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
宇宙的构造 (2011) 豆瓣
The Fabric of the Cosmos
9.4 (30 个评分) 演员: Brian Greene
一部由 PBS 出品、极富视觉冲击力的科普巨作,一场用画面演绎和探寻宇宙终极奥秘的讲堂。从牛顿因苹果产生的力学顿悟,到爱因斯坦相对论,再到量子论,弦理论……《宇宙的构造》共四部分,取材自同名著作,作者兼物理学家 Brian Greene 和世界名校的专家学者一同为观众介绍时间、空间和宇宙的概念。
The Fabric of the Cosmos: What is Space? 什么是空间?
The Fabric of the Cosmos: Illusion of Time 时间幻觉
The Fabric of the Cosmos: Quantum Leap 量子跃迁
The Fabric of the Cosmos: Universe or Multiverse? 单宇宙还是多宇宙?
物理奇遇記 豆瓣
The New World of Mr. Tompkins
作者: [美]加莫夫(George Gamow) / 史坦納德(Russell Stannard) 译者: 但漢敏 貓頭鷹 2016 - 1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指定讀物、加莫夫(提出「宇宙大霹靂學說」知名物理學家、中研院蒲慕明院士一心想追隨的大師)遺世科普經典鉅作
湯普金斯先生原本是一位溫吞的銀行小職員,但他對物理學卻有很大的興趣,在下班時光一面聽物理講座時,一面又昏昏沉沉打了瞌睡,這一睡就睡到「相對論」和「量子理論」的世界裡去了……
生動的故事及67幅精心插圖,進入「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必讀入門
湯普金斯先生在他的奇幻夢境以及生活中漸漸體現這個宇宙的一切,湯普金斯先生的英文名字簡寫為C.G.H.,分別代表光速(C),重力常數(G)及量子常數(H),由於這些物理常數不是非常的大,就是非常的小,在一版的物理世界上,我們很難觀察到它們的效應,就此,加莫夫創造出的新世界,即可將這些常數變得與我們生活相當的物理量,誇大其效果,幫助我們了解物理特性。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從相對論中討論時間與空間的扭曲變動,到宇宙的擴張極限,回答宇宙是正在收縮抑或擴張,黑洞又是如何生成。第二個部分則進入量子力學裡的原子微觀世界,本書從一九三八年出版開始不僅深受物理科普讀者歡迎,其中的插圖更是本書的一大亮點,不僅僅增添了幽默風格,更清楚表示了物理量改變後所造成的劇烈效應,因此甫一出版,即成為許多物理學者喜愛的讀物。
修訂多次,對後世影響深遠的科普讀本,經典全新重獻
「宇宙大霹靂學說」的創建者加莫夫從一九三八年開始,創造了「湯普金斯先生」這號人物,帶你認識「相對論」與「量子力學」這兩個理論的精髓,甫一出版即好評不斷。量子力學與相對論為二十世紀最重大的兩項物理發現,期間經過不斷的修正,加莫夫在此書再版時,除了增添最新科學發現之外,為了配合原書初版的插畫以期全書風格統一,加莫夫自己親自畫了與原插畫風格相同的插圖。爾後,科普名家史坦納德徵得加莫夫家族的同意,以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改寫此書,遇上了同樣的插圖問題,史坦納德並沒有迴避,除了大力改寫章節以符合最新的科學發展之外,也力求插圖風格的統一。歷經半世紀,這本書不斷受到世界各國的讀者喜愛,也不斷地有再版或者新的翻譯版本推出,在台灣,曾有中研院院士蒲慕明院士及張郁禮先生於70年代翻譯的版本,爾後於貓頭鷹出版社重譯出版,被公認為認識「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基礎入門讀物,令這一本書最後也不單單是科普著作,更是加莫夫留給世人的精華遺產。
◎第一屆吳大猷科普獎銀籤獎得獎作品
◎中華民國物理學會百大物理科普推薦讀物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指定讀物
◎加莫夫(提出「宇宙大霹靂學說」知名物理學家,中研院蒲慕明院士一心想追隨的大師)遺世科普經典鉅作
各界好評
