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
她们的传奇 豆瓣
Culottées
9.3 (26 个评分) 作者: [法] 佩内洛普·芭桔 译者: 王晨雪 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1 - 7
一部传奇女子图鉴大全:
姆明之母、自闭症学者、
发明wifi的女演员、变性人、女皇帝......
30位自由的女性,30段率性而为的人生
命运因她们的奋斗而被扭转,时代因不一样的她而熠熠生辉
2019年艾斯纳奖外语书大奖作品
全球第19种语言版本
带你领略改变世界的女性们的风采
●编辑推荐
“她们每一个人,无论身处哪个时代、哪个社会阶层、什么历史背景,都勇于打破壁垒,不仅改变自己的人生,还以一己之力开拓了边界。”——佩内洛普·芭桔
👩🏻以“女性”为主题,为改变世界的她们所绘制的个人传记
本书聚焦古今中外的伟大女性,围绕她们的传奇人生展开,其中包括女皇帝武则天、《姆明一族》创作者扬松、环游世界的记者娜丽·布莱、坚持留大胡子的克莱门汀·德莱特、好莱坞最吓人的女演员玛格丽特·汉密尔顿,以及知名变性人士克里斯蒂娜·乔根森……佩内洛普·芭桔在书中延续了自己一贯的清新俏皮的叙事风格,以轻松有趣的形式向这些伟大女性致敬。
🏹精心取材的真实事件,对女性生活的多视角探究与思考
书中人物故事均有真实依据,佩内洛普·芭桔在仔细查阅资料后加以自己的理解,耗时两年,最终将30个短篇故事以合集形式出版。
“如果换作是我,在当时可能会有怎样的举动?”——这也许是很多人都曾经思考过的问题。书中女性大多经历过不被舆论认可、不被社会接受,甚至遭受人身攻击等困扰与苦难。这些不平凡经历恰恰反映出特殊时代背景下女性所要面对的坎坷生活。她们以勇气对抗世界的不公,以坚韧隐忍历史的黑暗,以女性独有的智慧和温柔铸就她们的传奇。在这里,与大环境背道而驰的她们,每一次奋力抵抗都化为绘卷,直击人心。
✨清新俏皮的笔触,精美大气的跨页插图
佩内洛普·芭桔非常精妙地还原了传主的样貌特点,寥寥数笔却十分传神。古灵精怪的画风、清新的色彩搭配、30幅精美的人物事件跨页图,让读者感受绝妙艺术的同时,轻松解读世界伟大女性的传奇人生。
🌏畅销全球,同名动画于2020年上映
本书原作起初发布于佩内洛普·芭桔的个人博客,后集结成纸质书出版并大受欢迎,已出版18种语言版本,累计销量上百万册。因原作收获好评无数,以小短篇形式制作而成的同名动画,共30集,已于2020年在法国电视台播出,并在2021年国际妇女节当天免费在全世界播放。有声动画的出现,也让原作中传奇女性的人生出现在小孩子的视野里。她们的故事,终将感动又一代人。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讲述那些改变人类历史的女性们的传记故事合集。
从印第安女战士到好莱坞女明星,从灯塔守护者到妖精缔造者,从妇科医生到女皇陛下,这些女中豪杰们将人们对女性的偏见碾压得粉碎。作者以风趣和略微夸张的笔调生动地刻画出30位在各自所处的时代和地域都影响具甚的女性的肖像,描绘她们的独立、坚强、聪慧与可爱之处,向读者讲述她们是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潇洒地活出自己的一生。
●媒体推荐
这些女性肖像让偏见灰飞烟灭。
——《巴黎人报》
在法国漫画界,佩内洛普·芭桔是一种现象,甚至是一座丰碑。
——《回声报》
一部女性主义的图文小百科,以通俗有趣的方式讲述了30位女性不可思议又截然不同的人生历程。
——《解放报》
诗人阿拉贡说过:“女人是男人的未来。”看完这本书以后,我们深表赞同。
——PlaneteBD
《她们的传奇》提醒我们审视自身的问题,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并始终以尊重他人为前提。
——Actualitte
《她们的传奇》做到了历史课无法做到的事:通过流畅的叙述方式,它不仅刻画出了多样性,更强调了多样性,用微小的细节让我们记住了这些女性的成长道路。
