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
牡丹亭 豆瓣
8.9 (31 个评分) 作者: 徐朔方 / 汤显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5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这时作家的思想和艺术都已经成熟。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牡丹亭》在《惊梦》《寻梦》《闹殇》各出的宾白中还保留了话本的若干原句。在小说中,杜丽娘还魂后,门当户对的婚姻顺利缔成;而在戏曲中,汤显祖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创造性劳动,把小说中的传说故事同明代社会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它具有强烈的反礼教、反封建色彩,焕发出追求个性由的光辉理想。
女主角杜丽娘是古典戏曲中最可爱的少女形象之一。出身和社会地位规定她应该成为具有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她的人生第一课是《诗经》的首篇《关雎》。传统说法认为它是“后妃之德”的歌颂,是最好的闺范读本。她却直觉地认出这是一支恋歌。在婢女春香的怂恿下,她偷偷地走出闺房。“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春天的大自然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生活在笼罩着封建礼教气氛,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眼睁睁地看着青春即将逝去,她却无能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炽热的感情压制在心中。汤显祖没有因袭前人小说戏曲中一见倾心,互通殷勤,后花园私订终身的手法,而安排杜丽娘在游园之后和情人在梦中幽会;幽会以后,接着描写她第二次到园中《寻梦》。《惊梦》和《寻梦》是杜丽娘郁积在心中的热情的爆发,也是她反抗现实世界的实际行动。
《牡丹亭》的感人力量,在于它具有强烈地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理想。这个理想作为封建体系的对立面而出现。善良与美好的东西都属于杜丽娘。汤显祖描写杜丽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写杜丽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牡丹亭》写出,她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世说新语校笺 豆瓣
作者: 杨勇 中华书局 2006 - 6
本书是杨勇先生一九六一年至六八年花了八年时间,搜集了二百四十余种有关《世说新语》数据,对《世说新语》所作的系统整理,一九六九年九月由香港大众书局出版。一九九八年九月,杨勇先生自香港中文大学退休,不断访求当世有关《世说新语》新着一百余种,又穷八年之力,重新为之写定,修订旧作数百处,新增三万余字。此次由中华书局重新刊印,杨勇先生又精益求精地订正了近百处讹误。本书后附有关图表、汪藻《世说新语人名谱校笺》、《世说新语人名异称表》、《世说新语人名索引》等,为读者使用提供了极大方便。
唐代科举与文学 豆瓣
作者: 傅璇琮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6 - 10
本书把唐代的科举与唐代的文学结合在一起,作为研究的课题,是想尝试运用一种方法。这种言法,就是试图通过史学与文学的相互渗透或沟通,掇拾古人在历史记载、文学描写中的有关社会史料,做综合的考察,来研究唐代士子的生活道路、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并努力重视当时部分的时代风貌和社会习俗,以作为文化整体研究的素材和前姿。
唐宋传奇选 豆瓣
作者: 张友鹤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 4