加莫夫為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更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的科普作家。他以湯普金斯夢中奇遇為線索,深入淺出介紹了物理學的各個領域。新版由史坦納德增補內容,完全合乎時代,保留了幽默風趣的特色。本書已有多國翻譯本,是二十一世紀的經典。──吳大猷科普獎評語
多麼吸引人的劇情,內容又如此符合科學!不但可供娛樂消遣,也富含大量物理知識。──美國「科學人雜誌」、英國「觀察家報」
每個對近代物理感興趣的人都超愛這本書。──「自然」雜誌
可隨著主角的腳步,探索看似不可思議的相對論現象與量子效應,使我們對艱澀難懂的理論,有了基本認識與想像的藍圖,便於進一步學習。──國際物理奧林匹亞競賽金牌陳昱安
傳奇人物:宇宙大霹靂的創立者加莫夫,他以幽默、深入淺出的文筆,將物理知識融入讀者心靈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傅學海教授
讓我們隨湯普金斯一起去遊歷吧!那匪夷所思的情節,如移動的時鐘會變慢等,其實也發生在我們周圍,只是效應很小的被忽略。作者把有趣的物理效應放大很多倍,創造了一個奇幻荒誕的新世界。──中央研究院物理所張至義博士
本書將量子力學微觀的特殊現象,表現得非常輕鬆有趣,非常適合高中以上讀者閱讀。──台北市立建國中學高君陶老師
好書經得起時間考驗。三十年前看此書,覺得內容生動活潑,插畫傳神,讓物理這門科學變得好玩很多。今日再讀新版,更佩服內容如此引人入勝,讓讀者可一窺近代物理的奧秘。──國立成功大學物理系許瑞榮教授
幽默有趣的情節,巧妙描述相對論的崮中道理,外行如我都愛不釋手,更何況是有志於物理探究的青年學子。我懇切推薦這值得細細品味的科普好書,保證讓你像愛因斯坦一樣讚不絕口!──前台北市立建國中學校長蔡炳坤
四十年前我和清大同窗蒲慕明院士同是湯普金斯迷,一心要以加莫夫為師。如今新版更趨完整,愈加值得一讀。──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李太楓博士
一颗原子的时空之旅 豆瓣
Atom: An Odyssey from the Big Bang to Life on Earth...and Beyond
作者: 劳伦斯·克劳斯 译者: 陆剑豪 2003 - 9
本书是描写一颗原子穿越永恒的时空之旅,以及生命和宇宙的精彩故事。名闻遐迩的科普作家克劳斯,以深藏于地底的巨大水槽为楔子,回溯远古,直探连水都尚未存在的时空。他一路追踪宇宙的生与灭,带领我们畅游从大爆炸那一刻开始,到地球上出现生命曙光的旅程,不但栩栩如生地描绘原子的诞生,更大胆地假设了生命的最终归宿。 经历了这趟神奇的时空之旅之后,每个人对于人类过去与未来的看法,将有截然不同的领悟。
上帝掷骰子吗? 豆瓣 谷歌图书
8.5 (33 个评分) 作者: 曹天元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6
本书回顾量子论从无到有发展的风云录,从18世纪开始,直到21世纪,一批科学巨人开始颠覆传统物理学大厦,为了宇宙的终极理论而战,大大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历史。
再现量子物理一路的荆棘与荣光,展现科学激动人心的魅力,这部量子物理史,足以唤起你对世界的全部好奇!
【编辑推荐】
*国内最畅销的科普神作,创科普类图书中强大口碑。
刘慈欣盛赞:”教科书要是能这么有趣就好了!”百万读者惊呼:原来物理这么燃!
*扎克伯格关注的科技前沿,全球下一轮新科技革命的引爆点。
*权威奖项认证,原创科普扛鼎之作。
荣获“科学时报读书杯ZUI佳科普创作奖”、“第三届吴大猷科普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40年中国ZUI具影响力的40本科学科普书”多项大奖。
*打破量子物理的高冷面具,关于量子物理,没有人写得比他更通俗、更有趣。
*升级版全面焕新:
◎内文重新修订,增加新近科学进展,作者特为新版作序。
◎与Sheldon科学漫画工作室合作,图文打造生动有趣的阅读体验。
◎超过100张漫画、科学示意图、珍稀高清照片,无限拉近你与量子物理的距离。
◎双色印刷,版式大气,知识与审美的双重享受。
【媒体及名人推荐】
教科书要是能这么有趣就好了!生动的比喻,丰富的八卦,让艰涩的量子力学显得平易近人,堪称学生上课时ZUI想偷看的物理小说!
