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spereia - 标记
幽游白书(全19册) 豆瓣
8.7 (89 个评分) 作者: 富坚义博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0
冨樫义博1966年4月27日出生于日本山形县新庄市,日本漫画家。1987年因发表《FLY STREET》而获得了第34届手塚奖,就此出道。以其挥洒自如的想像力和故事情节,复杂丰满的人物塑造而出名,其作品多不拘一格。1988年开始在《週刊少年JUMP》上连载《意外的生日礼物》。1990年发表作品《幽游白书》,引起了轰动。
Hunter X Hunter 豆瓣
9.5 (34 个评分) 作者: 富坚义博 / Yoshihiro Togashi 远方出版社 1999
故事讲述一个自幼丧母的少年小冈,为了要寻找失散多年的父亲,及成为一个和父亲一样出色的“猎人”,踏上了崎岖而漫长的旅程,接受重重测试,途中遇上各色各样的同伴和敌人,各自为了不同的目的而展开一场又一场的战斗……
在《全职猎人HUNTER》的世界里猎人是个很受人尊敬的职业,亦引得无数人来参加猎人的测试,小冈在众考生中脱颍而出通过了猎人种种艰难的测试,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猎人,但这样就结束了吗?不,真正的试炼才刚刚开始,想知道以后吗?让我们和GON一起来到猎人的世界吧!
过年 豆瓣
7.3 (27 个评分) 作者: 那多 接力出版社 2006 - 1
是直,还是幻?
本书描述了这样一种生物:它不同于地球上,包括外星球在内的已知所有生物。如果说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以时间的主轴,以空间为基本面,那么这种生物则生活在以空间为主轴,以时间为基本面的时空里。此种生物是否有逆转时间、弯曲空间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否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
从2001年起至2003年,多种事先毫无蛛丝马迹的神奇事件陆续发生。可是,在那多最终逼近真相的时候,空而来的危机也随之降临……
作品依然贯穿着“那多灵异手记”的一贯风格,供助于真实新闻事件大胆虚构,并由此展开无数充满悬念的神奇故事,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营造出一个个玄机暗藏而又充满想象的艺术艺术空间,让读者在理智上虽然不相信故事,可在情感上却认同故事。
2011年6月10日 已读
幽灵旗 豆瓣
7.4 (29 个评分) 作者: 那多 接力出版社 2005 - 5
四幢经过日军轰炸而奇迹般保存下来的“三层楼”正面临拆除的窘境,记者那多受命对其进行深度报道。那多试图通过新闻舆论将“三层楼”作为历史见证保存下来。上海图书馆一张当年轰炸后的照片使那多疑窦丛生:“三层楼”究竟为何幸免于炮火而完好保留?是得益于传说中其楼顶飘扬的外国旗的庇护,还是当年“三层楼”的主人孙氏兄弟扛出的大旗震慑了日本鬼子的嚣张,还是……
孙氏兄弟当年为何建造“三层楼”?是否有深埋“三层楼”地基之下的秘密?他们是孙权的后代吗?他们为何铤而走险去挖千年古墓?他们又怎么突然消失?……由神秘之旗而引发的种种疑惑似乎柳暗花明,但又峰回路转层峦叠嶂。看来那多只有身体力行,去揭开谜底。于是那多和塔档卫先前往“三层楼”地下室的考古行动开始了……
一段六十多年前的秘史悬念迭起,一番一千多年前的史实玄机暗藏,一个“三眼人”的传说扑朔迷离……
神的密码 豆瓣
6.8 (24 个评分) 作者: 那多 接力出版社 2005 - 9
《神的密码》是巧合,还是预谋?2004年年末的印度洋大海啸余波未息,在印度的马哈巴利普兰,曾经汹涌的海水缓缓退去,露出原本深藏在沙下的大片遗迹。一时间,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两千多年前的遗迹石刻重见天日后引起一片哗然,被海水侵蚀却依稀可辨的古老梵文令人毛骨悚然,莫非这场防不胜防的大海啸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被预言?看那多如何抽丝剥茧,逐一破解“神的密码”……那多的推理悬疑小说喜欢借助于新闻事件背景大胆虚构,由此展开无数充满悬念的神奇故事,并把它镶嵌在超越时空的画面中。惊奇的文字组合、宏大的故事场面、一浪高过一浪的悬念,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刻与地方给你视觉的冲击和思想的起起伏伏,足以引领你体验一种超级想像的极度冒险!
