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好人寥寥 (1992) TMDB 豆瓣
A Few Good Men
8.0 (63 个评分) 导演: 罗伯·莱纳 演员: 汤姆·克鲁斯 / 杰克·尼科尔森
其它标题: A Few Good Men / 义海雄风(港)
在美国驻古巴关达那摩湾的海军基地,两名海军陆战队员道森和多尼被指控杀害了另一名士兵圣地亚哥。海军律师丹尼尔·卡菲(汤姆·克鲁斯 Tom Cruise 饰)和助手山姆被派接手此桩案件,他们调查到圣地亚哥曾希望调离基地,还举报过道森。卡菲本想进行庭外协调,争取两年刑期。然而 两名士兵坚持自己无罪,他们对圣地亚哥的行为是执行上级给他们下达的“红色条规”。所谓红色条规,就是一种军官默许的由士兵私下进行的训诫条规。
卡菲、山姆以及另一名女律师盖洛维(黛米·摩尔 Demi Moore 饰)组成辩方律师进行调查,而基地指挥官杰塞普上校(杰克·尼科尔森 Jack Nicholson 饰)是本案的关键人物,他拒绝了圣地亚哥的调离申请,对他下达了“红色条规”,事后私自篡改了飞行记录。卡菲虽然知道真相,却苦于证据不足,这种情况下若是指证杰塞普上校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这场关乎正义的诉讼案,会有一个怎样的结果?
正义回廊 (2022) IMDb 豆瓣 TMDB
正義迴廊
7.5 (289 个评分) 导演: 何爵天 演员: 杨伟伦 / 麦沛东
其它标题: 正義迴廊 / The Cloister of Justice
改编自2013年一宗轰动全港的“逆子弑亲案”,张显宗(杨伟伦 饰)联同友人唐文奇 (麦沛东 饰) 于寓所内杀害父母,并进行肢解。案件进入法庭审讯程序,二人皆否认谋杀罪名,两位资深大律师吴冠峰(林海峰 饰)和游嘉莉(苏玉华 饰)分别代表二人上庭辩护,检控官朱爱伦(周文健 饰)却质疑二人早已部署杀人计划,为财谋命似是毋庸置疑。然而在攻守互换后,吴和游两位大律师施展各自辩才,揭露出案情中更为扑朔迷离之处,而唐文奇出庭自辩时更把一切指控推得一干二净。在一幕幕激烈的法庭辩论下,两位被告上演出“天才”与“白痴”的戏码,真相似乎越辩越模糊。九位不同背景的陪审员在休息室展开话语权的角力,同时陷入对与错的正义思辩中。
胜者即是正义 第一季 (2012) TMDB 豆瓣
リーガル・ハイ Season 1 所属 : 胜者即是正义
9.1 (1283 个评分) 导演: 石川淳一 / 城宝秀则 演员: 堺雅人 / 新垣结衣
三木律师事务所的菜鸟黛真知子(新垣结衣 饰)为了帮一起谋杀案的当事人洗刷清白,在社长秘书泽地(小池荣子 饰)的指点下,找到了传奇律师古美门研介(堺雅人 饰)。古美门拥有极高的辩护才能,为了赢得胜利不惜使用任何手段,他至今保持着骄人的全胜纪录,也曾经是三木(生濑胜久 饰) 麾下的得意门生。但是5年前的一起事件导致这两大律师界巨擘的决裂。看在巨额律师费的份上,古美门同意出山,他凭借巧舌如簧、颠倒黑白的能力赢得诉讼。在此之后,黛加入古美门的事务所继续作为律师的修行,而接下来一连串的官司又将古美门和三木沉疴已久的旧怨重新摆上桌面。
这也是一场法律和正义的较量……
杀死一只知更鸟 (1962) 豆瓣 TMDB IMDb Min reol
To Kill a Mockingbird
8.5 (292 个评分) 导演: 罗伯特·马利根 演员: 格利高里·派克 / 约翰·梅根纳
其它标题: To Kill a Mockingbird / 怪屋疑云
美国南部的梅岗镇上住着父亲芬奇(格利高里·派克 Gregory Peck 饰)和他的一对儿女。尽管妻子已经亡故,一家人仍过得乐也融融,芬奇对儿女亦既严格又疼爱有加。父亲平时还对他们说过,不要杀死为人类唱歌的知更鸟,因为她们善良而从不伤害人。
芬奇除了是一个慈父,还是当地一名勇于伸张正义的律师。这天他接到一宗强奸案,被告是黑人罗宾逊(布洛克·皮特Brock Peters 饰),而受害者是一名白人女子。这样一个案件,在那个种族歧视相当严重的年代,罗宾逊的境况堪忧。即使芬奇找到了他没有犯罪的证据,也不足以让人们抛开种族成见。芬奇在法庭上奋力维护事实和法律的公正,然而却没能阻止人们根深蒂固的偏见。更糟糕的是,怀有种族偏见的白人已经把芬奇当作公敌,而罗宾逊也无法洗清罪名,更可悲的命运在等待着他。
豪门孽债 (1990) 豆瓣
Reversal of Fortune
8.1 (14 个评分) 导演: 巴贝特·施罗德 演员: 格伦·克洛斯 / 杰瑞米·艾恩斯
其它标题: Reversal of Fortune / 亲爱的,是谁让我沉睡了
Wealthy Sunny von Bülow lies brain-dead, husband Claus guilty of attempted murder; but he says he's innocent and hires Alan Dershowitz for his appeal.