——刘慈欣
量子论的故事本来就跌宕起伏、激动人心,这位身世神秘的中国作家将这段故事演绎的高潮迭起、引人入胜,希望了解量子力学的普通读者请读此书。
——吴国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科学史系主任)
生动有趣的量子物理学简史。作者既不是学物理的,也不是专业作家,但写出了国内ZUI好的量子物理学通俗读物。
——徐来(少年得到科学总编辑,科普作家)
科学英雄史诗、量子物理学版本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必须说真实的科学探索没有那么浪漫写意,科学家的生活可能还挺苦逼。但是作为普通人,这些彻底颠覆我们世界观的人仍然是毫无疑问的英雄。
——王立铭(浙江大学教授、生物学家)
时间的秩序 豆瓣
The Order of Time
9.0 (152 个评分) 作者: [意] 卡洛·罗韦利 译者: 杨光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 6
为什么我们记得过去,而非未来?时间“流逝”意味着什么?是我们存在于时间之内,还是时间存在于我们之中?卡洛·罗韦利用诗意的文字,邀请我们思考这一亘古难题——时间的本质。
在我们的直觉里,时间是全宇宙统一的,稳定地从过去流向未来,可以用钟表度量。可罗韦利向我们揭示出一个奇怪 的宇宙,在这里,时间的特质一一坍塌,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时间消失了。他告诉我们,我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取决于我们的视角……

◆“让物理变得性感的男人,下一个史蒂芬·霍金”、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七堂极简物理课》之后全新力作。
◆物理学与哲学的完美融合,在习以为常之处,探索世界的惊人真相,用诗意语言、前沿物理学理论探索时间的本质,颠覆我们的常识与直觉。
◆“奇异博士”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卷福)倾情朗读,有声书获得英国国家图书奖。
◆《时代》《自然》《卫报》《新科学家》《纽约时报》等10余家媒体好评推荐。
◆精美装帧,相同开本,延续《七堂极简物理课》《现实不似你所见》《极简科学起源课》的唯美设计。
会动的相对论 豆瓣
Comprendre Einstein en animant soi-même l'espace-temps
作者: [加] 斯蒂芬·杜兰德 译者: 张芳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7
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如此的常见,以至于我们觉得它们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相对论的理论在20世纪初完全颠覆了我们对这两个概念的传统认识:时间的流逝可能变慢,两个人衰老的速度可能不同,光速是一个无法超越的极限,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分也只是一个“现实的幻象”,这些都是爱因斯坦在他的相对论中告诉我们的……
本书的作者让我们用一种有趣的互动方式来破解这些令人费解的现象。通过精心设计的图形,配合移动一张带有窄缝的卡片,读者可以用一种可视化的直观方式理解相对论的精髓——无论你是否知道它的原理,你也不必看懂它的方程。关于这个理论你过去不敢提的问题,现在终于有了解答!
