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
論語正義(全二冊) 豆瓣
所属 作品: 論語正義(全二冊)
10.0 (5 个评分) 作者: 刘宝楠 撰 / 高流水 点校 译者: 高流水 注解 中华书局 1990
《十三经清人注疏:论语正义(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分为两册。自汉至清,经学在各门学术中占有统治的地位。经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而清代则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个阶段。清代经学家在经书文字的解释和名物制度等的考证上,超越了以前各代,取得了重要成果,这对我们利用经书所提供的材料研究古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以至科技等,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清代的经学著作,数量极多,体裁各异,研究的方面也不同。其中用疏体写作的书,一般是吸收、总结了前人多方面研究的成果,又是现在文史哲研究者较普遍地需要参考的书,因此我们在十三经清人注疏这个名称下,选择这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陆续整理出版。所选的并非全是疏体,这是因为有的书未曾有人作疏,或虽然有人作疏,但不够完善,因此选用其它注本来代替或补充。礼书通故既非疏体又非注体,但它与体记训篡等配合,可起疏的作用,故也入选。大戴礼记不在十三经之内。但它与礼记(小戴体记)是同类型的书,因此也收进去。对收入的书,均按统一的体例加以点校。
清代的经学著作还有不少有重要参考价值,这有待于今后条件许可时,按新的学科分类,选择整理出版。
周易译注 豆瓣
所属 作品: 周易译注
作者: 黄寿祺 / 张善文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 7
《周易译注》为《十三经译注丛书》之一种,将《周易》全文译成现代汉语,并加以详细的注释、解说,对《周易》的历史、读易的方法,每爻爻辞内在含水量义等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作了介绍,贯穿了作者多年来研究《周易》的见解,是一本雅俗共赏的译注本。本书以“详细”见长,对卦辞、爻辞、彖传、象传等逐句详加注释,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且作深入而明白的讲解,每卦还有系统的总论,全书前有长篇导读,后附读易要例,兼具研究性与普及性,一编在手,尽览古今易学的精华。
周易全解 豆瓣
所属 作品: 周易全解
作者: 金景芳 / 吕绍刚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 1
本书研究《周易》有哪些心理体会?反映在本书里哪些特点?有必要在这里作几点简单的介绍。
一、首先需要说的,本书的说解是恪遵孔子作《易大传》所开辟的道路,这就是我们并不否认《周易》是卜筮之书,而着眼点却不大卜筮,而在于它内部所蕴藏着的思想。说得明白些,就是我们不应宣传迷信,而应宣传真理,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前人对孔子《易大传》的理解,本编看很不够,对《系辞传》的理解,本编更是错误百出。例如,在《周易》里,蓍与卦二者,同等重要。或者可以说是蓍更重要些,因为蓍是卦之所从出嘛!而前人说《易》,多看到卦,看不到蓍。
三、传本《系辞传》在讲筮法那部分有错简和脱字。
四、本编认为《周易》一书的精华所在在于思想,而思想则主要寓于六十四卦的结构之中。
庄子注疏 豆瓣
所属 作品: 庄子今注今译
作者: (唐)成玄英 / 曹础基,黄兰发 校 (晋)郭象 注 中华书局 2011 - 1
《庄子注疏》一书,晋时极受重视,注家众多,其中以郭象注最受欢迎。郭注重义理,对庄子思想颇有发挥。唐人成玄英在郭注基础上,对书中的史实典故、人物地名、字词音义等重加考释,内容翔实,亦有章句串讲,是研读《庄子》之必读书。《庄子注疏》为简体横排本,收入“中华国学文库”丛书。
老子注译及评介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老子注译及评介
9.3 (23 个评分) 作者: Lao Tzu / 陈鼓应 中华书局 2009 - 2
著名学者陈鼓应的这部《老子注译及评介》自198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大陆版本以来,一直不断印行。本书不但是文献整理的杰作,也是中国哲学和哲学史研究的重要著作。作者吸取历代研究“老子”的成果,尤其是帛书《老子》出土以来的诸家成果,参以己见,从而成为新时期诸子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 豆瓣
所属 作品: 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
10.0 (7 个评分) 作者: [清] 王先谦 撰 / 刘武 撰 中华书局 1987 - 10
《新编诸子集成》是建国后对诸子著作的系统清理,相对于民国时期出版的《诸子集成》来说,后出转精,是目前最好的古代哲学资料。
《庄子集解》广收前人注释,且简炼明捷,是研究《庄子》较好的参考书。近人刘武的《内篇补正》,在广泛引证为基础上,对许多传统注释做了补正,颇有见地,可资研究者参考。
庄子集释(全三册) 豆瓣
所属 作品: 庄子今注今译
9.6 (9 个评分) 作者: [清] 郭庆藩 撰 / 王孝鱼 点校 中华书局 2006 - 1
清代学术最为昌盛。清儒提出来的“实事求是”的原则成为学术近代化的标志。《庄子集释》是清代关于《庄子》的注疏、训诂的集大成之作。中华书局将之编入《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多年以来一直为学界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