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豆瓣 Goodreads
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
8.0 (533 个评分) 作者: 【英】罗伯特·戴博德 译者: 陈赢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0 - 8
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这并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出版20多年来,已成为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它基于TA沟通分析心理学的理论,讲述了一个抑郁症病人通过十次心理咨询,终于找回快乐和自信的全过程。在书中,可以看到心理咨询的倾听、共情、沟通技巧,也可以看到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流程的模板。读者犹如亲临现场,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在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对人格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逃避自由 豆瓣
Escape from freedom
9.2 (96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里希·弗洛姆 译者: 刘林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6
《爱的艺术》作者 艾里希·弗洛姆
影响现代人精神生活最深远的社会心理学名著
要战胜极权主义势力,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极权主义者竭力逃避自由的原因。
—艾里希·弗洛姆
“极其重要且令人深思的著作!”
—《纽约先驱报》
“极为精彩地分析了当代文明社会的精神官能性病征。”
—《国家周刊》
“弗洛姆的思想值得所有关切人类处境及其未来者的高度重视。”
—《华盛顿邮报》
弗洛姆语录
自由是所有成长的基本前提。
自由虽然给人带来了独立和理性……个性为基础的积极自由。
思想能成为……才能变为现实。
我们不能丧失现代民主所取得的任何基础成就,无论是最基本的代议制政府(即民选且对人民负责的政府),还是《权力法案》赋予每位公民的所有权利。我们也不应该伤害下述这些新的民主原则:任何人不得挨饿,社会必须对所有成员负责,任何人不得因害怕失业和饥饿而臣服于他人或失去尊严。
如果人性不能适应自由所固有的危险和责任,它就很可能转向极权主义。这是艾里希·弗洛姆在1941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里程碑式著作《逃避自由》中所探讨的主题。
《逃避自由》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极权威胁着全人类的共同命运。《逃避自由》即是弗洛姆对两次大战之后社会政治现状的诠释,也是他从心理学角度对当代社会做出的系统而强烈的批判,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发人深思,被誉为精神分析运用在社会学的不朽名著。
弗洛姆开宗明义:要战胜极权主义势力,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极权主义者竭力逃避自由的原因。他在书中主要探索了历史进程中,“人性”和“自由”概念不定变化的关系。他提出,如果民主的兴起让某些人自由,那么与此同时,它也产生了一个个人感到孤立、无能为力的社会。
很少有一本著作像《逃避自由》这样深入地解释形成现代社会的力量、透彻地分析极权主义机制滋生的原因。也很少有心理学家像弗洛姆这样热烈地谈论自由的价值、社会的塑造、民主政治的真义,以及个体发自内心的爱。他努力教导人如何自由而不致孤独、自爱而不自私、理智判断而不找合理化借口、拥有信仰而不迷信于神学。
Beyond Feelings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Vincent Ruggiero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3 - 8
This succinct, inter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hinking successfully dares students to question their own assumptions and to enlarge their think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ost common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everyday reasoning. The text offers a unique and effective organization: Part I explains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Part II describes the most common barriers to critical thinking; Part III offers strategies for overcoming those barriers.
超预测 豆瓣
Superforecasting: The Art and Science of Prediction
作者: [美] 菲利普·泰洛克 / [美] 丹·加德纳 译者: 熊祥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7
预见未来的能力是99%以上的人群都缺失的,这才是你人生的短板
美国预测竞赛成绩最出色的团队数十年研究成果的结晶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预测:想要深入分析未来、思考是否买股票、制定政策、提出新产品构想,或者只是计划一周的饭菜。这样的思考能让我们受益。不幸的是,人们往往是糟糕的预测者。如何能够做出更准确的预测?
沃顿商学院教授菲利普•泰洛克的研究表明,某些专业预测人士确实具有远见卓识,泰洛克在过去10年中一直尝试着找出原因。是什么让这些人如此优秀?这样的天赋可以传授给他人吗?泰洛克与丹•加德纳合著的《超预测》一书借助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和一项由政府资助的大型预测比赛的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一本关于预测的杰作。
在这本开创性的通俗易懂的书中,泰洛克和加德纳告诉我们如何向这个精英群体学习。他们将成功预测的故事和失败预测的故事以及对一系列高层决策者的访谈串接在一起,阐明了出色的预测并不需要强大的计算机或者深奥的方法。它需要的是从多种来源收集证据、注重概率思维、组建团队一起工作、记录预测得分,并且愿意承认错误、改变航向。
《超预测》提供了最明显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提高能力,以便更好地预测未来的商业、金融、政治、国际事务,以及日常生活。不论你是管理者、投资者、企业家、政府界人士还是普通大众,此书做出都会成为预判未来、进行明智决策的必读之书。它注定要成为当代的经典之作。
厚黑学全本 豆瓣
作者: 李宗吾 群言出版社 2009
在本书中,李宗吾对于中国专制制度下虚伪的封建伦理和圣贤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和批判,把封建专制统治者身上的仁义道德撕了个干干净净,不但这样,他还把批判的利剑直接指向“尧舜禹汤”等“圣贤”,声称圣人乃是厚黑的最高境界,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已经进入了“无声无臭,无形无色”之境界。无论是从批判的力度还是深度,都足可与鲁迅揭穿礼教吃人本质的《狂人日子》相媲美。
此次出版的《厚黑学全本》一书是在《厚黑学》底稿的基础上进行整理而成的,并查阅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和三四十年代的报刊,重新发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书中收录了李宗吾先生有关“厚黑学”的全部经典著述,正可以弥补之前各种版本所存在的不足,使人们不但可以了解“厚黑学”的精髓,还可以看到李宗吾先生运用他所创立的学说对社会、政治问题所进行的鞭辟入里的论述,其生花妙笔,往往出人意料、惊世骇俗、振聋发聩,令人拍案叫绝。
Born on a Blue Day 豆瓣
作者: Daniel Tammet Hodder & Stoughton 2006 - 7
Daniel sees numbers as shapes, colours and textures and can perform extraordinary maths in his head. He has Savant Syndrome, an extremely rare form of Asperger's that gives him almost unimaginable mental powers. This book explores what it's like to be special and in so doing gives us an insight into what makes us all human - our mi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