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
成功,动机与目标 豆瓣
Succeed: How We Can Reach Our Goals
8.7 (19 个评分) 作者: [美] 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 译者: 汤珑 译林出版社 2013 - 3
你苦于老大不小一事无成?你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你认为拖延症无药可救?你常常事倍功半?你觉得自制力天生,无法培养?戒烟、减肥周而复始、难如登天?
我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失败的原因又在哪里?一般人未必说得准。在本书中,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霍尔沃森对传统成功学观点提出质疑,你会发现平时听到的太多建议都是显而易见且无用的——保持积极心态,制订计划,行动起来,做到最好……作者以严谨可靠的科学依据,通过大量极具启发性的实验,为读者揭示了人类动机的基本理论,阐明了树立正确动机与成功实现目标之间的关系,并郑重指出——所有人都能更好地实现目标!
幸福课 豆瓣
8.1 (17 个评分) 作者: 陈海贤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 - 6
1、10个有关成长的经典心理学问题深度探讨、12封咨询者来信与温暖解答,作者带领我们一起穿越内心的匮乏与不安,学会与自我和解。
2、在心理咨询领域一直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接纳自我当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其实,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活在当下的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不满,越来越难感受到幸福?为什么会有自卑、焦虑、匮乏、敏感、拖延等等一系列的困惑?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越来越自我苛责,越来越难以接纳自我。其实真正的进步不是那么焦虑的自我怀疑,而是带着自我接纳体会进步的喜悦;真正的进步不是被对自己的不满和焦虑驱赶着,而是被美好目标吸引着;真正的进步都不那么着急,我们默默努力耕种,耐心等着它开花结果。如果我们真有病,我们也是带着症状投入地生活,相信成长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3、就像,如果把追求幸福比喻为登山,登顶只是瞬间的事,而攀爬的过程却艰辛而漫长。我正爬我的山,你也有你的山要爬。有时候,你爬的那座山,我恰好也爬过。有时候你爬的那座山,我虽然没爬过,但从我所在的地方望过去,能够看到你攀爬的山上,哪里有路,哪里有坑。
我想指给你看。
2019年6月5日 已读
“意义的本质在于联结。但推演一下,这种联结不仅包括个体与群体的联结,也包括时间序列中,此刻与过去或未来的联结。当个人感觉到自己和未来,和他人、和更大世界有联系时,当个人感觉到自己是更宏大而有序的整体的一部分时,我们就会产生意义感。”
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自我管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豆瓣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7.9 (54 个评分) 作者: [美] 史蒂芬·柯维 译者: 高新勇 / 王亦兵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8 - 5
本书精选柯维博士“七个习惯”的最核心思想和方法,为忙碌人士带来超价值的自我提升体验。用最少的时间,参透高效能人士的持续成功之路。
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 豆瓣
The 100-Year Life: Living and Working in an Age of Longevity
7.0 (10 个评分) 作者: [英]琳达·格拉顿(Lynda Gratton) / [英]安德鲁·斯科特(Andrew Scott) 译者: 吴奕俊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2018 - 7
我们都将活到100岁,长寿时代,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要怎么办!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多大年纪,都必须面对这个基本事实:21世纪初出生的人有一半的概率活到100岁,这在发达国家已经成真,发展中国家也正迎面赶上。这就是长寿时代。如果我们以为长寿时代只是意味着老龄化、延迟退休、养老金缺口和劳动力短缺,那我们的视野仍然是流于表面。长寿时代带来的变革远超出我们想象之外:
过去的受教育—工作—退休三阶段人生模式已不再适用;
劳动力市场中空化会进一步导致贫富差距;
更复杂的家庭结构和变化的代际关系会出现;
新一轮产业变革,生物工程、计算机采集和碳替代会成为巨型产业;
员工更少但通常更专业的企业组成的生态系统将成为增长点;
智慧城市和零工经济兴起,工作和办公场所分离;
个人对灵活性和多样选择的渴望,将压倒公司对体制和可预测性的需求;
跨龄友谊将成为常态,老人不再是一个老无所依的“独立王国”……
面对这一切变革,我们做人生决定所参照的榜样和我们自身的人生经验都不足以应付这个长寿时代,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人生模式:
