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岩合光昭的猫步走世界 (2012) 豆瓣
岩合光昭の世界ネコ歩き
9.7 (35 个评分) 导演: 岩合光昭 演员: 岩合光昭 / 塚本高史
其它标题: 岩合光昭の世界ネコ歩き / Iwagou Mitsuaki no Sekai Neko Aruki
跟着日本知名野生动物写真摄影师,岩合光昭,用镜头捕捉巴黎、挪威、西西里、爱琴海岛屿、冲绳、台湾等美丽地区中的猫咪身影。
菊与刀 豆瓣
作者: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 译者: 北塔 译林出版社 2011 - 4
简介:
《菊与刀》是作者于二战后受命于美国政府,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作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1946年,本尼迪克特把报告整理出版后,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1951年,这本书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书,是社会科学研究直接运用于政治实际操作的杰出例证。
导读:
译林名著 经典读本
《菊与刀》——美国人二战后对日本的调查分析报告
精准,透彻,现代日本学的鼻祖关于日本研究的经典著作
日本文化的历史 豆瓣
作者: 尾藤正英 译者: 彭曦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3
《日本文化的历史》内容简介:日本文化不是指各种各样的文化遗产以及文化现象本身,虽然也包括那些遗产和现象的,但主要是指对在历史上形成的日本人的生活以及思考方式的整体,特别是对在其中体现出来的民族个性或者特性给予关注、加以思考的概念。那与文化人类学上的文化的意义更为相近。
在所谓日本人论、日本式经营论这些论述的背后,当然有对这种意义上的日本文化的关注。
杀人之门 豆瓣
殺人の門
7.2 (50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张智渊 南海出版公司 2011 - 4
《东野圭吾:杀人之门》内容简介:我的人生仿佛受了诅咒,永远都逃不出。如果杀意有一条界线,一旦跨越便会成为杀人凶手,我想我正游走于边缘。少时,我家境优渥,受人艳羡。但几乎就在一夕之间,祖母猝死,母亲出走,父亲沦为废人、债台高筑……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无处凭依。这仅仅是开始,连绵的厄运自此如影随形。初恋情人离奇身亡,多年血汗积累化为乌有,一心期待的婚姻变成无休止的噩梦……每当境况稍有好转,我总会莫名地坠入深渊,但又在即将粉身碎骨时被人捞起。我隐隐察觉,冥冥中有人操纵我的命运,予取予求。究竟谁对我有如此深仇大恨?奇寒彻骨的杀意如毒蛇般啃噬我的心,催促我跨越杀人之门……
点击链接进入:
《同级生(东野圭吾力作,与《放学后》并称“校园推理两大高峰”:最隐秘的人性,最激荡的青春!)》
《名侦探的守则》
《名侦探的诅咒》
《黑笑小说》
《东野圭吾精选集(第2辑)(套装共10册)》
《东野圭吾精选集(套装全10册)》
《红手指》
《新参者》
《美丽的凶器》
《超杀人事件•推理作家的苦恼》
《鸟人计划》
《东野圭吾:杀人之门》
《东野圭吾:怪笑小说》
《东野圭吾作品:彷徨之刃》
《单恋》
《毒笑小说》
《分身》
《黑笑小说》
《流星之绊》
《东野圭吾天王套装:巅峰杰作一网打尽(套装共4册)》
《放学后》
《时生》
《幻夜》
《变身》
《恶意》
《宿命》
《白夜行》
《嫌疑人X的献身》
《平行世界•爱情故事(东野圭吾悬疑经典:将爱情与超现实完美结合!)》
外部空间设计 豆瓣
9.5 (8 个评分) 作者: 芦原义信 译者: 尹培桐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 - 5
《外部空间的设计》是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的作品。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曾任东京大学教授,并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克体育馆等建筑。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书中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日本漫画60年 豆瓣
