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企鹅经典70周年纪念套装(书盒装·全7册) 豆瓣
作者: [俄罗斯] 安东·契诃夫 / [英国] 简·奥斯汀 译者: 蒲隆 / 孙致礼 2016 - 8
“企鹅经典”——书界的奥斯卡,最负盛名的文学丛书之一
•企鹅经典70周年纪念套装(7种)以企鹅出版集团授权使用的“企鹅”商标作为丛书标识,并采用了企鹅原版图书的编辑体例与规范,延续了“企鹅经典”书系“简装,而不简单”的一贯风格。
• 坚持“名家名译”,入选品种均是经典名著,译者均是声望卓越的翻译家,是读者公认的、文质兼美的经典译本。
• 封面采用企鹅经典三段式水平网格设计,不同体裁使用不同颜色(橘色长篇小说、灰绿色短篇小说、淡蓝色回忆录、粉红色游记、红色戏剧、
黄色诗歌、紫色散文)。这些企鹅图书的标志性封面元素,是第一次出现在简体中文版丛书里。
• 译者蒲隆,原名李登科,著名翻译家,译著包括《洪堡的礼物》《爱默生随笔全集》《培根随笔全集》《英伦印象》《漫游法兰西》等。
————————————————————————————
本套装包含以下7册:
企鹅70周年纪念套装:英伦印象
企鹅70周年纪念套装:墓中回忆录
企鹅70周年纪念套装:傲慢与偏见
企鹅70周年纪念套装:泰戈尔诗选
企鹅70周年纪念套装: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企鹅70周年纪念套装:卡夫卡随笔集
企鹅70周年纪念套装: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英伦印象》记录了亨利·詹姆斯自1869年起近30年间游历英伦的印象,既有批评,也有赞赏,既讲究浓笔重彩的描绘,又注重一丝不苟的纪实。书中处处可见作者对英国的喜爱以及他对英伦文化的认识和思考。
英国是亨利•詹姆斯选为第二故乡的地方。本书中十几篇游记是他对自己在那里生活了半个世纪、最后成为它的公民的那个国家的最美礼赞——他用文字带我们到英国经历春天的复活节,阴雨的仲夏,难得的秋阳和新年;走过伦敦、沃里克、北德文郡……参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参加没有本科生参加的牛津大学毕业典礼,在雾中的泰晤士河畔漫步,在古朴的修道院和古城堡中沉思……因为这部作品,他被一些英国人称为伟大的游记作家。这本书不是旅游手册,可是它能够帮助所有去过或没去过英国的人认识伦敦的文化和文化的伦敦。
《墓中回忆录》被奉为法国散文的典范,是夏多布里昂费数十年之功不断增删、不断磨砺的精心之作,不仅描述了自己坎坷多舛的一生,还记录了他所处的变化巨大的时代,以及他对这个时代重要事件、人物的评价和对当时文学的看法,被他自己称作“我生活的时代之史诗”。《墓中回忆录》是夏多布里昂用文字为自己立的一座纪念碑。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初稿写于1796年10月至1797年8月,原名《初次印象》,十几年后,经过改写,换名为《傲慢与偏见》,于1813年1月28日出版。这部小说以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对他有偏见的伊丽莎白之间的感情纠葛,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婚姻观,强调经济利益对恋爱和婚姻的影响。小说情节富有喜剧性,语言机智幽默,是奥斯丁小说中最受欢迎的一部。美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曾说:“一百多年来,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而简·奥斯丁6部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便是《傲慢与偏见》,被无数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
《泰戈尔诗选》收录了泰戈尔最主要的四部诗集:《吉檀迦利》是以形象化的艺术手法表现诗人的宗教哲学思想;《新月集》是一部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散文诗集;《园丁集》则采用象征主义等手法,细腻而含蓄地表现出恋爱中的种种情绪;《飞鸟集》包括325首清丽的无标题小诗,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收录了契诃夫七篇作品:《散戏之后》(1892)、《侯爵夫人》(1889)、《伏洛卡》(1887)、《在故乡》(1897)、《邻居》(1892)、《无名氏的故事》(1893)、《没意思的故事》(1889)。
