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
被禁忌的游戏 豆瓣
8.9 (206 个评分) 李志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4年12月1日 出版发行: 口袋唱片
我是否该写一篇悲伤的乐评?
——评李志第一张专辑
文/ 郭小寒
南京算南方吗?我不知道。
南方应该是多雨和闷热的吧,可又为何能产生如此干裂和如此悲伤的歌声。
在口袋音乐随杂志介绍了李志的《被禁忌的游戏》和《凡高先生》后,
又迫不及待地独立发行了他的两张唱片——很多人从中听到了太多的惊喜和共鸣,
他们找到了许巍、木马、左小祖咒那些从前的感人的影子甚至用2006年最温暖的声音来形容他的唱片。
但,那个声音不能用温暖来形容。
听李志的歌总能恍惚的产生一个北方冬天的意象——白色的天空,干裂的树枝,刺眼的阳光,实际是冷的。
我们以为那是温暖的,是因为我们隔着玻璃。
那个声音一点都不温暖,我甚至听出了残忍和决绝——里面有太多无望的等待和生活挣扎过后的伤痕,其实他的歌是无力的,
什么也没有解决。
我们只知道关于他的很少的一点资料,1978年出生于江苏常州,1995年开始弹琴,1997年上东大工科,
1999年退学,游荡于琴行酒吧……这份简历其中太多的空白可以由他的音乐填充,满怀理想,愤怒,渴望,漫长的等待,
逃离,挣扎,背叛,无法选择,放弃,重新回来……最终他拨着吉他用自己那苍凉衰败的嗓子唱歌:
失去的青春,毁灭的理想,死亡的爱情。——像是在收集一把灰烬。
当然这些都是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音乐背后那片世界的想象,我一直觉得好的音乐不仅仅是有动听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
它一定是包含着另一个世界里不为人知的秘密,你听懂了这个秘密,所以才会爱上这个音乐。
说简单点就是惺惺相惜,但这么说又有点矫情。
反正总是有人更敏感一点,他们看到了这个世界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用尽力量想表达出来。但即便是表达出来了,
也未必有多少人能体味——这既是他的天才,也是他的悲哀。
也许,李志就是这样的人。
对于第一张专辑来说,感觉总是比第二张更粗砺一些,但其实是更敏感,有些歌做得并不完善,有些表达也是不知怎样结束的表达,
是呢喃和无助的自语。《黑色的信封》那孤独的无奈的绵长,《青春》里那一点稍纵即逝的玩世不恭,
《阿兰》那无助的期待和诀别后的眷恋。最喜欢的还是《卡夫卡》和《被禁忌的游戏》,
最可贵的是,在所有这让人伤心的感觉扎扎实实的经历过之后,他还能把这种感觉冷静而准确的描述下来,
而不是一味情绪化的抱怨和发泄,这一点是可贵的,这需要的是一种控制,当你接住这个被抛过来的完整而密封的秘密之时。
总有人选择上路,总有人选择背着吉他到处走,总有人把理想看得高乎一切,总有人拿得起又放得下
——我们只能对他们有一种遥远的敬意,希望有同样秘密的人都能听懂你的声音。
F 豆瓣
8.2 (93 个评分) 李志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1年9月29日 出版发行: 独立发行
专辑中的《寻找》《山阴路的夏天》《杭州》等歌都是李志现场演出时的大合唱歌曲。《日》作为片头曲收入了娄烨导演的电影《浮城迷事》。
李志2011年发行此专辑时只做了高品质的网络数字版,和以往的专辑一样独立发行,但是第一次尝试了无实体唱片。专辑上市时,在李志的官网上开放下载链接,并采取了“先下载后自由付费”的活动。是国内音乐行业一次具有意义的尝试。2014年由京东联合出版发行实体唱片。
我爱南京 豆瓣 Eggplant.place Spotify
8.7 (219 个评分) 李志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9年10月16日 出版发行: 2009 李志 / 2009 李志
第一部分:唱片的情况
1, 唱片由三张CD组成。第一张的九首歌曲是李志先生近五年内所写,包括《苍井空》、《家乡》、《爱》、《天空之城》等之前演出过而无录音版本的歌曲。这张CD在LHS录音棚完成录音,混音和母带将由老哥完成。除了李志乐队的成员之外,参与的乐手和歌手还有:张蔚、张玮玮、老狼、万晓利、江建民、武洪、贾轶楠、李游……等等,他们涵盖各个领域,唯一相同点是全部为男性。