Manga: Sixty Years of Japanese Comics
7.8 (13 个评分) 作者: [英]保罗·格拉维特 译者: 周彦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3 - 10
全方位展现日本漫画崛起的历程
影响数代人的日漫经典世纪收藏本
分析战后日本漫画异军突起的独特原因
详述“漫画之神”手塚治虫的生平与创作
梳理日本漫画各主要流派的风格特点与代表人物
记录10余种统领市场的漫画杂志的兴衰沉浮
500余幅精彩插图,直观感受日本漫画的魅力
英、日、法、德、西、意等十余个版本全球热卖
--------------------------------------------------------------------
本书为读者奉上了1945—2004 年间日本漫画发展的轨迹,作者从战后日本的社会环境和国民心理入手,分析了漫画在日本兴起的原因。其中,有着“漫画之神”之称的手塚治虫功不可没,书中单辟一章,讲述了他的生平和创作。之后,作者分章节论述了日本漫画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最后一章讨论了漫画在日本文化出口中的地位及漫画的全球影响。此外,本书还拥有丰富的插图,作者广泛收集了漫画领域名画名图,包括众多日本著名漫画杂志的罕见的创刊号。
--------------------------------------------------------------------
回想过去的年代:那时,你只能在偏僻的小店搜罗到专业剧画出租书。读那些书的感觉,可谓十倍的疯狂惨烈,十倍的刺激过瘾。
——三岛由纪夫
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漫画犹如空气。
——手塚治虫
对我来说,佐佐木真纪的漫画不断冲击着我,为我在内心世界的某个角落打开了一扇窗。佐佐木赋予我们这代人的力量,我要通过我的书传递给下一代。
——村上春树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豆瓣
MY DEAR BOMB
7.5 (23 个评分) 作者: [日]山本耀司 / [日]满田爱 译者: 化斌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 - 2
世界时装日本浪潮的新掌门人山本耀司唯一自传
Yohji Yamamoto是个谜,是个集东方沉稳细致的性格于一身的谜。《我投下一颗炸弹》为你揭开这个谜。让你看懂日本设计,读懂日本设计师。日本设计为何能震撼世界!?
本书揭开山本耀司对于衣饰、布料等细节的灵感构思
回忆设计大师的成长心路历程,关于设计,关于理想,关于友谊,关于家庭,关于爱情。
纪录山本耀司如何跨界合约,和坂本龙一一起玩音乐,与北野武、Wim Wender拍电影,和寺山修司创作俳句
⋯⋯
山本耀司漫谈他所欣赏的当代设计大师:川久保铃,Jean Paul Gaultier,Azzedline Alaia,Sonia Rykiel
收录山本耀司重要设计年谱:参与华格纳歌剧服装设计、碧娜鲍许舞台服装设计、北野武电影服装设计
内含数十张山本耀司设计手稿
收录日本知名作家松冈正刚为山本耀司所写的专文《踪影的逆袭》
还有什么比穿戴得规规矩矩更让人厌烦呢?
—— 山本耀司
为什么叫my dear bomb,为什么叫“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曾经形容自己是一个会在衣服里“藏炸弹“的人,这种如同孩子般的淘气和玩心,是以此为武器,对抗这个不能认同的世界。
在《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中,他在自序的最后一句写道:“这,是我曾爱过的一个男人的故事。“他用一个女人去折射自己作为第一性的社会义务,用一个宛若孙子的孩子去确认自己的童年,用几个记忆瞬间捕捉早逝父亲的身影,并以其遭遇表述他对战争的态度,以及对母亲的爱⋯⋯在这些文字中,他向没有准备的读者投下一枚又一枚炸弹,让你明白为什么在黑色中,他是安全的,无人能及的。——《新视觉》2013.131
对于所有从事设计、趋向时尚的人来说,山本耀司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已。当时尚界还在以西方传统的紧身衣裙展现女性曲线时,山本耀司勇于突破传统,以和服为概念出发,用垂坠、层叠与缠绕等效果,将女性曲线覆盖于中性化的服装下,创造出时尚界的日本新浪潮。他擅长运用布料及各式的黑,让传统的、用途狭窄的黑色,脱离丧礼般的印象,一跃成为时尚的化身。而他与川久保玲、三宅一生是亚洲少数能在高级时装界站稳地位的设计师,其与主流时尚背道而驰、又能引领潮流的魅力,至今不辍。
