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葛洛根的最后一夜 豆瓣
The Night and The Music
7.8 (6 个评分) 作者: [美]劳伦斯·布洛克 译者: 易萃雯 / 皮建军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 - 3
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硬汉派侦探小说代表作家劳伦斯•布洛克
侯孝贤、王家卫、梁朝伟、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为之迷狂
马修·斯卡德短篇故事结集
与葛洛根酒吧告别,但今晚属于纽约
◎ 编辑推荐
▲ 劳伦斯•布洛克,“纽约犯罪风景的吟游诗人”,享誉世界的美国侦探小说大师,欧美 硬汉派侦探小说的杰出代表,多次获得安东尼奖、爱伦•坡奖、夏姆斯奖等推理小说界重要奖项。他的魅力跨越东西大洋,征服欧亚口味不同的读者,两获日本马耳他之鹰奖,更斩获被誉为“英国侦探 推理小说的诺贝尔奖”的钻石匕首奖。
▲他的作品不止受到推理迷欢迎,更备受社会精英、知识分子推崇,在中国拥有众多名人明星书迷:侯孝贤推荐给梁朝伟,梁朝伟推荐给王家卫,王家卫邀请他写剧本;朱天文读完了布洛克的小说,来到纽约,按照书中描写,追寻马修走过的路……
▲布洛克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说:“马修系列的历史可能比在座许多人的生命都长。”这是一个从警局辞职、没有执照的私人侦探,离异、独居,与妓女厮混,和街头混混为友,起初沉迷波本威士忌,参加匿名戒酒会后滴酒不沾。他的侦探手法不是像福尔摩斯那样坐在贝克街221号里叼着烟斗推理分析,而是穿行于纽约大街小巷,与不同阶层身份的人士交谈,寻找每一块可能的拼图。
▲ 从1976年登场的《父之罪》到2005年谢幕的《繁花将尽》,再到2011年补完时间线的《一滴烈酒》,读者可以随着马修•斯卡德特有的步调,游走于兼具犯罪诡谲与人文艺术氛围的纽约。
▲ 纽约之于布洛克,正如洛杉矶之于钱德勒,城市才是他们笔下永远钟情的主角。
▲ 读者说,布洛克的本领是先在血腥里看见恐怖,然后把恐怖化成悬疑,再在悬疑里寻求理解,理解杀人者为何而杀,被杀者因何而死。
▲ 阅读此书时,建议打开地图APP,定位纽约,跟着马修来一场肾上腺素飙升的解谜之旅。本书收录以马修斯·卡德为主角的短篇作品十一则。与葛洛根酒吧告别,但今晚属于纽约。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以马修·斯卡德为主角的短篇作品十一则。
在《梦幻泡影》中,马修·斯卡德尚未离开纽约警局,对一个牌局谋杀案展开调查。而到了《窗外》,他已成为一名没有执照的私家侦探,调查一位从17层飞坠而下的女侍的真正死因。《夜晚与音乐》《葛洛根的最后一夜》等,似乎是布洛克为马修·斯卡德所作的温情之歌。
让我们与葛洛根酒吧告别,让我们拥抱今晚的纽约。
◎媒体推荐
当今的犯罪小说作家中,若要找一名堪称雷蒙德·钱德勒与达谢尔·哈梅特的传人,则非劳伦斯·布洛克莫属。
——《旧金山纪事报》
当然,这些情节都不是真实的,可除了布洛克,还有谁能驾驭这样的故事呢?引人入胜的悬念,滑稽搞笑的场景,大胆成功的尝试……总之,这是布洛克的杰作。
——《圣路易斯邮报》
布洛克书中最大的主角不是杀手凯勒、不是谭纳、也不是马修,而是一个城市——纽约。
——《人物》杂志
读者始终一路追随马修从年轻气盛直到老而弥坚,从酗酒到滴酒不沾,以他特有的步调踽踽独行于兼具犯罪诡谲与人文艺术氛围的纽约。
——《诚品好读》
◎名人推荐
在阅读马修·斯卡德的过程中,感觉像小时候看武侠小说那样非要一口气看完不可。我年少混街头但没有混到顶的“遗憾”,或朋友们笑我有黑道情结,在读马修时皆获得满足。马修跟米克·巴卢,男人对男人之间的关系,很过瘾。他们爱看拳击,我也很爱。马修像牛头犬般一旦咬住就不松口的脾气,有时还违反法律,同时又充任法官和陪审团执行法律,甚至像在代替上帝执行正义,都让我记起少年情怀。
拍《悲情城市》时,我常让梁朝伟看些书。空闲时,他就在旁边看书。拍完后,我习惯了看到好看的书就寄给他,或者去香港时顺道带给他。他可能也介绍给王家卫看,后来他们拍《蓝莓之夜》,找的编剧就是布洛克。
——侯孝贤
美国有个作家叫布洛克的,写的关于探案的书很棒。或许有机会我会跟他合作。
——梁朝伟
作者聪明到既放了大量好莱坞元素,又以他对元素步步为营的反讽,既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又反讽了自己的俗又有力。
——张大春
劳伦斯•布洛克小说里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不是福尔摩斯式的推理细节,它或许是散乱无用的,但就像一堆拼图,到了正确的时候轻轻摇一下,就会拼出来。
——朱天文
作为一个类型作家,同时又作为一个不愿驯服、抗拒的越界者,劳伦斯·布洛克皆做了精彩、高难度的表演和贡献。