2, 第二张是翻唱。李志先生在他喜爱的众多歌曲中挑选了不大可能涉及版权纠纷的七首中外歌曲。比如,俄罗斯歌曲《冬妮娅》、著名的张玮玮先生的《米店》、著名的黄秋生歌曲《美丽的梭罗河》等。所有曲目以木吉他架构,曲风基本上和民谣或者不插电类似,但和夕阳、晚霞、爱如少年无关。
这张CD李志先生邀请了众多南京音乐爱好者参与编曲和录音,其中有我们的老朋友,著名的殷志刚老师,以及李先生的大学好友刘轶伦先生,吴鑫鹏先生(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吴胖子)。他们鲜明的音乐理念将产生与以往不同的翻唱感受。录音师、混音师和制作人是著名的苏洱乐器掌门人吉松浩先生。值得一提的是李先生的侄子和外甥在百忙之中放弃游戏机和麦当劳来南京饶有兴致的合唱了他们全家都喜欢的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3, 第三张是数据盘。里面肯定有两张CD的全部歌曲的wav格式和mp3格式。不一定有一些录音照片、视频和文字。提供数字版的原因在于:便于传播也好,下载也好,自己收听也好,反正大家会转成数字格式。不如帮你们高级的转好算了,免得到时网络上各种良莠不齐的数字版本扰人眼目。
4, 唱片设计由李志先生的好朋友,《YOHO潮流志》的艺术总监翁明先生完成。他是我们所欣赏的为数不多的设计师。
5, 李志乐队的成员如下:
主唱:李志
吉他:王春、吉松浩
贝斯:张雯
键盘:胡欣
鼓:余赣宁
第二部分:和以前的不同
1, 李志先生音乐上最好的朋友刘威先生终于退出历史的舞台了!
2, 它的售价终于飞的更高了,达到了120元人民币!
3, 它终于不再用MIDI做鼓了!终于没有几百块钱的乐器出现了!终于有了著名的pro tools和U87了!
4, 它不是诅咒先生倡导的高保真和高保真他爹,也没有海豚音和R&B。但是,除了音乐本身之外的所有部分,它达到了“唱片”的要求,终于不再是Demo了!
5, 它有版号了,终于不是非法出版物了!
梵高先生 豆瓣
9.0 (300 个评分) 李志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7年1月11日 出版发行: 口袋唱片
欢愉的孤独是什么?城市游吟诗人李志再次让我们体会孤独的别样滋味。他的第二张创作专辑《梵高先生》近期由支持独立好音乐的口袋音乐正式发行,过去只能收藏简陋小样的你们,可以再次的真切聆听来自内心的声音。
做为民谣歌手,李志一直用犀利的歌词和流畅的旋律打造音乐,比起《被禁忌的游戏》,这张专辑的歌曲和整个风格都更显饱满,不单单是一人抱吉他的浅吟低唱,而是通过丰富的乐器配以清新的女声,令整张唱片跳脱过去颓废调子,引人心痛的孤独依然存在,只是在这里,孤独变成一种习惯,成为朝夕相处的朋友,甚至在某些时刻,我们能听见"欢愉"的成分存在,即使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远去。这种"欢愉",是坦然面对孤独的平静,是化寂寞为会心一笑的无言。
清澈见底的钢琴,绵延悠长的小提琴,第一只曲子如序幕般开始这场欢愉的寂寞。总让我想起年少时课堂发呆的模样,清新纯粹,不在重现。那份患得患失嘘兮不已的青春竟被仅仅一分钟的乐曲所呈现,原来成长后的惆怅我们都有一样的感触。《梵高先生》是所有曲目中最击中心房的一首,你可以拒绝旋律响起时的共鸣,你可以不让内心的感动释放,可当那句 " 我们生来都孤独 " 反复出现的时候,你是不是无法拒绝有种感觉叫做痛正在蔓延,你会不会放弃所有防备就这样和李志,用看透和麻木的心一起沉默,或者落泪。
在他的歌声中,理想是个顽皮的孩子,爱情是场不能回避的悲剧,远行是出流动的木偶表演,失去才是人生如影随形的伙伴。这一场欢愉的寂寞,还在各个城市中飘荡,李志依然游离与生活和理想之间,用最原始的方式记录关于孤独,关于成长,关于所有人的遗憾。
豆瓣
9.2 (10 个评分) 秘密后院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7年7月1日 出版发行: 南音乐
无论东南西北,后院只保持一种行进的姿态,与时俱进。
从与时俱嚣的城市,与时俱恶的人性,与时俱躁的内心,以退为进。
进,而后静。
静而不溺,沉而不滞。
惋而不伤,低而不迷。
天大地大,一心静之。
——————————————————
淘宝网购买地址(可使用支付宝);
江湖邊 豆瓣
