最好的一部俄国文学史,“始终在英语世界保持其地位,逾七十年不变,这或许创下了同类著作的一项纪录”。
*德·斯·米尔斯基是英语世界乃至整个西欧学界最负盛名的俄国和俄国文学专家。一生笔耕不辍,除大量文章和讲稿以及为《不列颠百科全书》撰写的相关词条外,用英文撰写、编纂相当数量的著作,译介了众多英国文学作品,在西欧和俄国、东方与西方、文化和政治、俄国文学和英语世界等不同领域间往来穿梭,形成一座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米尔斯基将长达千年的文学历史纳入这部两卷本著作,精巧灵活的结构使它全面却不冗杂;充满洞见的行文、翔实严谨的事实和口无遮拦的评论,让人贴切可感地触摸到俄国文学史的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