——朱天心
◎获奖记录
★世界推理迷大会的安东尼奖(Anthony Awards):1987、1991年度长篇小说,1994、2001年度短篇小说集;
★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的埃德加·爱伦·坡奖(Edgar Awards):1978年度平装本初版,1983、1992、1995年度长篇小说,1985、1991、1992、1994、1998、1999、2017年度短篇小说,1994年获颁终身大师奖(The Grand Master Award);
★美国私人侦探作家协会的夏姆斯奖(Shamus Awards):1982、1983、1987、1990、1991、1992、1994、1995年度长篇小说奖;1985、1994年度短篇小说奖,2002年获颁终身成就奖,2009年“马修·斯卡德”获年度角色奖;
★英国推理作家协会的钻石匕首奖(Cartier Diamond Dagger Award,被誉为英国侦探推理小说的诺贝尔奖):2004年度;
★日本的马耳他之鹰奖:1987、1992年度。
侏罗纪公园 (1993) 豆瓣 IMDb TMDB Min reol KevGa-NeoDB
Jurassic Park
8.0 (781 个评分)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演员: 山姆·尼尔 / 劳拉·邓恩
其它标题: Jurassic Park / Jurassic Park 3D
哈蒙德(理查德•阿滕伯勒 Richard Attenborough 饰)立志要建立一个非同寻常的公园:恐龙将是这个公园的主角。他把众多科学家收归旗下,利用琥珀里面困住的远古蚊子体内的血液,提取出恐龙的基因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培育繁殖恐龙。结果如愿以偿,他把怒布拉岛建立成了一个恐龙公园,坚信可以从中赚取大钱。然而,科学家们则忧心忡忡。
不幸的事情果然发生了。虽然公园有电脑系统管理,但却因为被员工破坏而造成了无法挽救的失控:所有的恐龙逃出了控制区,人们纷纷逃窜却逃不过恐龙的魔爪。恐龙自相残杀,人们亦死难无数,最后幸存者寥寥,只得四人逃出生天。怒布拉岛上空弥漫着恐怖的气息。
2019年5月3日 看过
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恐怖片段原来是最后才出现的,前面的大段情节完全从记忆里面消失了。
2019 斯皮尔伯格 经典 美国
The Visible Hand 豆瓣
作者: Alfred D. Chandler Jr.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 1
The role of large-scale business enterprise--big business and its managers--during the formative years of modern capitalism (from the 1850s until the 1920s) is delineated in this pathmarking book. Alfred Chandler, Jr., the distinguished business historian, sets forth the reasons for the dominance of big business in American transport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the central sectors of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The managerial revolution, presented here with force and conviction, is the story of how the visible hand of management replaced what Adam Smith called the 'invisible hand' of market forces. Chandler shows that the fundamental shift toward managers running large enterprises exerted a far greater influence in determining size and concentration in American industry than other factors so often cited as critical: the quality of entrepreneurship, the availability of capital, or public policy.