9.1 (42 个评分) 秘密後院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9年6月6日 出版发行: 秘密後院 / 鐵黎學校
钟鼓齐鸣间,截断时间之流;眼前江山,心内世界。
万缘放下,一念单提,八支歌连缀成了这张关乎生命来去的概念唱片。从序曲小心翼翼的《来》,到尾声轻松写意的《去》,来去之间,经历了“晨钟暮鼓”的意声相和,“叶落归根”的安身立命,“灰飞烟灭”的成住坏空,“醉死梦生”的洒然抖落。
晨钟暮鼓,惊醒的是“时间”二字。这样的『江湖边』,和常情意义下征战杀伐争名夺利的险恶江湖没有太大关系,和它有关系的是另外一些东西,比如在时间之流里来去的生命。即使在“从江湖到江湖边”、“从一群人到一个人”这样的歌词里,也在表面一人一物一时一地的来去之后,隐藏着更深沉更无从说起的生命根底的无奈。
后院的秘密 豆瓣
8.0 (7 个评分) 秘密后院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南音乐
秘密后院充满了东方的人文主义情怀,他们不追求时尚,摒弃一切浮光掠影的繁华和喧嚣, 从容自如的选择了一条与时俱"退"的音乐路线。主唱小匡酷爱杯中之物,喜欢边喝酒边唱歌,同时在他的作品中也弥散着一股浓烈的酒意,歌如其酒,看似平淡中其实蕴藏着一种巨大的能量,让你随时在等待一场力量的爆发。
秘密后院擅长用中国古诗词式的语言来创作,听秘密后院的作品,犹如在品尝中国的白酒,喜欢的人自然知道其中之妙,不喜欢的也不妨笑看他们的醉态可掬。
乐队中还有年青吉他手中的佼佼者,弹拨乐手邹广超;多才多艺擅长各种东西方乐器的吹奏乐手叶宏钢;非常年青而很有潜质的鼓手梵枫;以及吹奏乐手贩贩。
宜宾夜市土摇金曲 豆瓣
8.0 (18 个评分) 衣湿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3年7月1日 出版发行: 衣湿
本专辑为网络发行,仅作娱乐和科研之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请勿将本专辑内的录音制品在营业性茶楼、舞厅、酒店、酒吧、厕所等场所播放,请勿销售,违者我砍你全家。
如认为本专辑侵犯了您的著作权,请即与我们联系,立刻下架并诚挚道歉。
如认为本专辑发扬了您的好作品,请即与我们联系,正式授权给我们翻唱。
此致,敬礼!谨以此专辑向那些带给我们欢乐的土摇乐队、歌手和歌曲致敬。
本专辑原作者包括:二手玫瑰乐队、白水、万晓利、张玮玮、曲婉婷、张悬、陈绮贞、周杰伦、痛仰乐队、万能青年旅店乐队、宋冬野、谢天笑,请大家喜欢之余支持他们的正版唱片、数码专辑和现场演出。
杭盖 豆瓣
9.1 (30 个评分) 杭盖
发布日期 2007年4月1日 出版发行: 北京东方影音公司
杭盖,一个古老的蒙古语单词,它的意思是,一个有着蓝天、白云、草原、河流、山和树林的世界。 杭盖由五个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年轻音乐家组成,一支投身蒙古音乐的乐队。乐手由蒙古族和汉族构成,乐器包括马头琴、陶布叔尔(蒙古的弹拨乐器)、吉他、贝司、鼓等等,也许还应该算上那种奇特的“乐器”——呼麦,同时用嗓子发出两个甚至三个音的演唱法。通过汲取、融合、发展不同地区的蒙古传统音乐,杭盖正在从最现代的一端迈向最古老的一端,而对经过了长时间摇滚乐和地下文化磨练的他们来说,这两个极点之间的距离,也许是最近的。“城市里长大的蒙古人,还想念他们的草原吗?”其实,这个问题属于所有的当代人,那些开始想念根的孩子。有时候,人们会提起这支乐队的前身,它曾经批判、咆哮,出版过新金属风格的唱片,但那已经是过去,而杭盖是今天,也是未来。(颜峻文)
独家发行代理:白糖罐
咨询/业务:010-66406620
网络预售:


现场销售:
请到“杭盖乐队”演出现场和“水陆观音”系列活动现场购买
全国销售网络:

欢迎加盟 中国独立音乐传播网络
乐队成员:
伊立奇:主唱、歌词创作/蒙古族/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
徐京晨:吉他、三弦、陶布叔尔/汉族/来自北京
呼格吉乐图:马头琴、低音四胡/蒙古族/来自内蒙古科尔沁
苏涌:贝斯/汉族/来自新疆石河子
陈昆:鼓、打击乐/汉族/来自贵州遵义
注:陶布叔尔(蒙古的弹拨乐器)
封面摄影:阿鲁斯
封面设计:西西
敕勒川 豆瓣
