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
罪与罚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9.4 (32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朱海观 / 王汶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10
《罪与罚》以一桩刑事案件为题材,叙述一个贫困大学生犯罪的过程,以及所受到的道德与良心上的惩罚,是一部剖析罪犯内心世界的心理小说。
2022年4月3日 在读 要给自己创造一个逃离现实生活的空间+补读名著。(微信读书真是方便)
名著 外国文学
欧也妮·葛朗台 豆瓣 Goodreads
8.3 (16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巴尔扎克 译者: 张冠尧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1
《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是在家庭内部日常生活中展开的,没有耸人听闻的事件,没有丝毫传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说,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而其惨烈的程度却不亚于古典悲剧
变形记 豆瓣
8.6 (175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弗朗茨·卡夫卡 译者: 叶廷芳 / 赵登荣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3 - 4
《变形记》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推销员格里高尔某天早上醒来后变成了甲虫,这一变故对其本人和家庭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 格里高尔彷徨惊慌,忧郁无助。而此时并未得到帮助的他被激怒的父亲大怒赶回自己的卧室;第二部分,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在生活习惯上已然成为甲虫,但是仍然具有人类的意识。虽已失业的他,仍旧关心父亲的债务问题,怎么样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关心家里的各种琐事。数日之后,全家人都将格里高尔视为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以往的态度转变成了厌恶,嫌弃;第三部分,为了能够继续生存,除了格里高尔全家人只能打工挣钱,对变为甲虫的格里高尔忍无可忍。妹妹提出将自己的亲哥哥赶出家门。格里高尔在亲情冷漠的情况下饥寒交迫,并且患病在身,但仍心系家人,然后他的头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 [5] 带着满腹的担忧和内疚看着家庭的不幸,而更不幸的是他终遭社会和家庭的唾弃,在无声无息中死去。
百年孤独 Goodreads 豆瓣
Cien años de soledad
9.5 (1035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范晔 南海出版公司 2011 - 6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凭借《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
我是猫 豆瓣 Goodreads
吾輩は猫である [Wagahai wa Neko de Aru]
8.1 (24 个评分) 作者: (日)夏目漱石 译者: 于雷 译林出版社 2011 - 1
本书是日本文学大师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一向被奉为世界名著之一。小说通过猫的视觉观察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社会,以幽默辛辣的语言,嘲笑和鞭挞了人类固有的弱点和金钱世界的社会时弊,还大量引用了古今东西哲人达士的名言,处处闪射着机智和文采,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作品语言则典俚合炉,雅俗共赏,读来令人在笑声中抑制不住惊叹。
2021年2月1日 已读
中间放弃了又重新读。对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的精妙观察和讽刺,很多精彩的细节。但是猫的视角并未贯穿始终,到后来就完全成为知识分子发牢骚了……最后一段友人谈话,个性鲜明,但有的地方太琐碎,议论非常多,简直像是议论文。最后一部分讨论“自杀”,和加缪形成跨时空对话,且读过以后方能理解郁达夫为何煞有介事地描写自杀,气质贯通的。迷亭的《未来记》有趣,可以和梁启超的对读。夏目个人对英国文学和汉文学的偏好与了解,在文中也非常明显。结尾猫死了,无疑是一种对自杀的实践,但也只是实践在猫身上,不构成严肃的自杀。
名著 夏目漱石 外国文学 日本文学
茶花女 豆瓣
La Dame aux Camélias
8.7 (41 个评分) 作者: [法] 小仲马 译者: 王振孙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8