Hidden America 豆瓣
作者: Jeanne Marie Laskas G.P. Putnam's Sons 2012 - 9
Five hundred feet underground, Jeanne Marie Laskas asked a coal miner named Smitty, “Do you think it’s weird that people know so little about you?” He replied, “I don’t think people know too much about the way the whole damn country works.”
Hidden America intends to fix that. Like John McPhee and Susan Orlean, Laskas dives deep into her subjects and emerges with character-driven narratives that are gripping, funny, and revelatory. In Hidden America, the stories are about the people who make our lives run every day—and yet we barely think of them.
Laskas spent weeks in an Ohio coal mine and on an Alaskan oil rig; in a Maine migrant labor camp, a Texas beef ranch, the air traffic control tower at New York’s LaGuardia Airport,
a California landfill, an Arizona gun shop, the cab of a long-haul truck in Iowa, and the stadium of the Cincinnati Ben-Gals cheerleaders. Cheerleaders? Yes. They, too, are hidden America, and you will be amazed by what Laskas tells you about them: hidden no longer.
看不见的美国 豆瓣
HIDDEN AMERICA
6.8 (5 个评分) 作者: [美] 珍妮·拉斯卡斯 译者: 何雨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 - 3
很多人都不知道,
自己的国家到底是怎么运转的。
看不见的美国,
其实一直都在。
在地下一百五十多米的地方,珍妮•拉斯卡斯问一个名叫斯密提的矿工:“人们对你们了解得这么少,你觉得奇怪吗?”
他回答:“我觉得,他们可能都不知道这个国家到底是怎么运转的。”
《看不见的美国》,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每日辛勤劳作,维持我们的生活运转,而我们却从未将其放在心上。
看不见的世界林林总总:俄亥俄的矿业公司,阿拉斯加的石油钻塔,缅因州的外来劳工营,拉瓜迪亚的空中交管中心,得克萨斯的肉牛牧场,加利福尼亚的垃圾填埋场,衣阿华的长途卡车司机,亚利桑那的枪支店,以及辛辛那提猛虎队的啦啦队员们。
啦啦队员?是的,她们也代表着你看不见的美国。
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Growth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Robert J. Gord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6 - 1
In the century after the Civil War, an economic revolution improved the American standard of living in ways previously unimaginable. Electric lighting, indoor plumbing, home appliances, motor vehicles, air travel, air conditioning, and television transformed households and workplaces. With medical advances, life expectancy between 1870 and 1970 grew from forty-five to seventy-two years. Weaving together a vivid narrative, historical anecdotes, and economic analysis, 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Growth provides an in-depth account of this momentous era. But has that era of unprecedented growth come to an end?
Gordon challenges the view that economic growth can or will continue unabated, and he demonstrates that the life-altering scale of innovations between 1870 and 1970 can't be repeated. He contends that the nation's productivity growth, which has already slowed to a crawl, will be further held back by the vexing headwinds of rising inequality, stagnating education, an aging population, and the rising deb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federal government. Gordon warns that the younger generation may be the first in American history that fails to exceed their parents' standard of living, and that rather than depend on the great advances of the past, we must find new solutions to overcome the challenges facing us.
A critical voice in the debates over economic stagnation, 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Growth is at once a tribute to a century of radical change and a harbinger of tougher times to come.
美国增长的起落 豆瓣 Goodreads
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Growth
8.6 (7 个评分) 作者: [美]罗伯特·戈登 译者: 张林山 / 刘现伟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5
在1870年至1970年的一个世纪里,一场经济变革席卷美国,使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空前提高。内燃机、电力、电灯、室内管道、汽车、电话、飞机、空调、电视等一系列伟大发明和后续的增量式创新不仅推动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户外体力劳动被空调环境中的室内劳动替代,烦琐的家务劳动越来越多地由电器设备承担,光明驱走了黑暗,取代隔离的不仅是旅游还有将世界带入客厅的电视。更重要的是,一个新生儿预期将活到72岁而不是45岁。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能重续这一“特殊世纪”的辉煌吗?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能带来同样的经济改革吗?