身处时尚圈数十年,无论世界潮流如何改变,山本耀司从未放弃自我,而这本唯一亲笔自传《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正继承了山本耀司这样的风格,书中完全揭开了山本耀司的人生以及他的创作本质。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在第一部分里,山本耀司回溯了自己无父的童年,出身于战后单亲家庭的他,毫不避讳地承认受到母亲职业妇女身分的影响,认为女人最性感的时刻便是工作的当下。而他因此痛恨所有为了男人打扮的女人、痛恨让女人穿着得跟娃娃一般,沦为附庸,甚至认为女人就应该穿着男人的服饰。除此之外,第一部分也谈及了中晚年突然其来的婚姻与孩子,他论及周旋于女人之间的过往,毫不隐藏地说明男人心理。为读者揭开他私生活神秘的那一面。
第二部分则以更多的篇幅谈论创作的本质。在这个篇章,山本耀司提到了如何倾听布料的声音,让布料展现最自然的垂坠度,又如何判断钮扣的正确位置,以及衣领、衣褶的塑造方式。有趣的是,山本耀司提到设计师与打版师之间的微妙关系:他不对打版师描述自己的想法,避免打版师为了配合设计师,而丧失了变化的空间。
从山本耀司对于设计的种种论述,不但能够见识到其设计天分及努力的痕迹,更呼应了时尚界对于他擅于善用布料的评价。而他忠于自我及对男装与女装的想法,让本书成为从事设计与向往时尚者不可不读的作品。
在这本带有山本耀司风格的神秘黑色书籍之内,山本耀司褪去“时尚大师”的面貌,展现一个毫不隐藏、赤裸坦诚的自己,也是所有亟欲了解山本耀司者应收藏之作。
关于设计,山本耀司说:
音乐家或许会宣称:“音乐是感性的。”可是为了被大众认可,他在成名之前必须花上几年,甚至数十年的功夫磨练技巧。服装设计师也一样,在他做出自己的东西以前,也必须全面吸收基本技法。说到底,即便是一条狗同样也需要训练。在淬炼成为志高气满的艺术家以前,扎实的基础训练是不可或缺的。
关于女人,山本耀司说:
很遗憾,对于那些善用性别魅力的女人,我感受不到一点性吸引力。我觉得反感。可是在瞥见工作妇女的当儿,我会意识到一股强烈的性兴奋:她的后背,在她辛勤地踩踏缝纫机时,亦或是她的侧面,当她心无旁骛地把针别在衣服上的时候。此时的我不但崇敬之意油然而生,或许也想着要助这些在社会中求生存,努力工作的妇女们一臂之力。
关于男人,山本耀司说:
我喜欢挑惹或刺激那些不显酷、不时髦的男人,可是我不下重手。相反地,我会利用所有我们这些无用之人都会不知不觉欣赏的心理诡计。虽然女人认为不值,不过男人就是喜欢赌博、游戏这一类的东西。我占用了男人这一部份天性的便宜,将注意力放在衣服无端的附加物,诸如扣洞和口袋这种细节之上。
关于家庭,山本耀司说:
只要是小孩都有过万分可爱的时候,这弥补了他们令父母亲一辈子烦忧的缺点。我决心要让我的小孩快乐,最希望的莫过于我的小孩永远不必问:“爸爸在哪里?”我被这种感情的力量,这种无法控制,且根植于人世间最深处的感情的力量彻底淹没了。
虽然这个孩子是被迫怀上的,他身上却有我的一部分。这个孩子里面住着幼年时候的自己。
符号帝国 豆瓣
8.1 (17 个评分) 作者: [法] 罗兰·巴尔特 译者: 汤明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 1
1966年,罗兰·巴尔访问日本。此后,他又两次到访东京。对巴尔特而言,日本之旅充满想象、体验以及愉悦。“我得到了一种完美的、强烈的、既深沉又微妙的快乐。”在1970年成书的《符号帝国》中,巴尔特把日本人生活的诸多方面均看做是日本文化的各种符号——语言、膳食、游戏(柏青哥 )、城市、文具店、诗歌(俳句),甚至眼皮,这些“能指符号”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意义。在巴尔特看来,日本文化现象的精髓便是具有禅宗意味的空无性。追随巴尔特独特的思想脉络,在全书26篇随笔式的叙述中,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巴尔特作品中鲜有的文学格调,体会苏珊·桑塔格所说的“巴尔特也是位唯美主义理想者”,也可以对日本社会及其背后的文化本质有崭新的认识。
神风特攻队、樱花与民族主义 豆瓣 Goodreads
Kamikaze, Cherry Blossoms, and Nationalisms
9.1 (25 个评分) 作者: 大贯惠美子 译者: 石峰 商务印书馆 2016 - 10
二战末,尽管日本正面临战败,为什么一万多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兵”自愿加入“神风特攻队”的行列?在这部关于日本极权主义意识形态中象征主义和美学的角色的迷人研究中,大贯惠美子展示了国家如何操纵日本人历史悠久的樱花的象征,来说服人们为天皇“如美丽的飘零的樱花”那样死去是一种荣誉。