与其父大仲马一样,小仲马也是法国著名作家,本书是他的代表作。作品以作者自述的口气,叙写了男主人公阿尔芒和名妓玛格丽特赤诚相爱的感人故事。在我国读者中,读过小说《茶花女》的很多,而看过话剧《茶花女》和歌剧《茶花女》的则很少,对这三部《茶花女》之间的差异知之更少。这次奉献给读者的是将三种体裁的《茶花女》合在一起的译本。读者还可以从译本序中了解到作者与小说原形之间的一段真实的爱情故事。
2020年8月9日 已读
玛格丽特因为阿尔芒是唯一爱她而不为自己的,到头来,阿尔芒爱的也是他自己。小时候读得很痛苦,对开头的拍卖印象尤其深。重读发现以前根本没读懂。小说对人物心理的把握太妙了,爱情悲剧里的主要责任人都是出于爱的动机,造成无解的困境。另一方面,这一切也像是自证寓言,当两人都对爱情充满怀疑的时候,所怀疑的一切就将发生。玛格丽特太崇高了。因为赌气而仇恨永远要追悔莫及……看来舔狗比其他人更容易嫉妒和欲求不满,远离舔狗
名著 外国文学 小仲马 法国文学 爱情
少年维特的烦恼 豆瓣 Goodreads
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
7.8 (99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译者: 杨武能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 7
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年轻的维特来到一个小镇,这里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天真快乐的儿童给予他极大的快乐。一次舞会上他认识了一个叫绿蒂的少女,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让他倾倒;绿蒂也喜欢他,却不能予以爱的回报,她已与维特好友订婚。维特陷入了尴尬和痛苦,他毅然离开此地,力图从事业上得到解脱,有所成就,然而鄙陋的环境、污浊的人际关系、压抑个性窒息自由的现存秩序,都使他无法忍受,当他怀才不遇地重返绿蒂身边时,发现绿蒂已结婚,决定以死殉情,遂用一支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020年8月4日 已读
典型的浪漫主义情感和自然、宗教、古典主义观念,浓烈多情充满想象。高明处在于这样的主观视角并没有完全淹没其他人,使我们可以从绿蒂和侯爵等人的立场去看待维特。
名著 德国 歌德 经典
九三年 豆瓣
Quatre-vingt-treize
9.2 (20 个评分) 作者: (法)雨果 译者: 叶尊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1
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及其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万,以及郭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丹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描绘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一七九三年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场面。小说结尾:朗德纳克因良心发现,返回大火焚烧中的城堡救出三个孩子,郭万为叔祖的人道精神所感动,情愿用自己的头颅换取朗德纳克的生命,西穆尔丹则在郭万人头落地的同时开枪自杀。
2020年7月6日 已读 革命七十年后对革命的回望,充满了复杂的矛盾和反思。人物塑造非常成功,场面生动。每次不说人物和地点,先描述一番再揭开真相的写法有些故弄玄虚了。希望我们的革命有一天也能酝酿出如此细腻的人性之作。
名著 外国文学 小说 法国大革命 法国文学
彷徨 豆瓣
9.5 (254 个评分) 作者: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 3
《彷徨》收入鲁迅1924年至1925年所作的小说,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实际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半多,1926年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此后印行的版本都与初版同。
书的扉页,有作者的题记: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将其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彷徨》鲁迅先生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 “彷徨”。《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
《彷徨》目录:
《祝福》
《在酒楼上》
《幸福的家庭》
《肥皂》
《长明灯》
《示众》
《高老夫子》
《孤独者》
《伤逝》
《弟兄》
《离婚》
豆瓣