《卡夫卡随笔集》收录了卡夫卡小说之外的随笔创作,如寓言、箴言、日记、笔记、对话等。他的寓言包含了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重要的美学思想;笔记和日记更是他内心世界的自我剖白,或凝聚着深刻哲理,或吟叹着苦恼和困惑。除寓言、箴言、笔记、日记外,本书还收录了一些可被当作小小说看待的故事速写。《变形记》《城堡》让卡夫卡在中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然而小说创作其实只占卡夫卡全部创作约三分之一的篇幅,更多的是他写的各种随笔。这部分创作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者隐秘的内心世界。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提到戏剧,莎士比亚是绕不开的。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亚在中国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而他的四大悲剧则是他所有作品中的桂冠。这本《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收录了他最有代表性的四部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这些悲剧主人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莱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时代“颠倒混乱”,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无力回天;奥瑟罗正直淳朴,嫉恶如仇,却轻信奸人妄语,杀妻自戕,追求至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给他带来的尊荣、自豪、自信中迷失本性;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沦为“涉血前进”的罪人。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豆瓣 Goodreads
Reading Notes 所属 作品: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8.2 (119 个评分) 作者: [英]毛姆 译者: 罗长利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6
如果世界上有一种叫作阅读家的职业,不会再有人比毛姆更加适合。
作家热爱读书,这似乎是自然的事,但像毛姆一样,按图索骥,从作家的作品问解到作家的生平和性格,再由他们的生平和性格回转身,关照作家的作品,并以此写成一本精彩绝伦的随笔集,也是文学史上并不多见的妙事。
这是一本巨匠的八卦之书,也是毛姆对于阅读和哲学的洞见之书。文学巨匠的辛辣秘密与有趣人性,简·奥斯汀善良的“刻薄”,司汤达内心的自卑,福楼拜童年的沙滩初恋,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迷惑与忏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背叛……
普罗旺斯的一年 豆瓣
A Year in Provence 所属 作品: 普罗旺斯的一年
8.5 (28 个评分) 作者: [英]彼得•梅尔 译者: 王春 南海出版公司 2011 - 5
* 一杯美酒,一把舒服的椅子,聆听质朴时光的潺潺流淌。
* 此地放眼是葡萄树和山峦,生活朴素平淡。在这里,买橄榄油、采樱桃、找松露,都是大事。寻找美食,是生活,甚至是生命的重心。一个老农,一个工人,都饶有趣味。——张小娴
* 精心选配凡高油画作品。
~~~~~~~~~~~~~~~~~~~~~~~~~~~~~
普罗旺斯,地中海沿岸的瑰奇之地,孕育了法国游吟诗人,诞生了塞尚,滋养过凡高,抚慰过毕加索……直到彼得•梅尔到来,它才脱下朦胧面纱,成为一个令人口中泛甜、鼻际萦香的名字。
一栋农舍,一片葡萄园,一颗逃离都市的灵魂,梅尔就是这样开始在普罗旺斯寻觅安宁。日享暖阳,夜听虫吟,品赏美食美酒,结交农人匠工,适应乡俚乡俗。四季流转中,山居生活舒缓光阴,涤荡浮躁,沉淀快乐,梅尔几成园中一棵无所欲求心满意足的蔬菜。他用雅致而幽默的文字,记下这十二个月的自在和喜悦,引领无数焦灼心灵留驻于一种叫安享时光的幸福之中。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豆瓣
Life of Pi 所属 作品: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8.5 (65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扬·马特尔 译者: 姚媛 译林出版社 2012 - 11