9.3 (22 个评分) 野孩子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4年8月27日 出版发行: 树音乐
“野孩子”巡演在即 全新单曲《敕勒川》首发
今年是民谣乐队野孩子组建的第十九个年头。虽然因为成员之一小索在2004年逝世,“野孩子”曾经一度面临解散,不过到了2011年,“野孩子”的另一位创始人张佺,又携手张玮玮、郭龙于云南重组了这支具有传奇色彩的民谣组合,并于2014年年初签约独立厂牌“树音乐”。如今,野孩子乐队补充加入了乐手马雪松,组成四人固定阵容,继续将野孩子的质朴民谣吟唱下去。
签约之后,“树音乐”为“野孩子”做出的第一步演出规划,就是将乐队的“大河之上”系列演出,由原来的小体量专场升级为剧场式巡演。“大河之上”是野孩子乐队每年中秋举办的民谣聚会,从2010年开始,至今已有四届。他们的歌中有着流浪者浓烈的思“家”之情——那是在这个漂泊无定、流离迁移的时代和国度里,人们心中对于最古老的“根”的渴望、质疑、眷恋、沉吟。“野孩子”民谣本身质朴且敦实的凝聚力,正好吸纳了漂泊外乡的乐迷每年一次尤为难得的相约和聚首。今年中秋,“野孩子”将于9月6日、9月8日、9月13日分别登陆成都-华美紫馨国际剧场、兰州—金城大剧院、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开启三地剧场式的全新巡演,让更多观众现场听到“野孩子”质朴、纯粹的声音。
此次巡演,“野孩子”除了带来《黄河谣》、《眼望着北方》、《早知道》、《伏热》等传唱度颇高的经典歌曲外,还将演唱乐队全新创作的新歌。其中根据南北朝时期敕勒族民歌改编的《敕勒川》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得益于敕勒族歌谣的传播力,我们如今能够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的诗句中,感受到曾经的大漠、曾经游牧祖先的生活。只不过,这首古老的歌谣最终只以文字的方式流传,后人并不知该如何哼唱。于是,擅于从民间音乐取材的“野孩子”借用图瓦族民歌的曲调,通过冬不拉、手鼓、口琴、手风琴飘渺、悠扬音色,以及高低交错的和声对古诗句的反复吟唱,使得曾经的大漠和敕勒川,通过旋律而复活。而据称图瓦人的祖先恰恰有敕勒人的血脉,两首不同时期的民歌可以合二为一,或许原本就存在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内在渊源。
“野孩子”的民谣既是古老的民歌,还是贤良的歌谣,其身上不仅流着传统的血脉,更有着现代的刻痕。这也是野孩子乐队的歌谣总能引发现代人内心共鸣的深层原因。他们此次“大河之上”之行,会精心准备各个时期的音乐作品,还将邀请到打击乐手武锐加盟演出,另有树音乐同门音乐人罗琦作为乐队成都站特邀嘉宾助阵。今年中秋,来和“野孩子”一起过吧,为漂泊的心灵找一个故乡靠岸!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平等路 豆瓣
8.8 (50 个评分) 野孩子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4年11月1日 出版发行: 北京树音乐公司
野孩子乐队 新专辑《平等路》终于由树音乐出版发行。这张迟来的专辑,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录音棚录音专辑,更像是他们送上的一份特别的声音纪录片,记录了他们最自然的排练状态,还有录音棚最容易丢失的人与音乐,环境,共同的呼吸。
In The Loft 豆瓣
9.3 (65 个评分) 野孩子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0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独立发行
2000年8月24日,野孩子乐队在北京“藏酷”酒吧作了专场演出,并录制了第一张现场演出CD《IN THE LOFT》。
野孩子历史:
“野孩子不是一个有名的乐队,小索也不是一个追逐名利的人,他们打动人,是因为他们热爱音乐。他们是用最慢的方式制作音乐的人,但这种牢固的方式也是最好的,就像他们的人一样。”——悼词
野孩子乐队于1995年2月在杭州组建,有张佺、小索两名成员。同年5月他们回到出生地兰州,通过近一年的时间对西北民间音乐进行了考察,其间包括从延安出发沿黄河步行至内蒙古,并进行了一系列创作活动。