7.8 (71 个评分) 作者: 巴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 9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于1904年,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里,目睹了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五四”运动使他打开眼界,树立起反对封建制度,追求新的社会理想的信念。1927年赴法国学习,第二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1928年底回国,1931年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鲁迅来往密切。鲁迅认为“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曾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他的主要作品,大都在1927年以后的二十年间写成的。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又名《火》),中篇小说《寒夜》、《憩园》,另有一批短篇小说、童话、散文等。
《激流三部曲》以20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的四川成都地区为背景,描写了在五四运动以后新的革命时期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高家)走向崩溃的历史。作品展开了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生活的全部,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堕落和封建礼教的虚伪残酷。作者塑造了梅、蕙、瑞珏等封建家庭妇女的形象,她们的痛苦与惨死,是对封建婚姻制度和旧礼教的血泪控诉。而鸣凤、倩儿等“下人”的死,则更深刻地揭露了阶级歧视和压迫的社会现实。作品没有停留在暴露这个“家”的罪恶、揭示它必然崩溃的命运上,而进一步描写了以觉慧为代表的觉醒的叛逆的一代。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五四”时期的时代特色,“宣布一个不合理制度的死刑。”
巴金作品的最大特色,是文以情生。这一点与曹雪芹十分相似。此外,巴金善于构筑鸿篇巨制,把众多的人物、纷繁的事件精巧地组织起来,情节波澜起伏,层层推进,步步通近高潮。作者还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剖析人物灵魂,有深度、有立体感。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1985)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A Room with a View
7.6 (235 个评分) 导演: 詹姆斯·伊沃里 演员: 玛吉·史密斯 / 海伦娜·伯翰·卡特
其它标题: A Room with a View / 翡冷翠之恋(港)
19世纪的英国,阶级隔阂还十分分明。这天,英国上层出身的露西(海伦娜•邦汉•卡特 Helena Bonham Carter 饰)和表姐夏洛特一起佛罗伦撒度假,不巧,露西住的酒店的房间看不到风景。同时来住店的英国父子两乔治(朱利安•桑兹 Julian Sands 饰)和他父亲见状,热心的父亲要和露西换一间房,因为他的房里能看到风景。露西开始不同意,在好心的店主的劝说下最终她同意了。
乔治和露西很快堕入了爱河,然而下等阶层出身的乔治身上有着很多露西看不惯的“陋习”,夏洛特也不甚喜欢乔治,双方在交往中闹了不少“笑话”。一次,乔治“越轨”吻了露西一下,露西认为乔治太过“不合礼仪”,于是独自回了英国。
乔治很快也回了国,然而,这时露西已经订了婚……
2019年6月21日 看过
很棒,英式幽默也展现得很到位,观赏性比较强吧。风格化明显。片中展示的贵族旅行,比较有参考价值,比如涉及到Baedeker,修业旅行,如画之旅。以及,罗马(意大利)和希腊的古典文化之旅,在上层阶级中,古典代表高贵——这也是为何Lucy弹奏贝多芬。此外,片中对女性的社会角色的转变,也有很好的呈现,女性如果不嫁人,能不能养活自己?能,可以去伦敦做打字员——但是在《傲慢与偏见》的时代,女性却没有这样的选择。
名著 英国
刀锋 豆瓣 Goodreads
The Razor's Edge
8.8 (315 个评分) 作者: [英]毛姆 译者: 周煦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刀锋》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
小说写一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军队里,拉里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这人平时是那样一个生龙活虎般的置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但在一次遭遇战中,因去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拉里开始了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转变……
2018年2月7日 已读
写了一个跟《六便士》中的查理斯有些相似的人物——追求心灵,不合时宜。只是拉里是另一种比较温和的可能。但是二者都是痛苦且要被世人嘲讽的,都经历了漫长的旅行才最终找到答案。个人对索菲的逃婚和死亡有点失望,因为这个人物也许有更多的可能性。 比较惊喜的就是拉里的人物设定非常喜欢,原来个人的困惑和向往也有同道的感觉。某种程度上,今日中国和一战后繁荣而走向萧条的美国很像,金钱导致的整个社会的精神空虚状态也与之相像。时间很是讽刺,曾经看似最最稳妥万无一失的选择,可能成为人生最大的失误。而伊莎贝尔一生都在试图填补这个失误,包括她对索菲的伤害。一时的妥协,意味着一生也不会得到那看似稳妥的幸福安宁。正因为刀锋是不易越过的,所以所有轻易解决的人生问题,都没有在本质上获得解决。 周先生的翻译和序言都很棒,功力深厚
