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闲坐说诗经 豆瓣
作者: 金性尧 中华书局 1900 - 1
2011年11月17日 已读
比起某些书里的无病呻吟,这本纯议论考据见长更显可贵。作者一身呆萌之气,譬如《桃夭》里“有蕡其实”一句,直言桃易结实比喻早生贵子即可,偏生怕人不信一样,还引一段《本草纲目》“桃性早花,易植而子繁,故字从木、兆。兆,十亿,曰兆,言其多也”来佐证,萌死了wwww
【论著】 诗词
虐恋亚文化 豆瓣
8.0 (63 个评分) 作者: 李银河 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8 - 1
“虐恋”,西方称之为sadomasochism(简称SM),统指与施虐、受虐相关的意识与行为。“虐恋”一词是由中国的老一辈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首先提出的,但直到二十世纪末,李银河的《虐恋亚文化》才真正为我国填补了这项研究的空白。
在《虐恋亚文化》一书中,作者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的虐恋现象及其意义。全书共分六章:“虐恋亚文化”——描述了虐恋的规模、特征、历史变迁及其社会处境。“虐恋个案”——根据性别的不同将虐恋个案划分为五类进行了分别介绍。“虐恋作品”——介绍并分析了从主流文学到地下文学中的虐恋描述。“虐恋成因”——将西方学者对虐恋现象的解释作了介绍与分析。“虐恋政治”——介绍了西方人针对虐恋的不同政治立场。“虐恋的启示”——作者从多个角度(权利关系、宗教精神、性解放等)介绍了虐恋对我们的启示。
作者将虐恋定义为:“它是一种将快感与痛感联系在一起的性活动,或者说是一种通过痛感获得快感的性活动……所谓痛感有两个内涵,其一是肉体痛苦(如鞭打导致的快感)……其二是精神的痛苦(如统治与服从关系中的羞辱所导致的痛苦感觉)。”
在序中,作者认为“……性思潮中最具革命意义的有两个分离,其一是将性快感与生殖行为分离开来……其二是将性快感及其它身体快感与生殖器官分离开来……而虐恋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它使快感与生殖器官相分离……”。简明清晰地概括了虐恋的革命意义。
作者认为“虐恋还有一个重大的哲学意义:对人性中非理性方面的揭示……虐恋就有点象艺术,它是生活的艺术,是性的艺术。”
作者在第一章描述了虐恋的十二个特征,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特征是“参与者使自愿的”。作者认为“这就是真正的暴力及其施暴者、受害者与虐恋关系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该书有一点遗憾之处——没有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虐恋现象,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对虐恋现象基本上羞于启齿,但在各类民俗小说中却有一定的反映。
关于虐恋的成因,作者介绍了一些解释,包括欲望快乐因素、生理因素、童年经历、攻击性、焦虑感和恐惧感、负罪感、对爱的渴求、权力关系。但有一点作者没有提到: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一种快感形式的出现总是伴随着生存与繁衍的利益。然而虐恋表面上看非但没有生存与繁衍的利益,反而不利于生存与繁衍——受虐倾向可导致受伤,施虐倾向可导致反抗,而且由于虐恋快感对性交快感的替代作用,真正起到繁衍作用的性行为会相应减少。这种不利于生物个体生存的现象在进化论上如何解释呢?
笔者认为若将虐恋的定义改为“将快感与羞辱感联系在一起的性活动”,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假设。如下:人的大脑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网络,具有高级的联想学习能力,通常喜欢将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成语“爱屋及乌”就是这个含义。如果有一种事物通常与性相关,而性又与快感相关,人在无意识当中就会把该事物与快感直接联系起来,从而只要该事物一出现,人根本不必通过性就会有快感。如恋物癖将内衣裤(与性器官接触的物品)与快感的直接联系起来。而虐恋是一种建立在羞辱感上的行为,羞辱感通常与性活动紧密相关,因此人在无意识中会将虐恋与快感联系起来。虐恋与快感的联系虽然不利于生存,但如果要消除这种联系,就要消除羞辱感与性活动之间的联系,而消除羞辱感与性之间的联系不利于人类繁衍(至于为什么不利,代价多大,不少关于人 类性的进化的书都有介绍),因为消除羞辱感付出的代价比虐恋付出的代价还要大,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人类保留了一定的羞辱感,虐恋就相伴而生了。
该书体现了李银河治学的一贯作风——严谨、求实、不轻易作价值判断。第一次听说李银河的名字,是因为她是王小波的夫人。然而现在看来,其才华与影响力应远超王小波了。
虐恋在中国人的心中基本被归类于变态的范围,这与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日本动画片《蜡笔小新》都有虐恋内容),因此该书的出版对国人性观念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也为国内学者的相关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跳板。
摘自《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日 已读