《唐宋传奇选》的主要内容是:唐代传奇是中国小说发展成熟的一块里程碑。早在唐代初年,大约公元七世纪的二十年代,王度的《古镜记》已经突破了六朝志怪粗陈梗概的窠臼,开辟了传奇体小说的蹊径。稍晚一些,在诗国高潮的盛唐时期,来源于辞赋与民间说唱文学的新体小说《游仙窟》和蜕化自志怪小说而又赋予新貌的《补江总白猿传》、《梁四公记》等作品又相继问世。牛肃则写出了十卷本的小说集《纪闻》,成为写小说的专业作家。随后张荐的《灵怪集》、戴孚的《广异记》又开创了“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鲁迅论《聊斋志异》语)的先河。这时期的小说虽然仍以神怪故事为主要题材,但是在写作方法上注重文采和意想,加强了细节描写,因而篇幅曼长,显然不同于以往的志怪小说,后人就称之为传奇。传奇是唐代小说的一个别称。把它作为书名的是晚唐人裴铏的小说集《传奇》。在他之前的元稹《莺莺传》也曾被人称为“传奇”,不过未必是作者自己采用的原名,很可能是宋朝人擅改的新题(最早见赵令畤《侯鲭录》引王铚《传奇莺莺辨证》)。
太平广记 豆瓣
作者: (宋)李昉 等编 中华书局 2013 - 3
《太平广记》是宋初人编的大型类书之一,专门收集自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因为成书于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名为《太平广记》。这部书是李防等人奉宋太宗的命令集体编纂的。从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三月开始,至次年八月结束,成害五百卷,目录十卷,六年(九八一)正月雕印(据《宋会要》及灸进书表》)。后来因为有人说这部书并非后学者所急需,就把板子收了起来,所以流传不广。
唐宋诗举要 豆瓣
作者: 高步瀛 中國書店 2011 - 4
《(全本)唐宋诗举要(繁体竖排版)(套装全2册)》内容简介:唐宋诗歌,向被世人所推崇,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学的经典。但如何解读唐宋诗人寄寓于诗歌中的情怀和意境,常常为后人所困惑,更是我们今天诸多读者所迷惑的。民国时期,著名古典文学家、教育家高步瀛先生以其对古文义理、考据、辞章的深厚功底,遴选唐宋两代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作品,结集成书,选注了《唐宋诗举要》一书。《(全本)唐宋诗举要(繁体竖排版)(套装全2册)》以集注方式将历代文人对唐宋诗的评述以及唐宋诗歌作品中涉及的典章制度、名物训诂、历史掌故和地理沿革的考订二汇辑,让后人能够更为准确的赏析唐宋诗歌所具有的深邃的艺术底蕴,成为现当代读者学习和诵习唐宋诗歌的普适性选本,被视为民国以来赏析唐宋诗歌的经典之作。《唐宋诗举要》刊行以来,曾有过若干版本,但后期诸本对原书均有删节。此次整理出版的《全本唐宋诗举要》,将作者原创的全部内容悉数恢复,并将作者对诗句击节赞叹的圈点也全部重新排录,为当代读者提供了一本最具特色的唐宋诗歌鉴赏选集。
唐诗别裁集(全二册) 豆瓣
作者: [清] 沈德潜 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 1
《唐诗别裁集(上下)》为旧时较有影响的唐诗选本,在重点选录王维、李白、杜甫、岑参、韦应物、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大家名家的诗外,也选录不少小家的作品。由于门庭比较宽广,能注重到不同时期、不同流派和不同体裁的作品,入选的题材和风格较为丰富多采,大致反映了唐代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书中还附有简要的评注,有助于理解诗意。另外,该书还选录了一定数量为封建帝王歌功颂德的应制诗和试帖诗。唐诗选集。清代沈德潜编选。共20卷,选有作家270余人,诗作1900余首,分体编排。因杜甫《戏为六绝句》中有“别裁伪体亲风雅”语,故名“别裁”。
唐才子傳校箋(第一冊) 豆瓣
作者: 傅璇琮 2002 - 8
《唐才子傅校箋》以日茂元刊十卷本为底本,校以日藏五山本、正保本、《佚存叢书》本以及《四库全书》本、三间草堂本、《指海》本等海内外世傅版本、校订精審,堪稱定本。箋證的重点在探索史料来源、纠正史實错误、補考原书未伯重要+事迹,以全书所收近四百位唐代備的重要事迹,以全书所收近四百位唐代重要诗人的生平和创作为基本架构,通过对他们生平事迹、诗文创作、作品流会心等基本史料来龙去脉、是非真假的逐條考證,起到了有唐一代诗人事迹资料库的作用。
本书是中国二十多位唐代文史学者多年協作研究的结晶,集中代表了世纪唐代诗人群體研究的最高成就。
唐诗纪事校笺(全八册) 豆瓣
作者: 计有功 / 王仲镛 校笺 中华书局 2007
:《唐诗纪事》八十一卷,南宋计有功撰。为以诗系事的唐代诗人及作品评论汇集,不仅保存了大量唐代诗歌文献,对唐末以来纪事体著作予以了充实和拓展,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纪事体著作,且对校勘唐诗和整理、研究唐诗文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王仲镛《唐诗纪事校笺》是目前《唐诗纪事》唯一的校订全注本,一是改正计氏“搜采不当、抉择不精、编织不善”的情况,二是纠正原书抄写过程中发生的错讹,三是对王禧本校雠不当或不尽之处进行再校,四是解决毛本、罗本等各家校本所造成的新错误。《校笺》在中华书局1965年新校本的基础上尽可能依据唐人选集以及现存唐人别集、写本等,遍校诸善本,并依据唐宋可信文献订正原书中的大量错误,讹者正之,缺者补之。用力甚勤,发明颇多。