凶心人 豆瓣
7.5 (27 个评分) 作者: 那多 南海出版公司 2004 - 2
南方网讯:日前,有关人士在神农架新华乡南部猫儿观村一山洞里,发现了一百多年前留下的层层叠叠的尸
骨。
该洞当地人称为“人洞”,位于鲍家山的一处绝壁上。由新华乡组织的探险队在当地村民袁作清的带领下经过艰难跋涉找到了该洞。走进洞里一看,遍地是尸骨,让人触目惊心。
据考查,这些尸骨已存在一百多年了。从现存的骨胳辨认,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共约300多具。洞中的水潭边上,有不少儿童的骸骨。
仔细查看洞内四周,发现人们曾在此生活过的痕迹。杯盘碗盏的碎片和烧过的木头竹片,仿佛述说当年人声鼎沸景象。
数百人为何同居一洞?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命丧黄泉?答案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本书为《那多三国事件簿系列》的作者那多的最新手记系列。书中根据以上这则神秘诡异的真实新闻稿展开了一段传承了百年的恩恩怨怨。
返祖 豆瓣
6.9 (34 个评分) 作者: 那多 接力出版社 2006 - 8
世界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现象,这种神秘现象是正在发生的一次人类异化的信号,还是正在威胁人类生存的一次严重危机的前奏?
在旅游中结识的同伴六耳,于返回上海后的某天深夜拜访了那多,当他摘下帽子和口罩时,出现的是一张长满长毛的脸!迅猛的返祖现象,让医学专家也无法解释,更无法治疗。这位毛人只能停留在那多的家中,从早到晚不停地用刀刮毛。但是,浓密的黑毛生长异常迅速,旧的还没刮完,新的已从皮肤里钻了出来。
后来离奇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终于有一天,毛人不再刮毛,因为他发现,一种神秘的现象在自己身上已不可阻挡地发生了。接下来发生的更离奇的事已紧张得让人近乎窒息。
完全過激 中 豆瓣
6.8 (10 个评分) 作者: 西尾維新 尖端出版社 2008
「--高举双手欢呼吧。」、「狐面男子」带著人类最终存在--橙色种子‧想影真心,在戏言玩家「我」的面前现身。时间收敛、替代可能…… 「命运」的最恶旁观者--狐面男子所主张的「世界法则」,是否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理」?!新青春娱乐小说决定版中的决定版「戏言系列」。最终乐章《完全过激》三部作所有不可预测的主题激烈交错、谱成旋律。读者引颈翘望的中集!完全燃烧,西尾维新!!
2011年6月10日 已读
西尾你这么拖着太蛋痛了...我得撑着看完第九本然后滚去看人间才行,桑了。
++西尾維新 轻小说
当代八国外交政策概要 豆瓣
作者: 黄正柏 人民出版社 2007 - 2
本书选取当代最重要的八个国家,即中、美、俄、英、法、德、日、印的对外政策,按国别分专题,以历史的视角,结合国际政治学的理论与方法,梳理各国自二战以来至今对外政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探讨它们对外政策的背景、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评说其对外政策的特点和成败得失,并预测其在新世纪可能的走向。本书使用了近年来新开放的一些文献资料,吸收了学术界在相关研究方面的新成果,并反映了作者多年研究和讲授国际关系和大国外交史的心得。
九转丹砂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小周123 倍乐文化 2005 - 8
一颗朱砂浮水印“日后不管有什么事,你都可以来找我。”花九是如此说的。卫明楼知道情人花挽月的弟弟花九十分讨厌他,因他是永远不可能安份的风流浪子。但在三人一起遭逢事故,脱险之后,花九将朱砂浮水印给了卫明楼。卫明楼本以为这是报恩,可后来终于察觉花九的心绪……
2011年5月31日 已读
第一次看这位姑娘的文,闲笔落处极像了古龙,至于结尾...茫然关上阅读器,脑子里只剩一句“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啊...(并不是一句好吗
++小周123 耽美小说
诗庄词媚 豆瓣
作者: 墨式辰 桃源 2008 - 2
2011年5月25日 已读
剧情好残...不过从作者的后记来看她也知道自己构建的王朝整个都超现实啊-_,-...所以说不要看不起什么宫廷啊权谋的这个很难写啊! / 唐适宋辞青小朔www起名萌死了我了wwwwww
耽美小说
过激行为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FOX / 小莫 威向文化 2006 - 1
这是一座孤岛监狱。
在这里违法的事被纵容,并且光明正大,这里实行的是另一套完全不同的规则。
“你可以主宰犯人的生死。仅限于这个岛,在这里,你干什么都行。”
也许因为这监狱……是个魔岛,
才会让原本正直的人,迷失在权力和暴力之中。
为杀妹报仇杀人的心理医生奥雷,
原是高阶警员的威廉,因爱妻惨遭杀害,而展开报复行动,
高智商的精神病患德雷尔,亲手杀死自己的父亲,
三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本不应该出现在这突兀的地方,
但是他们却不约而同的来到这孤岛监狱,
面对监狱中暴力、鸡奸的乱象,他们如何在如此恶劣的环境求得平衡?
