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
A Rush of Blood to the Head 豆瓣
8.7 (232 个评分)
Coldplay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Coldplay的首张专辑《Parachutes》是一张集直率、深刻、动人旋律的大作,以回归到音乐源头的作法,来表现其歌曲中内敛但原始的情绪,证明了并非靠着嘶声呐喊才能在乐坛上一鸣惊人。此辑全球销量直逼500万张、获得NME及Q杂志高度评价、2座2001全英音乐奖及2002葛莱美最佳另类专辑。一夜之间,Coldplay从小酒吧到苏格兰格拉斯哥公园、澳洲的Big Day Out活动,甚至屡登头条的美国巡回演唱。
2002年Coldplay推出第二张专辑《A Rush of Blood To The Head》,他们再次起用Parachutes专辑原班人马-混音及制作拍文件Ken Nelson、电脑工程师Mark Phythain。专辑从2001年10月开始筹备,虽然还是一贯Coldplay的酷劲,比起前一张却更加丰富,有更多的快节奏及电子元素蕴含其中,而专辑的走向,基本上还是以个人情绪出发。
2002年Coldplay推出第二张专辑《A Rush of Blood To The Head》,他们再次起用Parachutes专辑原班人马-混音及制作拍文件Ken Nelson、电脑工程师Mark Phythain。专辑从2001年10月开始筹备,虽然还是一贯Coldplay的酷劲,比起前一张却更加丰富,有更多的快节奏及电子元素蕴含其中,而专辑的走向,基本上还是以个人情绪出发。
The Invitation 豆瓣
8.6 (95 个评分)
Thirteen Senses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Vertigo
一个好友推荐我听Thirteen Senses的首张大碟的时候,兴奋地说比去年英伦新锐团体Keane还动听,于是找来这张唱片。去年因为Keane以钢琴替代吉他的新鲜之举大获成功之后,我也猜想英国必定会有类似的团体跟着发片,果然就来了这队Thirteen Senses。对他们的背景不算了解,网络里也一直没有得到更全面的资讯,去年9月发表首张专辑《The Invitation》的这队英国新团,似乎还没有引起更广泛的关注。
因为之前有朋友拿来与Keane相比,听的时候也就不那么客观。其实Thirteen Senses这样的乐队,若没有Keane在之前那么风光,的确有望进入2004年英国一线。不过有了Keane在商业上的成功,Thirteen Senses的歌曲就显得不那么流行了。他们的音乐在制作上将钢琴做为主要的Groove进程元素,不知道是不是受到Keane的启发,不过象类似的编曲之前也有惨兮兮的Starsailor,只是Thirteen Senses在吉他方面的表现仍旧会让人觉得他们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吉他乐队。虽说他们的歌曲不那么流行,但绝对悦耳清新,也因少有过于易记的旋律反而会令人在听觉上不容易疲劳。相比Keane的过耳不忘来,Thirteen Senses更耐听。主唱的歌声会令我想起那队不太有建树的Geneva来,英国腔调在indie乐迷来说,无论唱成什么样都会觉得亲切,更何况Thirteen Senses的歌声那么单纯清澈。音乐中松弛的节奏,悠扬美艳的吉他,绝对不容indie乐迷错过。
女朋友跟我一起听,说每次听的感觉都有所不同,因为Thirteen Senses的歌声并不象keane那般惊艳,反而会令人平均地注意到整体乐队的表现,每次聆听都会被新的细节感动。要说有些作品也不失波澜壮阔的感觉,只是没有表现的那么嚣张,而是更多内敛。
如果说Keane的成功会令人对他们下一张专辑的期待值过高的话,那么Thirteen Senses的这张唱片,只会让你更平静地等待他们的新作问世,是否有突破都不重要,没有大卖的热门歌曲,也就不会招来附庸风雅的弄潮听众。或许这也是一种绝好的结果。
顺便说一句,Thirteen Senses的主唱也是一张娃娃脸,太多与Keane的相似之处,难免我的朋友会那么介绍他们了。他们的不同,自有听者去品味。
因为之前有朋友拿来与Keane相比,听的时候也就不那么客观。其实Thirteen Senses这样的乐队,若没有Keane在之前那么风光,的确有望进入2004年英国一线。不过有了Keane在商业上的成功,Thirteen Senses的歌曲就显得不那么流行了。他们的音乐在制作上将钢琴做为主要的Groove进程元素,不知道是不是受到Keane的启发,不过象类似的编曲之前也有惨兮兮的Starsailor,只是Thirteen Senses在吉他方面的表现仍旧会让人觉得他们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吉他乐队。虽说他们的歌曲不那么流行,但绝对悦耳清新,也因少有过于易记的旋律反而会令人在听觉上不容易疲劳。相比Keane的过耳不忘来,Thirteen Senses更耐听。主唱的歌声会令我想起那队不太有建树的Geneva来,英国腔调在indie乐迷来说,无论唱成什么样都会觉得亲切,更何况Thirteen Senses的歌声那么单纯清澈。音乐中松弛的节奏,悠扬美艳的吉他,绝对不容indie乐迷错过。
女朋友跟我一起听,说每次听的感觉都有所不同,因为Thirteen Senses的歌声并不象keane那般惊艳,反而会令人平均地注意到整体乐队的表现,每次聆听都会被新的细节感动。要说有些作品也不失波澜壮阔的感觉,只是没有表现的那么嚣张,而是更多内敛。
如果说Keane的成功会令人对他们下一张专辑的期待值过高的话,那么Thirteen Senses的这张唱片,只会让你更平静地等待他们的新作问世,是否有突破都不重要,没有大卖的热门歌曲,也就不会招来附庸风雅的弄潮听众。或许这也是一种绝好的结果。
顺便说一句,Thirteen Senses的主唱也是一张娃娃脸,太多与Keane的相似之处,难免我的朋友会那么介绍他们了。他们的不同,自有听者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