1996年3月,张佺、小索来到北京,先后和一些乐手合作排练。
1997年元月1日和张健(口风琴),岳浩昆(贝司),于伟民(鼓手)一起在大西俱乐部作了野孩子乐队来北京的第一场演出;同年3月,来自四川的鼓手周国彬加入乐队,首次使用了由中国民间鼓改制的手鼓;8月23日在兰州举办了野孩子乐队专场演出;同年10月,鼓手周国彬离队。张佺、小索二人继续在北京排练,作过一些非正式的演出,其间鼓手由叶鸿明代任。
1998年6月,鼓手高辉加入乐队。
1999年初,野孩子乐队录制了第一张小样《咒语》,并于2月6日在北京作了样带发行演出;11月,野孩子乐队参加英国当代艺术学院(ICA)举办的“北京在伦敦”艺术节;同年,鼓手高辉离队。
2000年6月,与鼓手周国彬再次合作,参加了在北京法国学校举办的“法国音乐节”。李正凯(贝司)和冬子(沙棍)参加了此次演出;同年7月,张玮(手风琴)、陈志鹏(手鼓)和李正凯(贝司)正式加入野孩子乐队;8月24日,乐队在北京“藏酷”酒吧作了专场演出,并录制了第一张现场演出CD《IN THE LOFT》。
2001年,野孩子乐队在北京创办“河”酒吧,并每周固定在河酒吧演出;同年5月18日,参加在北京大学举行的“新青年新音乐”活动。
2002年5月,野孩子乐队参加北京迷笛音乐节;同年6月,地下发行首张CD《咒语》;8月,参加在云南省丽江举办的“丽江雪山音乐节”;11月在上海“ARK”酒吧作专场演出,并录制了第二张现场演出CD《上海ARK现场》。
2003年2月,野孩子乐队特邀张蔚担任打击乐手并参加在香港举办的香港艺术节“北京谣滚”单元。
乐坛回应:
野孩子-发自内心的歌唱(原载于2001年4月24日《中国日报》)
文/穆谦 翻译/封杰西
他们不追逐流行时尚,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音乐从不会过时。
他们的乐器大都来自西方,但你可以听出他们的音乐是深深扎根于中国西北的民间音乐。
他们是野孩子,来自中国西北。
由索文俊和张佺在1995年成立的。他们都来自甘肃兰州。他们的名字让你想到的是中国西北广阔的土地和当地粗犷的民歌。在西北(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人们经常在工作,劳动和上路时歌唱。人们大声歌唱,回声四处飘荡。当他们遇见远处的熟人,他们便高声呼叫,打着招呼。学者们相信,西北民歌中宽广高亢的歌声便起源于此。
征在野孩子早期创作的歌曲“咒语”便显现出来。在这个歌中,张佺高亢的音色为此歌增添了只有在西北民歌中才能找到的色彩。
“我最喜欢西北民歌的朴素和简单”,张佺说“听上去就是人们在给自己唱歌,而不是表演。”
由于出生于一个有着浓郁民间音乐传统的地方,小索和张佺有着对歌唱最本质的爱。
小索曾经在兰州的建筑工地上听过工人们(大部分是民工)唱歌。对他们来说,歌唱作为一种力量支撑着他们艰难的生活。
张佺的童年是在甘肃和青海的农村度过。在那儿,他从土地是劳作的农民那儿学会了唱歌。那些农民用自然的声音歌唱着生活的快乐和忧伤,这深深地影响了张佺关于音乐的理念。
当小索和张佺决定在一起作音乐时,各种来自西北的音乐形式,例如信天游(一种陕北的民歌形式),花儿(一种在甘肃,青海和宁夏非常流行的民歌),还有秦腔(陕西的地方戏曲),都成为他们音乐语言的组成部分。在野孩子的音乐中可以偶尔听到秦腔中常用的“平行四度”。
“西北民歌的影响已经在我的骨头里了”,小索说,“当我随口哼唱的时候,调子总是那儿的。”在一首叫做“黄河谣”的歌中,小索和张佺唱出了他们对那片土地和黄河的爱。歌中唱到:
黄河的水不停地流
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
月亮照在铁桥上
我对着黄河唱
每当我醒来的时候
想起了家,想起了兰州
想起路边槐花香
想起我的好姑娘
黄河的水不停地流
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
流浪的人不停地唱
唱着那黄河谣
1995年,小索和张佺沿着陕西和山西境内的黄河徒步走了一个月。他们和村民在一起,倾听农民和牧人的歌声。7月份,他们去了甘肃的莲花山,参加了一年一度的“花儿会”,一个人们聚集在一起唱“花儿”的节日盛会。人们用不同的方言,用即兴想起的歌词唱着花儿。年轻人互相唱着花儿,唱出对心上人的爱。
小索说:“我们在那儿学会了如何歌唱。”
弹着箱琴,小索和张佺开始在一起唱出了他们第一批作品,“弄品”和“离开”。