此书将经济学与历史学相结合,既有对历史的生动叙述,也有对经济现象的深入分析,既从普通民众视角考察家庭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细节,又以经济学家视角在经济增长这一更广阔的背景下解释这些细节,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特殊世纪”的全景图。通过这样的分析,作者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回答是:1870年至1970年的颠覆式经济变革及其创造的辉煌不可再现。在他看来,美国的生产率增长已经开始放缓,不平等加剧、教育停滞、人口老龄化、大学生债务和联邦政府债务不断增加,都将进一步阻碍生产率增长。走出困境必须找到新的办法。
此书既是对过去一个世纪的彻底变革的致敬,也是对未来更艰难时代的预言。在当前关于经济增长前景的争论中,此书所做的分析不容忽视。
菲利普船长 (2013) TMDB 豆瓣 IMDb Min reol
Captain Phillips
8.0 (290 个评分) 导演: 保罗·格林格拉斯 演员: 汤姆·汉克斯 / 巴克德·阿巴蒂
其它标题: Captain Phillips / 盗海狙击(港)
2009年,美国货轮“马士基·阿拉巴马”号在船长理查德·菲利普(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 饰)的带领下执行在非洲角区域的货物运输任务。该次任务的航线途径海盗猖獗的索马里地区海域。虽然菲利普船长和船员都进行过抗击海盗的训练和演习,但是他们完全没有料到在启程不久就遭遇了四名索马里海盗的登船袭击。菲利普船长在保护船员和货物的搏斗中不幸被海盗劫为人质并带离货船。美国海军等部门接到情报后立即展开大规模营救菲利普船长的行动。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是近200年以来美国船只首次遭到海盗的劫持。
无敌破坏王 (2012) 豆瓣 TMDB IMDb Min reol
Wreck-It Ralph
8.5 (1179 个评分) 导演: 瑞奇·摩尔 演员: 约翰·C·赖利 / 萨拉·西尔弗曼
其它标题: Wreck-It Ralph / 破坏王拉尔夫
无敌破坏王(约翰·C·赖利 John C. Reilly 配音)生活在一个80年代出品的低精度游戏中。他的设定身份是一个反派,每天的生活就是在游戏《快手阿修》中大搞破坏,其后由玩家操作的英雄人物快手阿修(杰克·麦克布瑞尔 Jack McBrayer 配音) 会及时赶到进行修补,赢得奖牌,包揽一切荣耀。身为反派,破坏王厌倦了自己的生活,眼看阿修被胜利者的光环围绕,自己却日复一日在无趣中过活,他终于决定改变。单纯的他以为只要自己也能得到一枚奖牌,就可以摆脱反派的身份,于是某日在游戏厅歇业后,破坏王偷偷离开了自己的游戏,前去闯荡其他电子游戏的世界。
在途中,破坏王结识了来自《英雄使命》的冷酷队长(简·林奇 Jane Lynch 配音)和来自90年代糖果赛车游戏《甜蜜冲刺》的小女孩云妮(萨拉·丝沃曼 Sarah Silverman 配音)。后者梦想着能上场比赛,但其身份也不允许她梦想成真。破坏王所属的游戏《快手阿修》由于失去了他被认定为系统错误,如不尽快返回,则游戏就会被永久删除;而《甜蜜冲刺》的游戏世界则在悄悄酝酿着一场巨大的、威胁到整个游戏世界的阴谋。这也许是无敌破坏王实现梦想的机会,但也可能是一条不归路…… 他可以扭转乾坤,成为一名真正的英雄吗?
2018年12月22日 看过
边缘人的逆袭,80后的集体回忆唤醒
2018 动画 美国
Levi Strauss 豆瓣
作者: Lynn Downey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2016 - 10
Blue jeans are globally beloved and quintessentially American. They symbolize everything from the Old West to the hippie counter-culture; everyone from car mechanics to high-fashion models wears jeans. And no name is more associated with blue jeans than Levi Strauss & Co., the creator of this classic American garment.
As a young man Levi Strauss left his home in Germany and immigrated to America. He made his way to San Francisco and by 1853 had started his company. Soon he was a leading businessman in a growing commercial city that was beginning to influence the rest of the nation. Family-centered and deeply rooted in his Jewish faith, Strauss was the hub of a wheel whose spokes reached into nearly every aspect of American culture: business, philanthropy, politics, immigration, transportation, education, and fashion.
