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
智能商业 豆瓣
8.0 (8 个评分) 作者: 曾鸣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11
《智能商业》由马云作序推荐。《智能商业》是阿里巴巴集团前总参谋长曾鸣,对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趋势做出革命性解读的作品,披露了其对于未来商业模式的思考和判断。
2006年,曾鸣教授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参与阿里巴巴集团及各重要业务线,如淘宝、支付宝、阿里云计算、菜鸟等的发展,被业界称为阿里的“军师”。
基于在阿里巴巴集团十几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对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深入思考,曾鸣教授在《智能商业》中提出了未来30年新的商业模式——智能商业。
在线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智能商业的三个创新方向,纵观当下异军突起的企业,无不是在这三个领域有极大突破。“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是新商业生态系统的DNA,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只有智能商业的新物种才能生存和发展。
2020年5月28日 已读
算是为阿里写的成功宝典。内容方面没有给人惊喜的地方,阿里能成为如今的庞大,30%是技术和管理的提升,还有70%算是时代和政策(灰度)造就的。听有些自是的人说,任何事没有什么对错,只有合理不合理。但我反对,界定任何事情,从主观来说必须定义对错,然后再考虑合理性。但客观却是要反过来做,否则就犯了先入为主的辨析。
人工智能 商业数据 数据智能 新商业 新经济
内定 豆瓣
作者: 唐凤雄 群言出版社 2010
深度透视官场中人“财源滚滚”的权术谋略
细腻解读仕途路上“官运亨通”的为官之道
腐败的官场就是:一个官说了算;两个官对着干;三个官坐着看。
公务员考试开始了。当莘莘学子埋头答题时,无县县委、常委、组织部的各级领导干部,早已荷枪实弹,在这场看似普通的考试下,展开了一场无硝烟的战争。
因为不想昧良心,不想太迁就官场的潜规则,无县组织部长李劲松被县长石勇及其派系孤立,并遭到黑道跟踪、威胁。当李劲松目睹正直的青年被栽赃拘捕;无助的钉子户愤然自焚来抵抗冰冷的铲车;天真的少女以美色换“工作”;多情的“小三”因爱生恨而走上不归路时……一度退让、妥协,试图和县长同流合污的李劲松无法再沉默,他要秉公执言,伸张正义,可他再次遭遇暗算、陷害。
当正义之战宣告胜利时,无县的上空,一轮炙热、纯洁、鲜红的太阳缓缓升起……
置身官场,少不了权力和私欲的纠缠,金钱与美色的诱惑。背负着先天缺陷的政治枷锁,行走于官道之上的领导班子,注定步履蹒跚,一路坎坷。当公务员考试不再以分数和实力作为招录标准,而只需内定;当美人计屡试不爽,靓女们投怀送抱,小三与官太太竟能和睦共处;当心机重重的女秘书独霸一方,成为上级领导的“领导”;当信访部说着不可信的话;当一把手即将被双规,却还能使出“瞒天过海”之计;当亲信不念“亲”情,联合各方势利谋权篡位;当行贿受贿披上正义的面纱,成为公开的秘密时……升迁与倒台似乎只是一念之差。考试难,考公务员更难!而它究竟难在哪?又真的难倒了谁?做官累,做一把手更累!而它究竟累在哪?又真的累倒了谁?吃不完的饭局,推不掉的应酬。机关有机关的生存智慧,官场有官场的处世哲学。透视官场的迷魂阵,揭露千年权术史。
2020年6月14日 已读
当做小说看吧。类似《人民的名义》,官场不是一般人都能入的,没有强大的心理和演技,还是不要参乎其中吧,老老实实做人,做事即可。
官场 官场小说 小说 心理学 新经济
变量4:大国的腾挪 豆瓣
作者: 何帆 2021
本书是“变量”系列图书的最新一本。著名学者何帆发愿要用30年的时间,通过这套书为中国经济立传。
在《变量:大国的腾挪》中,何帆继续他对中国经济的记录。他用双脚丈量了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走访了新疆尉犁、宁夏西海固、广东海陆丰等地,访谈了棉农、返乡青年、老年创业者、企业家和生产线上的工人,找到了能帮你更好地发展的生存策略:腾挪。
通过腾挪,你可以重新发现优势,改变约束条件,破解看起来不可能解决的难题。
何帆会在这本书里告诉你:
乡村振兴,不是靠农民返乡,而是靠在远方和故乡之间形成互动;
县城崛起,将成为未来文化创新的前沿、体育竞技的基地和美好生活的样板;
人口老龄化——不只是一个社会的负债,也能变成优质的资产;
别人“唯快不破”,你可以“以静制动”。别人寻找“风口”,你可以穿越周期;
……
大国的腾挪机会最多,这个时代的腾挪机会最多。
没有人能够全方位地碾压你。
如果有个问题实在解决不了,那很可能是因为,你问的问题是错的。
一条路走不通,就试试换一条路。熬过去,就是海阔天空。
翻开这本书,带走反败为胜的力量。
●“变量”同系列图书:
本土时代三部曲——
·《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
·《变量:推演中国经济基本盘》
·《变量:本土时代的生存策略》
·《变量:大国的腾挪》
……
2022年1月17日 已读
实际上就是在寻找一种推动向上的力量。阅读完全书,那些专家们都有种无奈的感觉,绞尽脑汁地将自己的主意编撰成书,也是希望管理层能有朝一日看到,可惜了,都是我们这些无力的百姓在支撑这他们的版税。
中国 商业 思维 新经济 社会学
