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柏林谍影 豆瓣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
8.7 (30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约翰·勒卡雷 译者: 刘险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8
一具冰冷的尸体,躺在柏林墙脚下。利玛斯明白他在东德一手经营起来的的谍网已彻底破裂。屈辱,挫败,颓唐,凄凉。不甘心就此失败的他,决定最后一搏,加入由英国情报机构策划的行动:深入东德,离间对手。然而,阴谋层层包裹着,一波紧似一波,让人猝不及防。他原本以为可以从寒冷中归来,却一脚踏进了刺骨的严冬……
哀愁的预感 豆瓣
7.5 (3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吉本芭娜娜 译者: 李重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1
天生异能的少女弥生屡获天启,终于来到了“阿姨”的家——言行乖张古怪的音乐教师雪 野,就独居在那所充盈着浓浓绿意的古宅里。时间在两人的共处中无声流逝,近乎透明。一个阴翳的下午,雪野的钢琴声在空气里渐行 渐远,弥生19岁的初夏物语却由此展开。“阿姨”?亲生姐姐?雪野心中有何不可承受之痛,让她逃避至今?弥生和雪野扑朔迷离 的关系,将以怎样的追踪和救赎才能揭开迷底?
鹿男 豆瓣
鹿男あをによし
7.3 (38 个评分) 作者: (日)万城目学 译者: 涂愫芸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8
●入围直木奖和日本全国书店大奖!日本超过18万读者压倒性好评!
●入选日经新闻读书周间特集“今年在我胸中回响不已的十本书”!
●改编电视剧,由《交响情人梦》玉木宏主演,勇夺最佳日剧等三项大奖!
●著名日本文化专家茂吕美耶专文导读!
“老师,神无月到了,该你出马啦!”
你相信鹿会说话吗?当我听到鹿竟然开口跟我说话时,简直快昏过去了。但鹿却告诉我,要我去把宝物──“眼睛”拿回来,那是每隔六十年,就由奈良的鹿、京都的狐狸和大阪的老鼠轮流保管的东西。
“为什么是我?”
“因为你是被神明选中的‘送货人’。”
“那到底是什么东西?”我还是无法接受!
“那是世上之宝,一直保护着你们的生命。”
鹿说它们以这个宝物担负起“镇压”的任务,已经一千八百年了,现在只不过是要我从狐狸那里把东西拿回来而已。但是,当我历尽艰辛,好不容易才终于拿到所谓的“眼睛”时,鹿却不满地说:“不是这个!老师,你一定要想办法把东西拿回来,否则一旦过了神无月,一切就会太迟了!”……
有点神经质的年轻男老师,原本只是去奈良一所女子高中代一学期的课,结果不但第一天就跟女学生杠上,还糊里糊涂地被迫接下一桩事关重大的神秘任务!
而本来看似简单的差事,却因为重重的意外波折,竟变成了倒数计时的惊险大挑战!故事以古都奈良为舞台,展开了一段将日本神话和历史融合成高潮迭起又回转曲折的奇幻冒险。
全书有如宫崎骏动画电影般充满想像力,加上浩瀚的构思、缜密的结构、跃动的细节,以及字里行间处处可见的幽默,不但对我们的环境以及人类存在的意义提出了深刻的思考,更洋溢着信任与付出的温暖光泽,而趣味横生的情节在让人会心大笑之外,还有满满的感动!
侏儒的话 豆瓣
8.4 (10 个评分) 作者: [日] 芥川龙之介 译者: 李正伦 等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 6
芥川随笔评论集《侏儒的话》,阐述了他对艺术和人生的看法,是有关人生领悟和社会议论之作,形式虽是随笔,但又以侏儒代言,似带上几分小说的性格。他的文笔典雅俏丽,技巧纯熟,精深洗练,意趣盎然,别具一格。尤以“侏儒的话”一篇是他最得意的格言代表作,贯穿着辉煌灿烂的知性幻想的文脉,作者以智慧来诉说心情,并将其人生观、艺术观流露在字里行间,是极为成功的格言代表作。
汤岛之恋 豆瓣
8.4 (9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泉镜花 译者: 蔡鸣雁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 - 2
梓出身寒苦,却做了子爵家的上门女婿,后从家里出走,与贫穷时结识的蝶吉亲近。蝶吉对梓一片痴情,但梓念念不忘自己的社会地位,终使蝶吉精神失常。警察因而把梓传了去。梓料到其前程会被断送,遂拼命抱住蝶吉一道跳进河里。最后,两个人的坟紧紧地挨在了一起。
奔跑吧!梅勒斯 豆瓣
8.1 (40 个评分) 作者: 太宰治 译者: 邹微 / 曹逸冰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 - 5
红日西沉,阳光自树叶的缝隙洒落,将枝叶映衬得闪闪发光,直如燃烧一般。距日落尚有些时间,还有人等着我呢!有人正静静等待着我,没有一丝怀疑,他对我绝对信任。我一条命算得什么,岂能总说那种以死谢罪的废话?我必须回报他的信赖才行。只剩下这一件事了——奔跑吧!梅勒斯。
信赖,信赖……我被信赖着!片刻前那恶魔的耳语,只是梦呀,那只是一场噩梦。忘了它吧。只要身心俱疲,人类便会遭逢那样的噩梦。梅勒斯,你不可耻,你是真正的勇者,你不是又站起来,再度奔跑了吗?