——9e art
这本引人入胜的漫画书介绍了拥有不寻常命运的女性们的一生,她们以一种或另一种方式标记着历史、文化、科学、政治世界……作者在作品中延续了一直以来的幽默风格,以尊重与温柔笔触下蕴含的敬仰之情为女性传递了一曲美好颂歌。
——阿纳斯塔西娅好书推荐
●获奖记录
2019年获得艾斯纳奖外语书大奖
2021年12月1日 已读
我只能说,买,闭眼买,都可以买!很多中低分评论说这些女性并不“伟大”,并不“对人类、对社会有贡献”,“配不上”这个书名,笑死,牌坊精通4G咯!忘了之前看的哪个单口,当一个男的说自己bad man,那大概率他吸毒酗酒还家暴;当一个女的说自己bad girl,一问才知道原来昨天多吃了两片芝士ohhh sooo bad bad girl!! 男银行家诡计多端祸国殃民敲骨吸髓=纵横商场之股神传奇,富家女一掷千金包养先锋画家及其妻儿保留大量现代艺术精品=淫娃荡妇声色犬马也配出书?戳谁肺管子了我不说,难受吗?难受就对了。女人可以做她想做的一切,研究火山也好,保护灯塔也好,做匪王也好(她的故事太难受了5555),开发CDMA也好,缓着点儿,宁难受的日子在后头呢 :)
女性主义
厌女 豆瓣 Goodreads
女ぎらい
9.1 (766 个评分) 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 译者: 王兰 上海三联书店 2015 - 1
《厌女》不是一部纯理论性著作,而是运用女性主义理论针对日本当代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实践性分析。《厌女》处理了广泛的日本题材,其中既有文学性的,比如谈到小说家吉行淳之介、永井荷风、林真理子等,更多的则是社会性的。上野千鹤子谈到的许多现象,尤其是家庭的、婚姻的,在中国也有很类似的情况。知性的读者会从这些论述中获得强烈共鸣并得到理论上的指引。
2021年8月16日 已读
因为是专栏合集,所以章节之间并无紧密的联系,更像是对系统性厌女症取了几个剖面进行观察;对我个人而言最有进益的当属《母亲与女儿的厌女症》、《“父亲的女儿”的厌女症》以及《女人的厌女症、厌女症的女人》,毕竟我家里正是父女关系极好而父母/母女关系不佳,而小时候的我也会因个性与兴趣“不像女孩”而沾沾自喜自觉不同于“其他女的”。之前一些朋友不理解我作为一个城市高知家庭长大的独生女,基本不曾直面过真正的性别歧视,为什么这两年突然变得非常激进(倒也没有)?答案就是,因为一些事令我突然惊觉这二十多年的岁月静好都是血腥的假象,我自然要以千百倍的怒火反击这些意图愚弄我成为其爪牙的恶魔。女性主义者是什么?女性主义者是意识到了自身的厌女症而与之斗争的人。如何做一名女性主义者?成为那个离开奥梅拉斯的人。
+上野千鹤子 【论著】 女性主义
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 豆瓣
作者: 刘慧英 三联书店 1995 - 4
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
――一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
正像刘慧英以丰赡的材料
与雄辩的论述所揭示的,
男权中心意识在我们的
社会生活与文学作品中的
表现如此触目惊心,
它足以使我们对许多天经地义、
源远流长的东西进行
新的观照与思考。
我们很可能会为
这一切�然叹息,
比叹息更重要的却是为终于有人
提出了这些比起“婚姻自由、
同工同酬”来说更属于
深层次的问题而欣慰。
走出男权传统樊篱意味着
文学与社会的进步,
刘慧英的书无疑是
有意义与价值的。
―― 王 蒙
2013年3月6日 已读
第五章10个赞!以前只是隐隐觉得许多女作家写的东西总是拘囿于自身经历而缺少文学本身对人生的自觉探讨,细究一层原来是出于压迫下自怨自艾的倾诉心理吗难怪这么烦人![完全]来源于生活不事雕琢的东西那叫blog不叫文学创作啦!这么说来,萧红绝壁可以封神了。
【论著】 女性主义 文学批评
焚舟纪 豆瓣 谷歌图书 谷歌图书
