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
胡诌诗集 豆瓣
A Book of Nonsense
作者: (英)爱德华·李尔 译者: 陆谷孙 海豚出版社 2011 - 8
本书乃陆谷孙翻译之爱德华·李尔之《胡诌诗集》(A Book of Nonsense)。英国文学中向有童谣儿歌传统,这胡诌打油诗,初兴于十八世纪,越百年,到了里尔手中,势更大炽,因当时多用于幼儿教育,严格讲究格律。胡诌诗的这种音乐感,对于矫正幼儿音素误读,对于幼儿体验英语的节律,习惯成自然,逐步形成敏感,进一步发展到理性认知,大有裨益。更何况里尔本人还是画家——传说曾教过维多利亚女王作画——为一诗配一图(都是漫画),当能进一步激发学童兴趣。
寄小读者 豆瓣
作者: 冰心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 - 7
2021年7月1日 已读
快一年以前读的,就还挺无聊的。现代文学中很特别的书信体文本。特别多的风景书写,应该重新整理一个笔记:风景——异国——儿童,同系于个人成长,这些元素之间的互动值得关注。
中国文学 儿童文学 冰心 散文 现当代文学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豆瓣
Nils Holgerssons underbara resa genom Sverige
8.3 (24 个评分) 作者: 塞尔玛·拉格洛夫 译者: 石琴娥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刻画了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小男孩尼尔斯历险的故事:一天,父母上教堂去了,尼尔斯一个人在家里,他闲着无聊,开始捉弄一个小精灵,结果反被小精灵施了魔法,变成了一个拇指大的小人儿。正在这时,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家里的一只雄鹅想展翅跟随一起飞翔,尼尔斯为了不让它飞走,紧紧抱住它的脖子,不料被鹅带上高空。从此,他骑在鹅背上,跟随大雁走南闯北,周游各地,从南方一直飞到最北部,历时一年才返回家乡。在这次奇异的旅行中,尼尔斯看到了自己祖国的旖旎风光,增长了许多见识,结识了许多朋友,听到了许多故事和传说,经历了种种困难和危险,从中也受到了锻炼,并逐步改正了淘气调皮的缺点。回到家中,尼尔斯恢复了原形,变成了一个勇敢、机智、善良、乐于助人的大男孩。、乐于助人的大男孩。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英汉对照) 豆瓣
作者: [英] Lewis Carroll 译者: 赵元任 1988 - 5
2021年1月27日 已读
还是对照英文版比较好理解。能看出许多独具匠心的设计。赵的白话文,可能因为他40s起移居海外,有时候会有点奇怪。卡罗尔的第二部虽然有很多经典片段,但是已经显得有点勉强和刻意,趣味性不如第一部了。
儿童文学 翻译 赵元任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 豆瓣
9.5 (6 个评分) 作者: [英] 路易斯·加乐尔 译者: 赵元任 商务印书馆 2002 - 11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是一本斐声世界的儿童读物,故事讲述了英国小女孩阿丽思在兔子洞中梦游的奇遇。作品充满了对童趣的描写,细腻刻画了儿童的心理世界。主人公一会儿掉进兔子洞,一会儿又钻进老鼠的巢穴,一会儿长大,一会儿变小,牢牢地抓住了儿童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充满了超现实的想象,真可谓引人入胜。
这本书从英文原著中选取了数十幅随文彩图,同时配以今人重绘的彩图,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给予小读者愉悦和满足。
寄小读者 豆瓣
作者: 冰心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 5
《寄小读者》记叙了她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抒发了心中的眷恋、思念和感伤之情,其间浸润着浓厚的母爱、手足之情、友情、乡愁,亲切描述了陪伴她度过三年异地生活时光的慰冰湖、闭壁楼、娜安避迦楼、圣卜生疗养院、沙穰疗养院,还有病友、朋友和孩子。冰心用真挚诚恳、缱绻悱恻的文字纵情地描述着异国之旅的见闻和感想,述说着对往事的追忆和遥想。
2020年11月16日 已读
读的是全集里的,只看了美国时期的部分,真是很特别,也第一次了解了各种人对她的批评。作为读者,直观的感受就是无聊,也不能说虚伪,但到底是什么损害了文学趣味呢?过浓的基督教腔调吗?感觉冰心个人才华其实不太能支撑起这样的写作,知道几本诗词就每天提及,无法引申。——和小朋友沟通,究竟是出于平等意识,还是因为她无力进行更深度的写作呢?