万幸!我总算能以正义者的身份赴死了。啊!啊!夕阳西下,夕阳正渐渐西下。等等,上帝!我自坠地后就是正直的男人,就让我永远都当一个正直的人吧!
灰色的彼得潘 豆瓣
7.4 (26 个评分) 作者: 石田衣良 译者: 江裕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这是石田衣良“池袋西口公园”系列第六本,包括四个故事:“灰色的彼得潘”、“与野兽重逢”、“站前无照托儿所”和“池袋凤凰计划”。这本书延续了石田衣良一贯的风格,曲折的故事和丰富的都市时尚元素,加上冷调暗暖的笔法,可读性极强。
本书中的四个故事个个精彩,而且都揭露了重要的社会问题。“灰色的彼得潘”讲了一个以偷排挣钱的少年被人勒索的故事;“与野兽重逢”讲的则是复仇与和解,以及怜悯与宽容;“站前无照托儿所”讲的则是日本酒店小姐的孩子的抚育以及恋童癖问题;主打的“池袋凤凰计划”东京警署以精华街头风气为名,清除外国人,结果造成了整个池袋的凋敝,充满了对边缘人群的真实关切。
那是池袋街头一夕大变的日子。
池袋街上的主角,变成警官与出入境管理局的职员。外国人酒吧、包厢式色情按摩,以及在路上拉客的外籍男女,只要觉得可疑,全都不见踪影。好一个健全的池袋。
这只凤凰,像隐形轰炸机一样从制高点四处撒着火花;这只火鸟,正在把池袋“打扫得干干净净”,而池袋正在发出被灼伤时的惨叫……
NEO时代青春浮世绘
IWGP《池袋西口公园》第六击
颓废、堕落、追求极限刺激
种种混乱的生活方式,只是青春哀愁的伪装
看似灰暗的世界
却散发着正义感和人性的纯粹光芒
反自杀俱乐部 豆瓣
反自殺クラブ―池袋ウエストゲートパーク〈5〉
7.2 (34 个评分) 作者: [日] 石田衣良 译者: 千太阳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8
青春推理小说“池袋西口公园”系列的第5部。
这是一个让人不愿回顾的死亡之夏。这个夏天,夜晚的蝉声也变得更加凄楚,不知是不是在唱着生命的挽歌,对面耸立的太阳城,像一座坟墓,在遥远的地方闪着孤独凄冷的灯光。而那只蜘蛛还在不分白天黑夜地劳作,吐着又长又细的死亡之线……
如果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成为我们自杀的理由,那么,我们也完全可以为了一个荒诞的理由坚强地活下去。
十六岁 豆瓣
7.2 (8 个评分) 作者: 石田衣良 译者: 王鹏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0
石田衣良最新力作,129届直木奖获奖作品《4TEEN》续篇。
《4TEEN》里的四个初中生——直人、阿润、阿大、哲郎
如今已升入高中,他们四人身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他们仍旧一起去吃文字烧,仍旧不时在超高层公寓的直人家里厮混,
但青春期的性诱惑和死亡威胁依然在考验着他们的友情。
哲郎与“魔希”短信交往了一段时间,却发现对方是自己的“男”同学;
阿大的同居女友怀疑他性冷淡,于是死党们又送给阿大一份“大礼”;
哲郎同班的“魔女”居然在写YY的手机小说,还把他写进了小说里;
死党们为直人出头搭讪心仪的女生,而这位女生后来却被证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魔女”;
哲郎拒绝了一个美少女的身体诱惑,却与另一个少女在涩谷偷尝禁果;
秋日公园里的流浪汉大叔以另类的人生态度,促使他们重新解读人生目标……
G少年冬天的战争 豆瓣
8.0 (28 个评分) 作者: [日] 石田衣良 译者: 江裕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 7
这是石田衣良“池袋西口公园”系列第七本,包括四个故事:“要汀电话男”、“欺诈师维纳斯”、“连续纵火犯”和“G少年冬天的战争”。这本书延续了石田衣良一贯的风格,曲折的故事和丰富的都市时尚元素,加上冷调暗暖的笔法,可读性极强。
本书中的四个故事个个精彩,而且都揭露了重要的社会问题。“要汀电话男”讲了一个因性格缺陷而无法找到工作的年轻人从事电话诈骗的故事;“欺诈师维纳斯”讲的则是一个以美色骗取顾客的美女诈骗犯;“连续纵火犯”讲的则是一个孩子为引起大家的注意而连续纵火的故事;主打的“G少年冬天的战争”是安腾崇的国王地位受到威胁,G少年面临内战……
致D 豆瓣
Lettre à D.
