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哲学
存在主义咖啡馆 Goodreads 豆瓣
At the Existentialist Café:Freedom,Being,and Apricot Cocktails
8.6 (18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莎拉·贝克韦尔 译者: 沈敏一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12
巴黎,1933年……
三位朋友正坐在蒙帕纳斯大道上的煤气灯酒吧里喝着杏子鸡尾酒。其中一个叫雷蒙·阿隆的年轻哲学家,正在向同为哲学家的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盛赞一种他在德国发现的新鲜哲学——现象学。“你看,”他说,“如果你是一个现象学家,你可以谈论这杯鸡尾酒,然后从中研究出哲学来!”
就这样,20世纪影响最广泛也最深远的哲学运动发端了。受到启发的萨特,将现象学与他那种法式的人文主义情感结合在一起,创立了一门全新的哲学思想——现代存在主义。
在本书中,英国著名作家莎拉·贝克韦尔将历史、传记与哲学结合在一起,以史诗般恢弘的视角,激情地讲述了一个充满了斗争、爱情、反抗与背叛的存在主义故事,深入探讨了在今天这个纷争不断、技术驱动的世界里,当我们每个人再次面对有关绝对自由、全球责任与人类真实性的问题时,曾经也受过它们困扰的存在主义者能告诉我们什么。
2020年2月18日 已读
“所以人的焦虑感其实是冰山上的小小一角,要面对它,你必须变更一下想法,像现象学所说的那样,“悬置事物”,去掉脑袋里面那些“自然而然、理所应当”的价值观,直面事物本身给你呈现的样子。”
哲学 哲学史 存在主义 汤质 现代哲学
现代性的碎片 Eggplant.place 豆瓣
Fragments of Modernity Theories of Modernity in the Work of Simmel Kracauer and Benjamin
作者: [英]戴维·弗里斯比 译者: 卢晖临 / 周怡 商务印书馆 2013 - 11
本书主要讨论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的现代性思想及其方法。作者认为,与哈贝马斯、韦伯等诸多学者试图建构无所不包的抽象的现代性理论不同,三位学者的现代性研究是从破译现代性碎片的奥秘入手的:齐美尔《货币哲学》中透显的“现实的偶像性碎片”,克拉考尔《大众装饰》、《白领雇员》中表述的“无关宏旨的表面现象”,以及本雅明《拱廊街计划》中的“辨证意象”或“单子论”的阐述,都在日常生活世界的层面上救赎了最为细微的现代性痕迹。全书内容新颖,文字细腻,是一部从审美的,政治的或历史的方式解读现代性的佳作。
蚱蜢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The Grasshopper:Games, Life, and Utopia
9.0 (8 个评分) 作者: Bernard Suits 译者: 胡天玫 / 周育萍 心靈工坊 2016 - 9 其它标题: 蚱蜢:遊戲、生命與烏托邦
「遊戲是未來的線索;趁現在認真培育遊戲,或許是我們唯一的救贖。」


哲學家維根斯坦提出一個廣為人知的主張:遊戲無從定義,遊戲之間沒有共同的線索可連結。本書作者伯爾納德•舒茲卻說:「胡扯。所謂遊戲,即是自願接受挑戰去面對非必要的障礙。」


《蚱蜢:遊戲、生命與烏托邦》的主角是伊索寓言裡的那隻蚱蜢,一個遊手好閒但思維縝密的哲學家;透過他那詼諧風趣的語言,舒茲不僅證明了為遊戲提出一個有意義的定義確實可行,更進一步主張遊戲是理想人類存在狀態的重要部分,因此遊戲正是任何烏托邦願景的核心——想像烏托邦:那裡衣食無缺、心靈富足,活在那裡的人類已心想事成,無事可做,剩下唯一能做的事,將是玩遊戲,玩遊戲將變成人類存在理想的全部。


本書沒有一般哲學書籍的艱澀、枯燥,而是兼具哲學的洞見、寓言的智慧、文學的趣味與令人絕倒的想像力。跟著作者的奇想,我們彷彿悠遊於書中的對話風景,變身為蚱蜢、螞蟻、搭電扶梯登上聖母峰的記者、裝有導航器的高爾夫球、史上最強的間諜……


