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老残游记 豆瓣
8.0 (45 个评分) 作者: 【清】刘鹗 译者: 陈翔鹤 校 / 戴鸿森 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 4
《老残游记》是刘鹗晚年写的一部小说,全书二十回,一九零三年发表于《绣像小说》半月刊,至十三回因故中止,后续载于《天津日日新闻》,成书于一九零六年。书中借老残的游历见闻,对当时吏治的黑暗痛加攻击。例如揭发了所谓“不要钱”的“清官”,其实是一些“急于做大官”(第六回)不惜杀民邀功、用人血染红顶子的刽子手。
《老残游记》原署鸿都百炼生著,作者真名刘鹗,字铁云,清末江苏丹徒人,生于一八五七年,卒于一九零九年。他出身于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却无意于以科举博取功名,懂得算学、医药、治河等实际学问。曾先后在河道总督吴大澂、山东巡抚张曜处作幕宾,帮办治黄工程,得到很大的声誉。又曾向清廷建议借外资兴筑铁路、开采山西煤矿,终因不得志于清廷,去而经商,有过多次创办实业的计划,最后都归于失败。庚子(一九零零年)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刘鹗向联军购得太仓储粟,设平粜局,以振北京饥困。一九零八年,清廷以私售仓粟罪加以逮捕,流放新疆,次年七月病死于迪化(即今乌鲁木齐)。
这个本子是以《天津日日新闻》本为依据,参校了《绣像小说》的连载本、亚东图书馆本、艺文书房本,文字、标点都作了一番订正。为了方便阅读,加了一些简单的注释。又有《二集》六回,我们据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单行本,排作附录,没有加注。在校勘上,有各本俱误,我们据文意改动的个别地方,需要作一交代:(一)第十一回一一八页“取已陈之刍狗而卧其下,必眯”句,“眯”,《日日新闻》本作“眯”,他本作“昧”,据《庄子》本文改“眯”。(二)第十七回一八二页“却拿狼皮褥子替人瑞盖腿”句,“狼皮褥子”各本俱作“虎皮毯子”,与第十二、十六回所述情节不合,据前文改。(三)第十八回一八八页“则贾家之死不由月饼可知”句,“贾家”各本俱作“魏家”,据文意改。(四)第十九回一九四页“你却先到齐东村去”句,“村”各本俱作“庄”,与全书不一致,故改。此外,书中“张宫保”、“庄宫保”,“魏谦”、“魏诚”,但为一人而姓名错杂,我们即以《日日新闻》本初出为据,统一为“张宫保”、“魏谦”。
王阳明·龙场悟道 豆瓣
作者: 许葆云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2 - 8
《王阳明》三部曲,以雄健的笔力,细致描写了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一生,对王阳明创立心学的精神历程做了深刻细腻地分析,同时生动再现了明朝弘治末年至嘉靖初期复杂多变的政局。
作者潜心研究王阳明及其思想多年,创作态度极其虔诚。在本书写作期间,他四处搜集散佚的史料,并多次进行实地走访,前后花费三十余万元,历时十年创作完成。
本书生动地还原了当时明王朝各种政治势力的激烈角逐,对各种权谋的描写尤为精彩,在此前提下,详细讲述了王阳明在宦海浮沉中高人一筹的处世智慧,堪称体悟心学智慧的最佳读物。
在许葆云看来,当今社会要取得成功,强调的是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而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强调自我价值的只有王阳明。——《华商报》
许葆云笔下,“阳明心学”教会人们重视良知,重视完善自我,重视对社会的责任,这些内容在当下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南京日报》
许葆云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将书中情境带到众人面前。——《西安晚报》
值得一提的是在“王阳明三部曲”这套历史小说中,除了王阳明的理论和经历之外,还特别描述了他的情感生活,“书中的两段情感生活是贯穿始终的,可以说是一条线索,同时这也是历史上可以查证的。”——《东方卫报》
内容简介