1996年3月,小索和张佺到了北京。他们有了一个新成员,鼓手高辉,以使他们的音乐增强节奏。当他们发现Conga鼓太异域了,他们尝试了使用腰鼓,一种通常是挂在腰上,由舞者边舞边敲的鼓。他们尝试把两个腰鼓并排放在一起,并将其中一个的一半截去来提高音色。
野孩子很快开始在北京的酒吧里演出,并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吸引了一些固定的追随者。他们写出了更多的歌,“消失”,“你知道”等等。
他们的一些音乐动机变成了器乐曲,例如“大桥下面”,是在三元桥下面创作出来的。“生活在地下”是关于他们刚来北京时住的地下室。“地铁”的灵感来自于那些在地铁站卖唱的音乐人。
除了写他们自己的歌,他们也改编了一些民歌。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两首维吾尔族民歌“流浪汉”和“青春圆舞曲”。“流浪汉”原名“Sikenashka”。每一个维族人都会唱。在固定的旋律中,歌者即兴编出新的歌词。维吾尔族人经常整夜整夜不停地歌唱。
在“流浪汉”中,野孩子将传统的歌词与他们自己的歌词融合在一起。“姑娘姑娘,别着急哎,我请个画家画下你。把你画在那吉它上哎,拥抱着吉它我拥抱着你”… … “人说北京的马路宽,半个小时我到对面,人说北京的姑娘好,可是我没有户口还是个穷光蛋。”
但是,生活不是一直都美好。有时乐队成员也会感到失落,对未来感到迷茫。“我想知道生活在哪里,太阳下山了,月亮下山了… … 北京,北京,我要去哪里。”这是一首写于1998年名叫“北京”的歌中的一段。
野孩子写了大约30首歌。乐队成员也发展到五个人。除了小索和张佺,还包括张玮(手风琴,小打,和声),李正凯(贝司),和陈志鹏(鼓)。
尽管野孩子曾被伦敦现代艺术学院邀请去演出,但他们还很难说是有名。除了有时去其他城市演出,他们经常在北京三里屯的“河”酒吧和“芥末坊”演出。
张佺说:“我还在寻找了解生活,但我知道我会活着,写歌,唱歌。”
//-----------------------------------------------------------------
唱到黄河停下来(纪念小索)
文/周云蓬
2003年7月,与小索曾有一面之缘.说来话就长了.之前两年,我一直没日没夜在网上打桥牌,疯狂程度令所有朋友望我而叹,认为我已经废了,搞音乐已没指望.当时在佛山老蔡琴行上班,据说老蔡曾通知所有认识我的朋友,严禁让我去他们家上网.结果没曾想我在网上打牌居然打出名堂来.北京一牌友见我身手不错,且善于组织活动,便聘我去他公司当专业牌手,每月包吃包住八百元,下午才上班,工作内容是代表他们公司出去参加比赛顺便教他打牌.对于当时贫困潦倒的我来说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这对任何一个桥牌手来说也是梦寐以求的好事情,既能玩牌又能赚钱,世界哪还有比这更称心的工作.
4月过完生日后启程赴京,随身只带一把破琴和一张最粗糙的吉他弹唱小样.心想着万一混不下去了再去音乐圈混.眼看着幸福生活已经要降临到我头上了,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命运跟我开了一大玩笑,刚到没几天,非典好象就是我带去的一样,追着尾杀到了北京.于是乎,所有的聚会活动一率取消,比赛已不可能了,只好天天在公司呆着上网打牌,白吃饭拿工资,当时也是吃得好,每天不是下馆子就是老板亲自下厨做饭给我们吃,老板一手好厨艺,几个月吃下来还真没几个菜式是重复的.加上他对所有的油米酱醋菜肉米饭都很精挑细选.兼之对营养方面研究不浅,原来一百挂零的我立马长了十来斤.可光吃没用,没有比赛就等于没有展现自己水平的机会,呆了三个月后,比赛还是没有开禁,实在不好意思这样厚颜呆下去了,于是离开了公司.当时便住到通县现在客串我和声歌手的黄旋哲家里,本来想着在北京好好混一段时间.可盘缠很快花完了,北京还一个人不认识,后来根据朋友给的电话找了颜峻,约他在河酒吧见面把小样给他,也是这时候和小索有了一面之交,还给了他一张小样,希望能在河酒吧演出.当时那小样里已经有敕勒歌漂泊手记太阳墓地这些我最重要的作品,不过看来这小样录得真的不是一般的烂了,小索最后也没找我.现在回头想想,除了记得他很瘦之外,印象已经很模糊了,当然可能他也不会记得我这个人.那时因为一直迷恋桥牌,对音乐的事情并不上心,没听过野孩子的歌,也不太清楚野孩子有多牛.所以那时还对他挺有意见,觉得他也没什么了不起,我这么好的作品他居然看不上眼,现在想想确实好笑.