数据资本时代 豆瓣
Reinventing Capitalism in the Age of Big Data
作者: Viktor Mayer-Schnberger 译者: 李晓霞 / 周涛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8 - 11
【编辑推荐】
大数据除了能对我们的生活、工作、思维产生重大变革外,还能够做什么?畅销书《大数据时代》作者舍恩伯格在新书《数据资本时代》中,展示了大数据将如何从根本上改变经济——这并不是因为数据是一种新型石油,而是因为数据是一种新型润滑脂,它将给市场带来巨大能量,给公司带来巨大压力,使金融资本的作用大大削弱。赢家是市场,而并非资本。
这本书在当下国内出版,可以说恰逢其时。时下,中国经济正处于“三化”阶段——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蓬勃发展,《数据资本时代》对市场与货币、公司与金融、数字化与数据等问题做了新的思考。其对未来饶有兴趣的预测与讨论,有的在时下的中国正在发生,有的可能会在未来的中国以不同的方式涌现。无论正确与否,它们对理解和把握中国经济社会的未来演变都有参考价值。
舍恩伯格认为,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这一点与西方大为不同,这样的发展速度为十几亿中国人提供了更好的生 活。要保持如此骄人的成绩,就需要中国不仅能够准确地做出决策, 而且要快速地做出决策。大数据在全方位改善决策的同时,恰恰可以 加快决策的进程。这是中国持续取得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在其“快速 发展科技领域”里。而且在积极利用大数据方面,中国也同样处在有利的位置。与许多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已经将数字创新放在其政治议程的首位。如果中国能够利用其数据财富,去获取海量数据市场所能提供的 协调能力——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那么中国可能会在数据资本时代的持久原则基础上,谱写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增长的全新篇章。
此外,《数据资本时代》阐述了数据时代的未来正呈现出的一些新的趋势:数据为市场的多样化深度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数据推动公司寻求新的模式;化解数据时代带给人类的隐忧。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 比如,“用数据交税”“数字投资顾问”“资本功能的分离”“单人公司” 等。这些新概念会令公司的管理者、创业者脑洞大开。
【内容简介】
当大数据经济进入数据资本时代,我们的经济社会将发生怎样的改变?海量数据市场将引发市场机制的再次复兴;传统公司的重要性会下降;货币资本衰退,银行将面临“风暴”;人类工作和分配正义会受到严峻挑战……
传统市场将所有信息压缩成一个单一的考量指标——“价格”,并通过货币来传达这一信息。但事实证明,价格和货币只是巧妙的权宜之计。数据作为一种新型润滑脂,将给市场带来巨大的能量。作者认为,赢家是市场,而并非资本。当数据哪怕只是部分地承担了货币的角色时,金融资本就会失去其大部分意义。这一切都将产生巨大影响——不只是对公司和管理者,而且对其他所有市场交易的参与者,包括经理、雇员,还有消费者。
面对如此变局,人类未来应如何选择? 舍恩伯格认为,未来人类选择的重点是:我们将会选择是否选择。人类将继续保有个人选择的自由,海量数据市场将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但不会从根本上免除我们需要做出选择的责任。
【名人推荐】
1983年,美国未来学巨擘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对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我深切期望《数据资本时代》一书也能唤起我们对新时代的向往,激发我们共同参与海量数据市场的创建,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田溯宁 宽带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
《数据资本时代》则秉持“不讲已经知道的事”的原则,从市场与货币、公司与金融、数字化与数据等问题上做了新的思考。其对未来饶有兴趣的预测与讨论,有的正在时下的中国正在发生,有的可能就会在未来的中国以不同的方式涌现。——巴曙松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香港交易所集团董事总经理、中国经济学家,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人类历史是一部数据技术的进化史,从占卜、抓阄到投票选举,它们都是数据采集和数据决策。货币其实也是一种包含着存贮、转递的数据技术,它让价值的交易在变得高效和普适的同时,导致了信息扭曲和市场失灵。《数据资本时代》这本书通过清晰的分析和论证告诉我们,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消除货币的天然缺陷,正在重新定义和塑造货币,并终将取代货币。一种巨大的颠覆性创新正在发生:金融资本主义必定被数据资本主义所取代。这将导致一系列行业(尤其是金融行业)地震和社会震荡。这是一本表述低调却让人脑洞大开的预言书。——吴伯凡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研究员,《冬吴相对论》《冬吴同学会》主讲人