依据从未用英文发表的日记,大贯惠美子描述了这些年轻人的痛苦,甚至是对帝国意识形态的反抗。这些神风特攻队员们热情地献身于世界主义的知识传统,因此他们不是以军事眼光来看待樱花,而是视之为一种痛苦的美丽以及他们悲剧性信仰生活的未解心结的象征。以日本为例,作者重新理解了象征交流、民族主义和极权主义意识形态及其实际的运作。
建筑:篠原一男 豆瓣
9.3 (6 个评分) 作者: 篠原一男作品集编辑委员会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3 - 3
《建筑:筱原一男》讲述筱原一男是一位风格多变的建筑师,他的早期作品颇具“日本特色”,他由对传统住宅的热衷而创造出一种有象征性的空间,其特色不是通过单个形状来表现,而是通过空间组成部分的更为基本的形式来表现的,这些空间组成部分产生于符号实体的精细刻画。
做二休五 豆瓣
20代で隠居 週休5日の快適生活
6.9 (88 个评分) 作者: 大原扁理 译者: 吕丹芸 理想国 | 九州出版社 2019 - 1
★年轻人,决不能就这样为房东和老板而活
★社畜自救,先让自己闲下来
------------------------------------------------------
刚毕业的年轻人,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以上,星期六和假日也要去上班,星期日则哪里都不去只在家里睡死 ,换来的是每月收入超过半数上交给房东。这样的苦日子,被老板和周围的人鼓吹为取得“自由”的正常过程。他们口中的“自由”哪怕能兑现,其实也轮不到你来分一杯羹。
没有钱就没有自由,还有 比这更不自由的吗?
除了金钱以外,是不是还有其他路子可以助我们逃脱这种困境?
这本书探索了一种不用赚太多钱似乎也可以生活无虞的方法。
负担不起市中心的房子,没关系,可以租郊区的。
不能经常去饭店吃饭,没关系,可以自己动手做。
嫌理发又贵又烦人,没关系,自己给自己理发,不仅发型稳定,也不用忍受推销办卡买产品。
加班多到想辞职,退一步,换一份低强度的工作,砍掉不必要的欲望,清理掉消费社会的浮华和诱惑后,自己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的连结反而更真切、更坚实、更鲜活。
------------------------------------------------------
我的生活方式,在父母那一辈看起来是不能接受的,也会有人骂我说社会就是有我这种人,国家才会衰败,但我不在意。我觉得我不是真正的放弃自己,我还是做着我喜欢的事、过着我认为幸福的生活。
——“一条”专访大原扁理
“绝望”也者,是对主流价值观的弃绝。大原正是拒绝把自己的生命焚烧进这股潮流的一位青年。但他有自己的关怀和追求,而且并不“绝望”……一旦“大原扁理们”实践的生活哲学成为主流,这个世界,应该会比现在好上一些。
——李志德,《端传媒》总编辑
池袋西口公园 豆瓣
池袋ウエストゲ-トパ-ク
7.7 (109 个评分) 作者: [日] 石田衣良 译者: 千日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1
《池袋西口公园》是青春推理小说“池袋西口公园”系列的第1部。
每部小说都包括四个短篇故事,通过主角真岛诚和他的朋友串联在一起。每个故事描述一个犯罪事件,展现现代城市中少年生活的一个侧面。题材黑色,对地下社会与边缘生活描绘精准,同时作者的文笔却非常宽容、温暖,故事一方面保持青年黑暗小说的架构,另一方面具有社会、人情小说的味道。
池袋宁静的夏日夜晚,西口公园里隐隐有不安的气氛在空气中骚动。
高中毕业后在家当米虫的真岛诚因为绞杀魔事件成为公园里的金田一。他为了找出绞杀魔同时解开好友理香的死谜,以及受托寻找同学猴子爱慕的黑帮公主,而化身多种角色出入黑白两道“办案”。最后他逐渐解开各个谜题,更将变调的公园回复成原有的和平,让红蓝两帮派握手言和,过程惊险万分终于智取谋成。G少年、红天使、援交妹、自闭少年……所有在世俗社会迷失坐标的青少年,都在这座公园烙印下青春颜色,并发现自己的价值。
石田衣良具实呈现出经济高度发展又遭逢泡沫化的日本,那些边缘青少年的世界——颓废、堕落、滥交、嗑药、追求极限刺激,狂飙在犯罪界线却是最不虚伪的一群 。
日本权力结构之谜 豆瓣 Goodreads
The Enigma of Japanese Power
作者: [荷] 卡瑞尔·范·沃尔夫伦 译者: 任颂华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 10
日本,一个让外界看不懂的国家——政府不会做出果断的决策,首相是随时可以下台的“替罪羊”,不同的党派只是操纵选票的机器,那么究竟是谁在控制日本?政府、党派、财阀、司法系统、媒体和有组织的黑帮……这其中为什么很难找到真正掌握权力的核心,一个可以去问责的对象?