一艘孤单小船,一个落难少年,一只孟加拉虎,这是南太平洋上,最艰难的生存考验。《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作者马特尔的第二部小说,但是一面市便惊艳国际文坛,获奖无数,成为畅销书。小说描写一个印度男孩和一只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一起在太平洋上漂流227天后获得重生的神奇故事。
历磨难而成长,因信念而不凡。小说内容关于冒险、希望、奇迹、生存和信心,是一 个能让人产生信仰的故事,同时也会让读者重新认识文学并相信文学的力量。书中如真似幻的海上历险与天真、残酷并存的人性矛盾,巧妙契合,更激荡出高潮不断的阅读惊喜。无论是开放式的结局还是小说对于信仰、生存,乃至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展现,都会成为每一个读者深思的问题。
本书全球热销七百万册,获得英国布克奖、德国国家图书大奖等6项国际大奖;《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等7项年度好书推荐!在台湾出版后获杨照、九把刀、南方朔等各界名人推荐。2005年译林社曾推出该书,受到诸多名人如周国平、叶兆言、李敬泽等人推荐。
此次译林新推出的这个版本,独家收录欧洲著名插画家托米斯拉夫•托亚纳克精心绘制的40幅全彩插图,值得珍藏。插画家以“罕见的优美画风”脱颖而出,赢得为《少年Pi的奇幻漂流》绘制插图的机会。插图色彩丰富,极具表现力,极好地传达了文字的意向,呈现出精致的文学质感。
“我深爱这个故事,曾经觉得它是没法拍成电影的,因为它的内容是关于冒险、希望、奇迹、生存和信心。故事最难改编的部分也是最好的部分,什么是精神力量,什么是信仰,什么是神。终于,我决定接受挑战,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我阅读的感动。”——李安
这本书是对上帝之存在的优雅证明,完美展示了故事的力量。——美国总统奥巴马
许多年来最奇特然而也是最容易读的一部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将奇谈、寓言和道德故事糅合在了一起。 ——《经济学人》
我们需要这个故事,当然不是为了掩饰我们的兽性,更是为了对我们的人性怀有信心。 ——作家周国平
PI不读“屁”,读“派”,就是圆周率π,一个最真实最神秘的数字。 ——书评人 小宝
我愿意把它看做一本人和世界(宇宙)的关系的小说。如果真的2012是末日,这本书可以留给任何幸存下来的人,它有太多的含义。 ——雕塑家 向京
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理查德•帕克。它会在危难的时候,咆哮出柙,眈眈向人,却又与人相依为命。——豆瓣网友
化不可能为可能。它把文学的想象力推到了另一个新的前沿,既奇幻、怪诞,但又天真、写实,饶富深意。少年的奇幻旅程,最后变成了令人赞叹的阅读之旅! ──评论家 南方朔
这本小说充满了让人大快朵颐的诱惑力,因为它实在太好看了。好看到不忍心复述它的情节……惊险、悬念、流畅以及信仰,这是任何时代的读者都不会拒绝的美好大餐,何况今天? ——书评人 戴新伟
我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对插图版《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一书进行描绘——即Pi的视角。Pi的所见所感是通过色彩、透视、象征和手势等的运用来诠释的...因此有些场景可能看起来很现实,而其他场景则含有格式化甚至抽象的元素(比如漆黑的大海)。——托米斯拉夫•托亚纳克
蝇王 豆瓣 Goodreads 博客來
Lord of the Flies 所属 作品: 蝇王
8.0 (50 个评分) 作者: (英)威廉·戈尔丁 译者: 龚志成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10
《蝇王》是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是一本重要的哲理小说,借小孩的天真来探讨人性的恶这一严肃主题。故事发生于想象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起先尚能和睦相处,后来由于恶的本性的膨胀起来,便互相残杀,发生悲剧性的结果。作者将抽象的哲理命题具体化,让读者通过阅读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激动人心的争斗场面来加以体悟,人物、场景、故事、意象等都深具象征意义。