8.0 (144 个评分) 作者: [法] 安德烈·高兹 译者: 袁筱一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5
2006年,一本只有七十五页的小书《致D》的问世在法国书界引起轰动。第二年,作者与其爱妻双双自杀,共赴黄泉。这段长达六十年的爱情故事的结局,让这本书在畅销书排行榜上的排名直线上升。
写书的人大概没有料到,这纯粹记述两人感情经历的爱情告白,其影响远远超过了他以往写过的任何一部著作,给读者、甚至是严肃的思想界的同行们带来巨大的冲击。书中呈现出来的作者的形象光辉,盖过了他以往的任何一种身份。惟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这个“丈夫”形象,才长久地留在世人心中,成为永恒。也是这个形象,让我们记住了他的名字———安德烈·高兹 (AndréGorz,1923-2007)。
《致D》是高兹写给她妻子多莉娜(Dorine,1924-2007)的“情书”,也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爱情的墓志铭。法国哲学家高兹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向多莉娜回溯这段刻骨铭心的情史。那时,他已经知道身患绝症的多莉娜医治无望,很有可能会先他而去。面对缠绵病榻、体重只剩四十五公斤、身高缩短了六厘米、在他眼里“依然美丽、依然优雅、魅力无穷”的妻子,他感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的爱,以致抑制不住要给她写信的狂热欲望。他要告诉她自己是多么爱她,多么后悔没有更多地向她诉说自己的无限深情,没有更早地表白人世间这可遇而不可求的真爱,他说要用这封信重新组构爱情的历史,为的是把握它的全部意义。他所以要写这封信,还是为着理解他经历过的、也就是和妻子共同经历过的一切……
高兹和多莉娜最后双双弃世的决定是最自然不过的结果。高兹,已经看到爱人灵柩的男人,终于作出了最终的抉择:“我们都不希望我们两人中的一个在另一个死后继续活着。”高兹最后选择的不是哲学家的选择,他说为爱而死是唯一不能用哲学解释的观念,当爱成为两个人在身体和精神上发生共鸣的方式时,就已经超越了哲学。(摘自杜小真《哲学不能解释之爱》)
微物之神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印度] 阿兰达蒂·洛伊 译者: 吴美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10
这是一部让人欲哭无泪的小说。透过女性敏锐的心灵和孩童清澈的眼光,观察南印度一个小村庄的宗教、社会和历史,处处流露着深沉、古老的悲伤。然而,悲伤中却不见一滴眼泪,因为喀拉拉的女人和孩子早已流干了眼泪……生命中只剩下些许的苍凉,无可奈何的嘲谑。她们嘲谑沉溺在种姓阶级制度中妄自尊大的男人,也嘲谑她们自己,因为除了自我嘲谑,她们实在不能再做什么……
小夜曲 豆瓣
Nocturnes: Five Stories of Music and Nightfall
7.8 (113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石黑一雄 译者: 张晓意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4
本书是作者的第一部短篇集,全书以音乐为线索,由五个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故事的主要人物都同音乐情牵相关:郁郁不得志的餐厅乐手,风光不再的过气歌星,孤芳自赏的大提琴手,为求成功被迫整容的萨克斯手等等,多是对音乐一往情深,对生活却满腹牢骚。情节或荒诞不经,或令人唏嘘,借音乐人生这个主题,表现了作者一贯的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反思: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命运的嘲弄,才华的折磨,以及庞大社会机器控制下被压抑的情感……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大量出现的音乐家、歌手、歌名,绝大部分都是真实的,令人仿若置身于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的当红歌手和经典曲目之中;而音乐,恰是作者年轻时曾经涉足,并浸淫于其中,乃至立志从事的。
远山淡影 豆瓣 Goodreads
A Pale View of Hills
8.0 (264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石黑一雄 译者: 张晓意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5
《远山淡影》是石黑一雄技惊文坛的处女作,一部问世30年仍在不断重印的名著。其“感伤与反讽”的融合、平衡令人犹记。这是一段迷雾重重、亦真亦幻的回忆。战后长崎,一对饱受磨难的母女渴望安定与新生,却始终走不出战乱的阴影与心魔。剧终,忆者剥去伪装,悲情满篇。
长日留痕 豆瓣
The Remains of the Day
8.2 (1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石黑一雄 译者: 冒国安 译林出版社 2008 - 5
