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
宣传 豆瓣
9.3 (18 个评分) 作者: 刘海龙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3 - 1
本书是宣传概念的历史,也是宣传观念的历史。为了回答什么是宣传、它为什么会存在、大众为什么会容忍宣传等问题,本书追溯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概念的产生、美国20世纪初宣传与民主的争论、俄国革命的宣传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观念、二十世纪后期的新宣传等宣传观念发展的重要环节,并以此为背景,重点研究了中国宣传观念的产生、国民党及共产党宣传观念的建立、知识分子与宣传、1949年之后中国宣传观念的变迁等问题。本书以理性中立的笔调,详细描述了二十世纪以来各种宣传观念和话语的交锋,展示了一幅国家与个人、控制与自由、思想与身体等观念相互冲突的全景图像。本书提出的问题值得每个深受宣传影响的中国人思考。
晚清报刊与小说传播研究 豆瓣
作者: 李九华 2014 - 7
《晚清报刊与小说传播研究》共分为七章内容来研究晚清报刊,包含晚清小说生成的社会土壤、晚清小说传播媒介的转变、晚清报刊与晚清小说的繁荣、晚清报刊对小说创作和传播的影响、晚清报刊小说的传播探究等内容。
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 豆瓣
作者: 李孝悌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 11
本書主要是利用報紙等資料,勾勒出二十世紀初期的一個文化、思想與社會運動。全書除了從一個比較不同的角度重新觀察「舊王朝」末年的一些新興事物與現象外,也試圖說明世紀初「啟蒙志士」的主張、作法和日後中國歷史發展的關係。
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 豆瓣
作者: 卓南生 2002 - 9
全书追溯中文近代报刊的起源和发展轨迹,挖掘出大量散佚于英、美、日和香港等地珍贵的报刊原件、翻版和抄本,去伪为真,纠正了自1927年戈公振《中国报学史》问世以来,报史专著不少错误的记载和“定论”。内容论及1815-1874年60年间中文报刊的变化,清晰地勾勒了中国代代报业萌芽与成长期的特征,为这一领域的补白之作。
哈哈鏡 豆瓣
作者: 彭丽君 手民出版 2019 - 5
《哈哈鏡》聚焦在中國風起雲湧的1880至1930年代,分析中國都市主體如何與新興的視覺文化互動。本書所考察的媒體和視覺形式包括石版印刷、照片、廣告、電影和劇場表演。小市民主動投身這視覺文化,甘之如貽,渴望着現代性的承諾:給人帶來新奇、刺激和潮流。
彭麗君仔細分析這些視覺再現的發展軌跡,強調各種視覺形式之間的互動。本書指出,各種視覺形式不是分散的文化現象,而是不斷互動,形成中國視覺現代性,在各方面影響其時的文化。
本書的討論始於十九世紀末的石版印刷術,全面考察其歷史,得出相關的理論,察看現代性如何執迷於真實。隨後的章節點出新視覺文化中對女體的痴迷,勘察文化如何在娛樂場所誕生,說明小市民如何理解新的現實,並與之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