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2016) 豆瓣
How to Die: Simon’s Choice
8.8 (34 个评分) 导演: 罗万·迪肯
其它标题: How to Die: Simon’s Choice / 生死抉择
英国一位57岁的大叔飞往瑞士进行安乐死,BBC据此跟拍录制了此纪录片,记录这位大叔人生的最后时光。
司法研习八人组 (2003) 豆瓣
ビギナー
8.8 (20 个评分) 导演: 水田成英 / 川村泰祐 演员: 美村里江 / 小田切让
《司法研习八人组》是以司法训练所为背景,一群来自四面八方、通过司法考试后,来到这里受训的学生;从司法训练所毕业后的学生,有的担任法官,有的担任检察官,有的则担任律师;全部都是未来的司法精英。
但这八人组,却是这个班上的异类,之所以为八人组,是因为第一次的报告里,全班就这八人答错,被教官批为笨蛋八人组;也因而促成这八人,在往后的作业上,特别认真,一起讨论,一起渡过这训练的课程。
这八人背景都不同,有粉领族枫由子(MIMURA饰),有不良少年羽佐间(小田切让饰),有大哥的女人森乃望(松雪泰子饰),有失势的政府官员桐原(堤真一饰),有被裁员的上班族崎田(北村总一郎饰),有家庭主妇黑泽(横山惠饰),有法官的女儿松永(奥菜惠饰),有花了十八年考司法考试的田家(我修院达也饰);不同的背景,也让这八人共同分享生命不同的经验,也用不同的思维撞击出更精彩的想法。
全剧当然是以法律为主轴,以教官所给的各种案例,经由八人组的讨论,也提供观众很多在法律上思考的方向,案例多半是较贴近生活的,不是那些重大刑案,也不是推理,就是在每个案例或主角上,以法律规章为主,再辅以人性的探讨,去给予每个案例最后「妥当」的判决。
看这部戏时,刚开始有种很奇怪的感觉,堤真一、松雪泰子、小田切让等等,这些都是独当一面的一线演员,为何会配合八人组中以MIMURA为主的陪衬角色?这大概也是这部戏的一个宣传手法;在这部戏筹拍之时,富士电视台特别办了一个「月九主角徵选会」,而MIMURA即是由万人参选者中获得这个角色,也旋即在《司法研习八人组》中担任女主角,一个新人在这些硬底子演员当中,虽然演技稍嫌生涩,但能有如此待遇,可真是再幸运不过。
由MIMURA 饰演的枫由子,是一个凡事以人心为出发点的女孩子,她总会想到所有当事人的心情,发生事件时的环境因素等,也是从训练课程一开始,坚持讨论方式持续到最后的人,她的热诚当然影响到周遭这些人,不论是不良少年还是大姐头,或者是昔日得势的官员、意气风发的公司主管、优秀骄傲的女大学生,或者是全职的家庭主妇和花了十八年其间只打工清贫过日子立志要考上司法资格的人;大家都努力的通过训练,也选择了自己想从事的司法职务。
司法虽是正义的代表,但是中间仍包括很多种复杂的因子,如何做出情理法兼顾的判决,或者站在什么立场为客户辩护,与执法者本身的个性、质素息息相关。看看八人组所讨论的判例,或者他们自身发生的事件问题,或许能提供观众以往对于司法不同的印象!