本书是著名英籍日裔小说家石黑一雄的代表作之一,曾获1989年“布克奖”。史蒂文斯作为一名追求完美的男管家,服务于达林顿府三十余年。在此期间,他一方面尽力使自己成为男管家中的杰出人物,追求这一阶层所特有的“尊严”,同时,他也为此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作者以最能代表英格兰社会和文化特征的男管家为主角,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入木三分地表现了英格兰的政治、历史、文化、传统与人的思想意识。
祖与占 豆瓣
Jules et Jim
8.1 (16 个评分) 作者: [法] 亨利-皮埃尔·罗什 译者: 夏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8
一九零七年,巴黎,从中欧来的祖与法国人占开始了他们一见如故的情谊。
他们的生活里有许多女人,所有的女人都很美丽,他们有时候自己发现,有时候互相赠与:因为他们两个除了使对方高兴以外并不想别的。
经过绿西、杰特薇德、欧娣、玛歌塔之后,出现了凯茨。她们之中最美丽的,也是最暴烈的。
凯茨先是爱祖,嫁给祖,又在爱上别的男人要与祖分手的时候,爱上了占,他们带着祖的祝福互订婚约。
他们经历种种幸福和怀疑、嫉妒和背叛、天堂和地狱。
但是,在爱情里,没有什么约定和承诺是美丽的,除了日复一日美好的爱情本身以外,什么也不得依赖。
圣诞忆旧集 豆瓣
A Christmas Memory
8.7 (10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杜鲁门·卡波特 译者: 潘帕 译林出版社 2009 - 1
《圣诞忆旧集》是美国作家卡坡蒂回忆童年往事的短篇故事集,作为当代文学经典被收入《现代文库》丛书,是多年来人们在节日互赠的礼物,曾被拍成电视剧,两度获得艾美奖。
自幼父母离异的卡坡蒂被寄养在阿拉巴马乡间亲戚家中,单纯善良的老处女苏柯小姐的陪伴与呵护使一个本可能苦情的童年变成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时间过去,当年的乡下小男孩已是纽约名流圈里的优游客,豪掷一场黑白舞会被称为世纪派对。高处不胜寒,眼前光华流转,他却一次次回溯童年,成名以后的三十年里断续写下的三个短篇仿佛一气呵成,字句平朴,乡愁绵延,在不经意的细节处催人泪下。
亲情和友善是世间最明媚的色彩,无论背景多么灰暗,大萧条年代,寄人篱下的孤童,寂寞老妇,也可以相互涂抹出足以温暖一生的记忆。
里尔克散文 豆瓣
作者: (奥地利)里尔克 译者: 叶廷芳 选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8
十九世纪以前的奥地利文学在整个德语文学中还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那么二十世纪以来它就不能不让人乔目相看了!不仅像卡夫卡、穆齐尔在西方现代小说中的突出地位已为世界公认,而且诗歌中的里尔克、霍夫曼斯塔尔也是世界瞩目的大诗人。 里尔克的散文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类,即艺术评论、书简特别是致女友们的书简以及幽默随笔。虽然是散文,他的创作态度并不亚于诗歌,写作时都是很投入的,所以很少看到他笔下的散文是“信手拈来”的。他的评论文章都是散文体的论说,不仅没有纯理论术语的障碍,而且具有诗人特有的生动文采,色泽绚丽,而且时有卓见。他的书简是他的生命燃烧的重要结晶,也是他的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为友的赤诚,为爱的真挚。他的随笔既是他的思想火花的迸发,也不乏对见闻的感言,或是经过构思写成的小品。
第三谎言 豆瓣
作者: [匈牙利]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 译者: 简伊玲 新世纪出版社 1998 - 11
《第三谎言》主要内容:我们来自大城市,经历了彻夜的旅程。母亲红着眼睛,提了一个大纸箱,我们两个小孩则各提一只行李箱。除了这些之外,我们还抱了一本父亲的大辞典……“意外中获得的一部神秘的百科全书,彻底改变了19岁少女朱丽,她和她的“七个小矮人”摇滚乐队,在枫丹白露发动了一场号称“蚂蚁革命”的惊世骇俗地群众运动。
心是孤独的猎手 豆瓣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8.7 (131 个评分) 作者: [美] 卡森·麦卡勒斯 译者: 陈笑黎 上海三联书店 2005 - 8
《心是孤独的猎手》作者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和最具震撼力的代表作,居“现代文库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第17位,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
故事的背景类似于《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炎热的南方小镇。小说中两个聋哑男子的同性之爱令人感动,而同性之恋又是若有若无的,时而激烈,时而沉默。主旨凸显的是麦卡勒斯式的主题:孤独是绝对的,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绝望的孤独与其说是原罪,不如说是原罪的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