2017年4月1日 已读
人性之恶导致了人类自身的不幸,然而人类却必须依靠人性之恶才能实现自我救赎。这本书通过对文明社会的守护者、知识分子、先知、拥有世袭权力的卡里斯玛型领袖的意象化表现,展现出了在类自然状态下的人类发现图景。之所以是类自然状态,是因为岛上社会存在着已有的文明经验,这也让本书的想象存在怀疑
人性 反乌托邦 外国文学 威廉·戈尔丁 小说
诗学 豆瓣
所属 作品: 诗学
9.2 (43 个评分) 作者: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译者: 陈中梅 商务印书馆 1996 - 7
《诗学》立论精辟,内容深刻,虽然篇幅不长,但气度不小,无疑是一篇有分量、有深度的大家之作。《诗学》探讨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理论问题,如人的天性与艺术摹仿的关系,构成悲剧艺术的成分,悲剧的功用,情节的组合,悲剧和史诗的异同,等等。《诗学》提出的某些观点――如情节是对行动的摹仿的观点和诗评不应套用评论政治的标准的观点――在当时具有可贵的创新意义。这篇不朽的著作集中地反映了一种新的、比较成熟的诗学思想的精华。
《诗学》强调了诗的“自我完善”,却没有提及希腊悲剧的起源和发展的宗教背景,也忽略了悲剧的存在、兴盛和趋于衰落的社会原因。悲剧人物固然应对自己的抉择(或决定)和行动负责,但在某些作品里,命运(moira)的制约或神的催动是导致悲剧性结局的重要原因。《诗学》对此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诗学》肯定了艺术在开发人的心智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但认为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使人“认出了某某人”――作者放弃了一个极好的从理论上阐述和论证艺术摹仿有益于深化人对自我以及客观世界的认识的机会。
刀锋 豆瓣 Goodreads
The Razor's Edge 所属 作品: The Razor's Edge
8.6 (46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林步升 猫头鹰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 - 11
★全新译本,专文导读
★“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整个英语世界最畅销的作家之一”毛姆长篇代表作
★毛姆唯一一部以自己的真名命名叙事者的长篇小说,美国出版首月狂销50万册
★两度被改编成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项提名,勇夺最佳女配角奖
★一本我们在20岁,30岁,40岁都 应 该用心去读的书
-------------------------------
我要走遍世上每一条路,
经历深沉的悲伤、莫名的哀愁、无尽的喜悦,
只求放手一搏、体验人生,追求灵魂中的星辰。
-------------------------------
“人生如果不想随波逐流,就等于是场豪赌,失败的人不胜枚举,成功的人寥寥无几。”
-------------------------------
“我并不怕犯错,搞不好会在其中一条冤枉路上,找到人生的目标。”
-------------------------------
“你不禁会想问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还是只能可悲地任凭命运摆布?”
-------------------------------
本书是毛姆四大长篇小说代表作中最后一部,小说初稿完成后,他说:“写这本书带给我极大的乐趣。我才不管其他人觉得这本书是好是坏。我终于可以一吐为快,对我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刀锋》出版首月,就在美国狂销五十万册,两度被改编电影,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项提名,并勇夺最佳女配角奖。
本书背景设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9年至20世纪40年代),小说主人公拉里一战时服役于空军,曾在浩瀚无垠的天空中高飞,想要“远远超越世俗的权力和荣誉”,战友之死让他惊觉生命之无奈与不可超越。退伍后,拉里不上大学,不结婚,也不愿就业,抛下亲友,到欧洲游历,最后远赴印度,在一位象神大师的静修院受到启发,顿悟了生命的真义。
本书是毛姆唯一以自己真名作为叙事者的长篇小说。书中人物虽都“另取其名”,内容却“毫无虚构”,都是源自毛姆与友人的亲身经历。