本书最早写于1989年,是对日本商业、社会和政治结构的重要论述。沃尔夫伦以局外人的视角观察日本,结合30多年来在日本的采访工作、与商政要人的私人对话,全方面剖析日本社会的运行机制,深度解读日本战后历史与未来走向,呈现了一个我们未曾理解的真实日本。政府、党派、商界财阀、警察和法院、大众媒体,甚至是有组织的黑帮与新兴宗教,社会各个方面的掌权者,建立了绵密的人脉关系网笼罩全国。权力分散在社会的每个角落,也造就了温顺的国民——全身心奉献给公司的男性工薪族,只适合待在家里的女性,还有缺乏创新能力、应试机器般的学生。他揭开人脉关系维持的巨大网络,戳破了将权力压迫伪装成传统文化的“日本文化”外皮,也打破了30多年来有关“日本第一”的梦幻神话。
万叶集 豆瓣
万葉集
7.0 (6 个评分) 作者: 佚名 / 宋再新、宋方洁整理 译者: 钱稻孙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0
本书是针对日本和歌《万叶集》的大众插图版选编。
《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早的一部和歌集,享有“日本《诗经》”的美誉。全本收录了从公元四世纪到八世纪六十年代末450年间长短诗歌4500余首。翻译家钱稻孙从中选出800余首,并加上详尽的注释和评语。以精准优美的语言重现了这一古典文化宝藏,深入浅出地介绍日本古代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等。此译本兼美信达雅,被公认为日本文学翻译史上的经典。
本书邀请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理事宋再新教授担任文学顾问,搭配吉田博、川赖巴水等日本国宝级画匠的画作,兼具文学体验和美学享受。
编辑推荐:
1.日本版《诗经》,日本文学的入门必读!
◆日本现存最早的和歌集,被誉为“日本版《诗经》”;
◆跨越450年时空,涉及狩猎旅行、婚恋思归、悼亡追忆、四时风物等题材,记叙了古代日本在唐文化下迅速发展的社会文化;
◆作者上至天皇、皇妃、皇子,下至浪人、乞丐、妓女,是一部展现日本风土人情的风俗志;
2.超高好评!川端康成、夏目漱石、新海诚频频引用!
◆新海诚豆瓣热门电影《你的名字》《言叶之庭》纷纷引用!
◆日本“令和”年号的出处;
◆诺奖作家川端康的灵感来源,夏目漱石的美学渊源;
3.全新选编、绝美译本、精装典藏!
◆译本选自与周作人齐名的日本古典文学翻译大家钱稻孙先生作品,有“最美译本”的美誉;
◆由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理事宋再新教授汇编整理,并作专文导读,兼具专业性和可读性;
◆化繁为简,由专家将内容按主题分为“四季歌篇”“恋歌篇”“美景歌篇”“羁旅歌篇”“哀伤歌篇”“杂歌篇”六个部分,每部分前有简单的导读介绍,清晰易读;
◆本版收录吉田博、川濑巴水、土屋光逸、小原古邨、歌川国芳等多为日本国宝级画匠近500幅作品,随文彩插,兼具艺术感和美学享受;
4.特种纸四色彩印,五面体函套精装打造!