But despite creating an American icon, Levi Strauss is a myste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an, and the widely circulated "facts" about his life are steeped in mythology. In this first full-length biography, Lynn Downey sets the record straight about this brilliant businessman. Strauss's life was the classic American success story, filled with lessons about craft and integrity, leadership and innovation.
2018年11月7日 已读
Levi's现在是牛仔裤的代名词,但在创始人在世的时候,人们并不是因为牛仔裤而知道他。虽然绝大部分第一手资料都在1906年的旧金山大火中被毁,作者还是花了很大精力通过同时期的其他间接资料设法还原了Levi Strauss这位传奇犹太移民的一生。即使没有牛仔裤,他也是一个极其成功的商人,在19世纪后半叶的旧金山商界和政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本书对于了解牛仔裤或者李维斯公司历史可能没有那么大作用,作为了解犹太人、移民和美国西部发展历史的参考倒是很好的史料。书里也提到了Chinamen在西部的遭遇,虽然和其他人几乎同时到达并参与西部开发,由于语言、宗教和文化的各种原因,华人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的付出和收获很不对等。美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包容性和公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传统,和我们文明的习惯很不兼容。
2018 上图 历史 美国 英文
心灵捕手 (1997) TMDB IMDb 豆瓣 Min reol
Good Will Hunting
8.5 (1463 个评分) 导演: 格斯·范·桑特 演员: 马特·达蒙 / 罗宾·威廉姆斯
其它标题: Good Will Hunting / 骄阳似我(港)
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蓝波在席上公布了一道困难的数学题,却被年轻的清洁工威尔(马特·戴蒙 饰)解了出来。可是威尔却是个问题少年,成天和好朋友查克(本·阿弗莱特 饰)等人四处闲逛,打架滋事。当蓝波找到这个天才的时候,他正因为打架袭警被法庭宣判送进看守所。蓝波向法官求情保释,才使他免于牢狱之灾。
蓝波为了让威尔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浪费他的数学天赋,请了很多心理学专家为威尔做辅导,但是威尔十分抗拒,专家们都束手无策。无计可施之下,蓝波求助于他大学的好友,心理学教授尚恩(罗宾·威廉姆斯 饰),希望能够帮助威尔打开心房。
经过蓝波和尚恩的不懈努力,威尔渐渐敞开心胸,而好友查克的一席话,更是让他豁然开朗。
美国世纪 豆瓣
The American Century: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1890s
作者: [美] 沃尔特·拉菲伯 / 理查德·波伦堡 译者: 黄磷 2008 - 9
本书作者以历史学家的洞察力和优美的文笔,深刻阐述了自1890年至1996年为止的美国历史。
书中清晰地展现了美国人从南北战争的重建中恢复元气后,如何在资本主义民主理念的指导下,一步步成长为世界头号强国的过程。
读者从本书中将看到这一百余年美国经济和都市的发展、社会和政治的变革、公民权力和自由的演进,了解到诸如美国的教育、医疗保健、民权、女权、种族财神、移民地位等等与普通美国人息息相关的问题是如何一步步得到解决的,还可以通过专栏部分对美国艺术、建筑、音乐、舞蹈、戏剧、诗歌、摄影、雕塑、体育、计算机技术和娱乐等的描述增进对美国文化的认识。
作者对形成“美国世纪”的重要条件——美国的对外和对内政策,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本书为原书第五版。
Contraband 豆瓣
作者: Andrew Wender Cohen W. W. Norton & Company 2015 - 10
How skirting the law once defined America’s relation to the world.
In the frigid winter of 1875, Charles L. Lawrence made international headlines when he was arrested for smuggling silk worth $60 million into the United States. An intimate of Boss Tweed, gloriously dubbed “The Prince of Smugglers,” and the head of a network spanning four continents and lasting half a decade, Lawrence scandalized a nation whose founders themselves had once dabbled in contraband.
