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史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豆瓣
8.6 (10 个评分)
作者:
祝总斌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 4
本书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专著。全书分九章,对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纷繁缭乱的变化,逐一作了细致考证与论述。主要特点是:
1.对历代宰相究竟握有什么权力,提出了与前人完全不同的新看法。历史上频出现的皇帝、宰相、秘书咨询官员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就制度言,全可通过这一新看法得到解释。
2.不同意长期以来流行的宰相制度变化发展主要出于君相权力之争说。
3.详细探讨秘书咨询官员的职掌、任务,特别是其出现、演变的历史背景。
4.将政治制度与宫廷内外的建筑布局联系起来分析,这是一个前人很少留意的新视角。本书对整个两千年政治制度的研究,也具有启发性。
1.对历代宰相究竟握有什么权力,提出了与前人完全不同的新看法。历史上频出现的皇帝、宰相、秘书咨询官员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就制度言,全可通过这一新看法得到解释。
2.不同意长期以来流行的宰相制度变化发展主要出于君相权力之争说。
3.详细探讨秘书咨询官员的职掌、任务,特别是其出现、演变的历史背景。
4.将政治制度与宫廷内外的建筑布局联系起来分析,这是一个前人很少留意的新视角。本书对整个两千年政治制度的研究,也具有启发性。
文书·政令·信息沟通 谷歌图书 豆瓣
作者:
邓小南
/
曹家齐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01
在传统中国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中,信息传递与政令指挥系统的运行,既落实了官僚责任制度,亦反映出政治权力的具体运作方式;而信息与政令之基本载体,是当时上下流通的文书。相关问题的研究,将有效牵动对于政治体制运作、日常政治秩序、信息渠道建设等当面的深入探讨与研究。
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 豆瓣
作者:
嚴耕望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 3
本书为《严耕望史学著作集》中的一种,对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辨研究,堪称这一领域的巨著。
卷上 魏晋南朝地方行政制度
第一章 行政区划
第二章 都督与剌史
第三章 州府僚佐
第四章 郡府组织上_郡国长官
第五章 郡府组织下_郡国佐吏
第六章 县府组织
第七章 州郡察举与地方学官
第八章 任用杂考
第九章 官佐品班表
卷下 北朝地方行政制度
第一章 五胡诸国地方行政制度述略
第二章 州郡县与都督总管区
第三章 都督总管与剌史
第四章 州府僚佐
第五章 郡府组织
第六章 县府组织
第七章 州都与郡县中正
第八章 州郡察举
第九章 地方学官与僧官
第十章 党里邻三长
第十一章 北魏军镇
第十二章 魏末北齐地方行台
第十三章 诸部护军
第十四章 领民酋长
第十五章 任用杂考
第十六章 官佐品阶表
约论
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组织系统图
附录 引用及参考书目
本卷成书后记
卷上 魏晋南朝地方行政制度
第一章 行政区划
第二章 都督与剌史
第三章 州府僚佐
第四章 郡府组织上_郡国长官
第五章 郡府组织下_郡国佐吏
第六章 县府组织
第七章 州郡察举与地方学官
第八章 任用杂考
第九章 官佐品班表
卷下 北朝地方行政制度
第一章 五胡诸国地方行政制度述略
第二章 州郡县与都督总管区
第三章 都督总管与剌史
第四章 州府僚佐
第五章 郡府组织
第六章 县府组织
第七章 州都与郡县中正
第八章 州郡察举
第九章 地方学官与僧官
第十章 党里邻三长
第十一章 北魏军镇
第十二章 魏末北齐地方行台
第十三章 诸部护军
第十四章 领民酋长
第十五章 任用杂考
第十六章 官佐品阶表
约论
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组织系统图
附录 引用及参考书目
本卷成书后记
波峰与波谷 豆瓣
9.1 (22 个评分)
作者:
阎步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1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袁行霈、严文明、张传玺、楼宇烈主编的四卷本《中华文明史》的普及本,分别叙述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中叶、明中叶至辛亥革命四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成就,共12分册。在原书综合性、学术性的基础上,突出通俗性,以适应大众阅读的需要。
本册叙述了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官僚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官僚政治在夏商周时代的萌发,秦汉时代的蓬勃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混乱衰弊进行了追源溯流、一气贯通而且脉络清晰的叙述,对三省制、察举制的进步等萌芽于南北朝丽勃兴于隋唐的政治制度,也有极具洞见的见解。
本册叙述了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官僚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官僚政治在夏商周时代的萌发,秦汉时代的蓬勃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混乱衰弊进行了追源溯流、一气贯通而且脉络清晰的叙述,对三省制、察举制的进步等萌芽于南北朝丽勃兴于隋唐的政治制度,也有极具洞见的见解。
通典(全五册) 豆瓣
作者:
(唐)杜佑
/
王文锦 等点校
中华书局
1988
《通典》专叙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从远古时代的黄帝起,到唐玄宗天宝末年止(肃宗、代宗以后的变革,有时也附载于注中),分为九类,以食货居首,次以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每类又各分子目。对于历代典章制度,都详细地叙述了它们的源流,有时不但列入前人有关的议论,而且用说、议、评、论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通典》的作者是杜佑。《通典》的体例仿效纪传体正史中的志书,将断代体改为通史体,是一部专门记载历代政治、经济等制度沿革变迁的典志体史书。《通典》记述了传说中的黄帝,下讫唐天宝末年的制度沿革。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典志体史书,为史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祝总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