2017年2月21日 已读
新版的《刀锋》,装帧没什么瑕疵,翻译也挺好,至少保证了流畅的阅读。故事的基本结构和核心思想与《月亮与六便士》的略相似,不过加入了印度哲学的成分,多了几分神秘主义的色彩。手不释卷一直看到凌晨,在完美的结局中入眠也是挺好的。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毛姆 经典
河流之声 豆瓣
Les veus del Pamano 所属 作品: 河流之声
作者: [西班牙] 乔莫·卡夫雷 译者: 张雯媛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1
★我们这个时代最会说故事的作者,加泰罗尼亚作家乔莫·卡夫雷代表作——佛朗哥时代至今的西班牙小镇,墓碑之下安葬着被遗忘的历史。一位背负秘密的父亲,给不知名字的女儿写下长信,讲述双重身份的秘密与支离破碎的爱情。
★令人手不释卷的当代文学经典——《河流之声》出版后好评如潮,拿下当年加泰罗尼亚文学评论奖等一系列奖项。加泰罗尼亚电视三台根据小说拍摄同名电视短剧。全球已有十五种语言译本,欧洲销量超过60万册,《法兰克福汇报》热情赞颂:“这是一本每个作家都渴求实现、但鲜有人能写出的伟大作品。”
★中文版直接译自加泰罗尼亚文——配有详尽注释,介绍小说历史背景,直面西班牙内战至今的社会裂痕与隐痛。
★以书写抵抗谎言与遗忘——乔莫·卡夫雷用被禁的母语开始写作,最终征服了世界各国读者。“书写是要穿越恐惧,是要忍住痛苦。”“把内容公之于世,挽救一个被遗忘者的记忆。”
★独特设计值得收藏——保留原书十余幅墓碑图样;两层精致护封,蓝色珠光描图纸配以烫金书名,覆盖内层字迹与情绪;揭开蓝色书衣,聆听帕玛诺河永恒的吟唱。
【内容简介】
埃利森达•比拉布鲁夫人是西班牙小镇托雷纳的首富,八十余载岁月随着记忆消逝,美貌悉数化作威严。形形色色的男人围绕在她身边,出没于她的记忆:叛逆的儿子马塞尔、亦敌亦友的镇长巴伦蒂•塔尔加、忠心耿耿陪伴左右的司机和律师、聆听忏悔的奥古斯特神父……她毕生只拥有一段爱情,却早已深埋于墓碑之下。
奥里奥尔•丰特列斯,半个世纪前的小学老师,镇民们憎恨的法西斯分子,以一支画笔赢得比拉布鲁夫人的倾慕。奥里奥尔死后,夫人数十年如一日推动教会将他册封为真福。繁复的宗教仪式与一桩桩钱权交易接踵而至,她仅仅希望为年轻时的爱人恢复名誉。
这一切过往,都在机缘巧合之下浮出水面。蒂娜•布罗斯偶然得到奥里奥尔留下的笔记,却在调查的过程中越陷越深:她的生活正因丈夫背叛、儿子远走而分崩离析,奥里奥尔的故事逐渐成了她的精神支撑。她从档案卷宗、墓碑制造者和镇民的口中拼凑出历史原貌,奥里奥尔极力隐藏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他那不知名的女儿最后流落何方?年迈的比拉布鲁夫人为册封真福一事四处奔走,背后的阻力又从何而来?
帕玛诺河静静地流过,它永恒的吟唱声似乎在安抚被历史撕裂的小镇,以及在墓碑和秘密的阴影下沉默不语的人们。
【媒体推荐】
乔莫•卡夫雷是当代最重要的加泰罗尼亚作家之一。——《卫报》
除了无可挑剔的叙事手法与优美文笔,《河流之声》透过紧凑、复杂的情节,聚拢于故事核心,形塑出乔莫•卡夫雷独特的写作风格,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会说故事的作者之一。——《世界报》
伟大的加泰罗尼亚作家乔莫•卡夫雷以迅疾的笔锋辗转于多变的视角之间,从不同的时间层面描绘了戏剧性的事件,完成了一幅西班牙自佛朗哥时代至今的政治与社会文化图景。——《明镜周刊》
这是一本每个作家都渴求实现、但鲜有人能写出的伟大作品,它牢牢吸引着读者,将他们诱入一个独特的道德与情感世界中。
——《法兰克福汇报》
【精彩书摘】
★我累了,对于人生分割成一片片的秘密感到疲惫,我眷恋死亡的歇息。
★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自己的痛楚,都有遗忘或怀念的世界,但是都埋藏得很好,因为他们害怕,万一眼里有泪水,便无法瞄准目标。
★我深信你将会读到这些书信。如果你读到信了,就表示我没能活下来,也没能在你拿到笔记簿前撕毁它。你知道吗?有些星星距离我们相当遥远,得经过很多年之后,才能看到它们的光芒。幸运的话,我的声音会像遥远银河系的光芒,在我死后许久抵达你身旁。女儿啊,我们就像星星般。距离将我们变成星星,变成漆黑天空里高挂的芒刺。
流动的盛宴 豆瓣
A Moveable Feast 所属 作品: A Moveable Feast
9.0 (8 个评分) 作者: [美]欧内斯特·海明威 译者: 刘子超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11
首次收录海明威两万字遗稿,作家刘子超的全新译本,52张怀旧图片重新诠释巴黎,还原一个鲜明浪漫的爵士年代。