Since the Revolution itself, smuggling had tested the patriotism of the American people. Distrusting foreign goods, Congress instituted high tariffs on most imports. Protecting the nation was the custom house, which waged a “war on smuggling,” inspecting every traveler for illicitly imported silk, opium, tobacco, sugar, diamonds, and art. The Civil War’s blockade of the Confederacy heightened the obsession with contraband, but smuggling entered its prime during the Gilded Age, when characters like assassin Louis Bieral, economist “The Parsee Merchant,” Congressman Ben Butler, and actress Rose Eytinge tempted consumers with illicit foreign luxuries. Only as the United States became a global power with World War I did smuggling lose its scurvy romance.
Meticulously researched, Contraband explores the history of smuggling to illuminate the broader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its power, its politics, and its culture.
2018年10月29日 已读
和Goodreads上面的评价一致,作者的野心很大,然而并没有很好地驾驭这个话题,故事结构很散乱,语言也不够流畅,看不下去,弃坑。
2018 上图 未完成 美国 英文
Area 51 - Black Jets 豆瓣
作者: Bill Yenne Zenith Press 2014 - 3
Area 51's most important military aviation developments are profiled in an illustrated format. When most of us think of Area 51, we think of aliens, UFOs, and controversial government cover-ups. It's easy to forget that, since the mid-1950s, the United States' famed extension of Edwards Air Force Base has served as a top-secret CIA testing ground for many of the most groundbreaking advancements in American military aviation technology. In Area 51 - Black Jets, author and military historian Bill Yenne offers the first fully illustrated chronology of Area 51's most famous aircraft projects, including Lockheed's U-2 "Dragon Lady" and SR-71 "Blackbird" reconnaissance planes, drones ranging from the early Lockheed D-21 to the modern-day General Atomics MQ-1 Predator, and the famous F-117 Nighthawk stealth fighter produced by the Have Blue program during the 1970s. Each project is given its own fascinating chapter illuminating the aircraft's development at this famed location. But beyond the aircraft themselves, Area 51 - Black Jets also covers a handful of the many classified experimental programs carried out at Area 51 over the years, such as Have Doughnut, Have Ferry, and Have Drill - secret undertakings that successfully reverse-engineered such enemy aircraft as the Russian MiG during the Cold War. Presented in beautiful hardcover format and illustrated with historic color and black-and-white photographs, diagrams, and maps, this book reveals Area 51 for what it truly is: a clandestine area for the United States' most cutting-edge technological innovators in military aviation.
过剩之地 豆瓣
THE LAND OF TOO MUCH:American Abundance and the Paradox of Poverty
作者: [美] 莫妮卡·普拉萨德 译者: 余晖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 - 1
美国道路为何对贫困问题无能为力?“需求侧”经济如何引发今日危机?
揭示美国政府干预的真实面相,避开美国经验的政策陷阱。
斩获美国社会学协会社会学杰出学术贡献等六项大奖
19世纪末美国经济出现了爆炸式增长,而路易斯安那州的传奇州长休伊·朗却质问道:“这是一片超级富足的过剩之地,可为何到处都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无家可归的人呢?”
休伊·朗是那个时代美国政治经济的典型代表,这位令罗斯福都忌惮三分的政治狂人,在奇袭、拳斗、谋杀、弹劾和大量的口诛笔伐中,推出了一系列旨在解决贫困悖论的激进政策。而在多次戏剧性的政治博弈中,美国走上了一条非同寻常的经济发展道路。
----------------
《过剩之地》令人信服地证明美国政府干预的传统由来已久,且非常强大,但为何政府干预力如此强大的美国,却没能遏制自己在发达国家中居高不下的贫困率?