物理学理论的目的与结构 豆瓣
作者: (法) 迪昂 译者: 李醒民 商务印书馆 2011 - 1
《物理学理论的目的与结构》是迪昂科学哲学的代表作。该书比较完整地展现了迪昂的科学哲学思想,是科学哲学的经典篇,是科学思想的里程碑。它的论题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是新鲜的和激动人心的,当今科学哲学讨论的诸多问题和提出的许多新颖命题,都能在其中找到思想源泉和智力酵素。难怪德布罗意这样认为:“迪昂论述物理学理论的著作值得大加赞誉,因为这是一部建立在作者的重大个人经验和一个无比强大的心智的敏锐判断基础上的著作,它包含着往往是非常正确和深邃的观点,甚至在我们不能没有限制地采纳它们的情况下,它们无论如何依然是有趣的,并为思想提供了足够的素材。”难怪内格尔如此评论:“迪昂的书是关于现代科学的哲学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尽管自第一版出版以来已过去了半个世纪,但它还与目前的问题和当前思想的活跃源泉密切相关。”在内格尔如是估价之后又过了将近半个世纪,恕我孤陋寡闻,似乎在同一论题的著作中,还没有一本能在内容的丰富和思想的新颖方面超越迪昂。
物质是什么 豆瓣
MASS
9.2 (5 个评分) 作者: [英]吉姆·巴戈特 译者: 柏江竹 中信出版社 2020 - 5
《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卡洛·罗韦利推荐:
吉姆·巴戈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了我们,这个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
-
我们身边的万事万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从行星到书本,再到我们自己的身体,莫不如此。但物质究竟是什么呢?仔细想一下,这个问题好像又很难回答。
先说说看上去相对 简单的质量好了,质量是什么?这似乎是个很幼稚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对质量这一概念有所认识,我们都能感受到地球重力作用下的重量。而质量就是一个物体所包含的物质总量——我们几乎理所当然地这么认为。可是,物质到底有什么样的基本性质呢?它为什么会具有质量这一属性?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显而易见,甚至说,它是如此复杂,所以它才一直萦绕在每一代科学家的心间。
-
从古希腊人所认为的不可分割的原子,到量子理论、色荷和希格斯场,吉姆·巴戈特将带我们踏上一段精彩纷呈的旅程:探索物质的性质。我们将在一群伟大的科学家的陪伴下,越来越深入地探索我们的宇宙。
整体性与隐缠序 豆瓣
戴维·玻姆
作者: 戴维·玻姆 译者: 洪定国 / 张桂权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3 - 7
作为当代卓越的量子物理学家与最为活跃的科学思想家,玻姆在《整体性与隐缠序:卷展中的宇宙与意识》中发展了一种量子理论,把存在作为一个未破缺的整体(包括物质与精神)来处理。作者从理论的科学背景出发,进而质疑语言在破碎性的哲学思维中所起的作用,并提出我们关于宇宙与实在的观念本身是这个未破缺整体中的一个发展着的部分。他引入了隐缠序的观念,即,任何相对独立要素的内容,都包含着一切要素(即存在总体)的总和,犹如一张折叠纸的接触点可以包含着纸展开时所展示的总图像的实质一样。隐缠序可以对量子理论所隐含的物质新属性,对意识的能动性以及意识与物质的关系,给出一致性的说明。
新万物理论 豆瓣
Object-Oriented Ontology: A New Theory of Everything
作者: [美]格拉汉姆·哈曼 译者: 王师 2022 - 3
★鹈鹕丛书,为纯粹的求知,创始于1937年,企鹅图书的经典非虚构系列。用当代一流学者的晓畅文字,为读者感兴趣但无从入手的专业领域作导读。
★ 本书是美国著名理论家格拉汉姆·哈曼写给对"物导向本体论"好奇者的一本清晰而全面的入门书。
★"思辨实在论"是近十年最为活跃的哲学思潮,哈曼的"物导向本体论"是其中Z引人注目的声音,本书意在改变我们看待万事万物的方式,是"后真理"时代的解毒剂。
★在本书中,哈曼用尽可能不包含晦涩哲学术语的晓畅文风,向读者概述了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它在现有各本体论学派中的位置、与其他竞争性理论如ANT的异同,它在政治和社会方面的意义所在,以及该理论近年来在包含艺术和建筑在内的很多学科中的应用。本书将改变我们看待万事万物的方式,在"替代性事实"面前,重新捍卫万物的秩序。
内容介绍
究竟是什么构成了真正的"实在"?
人类比我们日常感知中的非人类物更特别,更重要吗?