《流动的盛宴》为海明威回忆他于1920年代在巴黎的生活。其中穿插着巴黎文学、艺术圈 诸多名流的轶事,包括格特鲁德·斯泰因、埃兹拉·庞德、詹姆 斯·乔伊斯和菲茨杰拉德等人。书中海明威也毫不客气地对他们作出了极具个人风格的评断。虽然作者坦白因回忆中的事情年代甚远,本书中一些事件可能接近于虚构,但本书无疑是了解“迷惘一代”由来,以及菲茨杰拉德与海明威纠纷缘由的第一手资料,“虚构”一说更像是海明威自己自傲于其“写实”能力而作的诡计。
西西弗神话 豆瓣 Goodreads
Le Mythe de Sisyphe 所属 作品: 西緒弗斯神話
9.2 (111 个评分) 作者: (法)阿尔贝·加缪 译者: 沈志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8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2017年2月7日 已读
地球上的全部科学,压根儿不能是我确信这个世界是属于我的。清醒的认识在隐喻中沉没了,不确定性在艺术作品中找到了归宿。与之相比,山丘柔和的线条和夜晚摸着激跳的心口,教给我更多的东西。
上海译文 加缪 哲学 外国文学 存在主义
麦田里的守望者 豆瓣
The Catcher in the Rye 所属 作品: 麦田里的守望者
8.0 (76 个评分) 作者: (美) 塞林格 / J.D.Salinger 译者: 施咸荣 译林出版社 2010 - 4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霍尔顿出身在纽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的家庭。学校里的老师和自己的家长强迫他好好读书,为的是“出人头地,而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根本没心思用功读书,因而老是挨罚。他的内心又十分苦闷、彷徨,这种精神上无法调和的极度矛盾最终令他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了不起的盖茨比 豆瓣
The Great Gatsby 所属 作品: 了不起的盖茨比
8.3 (99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译者: 巫宁坤 / 汤永宽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空气里弥漫着欢歌与纵饮的气息。一个偶然的机会,穷职员尼克闯人了挥金如土的大富翁盖茨比隐秘的世界,惊讶地发现,他内心惟一的牵绊竟是河对岸那盏小小的绿灯——-灯影婆娑中,住着他心爱的黛西。然而,冰冷的现实容不下飘渺的梦,到头来,盖茨比心中的女神只不过是凡尘俗世的物质女郎。当一切真相大白,盖茨比的悲剧人生亦如烟花般,璀璨只是一瞬,幻灭才是永恒。一阕华丽的“爵士时代”的挽歌,在菲茨杰拉德笔下,如诗如梦,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墨色浓重的印痕。
20世纪末,美国学术界权威在百年英语文学长河中选出一百部最优秀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二位,傲然跻身当代经典行列。
带着鲑鱼去旅行 豆瓣
IL SECONDO DIARIO MINIMO 所属 作品: Come viaggiare con un salmone
7.8 (31 个评分) 作者: [意] 翁贝托·埃科 译者: 殳俏 / 马淑艳 中信出版社 2015 - 3
对第一辑《小记事》的出版我曾怀有愧疚之情,因为觉得它不够严肃,走的仿讽路线是旁门左道;但如今我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坚信写作仿讽文学不仅合理,而且根本就是我的神圣责任之所在。
——安伯托•艾柯
这一系列迷你文章是种种神奇指南之汇编:怎样辨别色情电影,怎样度过充实的假期,怎 样在空中吃喝,怎样提防寡妇,怎样讨论足球,怎样与出租车司机相处……戏谑、挑衅、怪诞而又机智。
艾柯对这些人们从未想过的问题予以解答,又对习以为常的答案提出质疑。这段令人捧腹不已的阅读旅程,带我们窥探现代生活的荒诞。
---------------------------------------------------------------------------------------------------------------------------------------------
十足幽默。……其出彩之处在于,艾柯完全不是想要搞笑,尤其是在最后一篇,他深情、动人、精彩地描述了他对故乡亚历山德里亚的观察与回忆。
——《独立报》
深刻与世俗不可思议的结合。
——《旧金山纪事报》
顽童般的机智和天才般的玩世不恭。
——《大西洋月刊》
佩拉宫的午夜 豆瓣
Midnight at the Pera Palace: The Birth of Modern Istanbul 所属 作品: 佩拉宫的午夜