《王阳明•龙场悟道》讲述了王阳明如何被贬龙场而悟道的经历。正德初,宦官专权,王阳明因仗义执言,被廷杖、流放贵州龙场。一路上被追杀,遭遇海难,辗转江湖,生命受尽践踏,人生似乎已至绝境。这一切并没有熄灭王阳明心中的那盏明灯,奋力自救,于龙场一夜悟得“知行合一”的大道,在绝境中完成自救;与苗人交朋友,和土司交往,平定战祸;受邀去贵阳教书,曾经的“绝境”已变成了桃源。
香草山 豆瓣
7.3 (25 个评分) 作者: 余杰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2 - 1
《香草山》是作者余杰的一部自传性质的爱情小说。男女主人公廷生、宁萱从不相识到相识,从一般朋友一步跨越到亲密恋人,自是有很多浪漫和传奇色彩,但是,作者并不是要刻意表现他的恋爱生涯,而是在诠释“我们”为什么爱,为什么“我们”爱的背后不仅仅是甜蜜,而且还有无尽的叹息和受苦、奋斗、不可战胜的渴望实现人生价值的自由灵魂。
尘埃落定 豆瓣
9.0 (39 个评分) 作者: 阿来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 3
《尘埃落定》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却有着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小说故事精彩曲折动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超然物外的审视目光,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
我是猫 豆瓣
作者: [日本] 夏目漱石 译者: 刘振瀛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4
《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处女作,也是使作者赢得不朽文名的作品。
海边的卡夫卡 豆瓣 谷歌图书
海辺のカフカ
8.5 (149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其它标题: 海边的卡夫卡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自称名叫田村卡夫卡——作者始终未交代其真名——的少年。他在十五岁生日前夜独自离家出走,乘坐夜行长途巴士远赴四国。出走的原因是为了逃避父亲所作的比俄底浦斯王还要可怕的预言:尔将弑父,将与尔母、尔姐交合。卡夫卡四岁时,母亲突然失踪,带走了比卡夫卡年长四岁、其实是田村家养女的姐姐,不知何故却将亲生儿子抛弃。他从未见过母亲的照片,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仿佛是运命在冥冥之中引导,他偶然来到某私立图书馆,遂栖身于此。馆长佐伯女士是位四十多岁气质高雅的美妇,有着波澜曲折的神秘身世。卡夫卡疑心她是自己的生母,佐伯却对此不置可否。卡夫卡恋上了佐伯,并与之发生肉体关系。小说还另设一条副线,副线的主角是老人中田,他在二战期间读小学时,经历过一次神秘的昏迷事件,从此丧失了记忆,将学过的知识完全忘记,甚至不会认字计数,却获得了与猫对话的神秘能力。中田在神智失控的情况下杀死了一个自称焦尼·沃卡(Johnny Walker)、打扮得酷似那著名威士忌酒商标上所画的英国绅士的狂人,一路搭车也来到此地。小说共分49章,奇数章基本上用写实手法讲述卡夫卡的故事,偶数章则用魔幻手法展现中田的奇遇。两种手法交互使用,编织出极富强烈虚构色彩的、奇幻诡诘的现代寓言。佐伯是将这两个故事联结为一体的结合点,而弑父的预言似乎最终也未能避免,因为狂人焦尼·沃卡居然是卡夫卡生父乔装改扮的,真正的凶手也并非中田……
输赢 豆瓣
6.3 (10 个评分) 作者: 付遥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 7
捷科公司的销售精英周锐,发现自己被逼上了绝路:亲手带出来的销售团队被划走,却被要求完成遥不可及的销售指标。面对顶头上司的排挤,周锐的唯一生机就在银行的超级大单上,而竞争对手为了这个大单,早在一年前就布置好了战场,周锐腹背受敌。更糟糕的是,周锐发现对手竟是自己的初恋情人骆伽。骆伽一边处处设障,一边温情脉脉,周锐应如何抉择?他将何去何从?