听野孩子的第一首作品内在王国电台上选播的<<小马过河>>,这首非常NB的纯乐曲让我对他们大感兴趣,到现在他们的歌都基本上熟之能详.最能打动我的是他们<<黄河谣>>(我原来以为这是兰州的民歌,好象听张炜炜说的,现在知道是张全写的,唯有抱歉兼佩服),,这是一首不需要任何伴奏的歌,真正达到了民歌那种自然随心的境界.可惜天妒英才,小索已随风而逝.为了这一面之交,也为了他们如此动人的音乐,我决定给他写一首歌,为了不偏离他们的风格太远,我先用黄河谣的歌词谱成另外一首曲子,然后这两个月一直在想怎么填上自己的词,昨晚通宵弹着琴,到早上七点半了,忽然间灵光一闪,出来了第一句歌词,后面也就应声而出,这是我所有作品中作词速度最快的一首.也是今年最重要的第一首作品,而且这歌名起得实在是很让我满意.真不知道今年还能不能写出比这更好的作品.
唱到黄河停下来(纪念小索)
--送给小索及所有热爱野孩子的人们
你把歌儿唱起来
唱到月亮长出来
唱到黄河停下来
唱到星星掉下来
你把歌儿唱起来
唱到翅膀长出来
唱到风儿停下来
唱到眼泪掉下来
嘿咿呀嘿咿呀喔
嘿咿呀嘿咿呀喔
嘿呀啦嘿咿呀嗬
嘿咿呀嘿呀嗬
//-----------------------------------------------------------------
李文峰:(《音乐天堂》主编)从这条路走过来的人,都是无怨无悔的,只是希望家人不要太难过。虽然小索离开了,但剩下的人应该用音乐的方式继续表达对逝去的人的思念。
//-----------------------------------------------------------------
颜峻:(乐评人)野孩子是新民谣比较早的尝试,他们把民间的一些音乐在形式上进行革新,同时又保存了民间的本质。与创作方式投靠盲目与抄袭的乐队相比,野孩子先是用做人的方式树立了乐队的气质。他们的创作过程才是真正的生活。
黄河谣 豆瓣
9.4 (112 个评分) 野孩子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6年10月5日 出版发行: 河音乐
小索和张佺唱出了他们对那片土地和黄河的爱。
黄河的水不停地流
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
月亮照在铁桥上
我对着黄河唱
每当我醒来的时候
想起了家,想起了兰州
想起路边槐花香
想起我的好姑娘
黄河的水不停地流
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
流浪的人不停地唱
唱着那黄河谣
雨来 豆瓣
9.2 (46 个评分) 白水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9年11月1日 出版发行: MidNight Productions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秋,杜甫只身由蜀地抵京。长安城中秋风离离,落叶萧萧,满目秋索,连呼吸都透着彻骨的风寒。诗人衰骨支离,病卧旅次。时紧时疏的秋雨,凄迷不绝,更显得周天寒彻。屋外,逆旅的地上已积起一汪汪水潭。屋内,湿冷的木榻长出了一串串青苔,仿佛都要蔓延到身上了。“那一二旧友故人会来看我的吧”,诗人看着窗外那迷濛的雨幕想。这样想的时候,那颗枯冷的心似乎暖暖地跳了一下。
此后,雨来,便是故友,是知交,是冷寂秋夜里熨帖离人孤单的心的一壶热酒。
今春三月,我南下江城与白水、赵先生等故友相晤。我们白日放歌黑夜纵酒,荒唐恣肆癫狂顽劣,很是快意。临别的前日,白水陪我再去看一看岷江。那天阴霾深重江风刺骨,川南的初春竟好似北国的深秋。空旷的江畔只有一个瘦削的小姑娘在独自跑跳着玩耍,那孤寂的身影充斥于天地间,化为离愁别绪层层压在我们心头,仿佛浓浓的秋意。我们无语泪先流,如天空淅沥飘起雨来。归途中,我对白水说何不记录下这些呢,人生中此刻的友谊彼时的情绪。白水点点头,说“我也正在想这个”。
于是,有了《雨来》。所以,《雨来》是友情的寄予,是世间爱的承载,是漫漫人生中我们对当下春喜秋愁欢聚伤别的珍重。