8.2 (9 个评分) 作者: [美] 查尔斯·金 译者: 宋非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查尔斯•金以画面感丰富的、万花筒式的记述,重现了佩拉宫大酒店、伊斯坦布尔古城作为全世界枢纽的时代,定格了欧洲和中东历史被遗忘的时刻。他娴熟的写作展现了爵士乐时代的革命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对抗死神的外交,这些环环相扣的故事既是迷人的史诗,也是对包罗万象的都市美德的赞歌,是全世界大城市的命脉。
从穆斯林选美皇后、格鲁吉亚皇室到列夫•托洛茨基,各色人物都在伊斯坦布尔留下了印迹,金机智地串起了他们的故事,不只素材丰富,可以吸引普通读者,细节也很到位,满足了专业人士。
——《出版人周刊》
金精确细致地把这一段错综复杂的故事梳理出了几条主线,这本书有大量的考证研究,读起来非常过瘾,引人入胜。
——《纽约时报书评》
精彩绝伦……一座古城成长的烦恼,在这一背景下还隐藏了多个人物传记。
——《波士顿环球报》
这本书能够让我们仔细端详这座历久弥新的古城。
——《西雅图时报》
这本书极富感染力,令人着迷。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查令十字街84号 豆瓣 Goodreads
84,Charing Cross Road 所属 作品: 查令十字街84号
8.2 (172 个评分) 作者: [美] 海莲·汉芙 译者: 陈建铭 译林出版社 2016 - 5
纪念作者诞辰一百周年(1916.4.15-2016.4.15)
中文世界首次推出精装珍藏版
译者陈建铭修订数十处译文,精益求精
读库御用设计师艾莉女士担纲设计
内文一百克玉龙纯质纸双色印刷
世界最大圣经印刷厂南京爱德,为爱书人印制圣经
2016中文精装珍藏版将会是最美的版本!
---------------------------------------------------------------------------
1949年的纽约,曼哈顿一间没有暖气的公寓里,三十三岁的穷作家海莲,偶然看到一则伦敦旧书店的广告,凭着一股莽撞劲,她开始给这个伦敦地址写信。这一写,就写了二十年。
很多年后,她和这家书店的通信集,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不断演绎。而那家书店的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
三十多年来,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段传奇里彼此问候,相互取暖。
S. 豆瓣 谷歌图书
S. - Ship of Theseus 所属 作品: S.
7.4 (41 个评分) 作者: [美] J.J.艾布拉姆斯 / [美] 道格·道斯特 译者: 颜湘如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6 其它标题: 忒修斯之船
文豪身份 扑朔迷离
她在图书馆拾获一本《忒修斯之船》,作者石察卡身份成谜,据译者柯岱拉描述,他尚未写完便人间蒸发,生死未卜,留给世人一宗悬案。有人用铅笔写下批注,追寻石察卡真相,她也忍不住拿起笔加入讨论。
文字谜题 真实冒险
书里,失忆的男人被掳上一艘神秘的船,怪异的船员带着他进行毫无目的地却又屡屡预示他命运的航行;书外,石察卡笔下的每一桩背叛、争斗、屠杀都在真实世界中一一发生,而柯岱拉看似颠三倒四、漏洞百出的译注,竟也个个暗藏玄机。
字里行间 杀机重重
两人交换批注,资料越积越多,也越来越走进彼此内心。当他们以为终于快要接近真相,竟发现第三人笔迹,书中人物、作家命运,连同两人的生死,早已一起卷入迷局之中。
《S.》 包含精装古书《忒修斯之船》和23个材质各异的附件,这是两人穿越时空留下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你参与这一趟冒险的重要线索。这是一场超越纸书界限的极致阅读,你将成为悬疑事件的一分子,和两人一同揭开文坛最危险的秘密。
爱书的人啊,尽情坠落吧……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 豆瓣
HOW TO READ LITERATURE LIKE A PROFESSOR 所属 作品: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
8.6 (44 个评分) 作者: [美] 托马斯·福斯特 译者: 王爱燕 南海出版公司 2016 - 2
遇到这本书之前,你并不知道你会爱上文学
美国密歇根大学最受欢迎的文学公开课
美国常春藤大学指定读物 位居美国亚马逊畅销榜超过8年
《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姊妹篇 梁文道《开卷八分钟》推荐