人们往往相信,只有我们感知到的事物才是实在的。近代哲学也强化了我们的这一观念,将我们人类自身看作极特殊的,与所有非人类物在本质上截然不同的。作为"物导向本体论"思潮的领军人物,哈曼在本书中向我们展示了这种本体论如何拒斥了人类对独异性的主张。哈曼认为,世界当然不仅仅是人类感知到的那个世界。他的哲学的中心观点是:一切物——无论是真实的、虚构的、自然的还是人造的,是人类还是非人类--都是彼此独立的存在。
在这部精彩的导论性著作中,哈曼以令人钦佩的清晰,向我们讲述了"物导向本体论"这一理论思潮的历史、主要观点和影响,它在现有各本体论学派中的位置、与其他竞争性理论如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异同,它在政治和社会方面的意义所在,以及该理论近年来在包含艺术和建筑在内的很多学科中的应用。从福尔摩斯、独角兽、电子游戏到达达主义、伏尔泰和弦论,这本书将改变你看待万事万物的方式。
量子通史 豆瓣
The Quantum Story:A History in 40 moments
作者: [英]吉姆·巴戈特(Jim Baggott) 译者: 于秀秀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 3
19、20世纪之交,经典物理学大厦看起来依旧坚不可摧。20世纪伊始,量子理论的种子悄然萌发,以破竹之势迅猛发展,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倾覆了几个世纪以来构建的经典世界图景,重塑了我们的科学观和世界观。我们今天对世界本质的认知,几乎都源自这一理论;我们今天应用的很多高新科技,也都以这一理论为基石。量子理论与我们每个现代人都息息相关。
从1900年的黑体辐射实验,到21世纪初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新的量子现象,量子理论经历了波澜壮阔、异彩纷呈的一百年,逐渐演变成现代物理学最重要、也最成功的理论之一,其诡谲令人发狂,其完美又令人神往。本书就带我们开启这段跨越百年的非凡旅程,以时间和地点为锚定,划分7大主题40个关键节点,追溯量子假说、哥本哈根诠释、玻尔-爱因斯坦论战、量子场论、标准模型、阿斯派克特实验、超弦革命等震古烁今的大事件,遍览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海森伯、薛定谔、费曼、杨振宁、霍金等闻名遐迩的物理学家如何在困惑与危机中重构新理论,一步一步攀上物理学之巅。
吉姆·巴戈特拥有20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写作经验,他以严谨的数理思维、精湛的写作手法,全面呈现量子理论从无到有的整个历史,生动讲述坎坷与荣光交织的传奇轶事。他带我们亲临第一现场,与顶尖物理学家并肩而行,与“上帝”般的理论深度碰撞,用一次次的论证、实验和交战,定义量子物理学的黄金时代。
作为牛津科学里程碑书系之一,《量子通史》是我们了解21世纪前沿物理学动向的奠基之作。它凝聚了物理学史上的伟大思想,塑造并改变着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
【编辑推荐】
1.现代人都要懂的量子物理通识课,21世纪每个人都应有的知识标配。量子理论是21世纪最受关注的科学话题,它不仅颠覆和重建了人的世界观,也主宰了新的前沿科技动向,量子隧道、量子计算机、5G、量子通信……已然要将我们包围其中!了解量子物理,不仅让你轻松看懂科幻电影,还能解锁黑科技、新技能,拥有领先于人的快乐感。
2.全面梳理波澜壮阔的量子物理百年史,生动讲述伟大物理学家的传奇轶事。在这里,你会看到爱因斯坦E=MC2、波粒二象性、薛定谔的猫、黑洞辐射等理论的诞生过程,也会看到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海森伯、薛定谔、杨振宁、霍金等物理学家之间如何争奇斗艳,探索复杂理论背后的思维故事,见证开尔文勋爵所说的“乌云”绽放成礼炮的绚烂时刻。不同于时下流行的框架式极简科普书,这本书在科学性和故事性之间达成了罕见的平衡,既有足够的理论深度,又妙趣无穷。
3.硬核定制量子年表,一分钟理清量子理论发展大事记。浓缩量子理论一百年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正面记录1900年到2010年来的40个重大事件,反面是标志性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合照,展开就是一张大海报,有知识、有内涵、可观瞻。
4.《华尔街日报》《今日物理》《新科学家》《科克斯书评》《经济学人》《出版人周报》等权威期刊媒体盛赞,goodreads读者高分推荐,适合每个人阅读的量子物理读本。
5.“牛津科学里程碑”经典书系之一。了解前沿物理学动向,助益每个读者的知识拓展、思维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