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格林
中世纪(至阿奎那) 豆瓣
History of Political Ideas, Volume II
作者:
[美] 沃格林
译者:
叶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8
《政治观念史稿》全面揭示西方政治观念的历史脉络,是政治观念史与政治史结合的卓越尝试。
第二卷《中世纪(至阿奎那)》首先勾勒出一个总体的时代框架,随后具体分析三个主要的具有整体性的符号(神圣罗马帝国、教会神秘体和基督王国)如何在中世纪早期大致维持均衡,以及主教叙任权之争逐渐打破这种均衡。
本卷所讨论的各色人物充分展示了基督教与哲学在这一时期的政治意蕴,以及13世纪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圣托马斯·阿奎那如何致力让世俗力量与精神遗产实现平衡。
作者扫除了以往的中世纪政治思想研究中的种种陈词滥调和泛泛之论,促使我们着眼于赋予中世纪以独特性的那些经验根基。
第二卷《中世纪(至阿奎那)》首先勾勒出一个总体的时代框架,随后具体分析三个主要的具有整体性的符号(神圣罗马帝国、教会神秘体和基督王国)如何在中世纪早期大致维持均衡,以及主教叙任权之争逐渐打破这种均衡。
本卷所讨论的各色人物充分展示了基督教与哲学在这一时期的政治意蕴,以及13世纪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圣托马斯·阿奎那如何致力让世俗力量与精神遗产实现平衡。
作者扫除了以往的中世纪政治思想研究中的种种陈词滥调和泛泛之论,促使我们着眼于赋予中世纪以独特性的那些经验根基。
中世纪晚期 豆瓣
History of Political Ideas, Volume III
作者:
[美] 埃里克·沃格林(Eric Voegelin)
译者:
段保良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8
《政治观念史稿》全面揭示西方政治观念的历史脉络,是政治观念史与政治史结合的卓越尝试。
第三卷《中世纪晚期》深入挖掘中世纪后期上演的一场“文明的分裂”——对神圣帝国的热望逐渐消退,超越与内在、教会与政治、神性与人性、信仰与理性开始分道扬镳。
中世纪晚期的思想家都已经带有现代面目,他们无不诉诸个人权威和智识分析,以求理解作为一种权威理想的神圣帝国的消失。
与中世纪世界观在理论上的解体对应,西方宪政传统在政治实践领域开始形成,随之而来的是代表机构的存在与公共意识的增长之间的分歧。
第三卷《中世纪晚期》深入挖掘中世纪后期上演的一场“文明的分裂”——对神圣帝国的热望逐渐消退,超越与内在、教会与政治、神性与人性、信仰与理性开始分道扬镳。
中世纪晚期的思想家都已经带有现代面目,他们无不诉诸个人权威和智识分析,以求理解作为一种权威理想的神圣帝国的消失。
与中世纪世界观在理论上的解体对应,西方宪政传统在政治实践领域开始形成,随之而来的是代表机构的存在与公共意识的增长之间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