写这么本东西真心不容易,无论是社会宽容度还是资料搜集,辛苦了(合十)虐恋政治那部分真是读得欲罢不能,有空再去翻相关的书吧(话说O的故事到底怎么通过审核的啊亲。
+李银河 【论著】 性学 社会学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 豆瓣
8.1 (16 个评分) 作者: 楼庆西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 9
这本书以讲座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及建筑元素特征、共分二十讲,从居址到都城,从祭坛到祠堂,从建筑个体到建筑理论,叙述全面,语言平易,深入浅出。
作者亦精于古建筑摄影,有三百余幅精美图片,使这本书更富鉴藏价值。
2011年10月30日 已读
以前总觉得很多宫庙建筑很俗很丑逼,事实证明我个文盲真是没药医。。很好的入门书,现在可以去逛逛帝都名胜而不至于哀梨蒸食了吧Q口Q
【论著】 建筑 文化 艺术
词学概说 豆瓣
作者: 吴丈蜀 中华书局 2002
本书是一部知识性作品。除了词的写作和欣赏方面的知识不属本书讨论范围,没有涉及,其余有关词的一些基本知识,在本书里几乎都谈到了。其中还以较多的篇幅介绍词的格律。由于词律和诗律有密切关系,所以附带也扼要地介绍了诗的格律。而词韵和诗韵也有密切关系,因而在本书中也简要地介绍了诗韵。但是本书不是为了教人作词而写的。作词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除了需要懂得词的格律,还要具备相当的古汉语知识和历史知识,也要懂得写诗词的特殊修辞方式。这三者缺一不可。可是这三项条件中的任何一项,都木是轻易能够掌握的。所以,在没有具备这三项条件以前,最好不要写旧体诗词,以免浪费精力。  词这种文学体裁是前人创造的,而从事词的研究工作,所研究的对象都是前代词人及其作品。基于这个原因,所以本书所举的词例,都是前人的作品,其中包括从唐代到清李的作品,主要是宋代作品。前人的作品中,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内容虽有比较健康的,但多数是抒写个人的得失,或是茶余酒后、春花秋月的无聊吟咏,缺少社会意义;许多作品还夹杂糟粕。本书为了举例的需要,虽然尽可能选取较有思想内容的作品,但其中也不免有情调不健康的作品。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引用了前人研究词学得出的比较合理的论断。书中另有一部分论点,不敢苟同前人的说法,而是个人的见解。书中也引用了经过前人整理的一些资料。
2011年10月19日 已读
困扰我已久的参差句...其实总觉得这本对诗律说得比格律那本还清楚些囧。求万能的友邻们推一本”能买/下/借到的“宫调理论书……(……)
【论著】 入门 诗词
乌合之众 豆瓣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
7.9 (50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古斯塔夫·勒庞 译者: 戴光年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 8
本书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虽然是一部学术性著作,但语言生动流畅,分析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因此,《乌合之众》一经问世,已被译成十几种语言。
本书颠覆了人们通常对群体的认识,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让人先是惊异,后是佩服。
作者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明确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乌合之众》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著作,深刻思考群体行为并意欲有所作为的人们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2011年10月13日 已读
给五星不是因为完全赞同他的观点(事实上某些段落的论证在我看来有些强词夺理)而是因为这书独创尖锐的思维太他妈值得一读二读三读四读了。另,这书有助于培养高贵冷艳帝的优越感和阴毛家操纵群众的能力。
【论著】 心理学 社会学
诗词格律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王力 中华书局 2000 - 4
《诗词格律:诗词常识名家谈四种》所讲的诗词格律,大部分是前人研究的成果,也有一些地方是著者自己的意见。由于它是一部基本知识的书,所以书中不详细说明哪些部分是某书上叙述过的,哪些部分是著者自己的话。这本书着重在讲格律,不是诗词选本,所以对于举例的诗词,不加注释。所引诗词的字句,也有版本的不同;著者对于版本是经过选择的,但是为了节省篇幅并避免烦琐,也不打算在每一个地方都加上校勘性的说明了。
2011年9月19日 已读
常识得我也不知道该说啥好了。。仔细重看了几遍还是没能搞懂拗救。时代问题选了很多太祖诗词,其实太祖吧写诗真的是有气势。。也就只有气势了,呵呵后。(五弟有兴趣可以一观,不过你最近在看乐府的话这书倒无所谓了。。
【论著】 入门 诗词
萧瑟金元调 豆瓣
作者: 李梦生 中华书局 1900 - 1
萧瑟金元调,ISBN:9787101039856,作者:李梦生著
2011年9月17日 已读
我草泥马题目叫萧瑟金元【调】,通篇他妈是元诗啊!元!诗!啊!!我草泥马我连宋诗都受不了还给我看元诗啊!(又及作者史观不端,毛的昭君出塞曹操疑冢满天当正史瞎写,中华书局你他妈又欺骗了我!!