《蚱蜢》的題材豐富多元,天馬行空的想像大膽犀利,讓人讀來暢快淋漓,驚艷不已。舒茲不僅僅是挑戰維根斯坦,為遊戲提出一個高度可信的定義,同時也在蚱蜢及其追隨者的對話中,觸及了生命本身最為深層、難解的問題。


名家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威廉.約翰.摩根(William John Morgan,南加大傳播與新聞學院合聘教授)
  陸達誠(耕莘青年寫作會會長)
  常光哲(北美中國傳統醫學會主席、東西方醫學大學教授)
  許義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名譽教授)
  許立宏(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馮同瑜(國際籃球裁判)
  劉一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教授)
  龔卓軍(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


  「這是一本可以帶上飛機、放在床頭、吹著海風悠閒閱讀的『哲學書』,我強烈推薦給喜歡遊戲、愛好思想、亟欲探訪西方心靈祕境的朋友。」――劉一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教授)


  「《蚱蜢》在哲學領域得到很高的評價,被譽為哲學歷史上的經典之作。推出中文版,是件讓我開心的事,因為這意味著更多讀者有機會讀到這本讓人驚艷的著作,沉浸在其中哲思的美好與欣喜。好好享受吧!」――威廉‧約翰‧摩根(William John Morgan,南加大傳播與新聞學院合聘教授)


  「這本獨特的書讓我驚呆了,這是知識的衝擊,也是華麗的文學饗宴。伯爾納德•舒茲讓哲學展現出本該有的歡愉,而且完全兼顧到其中的深長寓意。他在最高層次的論述中處理的不僅僅是維根斯坦的學說,而是人的生命本身;透過這樣一本挑戰哲學正統的著作,他的文字像蜂蜜一般流注。」――西門.布萊克本(Simon Blackburn,劍橋大學教授、三一學院院士)


  「《蚱蜢》是一本令人驚異的書,有淵博的哲學意涵,卻也實在有趣。這本書的主力在於針對遊戲提出一個高度可信的定義,並且為之辯護;但作者同時也在其中觸及了有關生命意義的一些最為深層、難解的問題。這一切都透過大蚱蜢和他的追隨者之間的對話來呈現。你找不到另一本這樣的書。」――雪萊.卡根(Shelly Kagan,耶魯大學教授、《令人著迷的生與死》作者)


  「有趣而深奧。一本令人愉快的書,鮮為人知的經典著作。」――奈傑爾・沃伯頓(Nigel Warburton,自由哲學家、Philosophy Bites網站共同主持人
存在与事件 豆瓣
L'être et l'évènement
作者: [法] 阿兰·巴迪欧 译者: 蓝江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 4
本书自1988年首版出版以来,已经成为当代哲学最重要也最有争议的著作,同时也让阿兰•巴迪欧成为今天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哲学家。《存在与事件》是巴迪欧对其哲学蓝图最全面的论述,他重新梳理了自柏拉图以降,经由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黑格尔、卢梭、拉康的欧洲哲学传统。在深度上,他的这个宏大的哲学蓝图足以与海德格尔和德勒兹的蓝图相媲美。
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代表作。正是在本书中,巴迪欧提出了“数学=本体论”的命题,透过重新建立本体论来确立真理、事件、存在、主体的哲学地位,这可以说是近代哲学的全新开始。在左翼思想界,巴迪欧正成为今天思想界和学术研究之中不可绕过的一个环节。《存在与事件》的出版正式宣告了一 个数学本体论的巴迪欧的出世。他充分吸纳了康托尔的集合论,尤其是策梅洛-弗兰克尔公理化定理、哥德尔的集合结构理论、科恩的力迫法和对康托尔连续统的命题的证伪等数学思想,从数学的维度来理解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新了唯物主义的基底。本书讨论了西方哲学的关键人物: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斯,黑格尔,卢梭,海德格尔和拉康等,充分体现出巴迪欧是如何受益于整个柏拉图以降的欧洲哲学传统; 本书清楚展现了巴迪欧全部哲学计划的视野及目标,也让我们能够理解巴迪欧之于当代哲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