三阶段人生变成多阶段人生,夹杂若干个过渡期;
再创造比娱乐更重要,闲暇时间用来构建自己的无形资产;
培养自己在创造、共情和问题解决、自由往来等比机器人更具优势的领域,那正是未来产生高薪岗位的领域;
喜欢老一套的、可预测的企业在人力资源和经营模式上必须全面变革;
政府的关注点要从社保扩大到全方位的教育、婚姻、工作时间及更广泛的社会安排上……
本书来自英国伦敦商学院经济学家琳达·格拉顿和心理学家安德鲁·斯科特为MBA学生开设的一门“百岁人生”课程,入围2016年英国《金融时报》和麦肯锡公司年度图书奖,出版一年便已经被译为12种语言。两位作者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专家,并且在多个政府和多个跨国公司担任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咨询顾问,他们运用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和超前视野的实践经验向我们展示,在长寿时代,我们必须从过去的三阶段人生演进到多阶段人生,才能将长寿变成天赐大礼,而不是变成诅咒。
“琳达·格拉顿和安德鲁·斯科特创作了一本重要而且可读性极强的书,书中所分析的问题,绝大多数政府和企业都会忽视。我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会享受到比我们的先辈更长的寿命。的确,今天的孩子有一半会活到100岁,这关系到我们的个人财务问题。作者雄辩地向我们证明,我们的全部生活都将重组,以适应这破天荒的长寿。婴儿潮一代和千禧一代都应该好好读这本书。”——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哈佛大学劳伦斯·蒂施历史学讲座教授
身份的焦虑 豆瓣
Status Anxiety
8.1 (11 个评分) 作者: [英]阿兰·德波顿 译者: 陈广兴 / 南治国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6
在他人眼里,我是怎样一个人?我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每个人的内心,都潜藏着对自身身份的一种难言的“焦虑”。可有谁曾真正审视过这种身份的焦虑呢?睿智的德波顿做到了,他首次引领我们直面这一人心深处的焦虑“情结”。德波顿援引艺术家、思想家及作家的观点与作品,抽丝剥茧般地剖析身份焦虑的根源,并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各个角度探索舒缓和释放这种焦虑的途径。一枝生花妙笔,伴以广博的学识和独特的视角,澄清种种心性的困惑和社会的壁障,让你不经意间峰回路转,解开心结,感悟人生更加丰盈适意的含义。
人生十二法则 豆瓣
12 Rules for Life
7.0 (41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乔丹•彼得森 / Jordan B. Peterson 译者: 史秀雄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 - 11
【内容简介】
现代人欠缺的,不是知识,而是实现的能力,更准确地说,是付诸行动的心理素质。在《人生十二法则》中,著名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的将人类数千年来哲学思考、神话故事中的精神财富与心理学、生物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前沿研究相结合,用12条*基本的人生法则,为千禧一代找到摆脱人生困境的方法。
面对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人生,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虚伪的励志、空洞的安慰,而是严父近乎残酷的苛责教诲。
写给每一个挣扎生活的年轻人
我总是失败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一
我总是委屈自己满足别人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二
我*好的朋友堕落了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三
我比别人差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四
我没法对孩子说“不”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五
我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六
上班让我不快乐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七
我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八
我觉得周围的人总犯蠢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九
我处于人生的至暗时刻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十
面对他人的偏见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十一
我感到永不满足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十二
唯有了解规则、真知、历史与前沿科学中蕴含的真理,你才有能力面对人生的每一场困斗。
【编辑推荐】
2018-2019年全球现象级畅销书。全球销量超300万册,多国图书畅销榜Top1,连续12周霸榜亚马逊排行榜,迄今为止已在美亚销售榜上榜90周;
