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
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研究 豆瓣
作者: 李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 7
《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研究》借鉴俄罗斯著名民间文学理论家普罗普(Vladimir Propp)的民间故事形态分析理论体系,对随机选取的50个中国民间故事功能图式进行了划分描述,进而从功能、人物、序列三个方面详尽探析中国民间故事的内在叙事形态结构,印证了普氏理论的跨文化普适性,同时总结出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结构的区域特征。作者着眼于民间故事叙事本体的内在结构形态,在国内学界首次运用故事形态理论对中国民间故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书立论严谨,推导有据,结论令人信服,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和学术价值。
中国诗学之现代观 豆瓣
作者: 陈伯海 2006 - 11
《中国诗学之现代观》目录
代序 对话·交流·会通
——兼论中国诗学的现代诠释 ……………………………………………………(1)
导言 一个生命论诗学范例的解读
——中国诗学精神探源………………………………………………………………(1)
上编 情志篇:中国诗学的人学本原观……………………………………………………(23)
释“诗言志”
——兼论中国诗学的“开山的纲领”………………………………………………(25)
释“缘情绮靡”
——兼及传统杂文学体制中的“文学性”标志……………………………………(48)
释“情志”
——论诗性生命的本根……………………………………………………………(70)
中编 境象篇:中国诗学的审美体性观……………………………………………………(93)
释“感兴”
——论诗性生命的发动……………………………………………………………(95)
释“诗可以兴”
——论诗性生命的感通作用………………………………………………………(123)
释“意象”
——论诗性生命的审美显现………………………………………………………(143)
释“意境”
——论诗性生命的精神境界………………………………………………………(166)
“气”与“韵”
——兼探诗性生命的人格范型……………………………………………………(197)
“味”与“趣”
——试析诗性生命的审美质性……………………………………………………(220)
释“妙悟”
——论诗性生命的超越性领悟……………………………………………………(244)
下编 言辞体式篇:中国诗学的文学形体观………………………………………………(269)
“言”与“意”
——诗性生命的语言功能论………………………………………………………(271)
“文”与“质”
——诗性生命的文辞体性论………………………………………………………(297)
“声”与“律”
——诗性生命的音声节律论………………………………………………………(320)
“体”与“式”
——诗性生命的形体组合论………………………………………………………(343)
释“诗体正变”
——中国诗学之诗史观……………………………………………………………(371)
结语 “生命之树常青”
——论中国诗学精神之返本与开新………………………………………………(401)
附录 生命体验的审美超越
——《人间词话》“出入”说索解……………………………………………………(411)
“变则通,通则久”
——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432)
从古代文论到中国文论
——21世纪古文论研究的断想…………………………………………………(443)
参考引用书目…………………………………………………………………………………(449)
后记……………………………………………………………………………………………(464)
中国古代文学阐释学十讲 豆瓣
作者: 周裕锴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0 - 1
在西方和中国,都有源远流长的文本解释的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学术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地对经典文本的阐释的过程。本书分为十讲,所讨论的不是哲学层面的所谓“本体论阐释学”,而是文学批评层面的“方法论阐释学”。故书中着重介绍中国自先秦以来的关于文学作品解释的传统,力图将文学阐释的观念、方法与诗歌的注释形式、文集的编纂方式结合起来考察,从中见出某种共同的“阐释学眼光”。
金瓶梅版本图鉴 豆瓣
作者: 邱华栋 / 张青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 10
根据现存《金瓶梅词话》中的“东吴弄珠客序”,该书刊刻时间为万历丁巳年,也就是从1617 年首次坎坷出版以来算起,到2017年,这本书刊刻印刷整整400 年。而我们著录的各种版本也超过400种。不谋而合,自有天意。
为纪念这一中国古代小说杰作正式出版、刊刻、印刷、发行400周年,我们特撰写《金瓶梅版本图鉴》一书,以示纪念。
本书紧紧围绕《金瓶梅》的版本演变史来呈现,以版本演变来印证这本书在400 年的流传、印刷、出版以及翻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