名著 外国文学 小说 毛姆 经典
月亮和六便士 豆瓣
The Moon and Sixpence
8.8 (540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傅惟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通过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毛姆探索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问题。同时这本书也引发了人们对摆脱世俗束缚逃离世俗社会寻找心灵家园这一话题的思考,而关于南太平洋小岛的自然民风的描写也引人向往。
《月亮和六便士》说问世后,以情节入胜、文字深刻在文坛轰动一时,人们争相传看。在小说中,毛姆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借“我”之口,叙述整个故事,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这更增加了它的传奇色彩,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关注。
2018年2月2日 已读
开始还觉得有点无聊,结果越读越顺,后来欲罢不能。描写查理斯最后的人生阶段,许多感慨都非常动人。读完一部好的作品是有报偿的,它使另一个世界在你生活里无数次地闪现重返,从此你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的生活,就和一切人都不一样了。你身在此处,又生活在他乡。
名著 毛姆 经典 英国文学
名利场 (2004) 豆瓣
Vanity Fair
6.6 (37 个评分) 导演: 米拉·奈尔 演员: 瑞茜·威瑟斯彭 / 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其它标题: Vanity Fair / 浮华新世界(港/台)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的英国,贝姬(瑞茜·威瑟斯彭 Reese Witherspoon 饰)出生于贫寒家庭,但是,野心勃勃的她做梦都想要能够跻身上流社会,为此,贝姬来到了爵士彼得考利(鲍勃·霍斯金斯 Bob Hoskins 饰)家中,担任起了家庭教师的职务。聪明伶俐的贝姬很快就获得了姑妈玛蒂尔达(艾琳·阿特金斯 Eileen Atkins 饰)的认可和信任,之后,贝姬跟随玛蒂尔达来到了梦寐以求的伦敦。
在伦敦,贝姬同曾经的好友艾米利亚(萝玛拉·嘉瑞 Romola Garai 饰)重逢了。艾米利亚深爱着军官乔治(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Jonathan Rhys Meyers 饰),为了同他结婚不惜背弃了家庭,与此同时,贝姬亦同考利家的继承人罗顿(杰姆斯·鲍弗 James Purefoy 饰)秘密踏入了婚姻的殿堂。然而,等待着他们的并非光明的前程,而是残酷的战争。
玛戈王后 (1994)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La Reine Margot
7.7 (172 个评分) 导演: 帕特里斯·夏侯 演员: 伊莎贝尔·阿佳妮 / 丹尼尔·奥特伊
其它标题: La Reine Margot / 玛尔戈王后
十六世纪后半叶,法国处于“胡格诺战争”时期,天主教和新教残酷战争不断。而宫廷内部也奢华淫靡,腐败不堪。为了平息连年内战,信仰天主教的法国宫廷决定将玛格丽特公主(Isabelle Adjani 伊莎贝尔·阿佳妮 饰)嫁给新教徒的首领纳瓦尔国王亨利(Daniel Auteu il 丹尼尔·奥德耶 饰)。
1572年8月24日,婚礼在巴黎隆重举行。正当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时。凯瑟琳皇后(Virna Lisi 饰)却下达命令,发动了一场针对新教徒的血腥大屠杀,即西方历史上著名的惨案——“圣巴托罗缪之夜”……
影片改编自大仲马的名著,荣获1994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维尔娜·丽丝)和评审团大奖,1995年凯撒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剧本和最佳服装设计等多项大奖。
呼啸山庄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艾米莉·勃朗特 译者: 宋兆霖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1 - 2
《世界文学文库:呼啸山庄(全译本插图本)》内容简介:吉卜赛弃儿希思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不堪受辱和恋爱受挫,外出致富。回来后发现女友凯瑟琳已与地主林顿结婚,继而产生对地主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世界文学文库:呼啸山庄(全译本插图本)》充满了强烈的反压迫、求自由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浪漫的艺术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