作者被誉为当今世界*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前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百万年轻人追随的心灵之父,*受学生欢迎的导师,被学生称为“能改变你的人生”的人;
读懂十二条法则,你就能解决人生80%的不如意。 面对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人生,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虚伪的励志、空洞的安慰,而是严父近乎残酷的苛责教诲,唯有了解规则、真知、历史与前沿科学中蕴含的真理,你才有能力面对人生的每一场困斗。
2019年如果只读一本书,就读这一本。
湛庐文化出品。
轻疗愈 豆瓣
The Tapping Solution
作者: [美]尼克•奥特纳(Nick Ortner) 译者: 美 同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4 - 9
这本书记载的是一个曾被
天价索购的神秘疗法
一个对东方古老文明深有研究的心理医生,仅仅在女病人的眼睛下方轻敲几下,她的焦虑、不安和头痛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件神奇的事情很快传遍了欧美,人们纷纷造访,甚至愿意花天价索购这个神秘的疗法……
创伤人员达40 万的“9•11”事件使得这个疗法首度公开,数以万计的心灵受害者,在短短数日便获得了治愈。它被用来疗愈因卢旺达种族屠杀、印尼海啸、地区战乱等各种灾难导致的病痛、焦虑、抑郁、强迫、恐惧、疑病等身心痛苦,累积超过上千万人获益。
现在尼克将毫无保留地披露这个新疗愈时代的伟大秘密。从本书当中,你将学会如何把这个方法运用在人生诸如财富、健康、亲密关系等各个层面。它必将惠及所有追求改变的人们。
通过运用这个神奇的疗法,你终将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习惯的力量 豆瓣
THE POWER OF HABIT
6.6 (5 个评分) 作者: [美]查尔斯·都希格 译者: 吴奕俊 / 陈丽丽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5
【编辑推荐】
百万级畅销书 新版重磅上市
作者都希格新增后记,分享读者重塑生活案例
掌控习惯的力量,让你的工作、生活不断迭代、升级
【内容简介】
很多人可能都认为,我们每天做的大部分选择都是深思熟虑决策的结果,其实并非如此。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决定。在过去的20年里,神经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市场营销人员通过研究不仅发现了习惯的运作机理,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了改变习惯的方法。
习惯是我们刻意或深思后做出的选择,是即使过了一段时间不再思考,也仍然经常甚至每天都在做的行为。这是我们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习惯形成后,我们的大脑进入省力模式,不再全心全意地参与决策过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对抗某个习惯,或者意识到其他新习惯的存在,否则该行为模式就会自然而然地启动。虽然每个习惯的影响相对来说并不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惯综合起来就会对我们的健康、效率、个人经济安全以及幸福有着巨大的影响。
习惯强而有力,却也能刻意培养;习惯不能被消除,却能被替代。
本书作者综合了近20年科学家与商业对于“习惯学”的研究,包括数百篇学术研究、300多位科学家与企业管理者的访谈,以及数十家企业的实践研究成果,分三个部分探讨了个人的习惯、成功组织的习惯以及社会群体的习惯,作者都希格认为,只要掌握“习惯回路”,学习观察生活中的暗示与奖赏,找到能获得成就感的正确的惯常行为,无论个人、企业,还是社会群体,都能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就能让人生与事业焕然一新。
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 豆瓣
The Inner Game of Tennis
8.6 (7 个评分) 作者: [美] 提摩西·加尔韦 译者: 于娟娟 华夏出版社 2013 - 1
在高水平的比赛中,双方都是高手,旗鼓相当,是什么因素决定谁最终获胜呢?美国运动心理学第一人、教练技术的先驱提摩西·加尔韦,30年来致力于探索体坛顶尖选手最终制胜的心理秘密。
他发现,赛场上的选手在进行激烈的外在比赛时,内心还进行着一场内在比赛,内在比赛要克服的目标,就是心中的负面心理习惯,正是这些习惯让选手与胜利失之交臂。心魔才是取胜最大的障碍。要想赢得比赛,秘诀就是不要过于执念,如果选手能够克服内在障碍,身心合一,就会产生真正的求胜欲望,释放出全部能量,实现惊人的突破。提摩西•加尔韦据此发展出一整套赢得内在比赛的诀窍。
本书不仅适合教练员、运动员,更适合那些希望在人生中不断获得突破和成长的人们。
有序 豆瓣
The Organized Mind: Thinking Straight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Overload
5.2 (6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尼尔·列维汀 译者: 曹晓会 中信出版社 2018 - 4
如今,泛滥的信息已将我们淹没——我们经常找不到车钥匙、误了约会、筋疲力尽却混乱低效。过量的信息输入,造成我们庞大的精神损耗和负担,不断抢夺我们的注意力,让人产生认知功能障碍,频频做出错误决策。
如何让自己每天不只是被所见所闻牵着走,而把重要时间集中在创意和思考上?