清代的案与刑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郑小悠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9 - 7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博库·钱江晚报春风悦读盛典”年度新人奖得主郑小悠新作,重新审视清代一系列典型案件,解析其制度设计的漏洞所在。
◎一系列几度反转的惊世奇案,折射出清代的治乱兴衰。
◎帝王心术、官场规则、制度弊端、人情罗网,如何盘根错节,使得清代法律的天平摇摆不定、案情的走向充满变数?
◎为何清代律例设计精细,却难以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原本寻常的普通案件,为何会升级成内幕重重、震惊朝野的大案要案?
◎皇帝的政治意图、个人好恶如何影响案件的最终裁决?
作品简介:
历史上涉及多方、影响广泛的大案要案,其发生、审判及最终裁决,往往充满诸多值得深思的细节,可谓回溯及研判历史的重要标本。
本书上编《旧案重审》,以充满现场感的叙述,重现了自雍正至光绪年间的多桩案件。这些案件起初都看似平常,但最终升级成轰动一时、引起皇帝关注的大案,其案情反复、内幕重重,令人惊骇,最终审判结果耐人寻味。作者在还原案件过程之后,予以理性审视,探讨了清代法律制度中的种种弊病,譬如刑讯逼供、讳盗诬良等,以及其深层症结所在。
下编《刑期无刑》,选取清代法制体系中的一些重要职位,如仵作、禁卒、提牢官乃至皇帝,展现他们作为体制中的“螺丝钉”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履行职责时面临的困境,并由此展现了清代法制体系的审案流程、机构设置、人事机制以及明暗规则。这部分内容,有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上编中所述的案件。
本书以重述案件的方式还原历史现场,也从侧面描绘出清代由盛世坠入末途中的政局更迭、官场生态与世情人心。其中所反映的问题,有助于理解、反思中国传统法律体系以及政治制度的某些痼疾。
经济学与法律的对话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Law's Order: What Economics Has to Do with Law and Why It Matters
作者: [美]大卫·D. 弗里德曼 译者: 徐源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6
经济学和法律有着什么关系?
假设立法者提议持枪抢劫犯必须判死刑,各方必然会有不同的反应。媒体和舆论会强烈支持对犯罪采取强硬手段;律师会提出异议,认为这种惩罚太残酷;法学家会思考这项议案的公平正义的问题。而经济学家则会发现,持枪抢劫的判罚跟谋杀的判罚一样,会鼓励抢劫犯杀掉被害人。经济学这种直达问题本质的能力,使得它不仅适用于解释法律,还有助于法律的制定。
作者简洁明快地厘清了法律与经济学的关系,而平易的行文风格适合专业人士乃至外行读者,同时无损其观点的深度。利用大量实际案例,加上渊博的芝加哥学派经济学知识,作者坚定地为法律的经济分析“辩护”,并没有颠覆传统法律学者的结论(对同一法律问题,比如是否废除死刑,它能被不同的立场所用),而是改变了双方辩论的本质。又比如在讨论房屋租赁法时,一般认为它要么偏袒房东或要么偏袒租客,但经济分析明确表示:长期来看,一个糟糕的法律会对双方都造成损害。
此外,跟传统法律理论不同,经济分析用相同的概念(如经济效率)和方法去理解和评估不同类别的法律,比如合同法、财产法、刑法、侵权法等——不管是当下的美国法律,还是其他历史时期或其他地方的法律。
九人 豆瓣 Goodreads
The Nine: Inside the Secret World of the Supreme Court
8.5 (35 个评分) 作者: (美) 杰弗里·图宾 译者: 何帆 上海三联书店 2010 - 4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内部运作一向鲜为人知。1979年出版的《最高法院弟兄们》,刻画了伯格法院的大法官群像,讲述了许多重大判决的幕后隐情。《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则将视角转向伦奎斯特法院与罗伯茨法院,客观叙述了1980年至2007年间,在堕胎、民权、政教关系等议程上,最高法院内部观点交锋与立场变化的历史。专栏作家杰弗里•图宾通过采访现任大法官与70多位法官助理,以人物列传形式,描述了伦奎斯特、奥康纳、罗伯茨、肯尼迪、斯卡利亚等大法官的个性、理念与成长经历,生动阐释了大法官们的个人偏好、政治派别与判决意见间的关系。该书几乎涉及最高法院近17年来所有重要判决内幕,捎带穿插了联邦党人协会、美国法律与正义中心等保守派组织的发展历程。作为一名畅销书作家,图宾善于拿捏材料,讲述故事,许多珍闻轶事,经他的生动笔触娓娓道来。人们将会在这本书中读到:亲手将小布什送进白宫的奥康纳,最终为什么与总统反目成仇?同性恋法官助理如何改变了最高法院的法律文化?为什么首席大法官伦奎斯特那么厌恶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却拒绝将其推翻?克林顿总统为什么最终放弃提名一位政治家出任大法官的想法?右翼保守派势力为什么要坚决抵制艾伯特•冈萨雷斯与哈里特•迈尔斯这两位铁杆保守主义者出任大法官?托马斯大法官为什么在庭审时一言不发?图宾的细节刻画,完美呈现了大法官们黑色法袍下的另一面:肯尼迪的闷骚、伦奎斯特的“赶时髦”、斯卡利亚的孩子气、奥康纳的突发奇想、托马斯的特立独行、布雷耶的长袖善舞、苏特的隐士气质。也正因于此,《纽约时报》才将本书作为2007年的十大好书予以推荐。