如何顺利的生存下去?
2011年5月24日 已读
全然冷静的叙述者,情节和人物都相当出色....不过这你妹的翻译腔是怎么回事?尼玛老子看的时候脑内自动切换成英语了好吗(?)...翻译腔真心不是我的萌点,嗯,对于我来说行文上任何刻意去本土化的行为都该拖出去打。另外后期说教意味略重。
耽美小说
镜花缘 豆瓣
7.7 (6 个评分) 作者: 李汝珍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5 - 4
《镜花缘》内容简介:武则天夺取唐朝的政权,改国号为周。一日游上苑,武则天下诏迫使园中百花在残冬大雪中开放。上天见百花不经请示,适时开花,乃将百位花神滴降凡尘。总管百花的花神百花仙子拓生在秀才唐敖之家,后取名唐闺臣。唐敖因不满武后,同多九公、林之洋到海外游览,历经君子国、女儿国、不死国、两面国、无肠国等四十多个国家,亲见许多奇人异事、奇风异俗,有的人长两面,有的耳长垂地,有的歪心,有的无肠,有的专爱撒谎,有的一毛不拔,千奇百怪。唐敖在游历中还无意间结识了滴贬海外凡尘的许多花仙。后恍然觉悟,入小蓬莱修道。武则天为选才女,下诏开科考试女才子。百位滴降凡尘的花仙,从海内外齐奔京城应考,并均中试。乃欢聚一堂,弹琴赋诗,弈棋作画,行令论文,说艺猜谜,各显才华,尽欢而散。 此时,遭武则天陷害的徐敬业、骆宾王的后代余承志、洛承志同剑南节度使文姜等,联合起兵反对武氏朝廷,先后攻破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座关城,武则天被迫同意唐中宗复位,从而把政权仍归还李氏王朝。数十名被滴贬尘凡的女花仙在讨伐武氏朝廷中殉难,唐闺臣亦去小蓬莱寻父入山不返。 作者对当时社会上的许多不良风气不满,在书中均有暴露、批评。且因作者博学多才,文字功底坚实,采撷古籍中的神话传说联缀故事,借论文赋诗、讲谈笑话、游览猎奇等故事情节讽喻现实,信口而出,得心应手,写得光怪陆离,幽默风趣,生动流畅,极具可读性和吸引力。作者具有改良主义倾向,主张男女平等,反对假道学、伪君子和某些封建迷信,并精心编造了君子国等所谓理想社会的故事,但由于作者阶级立场、思想矛盾以及时代的局限,仍脱离不了封建糟粕的窠臼。尽管如此,《镜花缘》仍不失为一部有成就的经典小说。
西厢记 豆瓣
7.7 (40 个评分) 作者: 王实甫 译者: 张燕瑾 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 4
《西厢记》的剧情直接取材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的《西厢记》以《西厢记诸宫调》为基础,在一些关键的地方作了修改,从而弥补了原作的缺陷。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删减了许多不必要的枝叶和臃肿部分,使结构更加完整,情节更加集中;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让剧中人物更明确地坚守各自的立场——老夫人在严厉监管女儿、坚决反对崔、张的自由结合、维持“相国家谱”的清白与尊贵上毫不松动,张生和莺莺在追求爱情的满足上毫不让步,他们加上红娘为一方与老夫人一方的矛盾冲突于是变得更加激烈。这样,不仅增加了剧情的紧张性和吸引力,也使得全剧的主题更为突出、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再加上它的优美而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使得这一剧本成为精致的典范之作。