方威是周锐一手带出来的销售天才,在跟随周锐飞往北京的航班上对美丽的空中小姐赵颖一见倾心,并运用销售技巧结识了她,一场感情追逐由此展开。方威主攻经信银行的大单,在已经中标的情况下,“却被对手轻松翻盘。与此同时,方威在感情上也受到了致命打击——赵颖即将与男友完婚并双双飞往加拿大。就在即将一败涂地的紧要关头,一个神秘人物通过MSN不断指点方威,大单背后的秘密交易日渐明朗……情急之下,方威利用赵颖发现了重大线索。神秘人物约见方威,又把他扯入了一个更大的漩涡……
小说以两大跨国企业决战中国市场为背景,生动讲述了双方销售高手争夺银行超级订单、冲刺销售目标的故事。以超级订单的招投标为主线,职场斗争、团队建设、销售对决、业务公关、情感纠葛等情节精彩纷呈、深刻、真实地描绘了销售人员的悲欢荣辱。所有故事集中发生在一个季度13周内。
教堂谋杀案 豆瓣
A Taste for Death
作者: [英国] P·D·詹姆斯 译者: 刘一枞 新星出版社 2010 - 7
两个男人浑身是血地死在了圣马修教堂里,喉咙被残忍地切开了。一个刚刚被封为从男爵的保罗•伯罗尼爵士,另一个是喝醉了的游民。亚当•达尔格利什开始调查这起异常敏感的案件,最后发现伯罗尼家族繁荣优雅的外表下竟隐藏着丑恶和危险的秘密。
二号首长2 豆瓣
7.2 (12 个评分) 作者: 黄晓阳 重庆出版社 2011 - 9
《二号首长2:当官是门技术活》内容简介:大年初一,传来两个足以令政坛地震的消息,省委副书记游杰肝癌晚期,原泸源市公安局长被收审期间在看守所被人劫走。党委换届年的大幕,由此拉开序幕。罗先晖和余丹鸿为了接替副书记,大肆活动,小人物唐小舟,却另有一番打算,希望由组织部长马昭武接替副书记,再由东涟市市委书记吉戎菲接任组织部长。政研室主任池仁纲,盯上了秘书长一职,脚踏两只船,表面上和余丹鸿来往甚密,暗地里投靠省委书记赵德良。官场容不得背叛,余丹鸿轻轻一招,将池仁纲捉奸在床。池仁纲发誓报复,弄出一则腐败日记。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经过前两年的大反贪大扫黑之后,到了换届年,赵德良一心只想着江南政局的平稳,可权力争取的路径,早已经不按某个人的指挥棒行动,地方派幕后高官,策划了一起双规案,希望通过黎兆平,将赵德良建起的新权力平衡彻底打破。
二号首长 豆瓣 Goodreads
7.3 (23 个评分) 作者: 黄晓阳 重庆出版社 2011 - 5
本书是由黄晓阳编写的长篇官场小说《二号首长》。《二号首长》的内容简介如下: 传媒王子唐小舟,在报社受到总编辑的无情打压,在家里,老婆谷瑞丹红杏出墙。自认为可以和美女记者徐雅宫发展一场轰轰烈烈的暧昧情事,却被委婉拒绝。 正当人生处于低谷时,省委办公厅一纸调令,调他担任新任省委书记赵德良的秘书,命运曲线迅速触底反弹,总编辑的谄媚,谷瑞丹的温驯,徐雅宫的柔情,接踵而至。一幅全景式官场画卷,在他的生命中展现,而他以特殊的视角,发现官场之上,每一件小事,都闪射着政治智慧的光芒。
成人游戏 豆瓣
作者: 程青 2007 - 1
本书作者在新闻部门从业多年,对大报社那种类似于机关式的生活具有细致入微的体察、洞悉、理解和感悟。她以冷静的笔触对报社内部的人际关系、行事方式、话语形式、竞争模式以及彼此示好和施恶的手法进行了真实准确的刻划和解剖。而报社复杂特定的生活与中国广大的各事业单位办公室政治一样是有别于正统官场的亚官场、准官场,有其自身特有的潜规则和气氛。《成人游戏》写的是报社里的勾心斗角,用我们的行话来说写的是“办公室政治”。也许有人会问:办公室也有政治吗?这个当然啦,家里也有“家庭政治”,《红楼梦》里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西”,只不过平常我们不怎么这样说罢了。实际上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也不管我们主动参与还是不参与。经常是你不惹是非,是非来找到你;你越是躲是非,是非还越是不放过你,我想大概绝大部分人都不缺乏这方面的体验。在这本书里作者主要写了大报的机关式生活,除了“政治”当然还少不了男女情感。
钱商 豆瓣
作者: [加拿大] 阿瑟·黑利 译者: 陆谷孙 / 张增健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 - 9
1981年9月第一版,定價1.45元。1985年3月第3次印刷,定價2元。
花腔 豆瓣
作者: 李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 1
在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上,几代作家在不同的时期创作了数以万计的长篇小说。我们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专业文学出版社,素有“新中国文学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之誉,长篇小说出版资源非常丰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们从业已出版的长篇小说中遴选出部分优秀作品,汇集成“人民文学出版社·新中国60年长篇小说典藏”一次性推出。这些书目的选择,兼顾历史评价、专家意见、读者喜好,以及题材和思想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它们集中展示了新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伟大成就和发展变化,从文学的角度折射出中国特别是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入选作品大都经过了时间淘洗,是可以流传的上乘之作。阅,读或收藏,均富有价值。
