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
豆瓣
8.4 (19 个评分) 作者: [日] 夏目漱石 译者: 周大勇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 - 1
夏目漱石生于一八六七年,死于一九一六年,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在日本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小说《心》由"先生和我"、"父母和我"、及"先生和遗书"三个在形式上各自独立,在内容上又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其中,第三部分的"先生和遗书"是小说的核心部分,可以说前两个部分都是为第三个部分的展开而做的铺垫和伏笔。《心》讲述的是"先生"结识并爱上了房东家的小姐,同时也赢得了房东太太的好感,但却因年少时曾受到叔父的欺诈而对他人时存戒心,迟迟不能表白自己的心意。后来,"先生"的好友K住进了房东家里,也爱上了小姐,直率的K向好友"先生"表白了自己的心事,"先生"在表面上批评K"不求上进",背地里却偷偷地向房东太太提出要和小姐结婚。知道了这一切真相之后的K ,在绝望中自杀了,同时K的死也留给"先生"一生的不安和自责,婚后的"先生"一直无法忘却K ,他的内心无比的寂寞,终于也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我是猫 豆瓣 Goodreads
吾輩は猫である [Wagahai wa Neko de Aru]
8.1 (24 个评分) 作者: (日)夏目漱石 译者: 于雷 译林出版社 2011 - 1
本书是日本文学大师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一向被奉为世界名著之一。小说通过猫的视觉观察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社会,以幽默辛辣的语言,嘲笑和鞭挞了人类固有的弱点和金钱世界的社会时弊,还大量引用了古今东西哲人达士的名言,处处闪射着机智和文采,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作品语言则典俚合炉,雅俗共赏,读来令人在笑声中抑制不住惊叹。
2021年2月1日 已读
中间放弃了又重新读。对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的精妙观察和讽刺,很多精彩的细节。但是猫的视角并未贯穿始终,到后来就完全成为知识分子发牢骚了……最后一段友人谈话,个性鲜明,但有的地方太琐碎,议论非常多,简直像是议论文。最后一部分讨论“自杀”,和加缪形成跨时空对话,且读过以后方能理解郁达夫为何煞有介事地描写自杀,气质贯通的。迷亭的《未来记》有趣,可以和梁启超的对读。夏目个人对英国文学和汉文学的偏好与了解,在文中也非常明显。结尾猫死了,无疑是一种对自杀的实践,但也只是实践在猫身上,不构成严肃的自杀。
名著 夏目漱石 外国文学 日本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