《西厢记》通常被评价为一部“反封建礼教”的作品,这当然不错。但同时它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作者很少从观念的冲突上着笔,而是直接切入生活本身,来描绘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的渴望,情与欲的不可遏制和正当合理,以及青年人的生活愿望与出于势利考虑的家长意志之间的冲突。
可以说,作者把反对礼教的主题充分生活化了。像一开场莺莺所唱的一段《赏花时幺篇》: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写出了生活在压抑中的女性的青春苦闷和莫名的惆怅,在这背后,则存在着她那非出于己愿的婚约的阴影。而张生初见莺莺时所唱的一段《元和令》:
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
更是非常直率甚至是放肆地表述了男子对于美丽女性出于天然的渴望与倾慕,以及女子对这种渴慕的自然回应。这里并没有也不需要多少深刻的思想,而是在人物自然天性的基础上大胆地表现出青年男女之间一见钟情的爱悦,而引起读者或观众的共鸣。在经过一番艰难曲折之后,作者以舞台上的胜利,给仍然生活在压抑中的人们以一种心理的满足。虽然这种胜利不得不以剧中冲突双方的妥协、矛盾的消解为代价,以男主人公中进士然后完婚的陈旧的大团圆模式来完成,但毕竟是张扬了受抑制的情和欲的权力,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从而对封建道德教条的某些方面造成有力的冲击。
《西厢记》以很高的艺术水平来展现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使得它格外动人。
从剧情来说,由于《西厢记》是一部多本戏,加上关目的布置又很巧妙,写得波澜起伏,矛盾冲突环环相扣。从一开始崔、张邂逅于普救寺而彼此相慕,就陷入一种困境;而后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张生在老夫人许婚的条件下飞书解围,似乎使这一矛盾得到解决;然而紧接着又是老夫人赖婚,再度形成困境。此后崔、张在红娘的帮助下暗相沟通,却又因莺莺的疑惧而好事多磨,使张生病卧相思床,眼见得好梦成空;忽然莺莺夜访,两人私自同居,出现爱情的高潮。此后幽情败露,老夫人发威大怒,又使剧情变得紧张;而红娘据理力争并抓住老夫人的弱点加以要挟,使得她不得不认可既成事实,矛盾似乎又得到解决。然而老夫人提出相府不招“白衣女婿”的附加条件,又迫使张生赴考,造成有情人的伤感别离。在可能是后人续作的第五本中,直到大团圆之前,还出现同莺莺原有婚约的郑恒的骗婚,再度横生枝节。这样山重水复、萦回曲折的复杂情节,是一般短篇杂剧不可能具有的。它不仅使得故事富于变化、情趣浓厚,而且经过不断的磨难,使得主人公的爱情不断得到强化和淋漓尽致的表现。
剧中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红娘,各自都有鲜明的个性,而且彼此衬托,相映成辉;在这部多本的杂剧中,各本由不同的人物主唱,有时一本中有几个人的唱,这也为通过剧中人物的抒情塑造形象提供了便利。
张生的性格,是轻狂兼有诚实厚道,洒脱兼有迂腐可笑。
这个人物身上带有元初像关汉卿、王实甫这些落拓文人的“成色”,又反映出元代社会中市民阶层对儒生的含有同情的嘲笑。他同剧中所赋予的家世身份不尽相符,却显然是按照市民社会的趣味塑造出来的。在后代民间传说中唐伯虎一类人物形象的身上,还可以看到他的影子。张生在《西厢记》中,是矛盾的主动挑起者,表现出对于幸福的爱情的直率而强烈的追求。他的大胆妄为,反映出社会心理中被视为“邪恶”而受抑制的成分的蠢动;他的一味痴情、刻骨相思,又使他符合于浪漫的爱情故事所需要的道德观而显得可爱。