儿童文学 近现代
儿童文学史 豆瓣
Children’s Literature: A Reader’s history, From Aesop To Harry Potter
作者: [美] 塞思·勒若 译者: 启蒙编译所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4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史经典教材 ;
★荣获2009年获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
★2010年获杜鲁门·卡波特文学批评奖;
★文学、历史和哲学的交叉视角,对大量经典儿童读物的独到分析,展现从古典时期、中世纪到当代的两千多年的儿童阅读和教育传统。
★如何界定“儿童文学”?《伊索寓言》为何在古典时期、中世纪乃至现在一直备受推崇?清教文化、洛克以及达尔文对儿童文学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男孩读物与女孩书籍各自的书写传统是什么?文学阅读塑造了儿童吗?这部颇有影响的儿童文学史学术专著,将逐一解开上述谜题。从古希腊罗马的正统权威、中世纪的寓言遗俗、清教的字母教育传统、维多利亚时代的想象天地,直到当代儿童文学的新发展趋势,本书详细梳理了两千多年的儿童阅读和教育传统,呈现了从古典到当代的西方对儿童、儿童读物以及阅读本身的思考。作者视野宏阔,以文学、历史、哲学与社会政治的交叉视角,对众多儿童文学大师的经典作品作出独到的分析,展现了儿童文学丰富多样的面貌。
儿童的发现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徐兰君 / 安德鲁•琼斯Andrew Jones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4 其它标题: 儿童的发现
人的发现、"妇女的发现"、"儿童的发现"是现代文学的三大发现,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全新的景观,但学界对"儿童的发现"的研究相对不足。本书是国际学界第一次就现代中国文学文化中的"儿童的发现"的主题进行专门及深入探讨的大型国际会议论文集,汇集了近年来美国、日本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对此主题已经做出优秀研究成果的最有代表性的学者的论文,内容涉及儿童研究的许多重要命题,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为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Nelson Mandela's Favorite African Folktales 豆瓣
作者: Mandela, Nelson W. W. Norton & Company 2007 - 10
Nelson Mandela's Favorite African Folktales is a cause for celebration, landmark work that gathers in one volume many of Africa's most cherished folktales. Mandela, a Nobel Laureate for Peace, has selected these thirty-two tales with the specific hope that Africa's oldest stories, as well as a few new ones, be perpetuated by future generations and be appreciated by children throughout the world. In these "beloved stories, morsels rich with the gritty essence of Africa," we meet, among many others, a Kenyan lion named Simba, a snake with seven heads and a trickster from Zulu folklore; we hear the voices of the scheming hyena and learn from a Khoi fable how animals acquired their tails and horns. Several creation myths tell us how the land, its animals, and its people all came into existence under a punishing sun or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a spectacularly beautiful mountain landscape. Whether warning children about the dangers of disobedience or demonstrating that the underdog can--and often does--win, these stories, through their depiction of wise animals as well as evil monsters, are "universal in their portrayal of humanity, beasts, and the mystical." What is particularly exciting about this book is that many of the stories, in their oral form, are almost as old as Africa itself. Most of them were, in fact, first told in various African tongues around evening fires in centuries past--tales from, for example, the San and the Khoi, the original hunter-gatherers and livestock herders of Southern Africa.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nd other European languages chiefly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from their original languages--be they Karanga, Nguni, Xhosa, or one of many others--these folktales are a testament to the craft of storytelling and the power of myth. Accompanied by dozens of enchanting, specially commissioned color paintings, Nelson Mandela's Favorite African Folktales--culled from African countries as far-flung as Morocco, Nigeria, Uganda, and Kenya--presents a fountain of precious knowledge that will be treasured by children, as well as adults, for years to come.
夏洛的网 豆瓣
Charlotte's web
8.8 (20 个评分) 作者: E·B·怀特 译者: 任溶溶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6
《夏洛的网》讲述的是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然而,一个最丑恶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威尔伯未来的命运竞是成为熏肉火腿。作为一只小猪,悲痛绝望的威尔伯似乎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了,然而,看似渺小的夏洛却说:“我救你。”于是,夏洛用自己的丝在猪栏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彻底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终于让它在集市的大赛中赢得特别奖,和一个安享天命的未来。但,这时,蜘蛛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  在E·B 怀特笔下的《夏洛的网》中,夏洛用蜘蛛丝编织了一张爱的大网,这网挽救了威尔伯的生命,更激起你我心中无尽的爱与温情。
2018年7月11日 已读
恩师力荐,读过后果然觉得很喜欢。其实一开始有点不能接受,一头无能的猪,白白接受各种关爱,自己却不用努力。后来明白,故事想说的是,这种情感上的认定一旦发生,就应该认真去对待它。它还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小女孩Fern成长了,小猪也成长了。有时候成长就是依靠一点机缘,一点信念,一点信任吧。因为有了这些,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猪才会成为闪闪发光的存在。真是很美好的故事。
儿童文学 外国文学 童话 美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