当海量数据市场悄悄出现,数据就成为资本,成为权力的核心,传统市场及其构建其上的社会结构必将出现大调整。要系统了解未来市场、未来公司以及未来经济社会权力变化的趋势,《数据资本时代》这本书是权威的指南!——张明,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大数据不仅从成本、效率、体验等方面提升了生产力,而且更深刻地改变着生产关系。对于“风暴”之下的中国金融业来说,拥抱数据资本时代、用好大数据技术,进而以金融科技引领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数据资本时代》这本书从多个方面为我们带来了启发,值得关心大数据的各界人士,特别是金融从业者、监管者认真一读。——董希淼,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数据资本时代》这本书是一部从整个人类文明和经济发展的大视角,来分析大数据革命性影响的作品。作者以生动的案例故事为线索,将大数据作为经济基础的要素之一,从企业内部的微观层面到社会分配和未来发展的宏观层面,启发我们思考数据资本时代所带给我们的信息传递与共享的巨大益处。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非专业读者,都值得细细品味。——金海年,经济学博士,清华控股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
大数据的冲击 豆瓣
ビッグデータの衝撃――巨大なデータが戦略を決める
作者: 城田真琴 译者: 周自恒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 6
本书是日本最畅销的大数据商业应用指南。书中结合野村综合研究独家披露的调查数据,网罗了美国、日本标杆企业与政府的应用案例,就大数据的商业模式隐私保护、法律框架、人才培养、经营战略等话题展开讨论,是一本无需具备技术背景也能够无障碍阅读的综述类著作。
本书适合商业人士以及与大数据相关的IT从业者阅读。
第四次工业革命 豆瓣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作者: 克劳斯·施瓦布 译者: 世界经济论坛代表处 李菁 2016 - 6
蒸汽机的发明驱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流水线作业和电力的使用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半导体、计算机、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催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在社会和技术指数级进步的推动下,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又开始了!这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智能化与信息化,进而形成一个高度灵活、人性化、数字化的产品生产与服务模式。
在这本书中,施瓦布认为,这场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向我们席卷而来,它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丝毫不逊于前三次工业革命。它将数字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经济和社会。
施瓦布还详细阐述了可植入技术、数字化身份、物联网、3D打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技术变革对我们这个社会的深刻影响。
在当前阶段,中国也面临着传统企业转型、制造业升级等重大问题。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全面了解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涵和意义,必将是角逐未来世界的重要砝码。
正如本书作者所说,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中国凭借其一系列开放创新,必将成为新一波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浪潮的“弄潮儿”。
见识 豆瓣
6.5 (20 个评分) 作者: 吴军 中信出版社 2017 - 10
《见识:商业的本质和人生的智慧》是根据吴军老师在“得到”App专栏的订阅用户最为关心的内容,将之重新补充、调整后的作品,作品增补、调整篇幅超过60%。
吴军老师认为,与其他外部资源或者个人因素相比,个人的成就首先取决于“见识”。因此在书中,他将自己的经历,以及身边那些时代领航者的经验,以极其睿智的方式阐述出来,为你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值得深度思考的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视角。
给孩子的人工智能图解 豆瓣
絵でわかる
作者: [日]三宅阳一郎 [日]森川幸人 译者: 陈怡萍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7 - 10