花落春仍在。花开花落,流年似水,如花美眷于花落无声静水深流里成为鹤发鸡皮,心也在此间变得宁静岑寂,如呼吸里悠然淡远的花香。江对岸昂藏吼起的山歌惊飞了驻足窗台的雨燕,她们在微雨里呢喃盘旋着远去,在天空剪下依稀的翼影。是那个潦倒浊酒醉情山水交游禽鸟的痴汉吗?亦或那个狷狂落拓执著柳岸冥顽桃源的少僧呢?都是这一角南国水土孕育出的灵魄吧,他们驾御竹风飘逸雨中,是神仙的后代。
雨似乎从那个秋夜起就没有停过。夜如秋水,那寒意层层浸濡而来,仿佛要把人拉落水底。玉谿生独对烛光,恍如身在水中摇曳的孤筏。锈痕满布的铜镜里隐约的身影鬓已星星也。蹭蹬半世,如今又流落这巴山蜀地。院内池中干枯的荷叶被雨击打得噼啵作响,好似那日暝寂的花台寺里寥远的木鱼声,交织耳际,回荡在心底,一时烦嚣一时清宁。北国是否皓月当空,还是夜雨如斯?西窗烛影烁烁,你是否又弹起那具锦瑟,还是已经安睡?你的手冷吗?这缠绵的阶前雨该是你枕边滴落的相思泪吧?
春之落花与秋之夜雨都坠入在《雨来》里。《雨来》有魏晋风度,有晚唐气蕴,她是缱绻千年的一帘幽梦,是绵延古今的一曲骊歌。在这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无论繁星满天,无论残月半弯,无论灯火璀璨,无论晦暗无边,夜阑人静时,她都会在耳边响起,从时光之海的彼岸,轻轻地一遍遍地吟唱,她唱着:雨来,来,来,跟我来……
文:雨来
豆瓣
8.6 (23 个评分) 白水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8年11月1日 出版发行: Midnight Productions
他们说人的一辈子都行走在路上
一天,我停下来脚步,看了看身后的路
在路的那边,有着你我共同拥有的故事,于是我就记下了.
碎音杂记 豆瓣
8.8 (16 个评分) 白水 类型: 电子
发布日期 2013年12月1日 出版发行: 空白聲
作曲:白水
all music by baishui
器樂,音效,编混:白水
instruments,sounds,produced,mixed by baishui
母帶:羅可居
mastered by luo keju
設計,繪畫,人聲:袁田
vocal & artwork by yuan tian
在每一条伤心的应天大街上 豆瓣 Spotify
7.2 (72 个评分) 李志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6年11月20日 出版发行: 自由落体文化
李志2016年新专辑。是李志以独立音乐人身份制作发行的第九张录音室专辑。
词曲:李志
编曲:李志乐队
吉他:袁铮、赵永庆
贝斯:张雯
键盘:李天雄
鼓:余赣宁
打击乐:魏星
口琴:陈岍
和声:朱格乐、阿玛尼、张怡然
录音师:张俊
混音师/母带工程:姜北生
录音棚/混音棚:S.A.G
特别感谢
《彩色派对》与《一个夜晚》小号演奏:史立(万能青年旅店)
《克兰河》口白:Sembat、Aray
2017年1月29日 听过
在如今的中国民谣爱好者圈,听逼哥的歌并且赞赏他正在变成一种政治正确。或许真的因为同样的境遇和遭遇而产生共鸣吧,这样无可厚非。但是仍然有必要冷静下来,不要把逼哥捧得太高,要不然他会摔得很惨。
专辑 大陆 迷幻 退步
新生 豆瓣
GALA / 坡上村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7年3月22日 出版发行: 索尼音乐娱乐
新生,是从梦里向穹顶之下跳伞。
新生,是太阳孕育出一个黎明,又放逐掉一个黄昏。
新生,是火箭被点燃升空的刹那。
新生!
13周年丨Hello World:)
Gala无意编写生命的颂歌,但却给她无以复加的礼赞和崇敬。Gala用一首歌的力量,让走在新生之路的你和我可以永远年轻,令人嫉羡。
生命在成长,在嬉戏打闹,在唱着爱恋的歌,在目送一些远去,在诉说一些痛苦,在最灿烂的时光里获得陪伴,在最残酷的时代中坚持着爱,在最黑暗的轮回中让自己归零 ,重启,重获新生,宛若处子。
搞不定的时候,记得还有Gala在这里!
重来,跟我们一起,闭眼,再睁开,全新的天地:
你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