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豆瓣 Goodreads
5.9 (46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5 - 2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是余华自2003年以来的首部杂文集。
十年来他走遍世界,以亦庄亦谐的笔锋将观察到的社会、时事、文化等现象一一记录剖析,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洞见社会固有病灶,对我们生活的时代进行了由外而内深刻反省,亦在与世界的踫撞交锋中,呈现出一个崛起、变迁中的中国。正如余华所说:“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 余华10年首部杂文集
· 从中国到世界,从文学到社会,以犀利的目光洞见时代病灶,以戏谑的文字戳穿生活表象。
· 当社会面目全非,当梦想失去平衡,我们还能认识自己吗?
2025年4月13日 已读
有人欣赏作为创作者的余华,有人喜欢那个“潦草小狗”的消费形象,还好发现公知余华的人不多,不然就要被踏上一万只脚了。
中国当代文学 余华 历史 散文 散文随笔
格非 豆瓣
作者: 格非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 9
格非的短篇小说富于情趣,如《初恋》、《解决》、《凉州词》、《沉默》、《紫竹院的约会》均是一些精粹之作。
格非的中篇小说则拥有更为复杂的含义,如《褐色鸟群》、《锦瑟》、《唿哨》、《镶嵌》。这些小说共同围绕这样的主题展开:一个人物将拥有多少种可能的命运?事实上,这些小说都在反复地重写一些人物的可能遭遇,不断地试探哪些遭遇真正属于他们的情节。像《褐色鸟群》影影绰绰地包含了四个“我”的故事:一,“我”在水边的一幢白色公寓里向“棋”描述跟踪一个穿栗树色靴子女人的曲折经历;二,多年以后,“我”与穿栗树色靴于女人相遇在村庄里,但她并不承认当时曾经到过城里;三,穿栗树色靴子女人的丈夫去世了,“我”与这个女人结为夫妻――然而她在结婚的当日就死了;四,数年之后“我”又在水边的公寓遇到“棋”,但“棋”表示并不认识“我”。显而易见,这四个故事是相互矛盾的;但是,人们依据什么信任其中某一个故事而拒绝另外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