人工智能是什么?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工作?在信息化的新一代智能社会,这些都是我们,尤其是青少年迫切需要了解的。
本书采用图解的方式,从人工智能的68个关键词出发,通过300多张生动有趣的手绘图片,以及简明扼要的文字解说,力图为青少年朋友及想要了解人工智能却不知该从何下手的成年读者呈现一堂五彩缤纷的人工智能课程,让每一位阅读本书的人都能在书中AI君和喵喵老师的引领下,全方位、迅速有效地了解人工智能,明天开始就想用上这些不再陌生的词语,让人工智能离我们不再遥远。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必将成为人工智能的领舞者。
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孩子了解人工智能的第一本科普读物。
反僵化:企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豆瓣
作者: 【瑞士】克劳迪奥•费泽 / 张海濛 译者: 陈黎 中信出版社 2017 - 5
《反僵化》为我们提供了构建优秀企业并使之基业长青的指南,并以全新的角度解释了企业为什么需要转型。
本书审视了企业“老化”过程,从中找出并解释了企业最终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原因。本书还汲取了经济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近期研究成果,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明了反僵化的核心机要,即持续创新的动机以及成功转型的秘诀。
公司如同一个有机生命体,存在一定的生命周期,会经历成长、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一家公司的平均预期寿命大约是15年,只有5%的企业存续了超过50年。
在技术快速更迭、挑战不断升级的今天,如何让企业保持青春活力,摆脱僵化的厄运?麦肯锡全球资深合伙人克劳迪奥•费泽与张海濛携手,在本书中汲取了行为经济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最新研究养分,深入分析员工和公司陷入僵化的过程,从中找出并解释了企业最终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原因。
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辅以完整的本土化案例,着意描写企业领导者在反僵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心态变化,并从调整组织架构、更新激励机制、平衡新老业务、打造敏捷文化、培养学习型团队、提升领导力等角度,全方位地勾勒出公司走出困境、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贫穷的本质 豆瓣 博客來 谷歌图书
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
7.5 (38 个评分) 作者: [印]阿比吉特·班纳吉 / [法]埃斯特·迪弗洛 译者: 景芳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9 其它标题: 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修訂版)
他们曾被说成是白人的负担,是弱国劣政的牺牲者。
他们是最底层的10亿人,生活在每天0.99美元的贫困线之下。
数万亿美元的援助未能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他们,依然深陷贫穷的陷阱,前路不明……
为什么贫穷?
为什么他们吃不饱饭还要买电视?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为什么他们放着免费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却要自己花钱买药?为什么他们能创业却难以守业?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小额信贷、穷人银行没什么效用?
15年以来,为了弄清为什么会贫穷,贫穷又会导致哪些特定问题,从而不断让穷人陷入无法逃离“贫穷陷阱”的怪圈,两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
同时,本书也对关于贫穷的一些流行观点进行了反思,比如援助越多穷人的依赖性越强,外部援助不起作用等等。他们指出,多年来的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他们通过大量的实例,提出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建议,寻找那些经得起检验的扶贫方案,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脱贫的人提供了重要指导。
2021年2月18日 想读 文摘:的确,我们并不贫穷,受过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但我们与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因为我们的认识比我们想象中要小得多。
人生 心理 新经济 社会学 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