《花腔》以寻找主人公葛任为基本线索,以破解葛任的生死之謎为结构中心,描写了葛任短短一生的生活境遇,政治追求及爱情经历,讲述了个人在历史动荡中的命运。
小说的最大特色是以三个当事人的口述和大量的引文来完成叙事。书中众多的人物性情不同,身份各异,以不同的腔调来叙述这桩历史謎案,显得意味深长,引发读者对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记忆与遗忘、饶舌与缄默等诸种生存状态的体验和思考。
石榴树上结樱桃 豆瓣
作者: 李洱 新星出版社 2011 - 9
《石榴树上结樱桃》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一世纪初的乡土中国。在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名叫官庄的村子里,村委主任换届选举即将举行,现村委主任孔繁花谋求连任。孔繁花是溴水县惟一的女村委主任,远近闻名。在任期间,孔繁花为村里的百姓干了很多实事,修路,发展养殖业,提高村小学的教育水平。村人生活稳定,秩序良好。孔繁花的竞选对手,村委委员孟庆书、孔祥生等人,结成战略同盟,要在此次选举中,与孔繁花一争高低。就在竞选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的时候,村里一位名叫姚雪娥的妇女,出现了计划外怀孕。孔繁花试图说服姚雪娥去医院堕胎,但姚雪娥却突然失踪。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所以能否找到姚雪娥并且使她堕胎,就成了此次竞选的决定性因素。孔繁花既要忙于竞选,又要忙于寻找姚雪娥。小说以此为基本线索,真实地写出了乡土中国的风俗民情,写出了乡土中国在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复杂局面,写出了乡土中国在现代性的进程中的诸多困难以及困难中的希望。
渠道无间 豆瓣
作者: 师晓东 2008
《渠道无间:第一部真实刻画渠道管理的小说》写的是著名IT生产企业冠星电子为留住更多利润,决定进行渠道改革——撤销省代理。一时间,渠道一片哗然。各路经销商使尽浑身解数,试图保住或争取更多利益;冠星内部不同岗位的员工也都蠢蠢欲动,希望在变革中争取一席之地。
冠星电子原浙江省经理甘长风在这次变革中临危受命,成为新成立的华东大区北区经理。在变革的主战场山东,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昔日的老板、初恋情人、同事、新结识的代理商,等等,他将如何自处?
张力非的海兴公司是冠星在山东的总代理,和千千万万做代理起家的商人一样,张力非每天都处在矛盾之中:作为代理商,他必须把产品做好,这样厂家才会支持他,然而,销售越来越容易之时也是厂家收回利润和代理权之际。他该舍弃还是力争?甘长风这个老部下是否可以信任?省级代理商是否只能黯然退出?
这一场生产商和代理商之间的博弈,惊心动魄,伴随着谍影重重,究竟该如何收场?
商战、间谍、感情中融入作者冷静、理智的分析,使得情节丝丝入扣、引人入胜。
小人物日记 豆瓣
7.5 (13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治·格罗史密斯 / 威登·格罗史密斯 译者: 孙仲旭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 3
查尔斯·普特尔是个公司小职员,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却也过得心满意足:在郊区安了新家;老板对他很照顾;妻子也与他情投意合;还有两个关系“老不赖”的街坊朋友。踌躇满志之下老普开始写日记,当然都是些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太阳底下无新事。偶尔有机会参加一个上等人的聚会,虽弄得鸡飞狗跳、洋相出尽,可老普也并不以为意,他生活的目标是成为个体面的绅士,当然他最终达到了,努力没有白费。
自从日记出版后,老普成了英国的名人,他的名字pooter进入了日常英语,还派生了pooterish一词,用来指某一类在郊区生活的古板守旧的中产人士;该日记也被认为是部维多利亚全盛期郊区生活的“编年史”。当然,老普是被虚构出来的一个“典型”,他的刻板老套、乏味虚荣、容易满足、没有幽默感等,既让人发笑,也令人同情。英国讽刺艺术的精妙于此中毕现。钱钟书将此书“叹为奇作”,“惊其设想之巧”,认为“世间真实情事皆不能出其范围”。
2011年10月7日 已读
看完了,小人物的劣根性和可笑,在我身上能发现许多
2011 小说 英国 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