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中国在梁庄 豆瓣
7.7 (31 个评分) 作者: 梁鸿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 - 11
《中国在梁庄》内容简介: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奸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
该书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新农村建设的留于“形式”……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在作者的笔下一一显现出来。
通过此书,村庄的过去与现在、村庄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村庄所承受的悲伤,都将慢慢地浮出历史的地表,我们会由此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2014年4月27日 已读
城镇化把农村掏空了,人走了,散开了,村庄千百年不断的习俗和文化也就散了断了。政府无力也无暇投资农村的基础建设,也没有村民自发组织建设家园的制度基础,再加上追求GDP不管将来的涸泽而渔式开发破坏了环境,农村从物理和心理上都失去了对原住民的吸引力。作者比我大十岁,她记忆中青山绿水无忧无虑的童年农村,我也还抓住过一段小尾巴。放在大背景下来看,这似乎是我们这个前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一段苦痛。作者说,我们所怀念的过去,是我们的童年。我们所痛惜的今天,也许会成为我们下一代将来所怀念的童年。按照农村里通俗说法,一代人自有一代人的福。
2014 kindle 中国 农村 电子书
The City of Heavenly Tranquility 豆瓣
作者: Jasper Beck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 6
When the world descends on Beijing for the 2008 Olympics, it will find the results of a helter skelter rush for modernization and wealth. In the course of a thousand years, temples and shrines, palaces, and gardens had filled the walls of old Peking. Its narrow, twisting streets held the collective memories of five dynasties and turbulent events of the 20th century. It has now all been swept away to make way for a new city filled with dull, boxy high rises, rows of shopping malls, office towers blocks, and residential housing developments marching down uniform streets. The City of Heavenly Tranquility explores how and why the Chinese buried their history and destroyed one of the world's most fabled cities, virtually extinguishing the culture of one of the greatest and oldest civilizations within the span of a single lifetime.
In a tour de force by a long time resident, British journalist Jasper Becker brings to life the strange and exotic lives of the emperors, eunuchs, courtesans, and warriors who for centuries ruled from behind the red walls of the Forbidden City. Becker mixes his own experiences with poignant stories from those who were destroyed in the tornado of destruction as they tried to rescue something from the past. Writing vividly and with passion, Becker shows how ruthless officials and a fiercely nationalistic government set itself the monumental mission to change the fabric of a nation - and succeeded. He also explains how those currently in power, Mao's former Red Guards, remain determined to modernize China by jettisoning the past and clearing space for the future, evicting over three million residents in Beijing alone.
2014年4月20日 已读
北京有千年城史,自明成祖迁都后的600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也是北京城市文化特点形成的时期。千年积淀和六百年稳定之后,1949年成为了历史的分水岭。1949入城的新主人,对于国家、社会和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自有一番见解和蓝图。掌握了绝对权力的新王朝,在整个民族期盼现代化、期盼甩掉贫穷落后帽子的焦虑情绪中,快刀斩乱麻地拆旧立新。作者当然是个对于历史和过去,对于老北京曾有的那种独特气质深有感情的外国人。他的这种感情,在中国人看来也许会觉得有点一厢情愿和饱汉不知饿汉饥:凭啥我们要保留这种有点原始和落后的城市面貌和生活方式,为你们这些外国人留一个活标本呢?这本书记录了北京的历史,又花了更多时间揭露某党的统治手段如何蛮不讲理,总有点动机不纯的感觉。
2014 上图 中国 历史 英文
The World Is Flat 3.0 豆瓣
作者: Thomas L. Friedman Picador 2007 - 8
[前所未有的全球化]
弗里德曼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世界未来的方向,“全球化3.0”将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每个人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的方式。不论是政府部门、商业部门、社会部门,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员工还是自由职业者,概莫能免。新一波的全球化,正在抹平一切疆界,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
在本书中,弗里德曼还剖析了十股造成世界平坦化的重要力量,启发人们思考,当前的潮流,对国家、公司、团体或个人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全球化的三个阶段]
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弗里德曼将全球化划分为三个阶段。
○“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是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这期间世界从大变为中等。
○“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其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这期间世界从中等变小。
○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

[权威评价]
伟大的著作的一个标志就是它可以使你从新的角度来看世界,弗里德曼的这本书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斯蒂格利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这本一年来全球最畅销的商业书籍以丰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益处,提出了现代商业课题中最令人瞩目和引人入胜的真知灼见。弗里德曼是当之无愧的获奖者。
——《金融时报》与高盛年度最佳商业图书评委会评语
Book Description
The Pulitzer Prize-winning New York Times columnist and best-selling author of 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 gives a bold, timely, and surprising picture of the state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this brilliant #1 bestseller, "the most important columnist in America today" (Walter Russell Mead, The New York Times) demystifies the brave new world for readers, allowing them to make sense of the often bewildering global scene unfolding before their eyes. With his inimitable ability to translate complex foreign policy and economic issues, Thomas L. Friedman explains how the flattening of the world happened at the dawn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hat it means to countries, companies, communities, and individuals; and how governments and societies can, and must, adapt. The World Is Flat is the timely and essential update on globalization, its successes and discontents, powerfully illuminated by one of our most respected journalists.