◆全书内文采用艺术纸象牙白四色彩印,锁线校订;
◆上下双册,五面体函套烫金设计,阅读、收藏、馈赠佳品!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豆瓣
日本近代文学の起源
9.3 (22 个评分) 作者: [日] 柄谷行人 译者: 赵京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 1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并非学院派式的文学史专著,而是理论批评随笔的结集。1980年出版之后,至今已再版25次,成为后现代批评经典著作。作者通过对文学现代性的批判来剖解现性,分别探讨“风景”、“内心”“自白”、“病态”、“儿童”及“叙述方法”等日本现代文学独有特性的形成过程,挖掘文学现代性的起源提示现代文学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共生关系。
现代文学一旦确立了自身,其起源便被忘却。忘却的结果就使得人们相信这一文学的基本观念具有历史普遍性,这一普遍性也就获得了不证自明的霸权地位,由此排斥任何“非现代性”的事物,对任何前现代的事物进行肆意的分割、颠倒和重组。
黑箱 豆瓣 Goodreads
Black Box
9.1 (295 个评分) 作者: [日]伊藤诗织 译者: 匡匡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4
【内容简介】
性侵的案发现场,隔绝的私密空间,被称为“黑箱”,而揭开这个“黑箱”时,暴露出来的则是调查机构与司法体系中的更为巨大的“黑箱”。
本书是日本#MeToo运动核心事件全纪实。2015年,4月3日,伊藤诗织就工作签证问题与当时TBS电视台华盛顿分局长、首相晋三传记作者山口敬之相约进餐会谈,却遭对方性侵。之后的一年,面对媒体、社会、司法的重重壁垒,她不断诉诸法律……为何司法系统无法制裁伤害女性的人?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在社会不公、大众冷漠、舆论暴力兴盛的今天,应当如何生存、如何自救?
“在日本,女性公开承认遭受性侵不可想象,我并非勇敢,只是别无选择。”
【编辑推荐】
•日本#MeToo运动核心事件全纪实,非虚构版《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作为事件当事人,作者伊藤诗织是日本首位公开长相和姓名控诉性侵的女性
•作为独立女性,从迷茫无助,到勇敢发声。凭一己之力改变社会认知,以坚韧之姿直面司法壁垒
•作为资深记者,用坦诚态度记录内心感受,用冷静笔触解析事件全过程,用莫大勇气反思社会沉疴
•荣获日本第7届自由报道协会奖大奖,授权全球多个语种
•BBC为其制作的纪录片《日本之耻》引发全球热议
•梁鸿、蒋方舟、苏枕书、淡豹、陈希我合力推荐
【名人推荐】
当#MeToo运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酵、扩大之后,人们突然发现,在权力结构的深处,女性地位并没有真的得到提高。我认为,如果#MeToo运动能够真的深入下去,那么将发生的社会变革决不仅限于男女关系层面的变革,而是对深层文化偏见的动摇,对权力结构的重新设计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又一次契机。但让人担心的是,如果#MeToo只是被当作一段时间内的“新闻”,那么灰尘下落之地,将无人涉足,也注定会被遗忘。
——梁鸿 著名作家,学者
不知道会不会有那样的时代到来:人们读到这本书,读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血泪,会非常震惊,像我们常常痛惜过去人们的遭遇一样痛惜我们的遭遇。这是诗织的抗争与记录带来的重要意义,我们都在这场战争里。
——苏枕书 青年作家
这是一本关于“日本之耻”的书。作为“耻感文化”之国,日本人的“耻”是否包括性之“耻”?在性中强奸是否是“耻”中之“耻”?伊藤诗织的遭遇让我们看到日本社会对强奸之“耻”的漠视,相反,受害人的控诉却被视为不知“耻”。
——陈希我 作家
战后日本经济史 豆瓣
戦後経済史
7.3 (22 个评分) 作者: [日] 野口悠纪雄 译者: 张玲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8 - 4
著作等身的日本知名经济学家
深挖增长与停滞之谜的集大成之作
日本究竟错在了哪里?中国会重蹈日本覆辙吗?