崔莺莺在元稹《莺莺传》中已具备一定的性格特点,到了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她的性格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物形象开始变得鲜明起来。但这一人物形象仍然描写得不够细致,甚至有些前后矛盾。如一开始她已经和张生以诗唱和,间接表达了彼此爱慕之心,但当张生进一步以情诗相赠时,却在心中骂他“淫滥如猪狗”,这虽然也可以解释,但至少在分寸上是掌握得不准确的。到了《西厢记》中,莺莺的形象得到了相当精细的刻画,她的性格显得更为明朗而又丰富。在作者笔下,莺莺始终渴望着自由的爱情,并且一直对张生抱有好感。只是她受着家庭的严厉压制和名门闺秀身份的约束,又疑惧被母亲派来监视她的红娘,所以她总是若进若退地试探获得爱情的可能,并常常在似乎是彼此矛盾的状态中行动:一会儿眉目传情,一会儿装腔作势;才寄书相约,随即赖个精光……。因为她的这种性格特点,剧情变得十分复杂。但是,她终于以大胆的私奔打破了疑惧和矛盾心理,显示人类的天性在抑制中反而会变得更强烈。这一形象较之在诸宫调中,显得更加可信和可爱了。而作者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女性对爱情的主动追求,使得这个剧本更有生气和光彩。
红娘在《西厢记》中所占笔墨的比例较《西厢记诸宫调》又有大幅度的增加,而成为全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她在剧中只是一个婢女身份,却又是剧中最活跃、最令人喜爱的人物。她机智聪明,热情泼辣,又富于同情心,常在崔、张的爱情处在困境的时候,以其特有的机警使矛盾获得解决。
她代表着健康的生命,富有生气,并因此而充满自信。所以这个小小奴婢,却老是处在居高临下的地位上,无论张生的酸腐、莺莺的矫情,还是老夫人的固执蛮横,都逃不脱她的讽刺、挖苦乃至严辞驳斥。她不受任何教条的约束,世上什么道理都能变成对她有利的道理。所以她的道学语汇用得最多,一会儿讲“礼”,一会儿讲“信”,周公孔孟,头头是道,却无不是为己所用。这个人物形象固然有些理想化的成分,却又有一定的现实性。在她身上反映着市井社会的人生态度,而市井人物本来受传统教条的束缚较少,他们对各种“道理”的取舍,也更多地是从实际利害上考虑的。
七夜雪 豆瓣
8.0 (106 个评分) 作者: 沧月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6 - 10
鼎剑阁霍展白为救治昔日恋人之子沫儿的病,用七年的时间拼死取得了药王谷主人薛紫夜开给他的七味绝世药引,魔教大光明宫排位第一的神秘杀手瞳为了自己能杀死魔教教主获得自由而抢夺龙血赤寒珠,霍展白和瞳在打斗中双双重伤,被薛紫夜送回药王谷治疗。沫儿的病事实上无法治疗,薛紫夜为一直隐 瞒着霍展白而不安,不顾自己寒症孱弱之身而设法寻找疗法。与此同时,薛紫夜震惊地发现这个能用眼神控制人精神的杀手瞳竟然是失散多年的儿时伙伴明介……
2011年5月18日 已读
与其说是武侠不如说是言情...取名字的品味太差了吧!全书都是悲惨兮兮的关于错过和相看两厌(并不是)的故事,放在我高中那会儿大概会被戳到泪点,不过现在我已经深刻认识到所谓放弃或者固执实在是太普通不过的人性了真的去做的话其实并没有那么艰难呢(对不起成长道路出错了
武侠小说 畅销 言情
完全過激(上) 豆瓣
7.8 (10 个评分) 作者: 西尾維新 / 西尾维新 译者: 常純敏 尖端出版社 2008 - 11
【得獎資訊】
第23屆梅菲斯特獎得獎系列作品。連續入圍「這本輕小說真厲害!」前三名的神作!