如何在信息失控时代,在工作和生活中重获一种掌控感?
心理学家丹尼尔•列维汀从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有序:关于心智效率的认知科学》结合注意力、记忆分类等神经理论,为你提出解药。他认为,在信息过载的时代,重点不是避开众多信息,而是重新组织你自己的大脑!
人类大脑进化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信息爆炸的速度,但若能将充塞在我们脑中的信息取出,让它外部化,或者对信息分类或形成组块,就可以重新组织并加以管理,从而卸下脑中负担、让头脑再次高效运转!
一个“有序”的大脑,才可以帮助你做时间管理、人际管理,在家庭生活和公司行为上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书中既有理论,又分析了大量和我们生活相关的实例,读来鞭辟入理,趣味横生。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豆瓣
作者: [美] 科里•帕特森(Kerry Patterson) / 约瑟夫•格雷尼(Joseph Grenny) 译者: 许金凤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 - 11
为什么95%的减肥计划都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新年计划总是坚持不过几天,到年底盘点时,可能一项都没实现?
为什么很多人抱着强烈的愿望去提升工作业绩、改善人际关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却总是未能取得积极的结果?
启动行为的改变很难,更难的是让改变可持续。我们总是寄希望于意志力,但从来都没有什么人具备“天生的意志力”。意志力就像一个点,而影响行为的诸多因素构成了一个面。企图以点对抗面,多半以失败告终。可谓“成也意志力,败也意志力”。
本书作者团队建立了一个“改变一切”实验室,观测研究了超过5000名“改变成功者”,他们不仅成功改变了自身的不良习惯,而且将这些改变成功保持了3年甚至更久。作者从这些人身上发现了成功的秘诀,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量身定制一套改变策略,营造一个强有力的改变环境,不仅可以实现自我蜕变,还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完成自己的人生进化。
精力管理 豆瓣
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 managing energy, not time, is the key to high performance and personal renewal
7.4 (34 个评分) 作者: [美] 吉姆·洛尔 / [美] 托尼·施瓦茨 译者: 高向文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5 - 8
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精力没管好!传统的时间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社会节奏,实现个人质的提升,关键是精力管理。
每一天的时间量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我们可用的精力的储备和质量却可以改变。认识到这一事实就会让你拥有颠覆生活方式的力量。
遵循书中的理念和步骤,你的生活会出现如下变化:轻松调动四种精力源:体能、情感、思维、意志;驾驭劳逸结合的生命脉动节奏;和精英运动员一样系统发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起高度精确、积极的精力管理习惯。
成功竟然有公式 豆瓣
The Formula: The Universal Laws of Success
作者: 巴拉巴西 译者: 林俊宏 天下文化 2019 - 11
這些課題不只是重要,而是極其重要!
誰能運用最先進的科學武器庫,
來告訴你如何降低機運的干擾、邁向成功?
唯有巴拉巴西。
——塔雷伯,暢銷書《黑天鵝效應》作者
為什麼難聽到爆的歌曲,可以莫名成為當紅神曲?
讀名校就能成功?還是因為畢業生成功了,讓學校有名?
在公司裡能節節高升,究竟是不是真的因為工作表現?
為什麼有些藝術家紅到發紫、有些藝術家卻沒沒無名?