历史倒退回19世纪末,彼时美国爆炸性的经济增长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农业利益促进运动。这场运动使得美国联邦政府确立了促进农业利益的税收和金融政策,这些政策没有带来欧式福利,却非常讽刺地导致了信贷民主化,开动了美国经济的消费引擎。读史早知今日事。底层扫地出门,中层美国梦碎,“需求侧”经济撕裂了今日之美国,然而原因却要到历史中去寻找。
-----------------
普拉萨德的研究表明,学术界、政界和新闻界认为美国比欧洲国家更自由、干预更少的传统观点,是错误的。
——理查德·拉克曼
(《国家与权力》《不由自主的资产阶级》作者)
这本引人入胜的著作解释了为何如此多的美国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并对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议题作出了惊人的,但最终也是令人信服的贡献。
——弗兰克•多宾
(哈佛大学教授)
温布尔登 (2004) 豆瓣 Eggplant.place IMDb
Wimbledon
7.0 (33 个评分) 导演: 理查德·隆克瑞恩 演员: 克斯汀·邓斯特 / 保罗·贝坦尼
其它标题: Wimbledon / 网住爱情
温布尔登是英国有名的网球公开赛,这里的选手呈现着网球的最高水平和精彩战况,是网球选手施展拳脚的绝佳舞台。梦想着在温布尔登实现网球事业巅峰的,还有片中的男主角彼特(保罗·贝坦尼 Paul Bettany饰)。无奈温布尔登的辉煌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收归囊下,他像无数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的选手那样,终究要黯淡离去,现在他正准备作收山一战,怎料事情来了个峰回路转。
来自美国的种子选手利兹(克尔斯滕·邓斯特 Kirsten Dunst饰)有着优异的成绩和漂亮迷人的相貌身材,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深深吸引着彼特的心。爱情的滋润令彼特得到神奇的力量,在赛场上所向披靡,成绩骄人。网球生涯的光明前景在彼特面前徐徐铺开,然而爱情的狂热似乎只为他带来好运,却令到利兹耽于爱情而分了赛场的心。对于利兹来说,放弃原本辉煌的战绩未免牺牲太大,她选择离去。这对因网球结缘的情人,却即将要因网球而分离,除非上天再次给事情一个神奇的转机。
2018年10月2日 看过
合格的体育喜剧片
2018 美国
美国历史 豆瓣 Goodreads
Give Me Liberty! An American History
作者: 埃里克•方纳 译者: 王希 商务印书馆 2017 - 1
本书是一部美国通史,由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方纳先生所著。它从欧洲探险者最早到达美洲和征服新大陆开始写起,一直叙述到2014年奥巴马总统当政时期有关美国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力图呈现一部最前沿的、具有最广包容性的美国历史叙事。 本书亦是“新美国史学”的结晶,它以“自由”为主线,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将新社会史的研究成果天衣无缝地融入到对经典美国史学题目的重新解释之中,凸显被传统史学所无视的美国群体的历史经验,呈现了一种以多元互动的历史观来重构的美国通史。书中所强调的是美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个人和主题,但同时关注那些声名显赫的领袖人物和平凡普通的美国人的经历,并关注那些构成美国社会的不同群体的历史经历。该书观点鲜明,思想深邃,知识丰富,写作精美,深受国内外众多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他们应当行走 豆瓣
Polio: An American Story
7.9 (8 个评分) 作者: [美]戴维•M. 奥辛斯基(David M. Oshinsky) 译者: 阳曦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 9
★2006年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历史类)
【编辑推荐】
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到底应该用哪种,争论至今没有停止。
乔纳斯•索尔克和阿尔伯特•萨宾之间的夙怨持续时间比他们的寿命更长。
有一点可以确定,在对抗骨髓灰质炎的斗争中,他们二位都奉献了毕生精力。
而这场斗争迄今仍是美国医疗史上最重大、最具文化特色的胜利之一。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美国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肆虐时期的故事,以及为了治愈这种疾病而展开的竞争,重头戏是索尔克(Jonas Salk)和萨宾(Albert Sabin)关于率先研制出疫苗的比赛。
书中详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家小儿麻痹症基金会成立的过程,这个基金会彻底改变了美国人募集科研资金的方式和对疾病的看法。脊髓灰质炎的研究颠覆了美国政府在允许新药上市前对新药的审批与检验方法,也改变了法律体系对药厂责任与不安全产品的认定方式。
是扣人心弦的科学悬疑故事,也是社会与文化史,是认识战后美国的一个窗口。
【媒体评论】
最引人入胜的科学写作。
——《芝加哥论坛报》
这部杰出的作品用绝妙的视角审视了科学团体、慈善,以及20世纪美国文化与社会史。
——《美国史评论》
历史细节丰富,发人深省,故事讲得非常出色。
——《科学》
奥辛斯基成功讲述了关于脊髓灰质炎之战的传说,还挖掘出了一些已被遗忘的迷人故事。
——《经济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