读出一本文学书的深刻不容易,读出趣味更难
“故事一直在我们周围飞翔,我们只要伸手摘下一片就是。”
==========================================================
小时候我常跟爸爸去采蘑菇。我总是看不到蘑菇,可他会说 “那里有朵黄色的松菇”或“那边有几朵黑色的尖顶菇”。
文学教授做的事与此相似:在遍地都是蘑菇而你看不到的时候,提醒你一下。
全美最受欢迎文学公开课教授托马斯•福斯特,继《如何阅读一本小说》之后,针对小说、电影、戏剧、诗歌等各类文学作品,进行了一次新的梳理,告诉我们迈向文学探索之路,找到“蘑菇”,是多么容易且富有乐趣。
旅行的目的绝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单纯,吃一顿饭也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雨雪天也不是天气预报的问题。这些文学中隐而不说的含义,借助作者阅读文学的3件法宝、20多个小诀窍、300部作品的赏析,丰富你的阅读体验。
遇到这本书之前,你并不知道你会爱上文学。
遥远的星辰 豆瓣 Goodreads
Estrella Distante 所属 作品: 遥远星辰
8.4 (112 个评分) 作者: [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 张慧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1
故事以"我"的视角讲述了维德尔的"传奇生平"。开篇讲与我同是文学社的维德尔给人的感觉睿智得体相貌出众自学成才,与人保持距离相当神秘,但没人不妒忌他,因为只有他征服了文学社的两位女性。遗憾的是姐妹最后终结于死亡。我因入狱得已目睹维德尔首次空中写诗表演,于是开始娓娓到来维德尔及其身边人物的故事,大家的经历、找寻以及各自的结局。最终只有我再次见到并认出维德尔,只不过这是一次赏金行动。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豆瓣
Lady Chatterley's Lover 所属 作品: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8.2 (47 个评分) 作者: [英] D. H. 劳伦斯 译者: 黑马 译林出版社 2013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D. H. 劳伦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1928年在佛罗伦萨秘密出版。
小说出版后,因为其中的性描写和阶级描写饱受争议,在多个国家遭禁。1960年在英国,出版者企鹅公司甚至遭到起诉,由此引发了轰动出版界的企鹅审判,大文豪E. M. 福斯特和理查德•霍嘉特还曾为之出庭作证。法庭判处该书“无罪”后,才在英国广泛出版。
从小说写就当时到如今,小说的价值愈发得以彰显,成为20世纪的经典名著,受到世界范围内读者的喜爱,并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戏剧。
康妮嫁给贵族查泰莱为妻,但不久他便在战争中负伤,腰部以下终生瘫痪。在老家,二人的生活虽无忧无虑,却死气沉沉,直到庄园的猎场看守重新燃起康妮的爱情之火及其对生活的渴望。《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英国小说史上最有争议的作品之一,长期遭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宣布开禁后,小说一度洛阳纸贵,长期高踞畅销书排行榜并长销至今。
被禁锢的头脑 豆瓣 Goodreads
Zniewolony umysł 所属 作品: 被禁锢的头脑
8.8 (42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 译者: 乌兰 / 易丽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3
本书是198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沃什写于1950年代初的经典作品,对于二战前后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人的处境做了精彩的描述与反省。米沃什的许多真知灼见放到现今的语境下,其阐释力度依然强劲,甚至更富潜力与空间。中文世界对本书期盼不已,中文版从波兰文直接译出,同时汇集了德文版、英文版序,并请著名批评家崔卫平女士作导读,可谓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