◎ 编辑推荐
☆ 犀利剖析深层机制,揭示日本经济增长和停滞背后的奥秘
作为率先对“房地产泡沫”提出公开警告的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以对日本经济的冷峻洞察和不懈思索而著 称。针对战后日本经济的基本结构,他在本书中提出了与以往观点截然不同的 “1940 年体制史观”,为我们理解日本经济的崛起和发展、泡沫的形成和崩溃,以及后来长期停滞的根本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发。
☆ 回顾 70 年境遇变迁,生动描绘时代大潮中的社会众生相
除了从全局视角“鸟瞰”日本经济的整体格局,野口悠纪雄还在本书中记录了自己和家人、朋友所经历的经济和社会变迁。他们曾经在高速增长时期意气风发,也曾经为经济衰落萧条而黯然神伤,现在仍有很多人在为未知的明天而焦虑和迷茫。作者饱含深情的回顾和叙述,使战后日本经济史不再是冰冷枯燥的数据和图表,而是化作一幕幕立体、生动的人生场景展现在我们面前。
☆ 借鉴日本经济的起起落落,思考如何走好自己的路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可以为我们提供极为重要的参考和借鉴。特别是泡沫经济时期人们对股票和房地产的狂热和痴迷,泡沫经济崩溃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惨痛损失。这些都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国经济会重蹈日本覆辙吗?会如当时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样,在“爆买全球”之后经历“失去的三十年”吗?
◎ 内容简介
日本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中迅速实现了经济复兴?是什么力量推动日本经济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曾经喧嚣一时的“泡沫经济”到底是如何产生,又终究归于破灭?将近 30 年的沉寂之后,日本的未来,路在何方?
在日本举国上下都沉浸在辉煌盛世的狂热气氛中时,野口悠纪雄率先对“房地产泡沫”提出了公开警告。如今,当日本逐渐被世界经济的大潮抛在身后,而“安倍经济学”却收效甚微之际,野口悠纪雄又通过本书,将多年思索和追问的答案公之于众。
野口悠纪雄在书中追忆,其人生的最初影像始于 1945 年东京大空袭中的恐怖经历,他这一代人亲历和参与了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他们曾为高速发展的无限风光而豪情满怀,也曾因经济失速后的衰落萧条而五味杂陈。他们中有很多人因时代的变幻而饱受命运的捉弄,或者被无情地湮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
本书论述经济发展历程及其深层机制的同时,还穿插介绍了野口悠纪雄本人及其好友、同事的大量真实经历,为读者还原出一幅幅生动、立体的战后日本社会经济图景。相信无论是野口悠纪雄对经济问题冷峻犀利的剖析,还是他对往昔经历满含深情的回望,都会为读者带来不同凡响的阅读体验。
◎ 获奖记录
入围2018新京报年度好书
第一财经周刊年度财经图书
全景·资本圈 2018年度十大好书
日本政治思想史―十七~十九世紀 豆瓣
作者: 渡辺浩 東京大学出版会 2010 - 3
「御威光」の支配から文明開化へ――激動の時代に生み出された政治をめぐる思想を,まったく新しい視点でとらえなおす通史.徂徠,宣長,そして武士や女性など,いかに生きるべきかを問い,苦闘する人々の,真摯な思索の軌跡をたどる.
人性的证明 豆瓣
作者: [日] 森村诚一 译者: 丁国祯 2022 - 3
“妈妈,您可曾记得我的那顶草帽……”东京皇家饭店的顶楼餐厅,一名男子倒在了电梯里,胸前插着一把尖刀。经调查,警方发现酒店不是犯罪现场。那么,被害人为何要在濒临死亡的时候来到顶楼餐厅呢?
.
【编辑推荐】
★“江户川乱步奖” “吉川英治文学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获奖作家森村诚一的扛鼎之作。
★《人性的证明》是森村诚一最有影响力的杰作,也是日本推理小说的扛鼎之作。——横沟正史
★看过森村诚一的作品后,我惊喜地发现,社会派推理后继有人了!——松本清张
★我认为,一个作家应该关注社会问题,通过反省历史来揭露社会弊端,追求人生的真谛。这是我写作的目的,也是我生存的意义。——森村诚一
风姿花传 豆瓣
作者: [日] 世阿弥 译者: 王冬兰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6 - 4
《风姿花传》是世阿弥所著的能剧理论书,也是世阿弥留下的21部能乐理论著作中最早的作品。此论著以观阿弥的教导为基础,加上世阿弥自身领会的对技艺的理解著述而成。 世阿弥在15世纪初完成此论著。全书共七篇,前三篇是在应永7年(1400年)写成,余下的是在其后20年间写作、改订而成。“幽玄”“模拟(物真似)”“花”这些讲述艺术神髓的说法可以在本书里找到根据。它是最古老的能乐理论书,可以说是日本最古老的戏剧理论。《风姿花传》的内容包括能剧的修行法、心得、演技论、演出论、历史、 能剧的美学等。它既可作为能剧的技艺理论来读,也是日本美学的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