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今注今译(全三册) 豆瓣
8.6 (14 个评分) 作者: 陈鼓应 注译 译者: 陈鼓应 中华书局 2009 - 2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名著,又是优秀文学作品,几千年来流传甚广,影响极大。这本《庄子今注今译》参考了古今中外各种校注本,择善而从,对《庄子》全书作了详细而全面的注释和今译,是一部较好的《庄子》通俗读本。
庄子哲学( 第二版) 豆瓣
作者: 王博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 8
《庄子哲学》是当代中国著名学者王博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是国内研究先秦诸子,尤其是老子和庄子哲学的著名学者。
一方面,作品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主要研究公认出于庄子之手的内七篇,在这部书中,作者尝试了一种新的解释庄子思想的方式,也是一种新的学术专著写作的范式。作者在对原文精准把握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了庄子哲学的内在精神,描述了庄子与世道那种微妙的张力。在这种精细的探寻中勾勒出了庄子独特的人格气质和非凡的精神魅力。可以说这是一部渗透了个人体验和感悟的学术作品。这就避免了某些假国学、伪国学作者望文生义、胡乱发挥的弊病。
另一方面,作品有极强的亲和力。该书最初是由全校公开课讲稿整理成,所以语言上通俗易懂,充满了作者多年来研究庄子的心得,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该书从04年第一版以来,在广大的大学生群体中一直脍炙人口,先后重印了八次,生命力之长远超过时下滥觞的国学跟风之作。
庄子哲学 豆瓣
作者: 王博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 3
《庄子哲学》主要研究公认出于庄子之手的内七篇,作者是国内研究先秦诸子,尤其是老子和庄子哲学的著名学者。在这部书中,作者尝试了一种新的解释庄子思想的方式,也是一种新的学术专著写作的范式。作者在对原文精准把握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了庄子哲学的内在精神,描述了庄子与世道那种微妙的张力。
在这种精细的探寻中勾勒出了庄子独特的人格气质和非凡的精神魅力。可以说这是一部渗透了个人体验和感悟的学术作品。
庄子注疏 豆瓣
作者: (唐)成玄英 / 曹础基,黄兰发 校 (晋)郭象 注 中华书局 2011 - 1
《庄子注疏》一书,晋时极受重视,注家众多,其中以郭象注最受欢迎。郭注重义理,对庄子思想颇有发挥。唐人成玄英在郭注基础上,对书中的史实典故、人物地名、字词音义等重加考释,内容翔实,亦有章句串讲,是研读《庄子》之必读书。《庄子注疏》为简体横排本,收入“中华国学文库”丛书。
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 豆瓣
10.0 (7 个评分) 作者: [清] 王先谦 撰 / 刘武 撰 中华书局 1987 - 10
《新编诸子集成》是建国后对诸子著作的系统清理,相对于民国时期出版的《诸子集成》来说,后出转精,是目前最好的古代哲学资料。
《庄子集解》广收前人注释,且简炼明捷,是研究《庄子》较好的参考书。近人刘武的《内篇补正》,在广泛引证为基础上,对许多传统注释做了补正,颇有见地,可资研究者参考。
中国艺术精神 豆瓣
作者: 徐复观 商务印书馆 2010
徐复观所著的《中国艺术精神》,一个基本的意思,是说明庄子的虚、静、明的心,实际就是一个艺术心灵;艺术价值之根源,即在虚、静、明的心。简单来说,艺术要求美的对象的成立。
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正文十章中,仅在前两章着重从哲学上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艺术精神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艺术精神进行阐发,凸显出只有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艺术精神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而在后八章则着重通过对汉以后的绘画与画论的解读,揭示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艺术精神对中国古代绘画与画论演变的深刻影响。
庄子集释(全三册) 豆瓣
9.6 (9 个评分) 作者: [清] 郭庆藩 撰 / 王孝鱼 点校 中华书局 2006 - 1
清代学术最为昌盛。清儒提出来的“实事求是”的原则成为学术近代化的标志。《庄子集释》是清代关于《庄子》的注疏、训诂的集大成之作。中华书局将之编入《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多年以来一直为学界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