全唐五代词(上下) 豆瓣
作者: 刘尊明 / 王兆鹏 中华书局 1999
《全唐五代词(上下)》为唐五代曲子词之总集,旨在纲罗放佚,存词存人,故虽断章残句,亦加摭拾。《全唐五代词(上下)》分正编、副编两部份。正编主要收录倚声制词之曲子词,副编主要所录;一、属诗属词,唐宋人有争议之作品;二、明清人词选集、总集、词谱、词话等词籍所载录而可考原为诗后被度入声律演唱并赋予词名之作品,以及可考原为乐府或绝句而被明清人改加词调之作品;三、明清词籍所载录而未见于唐宋词籍且与唐宋人其它同调长短句体相*之齐言体作品;四、调名字数句式同正编所收词作而唐宋词籍未载录、属诗属词难以判定之作品。
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全七冊) 豆瓣
作者: [唐]韩愈著 / 刘真伦校注 译者: 岳珍 注解 中华书局 2010 - 8
本书在体例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史料的发掘方面,较前人均有所突破。校勘取材方面,新增了三个罕见的韩集宋刻珍本,并参校了此前无人采用的一批《韩集举正》传抄本、历代出土的数十种石本以及五十多种宋元总集。注释方面,本书较为全面地汇集了宋元旧注、宋元及近代学术笔记,以及十多种明清至近代韩集注本和韩集校勘专著中的相关内容;并对韩集的文字训释和语词溯源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学研究。笺证方面,除对韩文本事进行系统考证之外,有关韩文的理论批评和义理诠释也纳入了本书的视野。
杜詩詳注(全五冊) 豆瓣
作者: [唐]杜甫著 / [清]仇兆鳌注 译者: 仇兆鳌 注解 中华书局 1997 - 10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杜诗详注(套装共5册)》内容有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登历下古城员外孙新亭李邕诗、暂如临邑至蜡山湖亭奉怀李员外、赠李白、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郑驸马宅宴洞中、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等。
世說新語箋疏(全三冊) 豆瓣
9.9 (14 个评分) 作者: 余嘉锡 箋疏 译者: 周祖谟(整理) / 余淑宜 (整理) 中华书局 2008
该书重在考案史实,对于《世说》原作及刘孝标注所说的人物事迹,博采晋宋以下史传杂著和近代的笔记论著,考核其异同,兼补刘注之不备,评论事乖情理处,对《晋书》亦多有驳正。书中同时采录了近世学者李慈铭、文廷式、程炎震、李审言、刘盼遂等人的成果,并加按语,考证得失。本书有原文、笺疏、校文,后附《世说新语》常见人名异称表、《世说新语》人名索引、《世说新语》引书索引、笔画与四角号码对照表,颇便使用。此次重排,改正了不少文字和标点上的错误。
世说新语笺疏 豆瓣
作者: [南朝·宋]劉義慶 編 / 余嘉锡 笺疏 \ 周祖谟 整理 中华书局 2015 - 8
《世说新语笺疏(典藏本)(套装共3册)》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世说新语笺疏·上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世说新语笺疏·中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世说新语笺疏·下册》共3册。四库提要辩证一书,系统地考辨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乖错迭失,并对所论述的许多种古籍,从内容,版本,到作者生平,都作了翔实的考证。余嘉锡先生写作此书,前后经历约五下年的时间,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
陶淵明集箋注 豆瓣
作者: 袁行霈 中華書局 2003 - 4
《陶渊明集笺注》是中国古代田园诗鼻祖晋陶渊明全部诗文辞赋作品的笺注本。以毛氏汲古阁藏宋刻《陶渊明集》十卷本为底本,参校宋元诸本及总集、类书,笺注重于史实、本事、名物、地理、人物,并单列评析一项,于诗文作意,发隐抉微。末附历代和陶诗六种及年谱简编、作品系年,语词、人名、篇名索引三种,是陶集注本中的集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