Burning Your Boats
8.6 (74 个评分) 作者: Angela Carter 译者: 严韵 Nan jing da xue chu ban she 2012 - 3 其它标题: 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
《焚舟纪》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安吉拉•卡特的短篇小说全集,一套共五本四十二个短篇。五个集子依次是《烟火》、《染血之室》、《黑色维纳斯》、《美国鬼魂与旧世界奇观》和《别册》。
这些短篇多以童话、民间故事、文学经典为蓝本,文学女巫卡特以奇绝想象力和非凡叙事技巧将之加以戏仿、混酿 、改装和重塑,并以通透戏谑的视角呈现出童话背后的冷僻真相,传奇之中的幽暗细节,为幻想世界打上现实投影,极具颠覆性却又不损奇幻之美,慑人之余又令人迷醉,形成融魔幻现实主义、女性主义、哥特风格和寓言色彩为一体的独特写作模式。
正如拉什迪所说,短篇小说是展现卡特独特才情的最佳形式。所录每一篇都堪称深邃智思与瑰丽文字结合而成的魔法杰作。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60467090/
================
我重复,安吉拉•卡特是一个伟大的作家。许多同行和迷恋她的读者都明白她的珍稀之处,是这个星球上真正绝无仅有的存在。她应当被安放在我们时代的文学之中央,正中央。她最精彩的作品是她的短篇小说集。
——撒缪尔•拉什迪
如果你想以安吉拉•卡特的风格来再现她的作品之诞生,那么你需要召集一整个戏班的神人之幽灵围拢在她的打字机旁随侍。王尔德必须在场,爱伦坡也要来,还有勃兰姆•斯托克、佩罗、玛丽•雪莱、甚至麦卡勒斯,以及一群热爱蜚短流长的鸹噪老太。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这是怎样一场烟花般绚烂的表演!像是书封之下别无他物。哥特,奇异,变态,美妙…语言又那么丰沛华美,就像爱伦坡和奥康纳在联手为苏丹新娘谢赫拉莎德捉刀《天方夜谭》。
——Mirabella
遇见安吉拉•卡特奇观和魔法般的小说,你必然会得出一个结论:它必然会流传,会被阅读,被膜拜。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2013年1月9日 已读 不用梗会死星人卡特,自己写故事的能力果然不行啊!对女性主义都快路人转黑了。。政治正确好烦人!所以最不喜欢的是染血之室那本。至于语言风格,所谓「尚密丽者失于雕琢」,台版翻译尤喜尖新一路,累不爱(。
{英国文学} 【小说】 女性主义
一间自己的屋子 豆瓣 谷歌图书
8.9 (14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 王还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1
《一间自己的屋子》这本书的内容是伍尔夫在女子学院的两篇讲稿,以“妇女和小说”为主题,通过对女性创作的历史及现状的分析,指出女人应该有勇气有理智地去争取独立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一间自己的屋子,以及每年五百镑的收入,是创作的基本条件。只有这样,女人才能平静而客观地思考,才能不怀胆怯和怨恨地进行创作,从而使被历史埋没了的诗情得以复活。伍尔夫是英国著名女性主义作家,其笔调独辟蹊径,以优美活泼的谈吐娓娓道来,使这本书成为女性文学的传世名作。
2012年6月20日 已读
虽然大家都说翻译很烂但是我觉得读到后面,尤其是结尾,还是不错的?就是有点长句翻译腔...伍尔夫一边吐槽夏洛蒂应该怨而不怒一边自己也并不冷静嘛XDD “若你想要写作,却一直记挂着自己的性别,那就没救了”这个观点简直无法同意更多=。=
+伍尔夫 {英国文学} 【随笔】 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