「戲言」系列超越奇諾之旅,榮登2005年「這本輕小說真厲害!」票選第1名。
「戲言」系列——阿伊,榮登2005年「這本輕小說真厲害!」男主角票選第1名。
「戲言」系列——零崎人識,榮登2005年「這本輕小說真厲害!」男主角票選第6名。
【內容簡介】
「喲──我的敵人。」
為了結束「世界」,更為了結束「故事」,
「狐面男子」對戲言玩家──阿伊低語。
關鍵字是加速,以及世界的終結,當然還有故事的終局。
等候男主角的刺客「十三階梯」,其背後的「結束」究竟是何下場──?
新青春娛樂小說決定版中的決定版!
「戲言系列」最終樂章《完全過激》,三部曲的序曲終於響起!
西尾維新,完全燃燒!
2011年5月17日 已读
尼玛网上流传的这本TXT的翻译到底是哪个混蛋啊尼玛学好中文再来啊!!!!又磨蹭了一卷,总感觉西尾大概已经为了顾全这个过于庞大的世界设定精疲力竭了...这都快尾声了也没能发挥出这个设定百分之十的潜力....匂宫兄妹、准确说是出梦,这卷击中我了ww
++西尾維新 轻小说
河岸 豆瓣
7.8 (20 个评分) 作者: 苏童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4
《河岸》是苏童自三年前完成重述神话作品《碧奴》之后的首部长篇小说。
该书呈现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残酷青春,故事展现了库文轩、库东亮父子的荒诞命运,展现了生命的卑微与顽强,青春成长的烦恼与历史的荒诞不经。
苏童这部新作率先赢得了评论家的好评。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认为:“苏童的世界令人感到不能承受之轻,那样工整精妙,却是从骨子里就掏空了的。在这样的版图上,苏童架构或虚构了一种民族志学。苏童再度证明他是当代小说家中最有魅力的说故事者之一。”
我与父辈 豆瓣
8.0 (11 个评分) 作者: 阎连科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9 - 5
《我与父辈》在赤贫之境中挣扎的父辈们 却以亲情哺育儿女的善良感恩。亲情是养育善良的土壤、阳光和细雨。直到今天忆起大伯那次自杀的事,忆起父亲、大伯、和叔叔间的兄弟情,忆起他们各自为了最普通的生存和人生中最普通的得失与过错,我都深刻的体会到,一个人的成长,最重要的需求不是物质的吃穿和花费,不是精神上大起大落的恩爱和慈悲,而是物质和精神混合在一起的那种细雨无声的温情与滋润。正如需要成长的草和树一样,缺光少雨当然不可以,可暴雨暴日的轮流与交替,似乎不缺水,不缺光,但最终迎来的却是不成材的疯生和疯长。而只有那种细雨无声的滋润和给养,只有那种光线充足却非暴晒暴烫的阳光和灼目的明亮,才可以让草成草,树成树,让人的心灵成为未来充满善与温情的一颗心。
我是在充满贫穷与温情的家庭长大的。
我的那些叔伯兄弟和姐妹们,也都是在充满贫穷与温情的家庭与家族中长大起来的。我们叔伯兄弟姐妹十五个,堂叔伯兄弟姐妹二十几个人,包括我,没有成才做官的,没有暴富到流金流油的,但没有一个不是善良的。没有一个不是把善良做为人生的底色后,再说在这底色之上去涂着别的色彩颜料,让人生尽可能的有些丰富、充满情谊和活着时多一些人间烟火的快乐与温暖。
善良,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基和原本。
而家庭和家族中世代酝酿的亲情与温情,则是养育善良的土壤、阳光和细雨。
——《我与父辈》精华摘录
明朝那些事儿(壹) 豆瓣 Goodreads
8.5 (352 个评分) 作者: 当年明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6 - 9
从朱元璋的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朱元璋pk陈友谅,谁堪问鼎天下?战太平、太湖大决战。卧榻之侧埋恶虎,铲除张士诚。徐达、常遇春等不世名将乘胜逐北破北元。更有明朝最大的谜团——永乐夺位、建文失踪的靖难之役。
2011年5月15日 已读
为什么饼干你会觉得我在读什么了不起的明史www只是我对元明清三朝的贫乏实在是到了没脸见人的地步所以找本启蒙读物嘛wwww(内心排名:魏晋>汉>春秋战国>五代十国>五胡十六国>宋>夏商>明.........对不起,再见。
|中国史| 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