Book Dimension
length: (cm)21.1                 width:(cm)14.1
《世界是平的》中文精装版
《世界是平的》中文版
2014年3月29日 已读
似乎没什么必要写成这么厚一本书,全书最重要的结论都在标题里面,已经被我们很多人感同身受广泛接受了。然而这本书的阅读经历仍然是十分精彩,绝对值回这宝贵的几十个小时。最后以imagination和memory的对比结束,非常精彩。一个沉湎于过去的荣耀,总是回忆的人、组织、国家,没有精力思考未来,没有空间供想象驰骋。而一个面向未来,鼓励想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不断开拓出新的天地。
2014 kindle 全球化 电子书 英文
罗辑思维 豆瓣
7.1 (17 个评分) 作者: 罗振宇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3 - 10
本书根据罗振宇的互联网视频知识脱口秀《罗辑思维》创作。
资深媒体人罗振宇对正在到来的互联网时代有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互联网正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基础设施”,它将彻底改变人类协作的方式,使组织逐渐瓦解、消融,而个体生命的自由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罗辑思维》的口号是“有种、 有趣、有料”,做大家“身边的读书人”,倡导独立、理性的思考,凝聚爱智求真、积极上进、自由阳光、人格健全的年轻人。
互联网到底怎样改变我们身处的时代?罗振宇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恐龙拖着沉重的身躯穿越不出侏罗纪,我们载着笨重的工业时代思维也难以跃入互联网时代壮阔的海洋。《罗辑思维》是一张人生船票,通往自由的彼岸。
——腾讯董事局主席 马化腾
《罗辑思维》是个很有意思的节目。我们平时从各个方面获取信息和知识,但获取后怎样吸取营养呢?得到什么收益呢?《罗辑思维》常给出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让你受到启发。你未必全部赞同它的观点,但它眼界之开阔,思路之新颖肯定对我们是有帮助的。
——中国著名企业家:柳传志
一个现代文明社会,她的公民应该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该具有自我反思的能力,应该具有与主流世界对话的能力。《罗辑思维》点滴传递的正是这种现代公民精神,而这种精神才是孕育“中国梦”的温床。
——万科董事长 王石
柳传志 王石 李开复 徐小平 李静 牛文文 马伯庸 姬十三 推荐
2014年2月21日 已读
绝对是杂家,看书很多,而且有自己的见解。关于现代人的U盘化生存的观点,和“世界是平的”里面提到的21世纪人的协作和生存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关马克思预言的共产主义在今日互联网时代实现的看法,也很有意思。
2014
品牌洗脑 豆瓣 Goodreads
Brandwashed: Tricks Companies Use to Manipulate Our Minds and Persuade Us to Buy
7.8 (16 个评分) 作者: [美] 马丁·林斯特龙 译者: 赵萌萌 中信出版社 2013 - 1
全球知名的品牌营销大师马丁·林斯特龙有一天突然对品牌感到厌倦,他决定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对品牌进行为期一年的“戒毒”——不购买新的品牌商品。但是,在坚持了6个月之后,他失败了。懊悔之余,他决定来一个大揭秘,全面批露世界著名品牌只做不说的营销秘密。
马丁拉上窗帘,向我们 揭示了广告商和品牌是如何让我们觉得“如果不买新的产品,我就好像缺了点什么、愚蠢或跟不上时代了”;展示了营销者们为了让我们掏钱而使用的最卑劣的策略和诡计,包括从众心理、激起并不存在的幼年回忆、性暗示、健康谎言等等。马丁把我们带到世界各地,分享他和广告界、营销界高管以及业内人士对话,并且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和调侃。
马丁惊人地揭露了营销者、广告商、零售商如何利用数据挖掘,借助复杂的新工具和科技,追踪和分析我们留下的种种“电子足迹”:包括在商店刷会员卡、用信用卡购物或在网上查看商品,通过复杂的算法预测出我们的个性和我们可能会购买的东西,然后为我们提供适合于个人独特心理特点的商品,对于“我们应该买什么”产生看不见又实质性的影响。