人的一輩子,真的年紀愈大、愈沒創造力嗎?
為什麼不管在哪個領域,真正的超級巨星都少之又少?
面對那些超級巨星,是該把他們當合作夥伴還是對手?
許多有才華的人無法成功,只是因為運氣不好、時機未到?
社交網絡或專業人際網路,究竟是如何影響我們成功的機會?
大多數成功書籍的作者,都只是試著要激勵人心,
又或是用各種小故事做為佐證。
事實上,每個成功的案例一定會留下資料數據的軌跡,
而巴拉巴西的大數據與網路研究團隊,不只抓住這些軌跡,
還揭開「成功」的神祕面紗,找出背後的五大定律。
正是這些定律,讓有些書暢銷、有些書滯銷,
有些人成了億萬富翁、有些人成了破產的過街老鼠。
《成功竟然有公式》讓我們能夠理解:
那些看不見或視而不見的力量,如何塑造我們的成敗;
《成功竟然有公式》更能讓我們明白:
在邁向成功的人生路途上,
到底我們能夠掌握什麼、又不能掌握什麼。
成功的五大定律能夠讓我們瞭解,
自己能夠如何快速激起社群的興趣,
好讓自己的表現引發廣泛的共鳴。
如果希望自己的作品在別人眼中很重要(誰不想呢?),
就需要瞭解在自己所屬、錯綜複雜的人際網路中,
自己的貢獻能如何引發集體興趣。
认知觉醒 豆瓣 谷歌图书
7.4 (41 个评分) 作者: 周岭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0 - 10
这是一部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通过“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你将真正看清自己;通过“深度学习、关联、反馈”事物规律,你将洞悉如何真正成事!
如果对自己不了解,我们就会被人的原始天性束缚,这往往会让我们感到很痛苦。然而,如果了解大脑知识,我们就可以观察并指导自己,运用认知的力量去克服天性,从而获得长久而清晰的内在动力,让我们告别绝大多数人生痛苦。
一个人的认知越清晰,行动就越坚定。本书解答了很多问题:
为什么我们做事总是急于求成、避难趋易?
所谓耐心,就是要“咬牙坚持、死磕到底”吗?
如何彻底告别用“三分钟热情”和“打鸡血”的方式做事?
如何保持极度专注?如何消除焦虑?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一个人真正的耐心从来不是苦哈哈的毅力支撑,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只要了解大脑规律,并知晓诸如“复利效应、舒适区边缘、学习权重比、学习平台期”等规律,我们就可以大幅提升我们的耐心水平。
心理动机 豆瓣
作者: [瑞]安吉拉·阿霍拉 译者: 邝慧玲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1 - 9
远离拖延和焦虑,激发对学习和工作的兴趣,设定目标并为目标而努力,了解三大动机让你采取行动获得成功。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可以提升任务坚持性、创造力、活力、自尊和幸福感。
据我们所知,人类是唯一可以遇见未来并且规划未来的动物。
人类有规划未来的能力,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在这方面都同样熟练。
很明显,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善于设定目标和为目标而努力。
对心理动机的研究,实际上就是研究推动我们或使我们采取行动的因素。
当我们拥有这一因素时,行为本身就是目的。
当我们受到这一因素的激励时,我们会感觉充满热情,而不只是僵化地完成义务。
同时,我们对行为的底层原因了解得越深,了解自己和他人也就会变得越容易。
也就更能够用支持自主的方式激励他人和自我。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通过本书掌握激发行动力的底层逻辑,获得真正的自主和持久的热情。
纵观人类千百万年的发展,是动机帮助我们生存了下来,并塑造了我们,但我们却很少真正的关注动机。
对动机认识的缺乏使得我们常常会无法理解自己的需求、行为、反应、冲突和习惯。
本书着重阐述了三种对我们影响最深远的心理动机:
·对稳定关系的追求
·对地位的渴望
·对新知识的探索
并针对如何利用好这三大动机保持对学习和工作的兴趣、远离拖延和焦虑、过上真正自主和幸福的生活给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启示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