【论著】 诗词
南朝诗魂 豆瓣
作者: 杨明 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4 - 1
宋、齐、染、陈四代,合称南朝。南朝诗风甚炽,尤尚五方,诗作大多抒情写物,既有清新淡朴的山水诗,又有绮靡浓艳的宫体诗,风格多变。诗人方面,名家迭出。陶谢风采,固为人津津乐道;鲍照、亦属一时俊彦,为后代诗家的典范。本书以浅白的文字,轻松的笔调,细述了南朝的诗人诗事诗作,让读者重睹当年的风貌。
2011年9月9日 已读
这本的文笔..不像品鉴而更像教案啊orz...优点是举了很多后世化用的诗词,果然天下文章一大抄(?)。至于后半部分把团扇啊捣衣诗都掺进来凑字数神马的,我觉得还不如八一八南朝宫闱那些逼事儿呢。(无聊脸
【论著】 诗词
建安风骨 豆瓣
作者: 李宗为著 2004 - 1
2011年8月18日 已读
大半篇幅是三曹,七子蔡祢简略得够可以...诗论部分旁征博引有理有节,其间穿插“曹操没有唱过《看我七十二坟》(!?)”“洛神这个后羿家的荡妇(心”之类的小八卦真是抓住了我这种读者的心啊(快住手。ps.不知道为什么,本书里的亮点似乎是郭沫若。_x000d_
【论著】 诗词 魏晋
玄思风流 豆瓣
作者: 周满江 济南出版社 2002 - 10
该书以魏晋清谈名士作为论述话题,以扎实的史料,运用生动流畅的笔法,对其进行多元观照和文化透视,评论从传统儒生里生成的清谈名士的新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那种特具的双重性和不断嬗变,以人生启迪。
2011年8月16日 已读
对于怀抱着入门心态的我而言史料已经能满足要求了,不过从后记来看其实作者本身的观点还有着很大的发挥余地? / 全书充满了“桓灵昏庸!迫害名士!曹魏失道!迫害名士!司马无德!迫害名士!……”这种一粉十黑的洗白真是...让人有点蛋疼orz_x000d_
【论著】 玄学 魏晋
人间词话 豆瓣
9.1 (8 个评分) 作者: 王国维 译者: 滕咸惠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9 - 3
本书主要围绕抒情与写景,理想与现实,有我与无我,诗品与人品,“入”与“出”,“因”与“创”的对立统一建构其整个理论体系,共分三部分,人间词话,人间词语删稿,人间词话附录。
2011年6月30日 已读
书本身很萌,虽然某些观点...(小晏脑残粉捂脸)评论也很棒,该捧该批绝不姑息,作为文化水平还不足以自己啃掉这书的傻逼读者是觉得这样中肯的评语很有助于理解啦,至少提供了相当可靠的参考。(杨花柳絮那篇真是ww乱卖萌这样真的好吗www
{中国古典文学} 【论著】 诗词
当代八国外交政策概要 豆瓣
作者: 黄正柏 人民出版社 2007 - 2
本书选取当代最重要的八个国家,即中、美、俄、英、法、德、日、印的对外政策,按国别分专题,以历史的视角,结合国际政治学的理论与方法,梳理各国自二战以来至今对外政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探讨它们对外政策的背景、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评说其对外政策的特点和成败得失,并预测其在新世纪可能的走向。本书使用了近年来新开放的一些文献资料,吸收了学术界在相关研究方面的新成果,并反映了作者多年研究和讲授国际关系和大国外交史的心得。
中国男娼秘史 豆瓣
作者: 史楠 中国华侨出版社 1994 - 3
2011年5月13日 已读
并没打算苛求一本94年的书思想能有多开放,然而这作者的态度啊真是,治史难,没有那金刚钻咱不揽瓷器活好么,这书有多不严肃多不认真,谁看谁知道啊。尼玛那淫词浪语,尤其是其中大量描写人家床笫私事的脑残文字,“非吾奴婢,能知我二人枕被间事乎”啊!!尼玛人家黄色小说还是为了迎合读者和市场,尼玛这鸟书纯粹是作者用生命在意淫取悦自己啊有木有!
【论著】 历史 性学
不该被遗忘的人们 豆瓣
作者: 让·勒比 译者: 邵济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 4
让·勒比图先生使用大量翔实的原始资料,当事人证词以及他同让-保罗·萨特和米歇尔·福柯的谈话,重新揭露出一段被埋藏的历史——“二战”时期欧洲同性恋者遭受纳粹迫害的事实。他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被迫害和牺牲了的同性恋者因何成了我们集体记忆中被遗忘的人们?
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 豆瓣
7.2 (14 个评分) 作者: 李银河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9 - 10
《李银河文集004: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中的这项研究涉及女性感情与性生活各个方面的一些基本事实,其中包括月经初潮,情窦初开,性压抑,性无知,性学习,初恋,异性感情,初吻,婚前性行为,初次性交,性交频率,性交方式,性快感,性美感,性交反感,性欲,手淫,避孕与人工流产,生育,家庭暴力,虐恋与强奸想象,婚外恋,离婚,同居,同性恋,停经与更年期,色情材料,性侵犯,感情与性的关系,感情与婚姻的关系,性与婚姻的关系,性观念,女性性权利以及女性地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