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学
比较政治分析 豆瓣
作者: 王沪宁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 5
提起王沪宁的名字,中国学术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王沪宁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代政治学研究生,他在政治学界是一位有影响的人物。一九五五年十月六日出生于上海,祖籍山东莱州,少年时期即表现出喜好哲学和政治思考的倾向。 一九七一年初中毕业,由于体弱多病,没有上山下乡,留在家里自学。一九七四年夏,被推荐到华东师范大学西语系学法语。三年后,王沪宁成为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研究生,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代政治学研究生,导师是研究资本论的权威陈其人。王沪宁曾任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九九五年进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先后担任政治组组长、副主任,十六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2003年四月出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学者从政,而且是如此知名的青年学者从政,在我国学术界、政界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王沪宁的政治学方面的才华,早在党的十三大之前就已经被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看中。在改革开放之初,党和国家特别需要一套完整的有见地的政治学理论作参考,而王沪宁的学术理论总被看好。他的著作之丰,治学之刻苦勤奋,成为80年代学术界的一大景观。王沪宁的政治学著作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能够深入浅出地讲明一些比较重要的理论观点,让一般的读者都能看懂。同时,他还注重自己理论的实用性,可以说,他的每篇文章、每部著作(包括译著)都不是毫无目标,而是针对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或需要借鉴的理论。同时,王沪宁通过对我国现行政治制度的研究认为:“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和推进民主政治,必须有统一和稳定的政治领导”,“以党内民主带动和推进全社会的民主”,这些有力有理的论述为我党的政冶改革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王沪宁的《比较政治分析》是一本很有代表性的作品。王沪宁是聪明而且有预见的,他说:“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正处在政治时代,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日益决定着人类各政治共同体和人类全体的发展。”王沪宁同时意识到:“政治研究的科学化,政治研究的充分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各政治共同体发展的一个必要前提,已经成为人类共同进步的一个共同前提。”
激情、技艺与方法 豆瓣
Passion, Craft, and Method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作者: 赫拉尔多·L·芒克(Gerardo L. Munck) / 理查德·斯奈德(Richard Snyder) 译者: 汪卫华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21 - 11
本书由两位政治学者精心设计、共同编撰,采访了声望卓著的十五位当代比较政治研究大家:阿尔蒙德、摩尔、达尔、林茨、亨廷顿、李帕特、奥唐纳尔、施密特、斯科特、斯捷潘、普沃斯基、贝茨、科利尔、莱廷、斯考切波。
全书共十七章,由两篇作者概述和十五篇访谈组成。在作者概述中,两位作者对十五位访谈对象的共通特质进行了总结,对比较政治学术流变进行了详细梳理,可以让读者从若干关键问题入手,更好地领略当代比较政治研究的发展历程。在十五篇访谈录中,两位作者围绕“知识构建与学术训练、主要研究和理论思想、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学术合作者与学生、对比较政治研究领域的基本看法”等主题,与访谈对象进行了深入交流,展现了这些政治学大家的学思历程与研究心得。对于立志从事学术研究的读者来说,如何更好地认识学科现状、调整研究期望、规划职业生涯,如何平衡生活、研究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本书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路径,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