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亚史
剑桥早期内亚史 豆瓣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arly Inner Asia
9.4 (7 个评分) 作者: 丹尼斯·塞诺 译者: 蓝琪 商务印书馆 2021 - 1
本书由国际内亚史权威丹尼斯•塞诺主编,由世界各国著名的内亚史专家集体撰写而成。他们率先对历史记录极少的内亚地区进行了探索,并按时间顺序追溯了不同人群在内亚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其中包括了斯基泰人和萨尔马特人、匈奴、匈人和阿瓦尔人,俄罗斯草原民族、突厥帝国、回鹘人、吐蕃帝国、契丹和女真人。作者希望通过此书将内亚更加密切地融入世界历史的结构之中。
本书介绍了内亚地区的地理背景,追溯了从旧石器时代到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的内亚史,认为从人类历史的早期开始,内亚就与欧亚大陆各定居文明发生了联系。在前近代时期,内亚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文化而非地理实体来定义的,它的边界随着力量平衡的变化而改变。与普遍存在的观点相反,该书作者认为这些游牧民族并不单纯是对农耕居民发动攻击的敌人,他们不仅索取,而且也给予邻人许多。由于游牧的机动性,内亚游牧民在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起到了媒介作用,他们是世界历史中发生的许多事件的催化剂。
《剑桥早期内亚史》是以任何语言讲述蒙古帝国统治之前內亚居民的政治史中最好的一部。没有任何其他集体著作能接近其眼界的综合性;也没有任何一部单一作者的著作能声称掌握了这些集体作者所展示的诸多领域。它聚焦于这个广阔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地区历史中最重要的方面,这个地区是游牧民族、森林猎人和定居的绿洲居民的家园。——《亚洲历史杂志》
……一部迫切需要且期盼已久的著作……,我们应该感谢它的主编和作者们。——《亚非研究杂志》
本书是叙述史和分析史的精彩综合,是一部极具参考价值的权威著作。
——《选择》
华夏边缘 豆瓣 谷歌图书
9.0 (14 个评分) 作者: 王明珂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7 其它标题: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 什么是中国人?华夏认同如何发轫演变?
· 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成名作,理解中国历史与民族的关键读本
· 以边缘视角理解族群,在历史记忆中反思认同
· 人文社科研究必读书目
· 全新修订再版,增补长篇序言
王明珂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图形时,事实上是它的“边缘”让它看来像个图形……他的研究并非只是描述华夏的汉民族史,也不是描述一个少数民族的少数民族史。而是以“华夏边缘”的历史变迁来说明古代华夏到近代中国的深刻变化,并由此旁及“边缘”内外群体间的资源竞争、垄断、冲突,以至于在当代民族概念下的再整合、分享的过程。
——罗丰
这是一部对中文世界的人类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研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著作。作者从族群边缘的形成与变迁这个特殊的角度,来探讨华夏民族生长和扩张的历史,从而以十分新鲜并充满魅力的论证,为推进中国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范例。
——罗新
基于对华夏形成一元论和多元论的质疑,作者利用多种工具,提出并论证“边缘理论”在华夏形成、变迁中的重大意义。“族群认同”、“历史记忆”,是支撑此一理论的两个关键概念,作者对此所做的历史、逻辑叙述,令人信服。我更想指出的是作者学思的根本立脚点和志向,即学问与生命的关系——在学术职业化、工具化的今天,这一学术立场尤为可贵可敬。本书为华夏一族通向自我认知的道路打开了一扇大门,远非就事论事者所能比拟。我由衷地向作者致敬!
——刘苏里
内容简介:
《华夏边缘》是著名学者王明珂讨论中华民族族群认同与历史发展的重磅研究,为回答“什么是中国人”提供了全新路径。王明珂认为,“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圆形时,事实上是它的‘边缘’让它看起来像个圆形。”他视“华夏”为长程历史中的人类生态,而“华夏边缘”不仅是时间上的边缘、地理上的边缘,也是认同上的边缘。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环境分配中,在集体性的记忆塑造与失忆选择中,华夏边缘的形成、变迁、维持,亦可说明华夏族群及认同的形成与变迁。
《华夏边缘》是具有理论范式意义的经典著作,出版多年畅行不衰。书中第一部分主要陈述了全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第二部分利用考古材料,说明了华夏族群边界形成的人类生态背景;第三部分阐述了华夏族群的重要形成基础,即周人的族源传说与历史记载,并通过荆楚吴等例子,说明了边缘族群华夏化与非华夏化的往复游移;第四部分着眼于近代华夏边缘的再造,通过40年代民族调查过程中的微观事例,分析了个人、族群与社会在认同建立过程中的张力。王明珂运用社会人类学理论、考古发掘报告、历史文献史料等各学科理论与资料,结合个人在羌族的田野考察经历,深入探讨了资源环境与族群边缘关系,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的相互滋长,个体与集体记忆和认同的差异,等等问题,以期为当下的民族与族群认同问题提供更多反思和新知。
2020年8月6日 已读
“事实上,便如我在本书原序中提及的,当代族群理论并不回答“我们是谁”,而是解答“为何我们要宣称自己是谁”。历史记忆研究也并非完全不顾历史事实,而是从历史记忆(如《史记》之叙事内容)中分析及理解留下此记忆的人(如司马迁)之情感、意图及其社会情境——这是另一种历史事实”
2020 人类学 内亚史 历史 民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