最后,马丁发现,我们在被“洗脑”的同时也在给别人“洗脑”,并且提出了他的终极营销秘诀。
2014年2月16日 已读
品牌是我们用来定义自己是谁的一个工具,反过来一切营销手段也都是要让你相信那个被推荐的品牌真的代表了你的心声。我们自以为是自己把握着选择的主动权,却在现今心理学和信息手段的大爆炸发展中不知不觉沦为精心策划的营销手段的俘虏。不过,不管你是怎么被忽悠来的,如果不能履行承诺,你还是有权说不,只要这个终极权力还在手中,就让那些营销人绞尽脑汁去吧。
2014 kindle 上图 品牌 电子书
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豆瓣
作者: [美国] 陈志武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 9
《陈志武说中国经济:一个经济学家的理想王国(修订版)》由陈志武历时两年修订完善,呈现出一个经济学家的理想王国。中国股市乱象到底疯狂到几时?中国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源到底在哪?怎样理解中国金融的逻辑?新国有化的危险到底在哪?中国抑制房价泡沫是否会成功?“新国有化”的危险到底在哪?2010到2012年,两年之间,从国际到中国,经济局势瞬息万变,下一步,中国经济又将走向何方?2012,经济情势又展现不一样的面貌,在暗潮涌动之下,谁能洞穿和透析问题的根源?
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今天,他试图用理性解决这个时代的焦虑,他的金融思想诠释了给人幸福是一切学问的基点,在一般人看来很严肃的名词——制度、分配、股权……都是实现个人幸福的具体工具。《陈志武说中国经济:一个经济学家的理想王国(修订版)》聚焦中国,收录了作者最近几年和媒体之间的对话,通过对中国当前社会的分析,探讨了中国人的未来,非常明确地指出了中国的改革方向以及中国人寻求幸福的具体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既是一部民众权益的代言书,又是一部中国社会转型的启示。
2014年2月6日 已读
深圳机场候机时候买的,2014年春节看完。这本书是报刊记者采访的汇编,因此前后内容重复较多,缺乏完整的体系和条理。但还是能从中读出陈的核心思想:市场经济的捍卫者,制度建设的呼吁者,现行体制的严厉批判者。关于国有资产均分到人的主张,确实挺大胆。4万亿刺激政策出台时的评论和预测,包括建议中投在2009年买入美国优质公司股权的建议,现在看来非常清楚。当然,现政权在既得利益集团绑架之下,以意识形态樊篱给国人也给自己构筑了一个牢不可破的铁笼子,看起来没什么希望会采纳陈的意见。不过我们现在可以在GFW后面看到这些言论,已经是相当不错的进步啦。
2014 中国 市场经济 民主 藏书
大拐点 豆瓣
作者: 袁剑 中信出版社 2012 - 5
《大拐点》内容简介:冷战之后,经济高速增长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在这个意义上,并没有所谓中国奇迹。中国的政府及企业之所以能够有亮丽的报表,乃是因为那些本应该是由他们负担的大量成本从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以及损益表中被悄悄挪走,并转移到了那些无法被统计到的匿名的社会之中。换言之,中国政府及企业成本被社会化了。这也是中国模式最为关键的秘密所在。在这个模式中,经济增长是以中国社会的极度抑制和脆弱作为代价的。
冷战之后美元体系在全球的迅猛扩张正在接近终点。所以,全球经济的中长期低迷,将可能是我们看到的最好前景。也由此,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石就坍塌了关键一角。无论从全球市场体系的视角看,还是从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部逻辑看,中低速增长都是中国能够期望的最好前景。中国经济正在步入一个中长期的大型拐点。
另,作者将把本书全部版税捐赠给孟非幸福博爱基金。
2014年1月2日 已读
关于中国经济从97年到07年所谓黄金十年增长的逻辑还是讲得通的,关于这个增长路径不可持续的推理,和我们企业自11年以来三年的徘徊相印证,我以为也挺有说服力。增速降低、成本上升、通货膨胀加速、和利率攀升这四大预言,前两个已经得到验证,后面两个会不会来,我们且看着。然而作为住在此地无力移民的人,这预言倘若真应验了,那我也将遭罪受苦。从2014年起,每年换汇1000美元做个救生圈吧,以后有能力了再搞多点。
2014 中国 电子书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