论私力救济 豆瓣
作者: 徐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7
徐昕的经典力作,畅销十年再版。
荣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全国第一届青年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入围“1978—2014影响中国法治图书评选”。
这是一个私力救济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呼唤司法独立、公正、公信从 而必须 推动实质性司法改革的时代。
名家推荐:
通过阅读徐昕的这本书,我相信读者能够体味到书中逻辑论证的强烈“推背感”,看到作者富有激情的表达,感受作者思维跳跃的脉动,体会思维在理性和感性之间自由飞翔的快感。
——张卫平(著名法学家,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本书尽管它关涉到法律整体的命运,但它恰恰因此也不是一个法律问题,它一方面涉及到历史和政治问题的纷繁复杂,也包含了关于作为政治要素的“自由”、“平等”诸观念;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来自法律人的贡献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是少有的,历来如此。
——林国荣(知名青年学者)
阅读徐昕先生《论私力救济》无疑是一个愉快的精神之旅,“令人耳目一新”的选题,引人人胜的故事,细致入微的剖析,富于逻辑的论证,多种方法的纯熟运用,由微观至宏观的思维飞越,对原有观念的强烈冲击,加之文采飞扬的表达,由不得你不喜欢。
——魏建(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法经济学研究所所长)
私力救济长期以来被视为一种落后和不文明的现象,但实践中它依然盛行,是人们面对冲突的典型反应,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应认真对待私力救济,发挥其积极功能,限制并疏导其消极倾向,建构公力救济、私力救济、社会型救济良性互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私力救济为传统理论研究所忽视,本书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作者立足本土经验、运用跨学科方法,挑战了私力救济的流行观念,从全新视角论及公力救济、司法和法治问题,试图打通程序法与实体法、法学与社会科学的隔阂,探索一种迈向社会实践的法学。
暴民法 豆瓣
When All Else Fails: The Ethics of Resistance to State Injustice
作者: Jason Brennan 译者: 劉維人 聯經 2020 - 6
批评官员的尺度 豆瓣 Goodreads
Make No Law: The Sullivan Case and the First Amendment
8.8 (103 个评分) 作者: [美] 安东尼·刘易斯 译者: 何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7
1960年,因为一则批评性广告,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将《纽约时报》告上法庭,并申请巨额赔偿。两审失利后,几乎被各地政府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逼至绝境的《纽约时报》,奋起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在“《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中力挽狂澜,宣布“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维护了媒体、公民批评官员的自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以翔实史料、生动笔触,系统回顾了这起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案件,并循此为线,串接起美国人民争取言论自由的司法抗争历史,完美展现了霍姆斯、布兰代斯、汉德、沃伦、布伦南、布莱克、韦克斯勒等伟大法官和律师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