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国家构建 豆瓣
State Building: Goverance and World Order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所属 作品: 国家构建
7.6 (9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朗西斯·福山 译者: 郭华 / 孟凡礼 学林出版社 2017 - 7
★ 日裔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哲学家和理论家,其著作的出版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巨大兴趣,俨然形成一股“福山热”。
★ 知名出版品牌“理想国”旗下的福山系列作品的完美收官之作。
★ 福山名作《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的姊妹篇,对国家理论的进一步反思之作。
★ 北京大学教授李强近两万字的长篇导读,全面梳理国家理论的历史和发展,解读福山国家理论的精髓和对当下中国的意义。
本书围绕国家构建这一命题,在国家治理和世界秩序两个层面上进行了讨论。
本书的主要观点:国家构建是最重要的命题之一,因为软弱无能国家或失败国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严重问题的根源;应当精简国家功能的范围,但是应同时加强国家功能范围内的能力;如何把强有力的制度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国际社会在对他国进行干预时应当重视事后国家构建的艺术。简而言之,建设小而强的国家不仅是民族国家自身的目标,也是国际社会援助或干预的目标。从国家概念的辨析,到组织理论的介绍,再到政治现实的反思,福山完成了关于国家构建的完整论述。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修订本) 豆瓣
所属 作品: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作者: 仇鹿鸣 2020 - 8
对魏晋之际的诸种研究,大体是站在陈寅恪先生相关论述的延长线上加以发展、修正,运用政治集团学说所具有的利弊在这一时段的研究中也有充分的体现。自从1980年代以来,涌现了不少从个别历史事件的考证入手,通过细节的考证复原魏晋之际政治变局的佳作,本书之作亦得益于此。《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采取将政治史与家族史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在政治史的脉络中探讨西晋权力结构从形成到崩溃的过程,另一方面考察魏晋大族之间的政治、婚姻、交往网络,探究这一网络在魏晋政治变局中发挥的作用。
中国的单位组织 豆瓣
所属 作品: 中国的单位组织
作者: 李路路 / 李汉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 - 3
三联生活书店出品。“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修订版)——“单位”与“单位人”、权力结构与行为选择、利益关系与资源分配、个体与群体心理特质,探寻单位组织内外不容忽视的作用机制
“单位”在中国社会中一度是使用频率极高的名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一书依据问卷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城镇社会中的“单位”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了“单位组织”在本质上不同于一般工作组织的诸多方面,探讨了在中国的单位组织内,资源是怎样形成和分配,权力在资源的形成和分配过程中怎样产生,资源和权力怎样制约和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以及在单位组织中人们的服从行为又怎样与资源、权力相交换。
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单位的定义和覆盖范围有了很大变化,但其作用和影响却持续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可作为理解衍生中的各类组织体系的参照系。通过对“单位”的分析和探究,可一窥组织机构中的作用发生机制,以及个体与群体心理,从而收获理解中国社会和社会结构的相关视角。
逃避统治的艺术(修订译本)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 An Anarchist History of Upland Southeast Asia 所属 作品: 逃避统治的艺术
9.1 (23 个评分) 作者: [美] 詹姆斯·C·斯科特 译者: 王晓毅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 - 9
作者通过东南亚山地的历史指出,国家总是试图将山地的居民集中到平地,从事水稻种植,而山民则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国家的控制。传统的观点将山地的居民看做是落后和野蛮的,国家政权延伸到这些地区被看做是推动了这些地方的进步。但是斯科特通过对这个地区历史的研究发现,看起来似乎是落后的 山地少数民族可能并不落后,他们居住在山上,选择了不同于谷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是因为他们希望借此逃避国家的统治。
作者指出,他讨论的对手是法国学者布罗代尔,因为在布罗代尔那里,文明与国家经常是被混在一起的,而作者则强调,在国家统治范围之外,有着同样的文明。
作者詹姆士•斯科特是美国人类学界研究农民问题的领军人物,其《农民的道义经济》一书出版以后,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其《弱者的武器》和《国家的视角》都对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现在是耶鲁大学的政治学和人类学斯特林讲座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其主持的“农业研究”是一个跨国的高水平博士后研修项目,至今已经延续了近20年。
【推荐】
这部著作可能是迄今为止詹姆士·斯科特最重要的著作。它具有深入的洞察力、创造性和同情心。很少有学者具有更敏锐的能力可以洞察那些没有历史、居于在完全不同的地点,并采用完全不同的实践和形式的人群的能动性。事实上,这已经使他非常接近于无政府主义的理想,也就是人们不仅可以逃避国家 ,而且可以避免国家形式本身。
—杜赞奇 (Prasenjit Duara)
这是一个出色的研究,富有人文和文化的洞察力,这部著作将改变读者对人类历史,以及对他们自身的思考方式。这是我所阅读过的社会历史和政治理论中最具吸引力和激动人心的著作。
—罗伯特·郝夫纳 (Robert Hefner)
2020年8月1日 已读
从来没有见过的观点,带来很大的启发。不过前半部分作者的论证太多反复了,在材料的驾驭上有很大的问题。
2019 东南亚 人类学 历史 政治
二重奏 豆瓣
所属 作品: 二重奏
作者: 严耀中 中西书局 2019
本书稿为1990年吉林教育出版社的重印修订本,从行政、军事、经济、刑法等诸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北魏前期社会及政治制度的特点,对其政治制度全面地加以描述与总结。
豆瓣
Kar 所属 作品:
8.4 (28 个评分) 作者: [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译者: 沈志兴 / 张磊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5
《雪》是帕慕克的第7本小说。故事发生在1992年的四天四夜里。主人公卡,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借着记者的身份在土耳其偏远小镇卡尔斯城游逛。现代与传统,政治与宗教……这些冲突把卡尔斯城的人们分为两极,整个小镇的氛围充满了压抑、愤怒、阴谋和暴力。
大雪封途,卡尔斯通往外部的一切交通都被割断。大雪下得无休无止,杀人的枪声响起在舞台上,卡尔斯陷入了军事政变的恐怖之中。爱情故事、恐怖谋杀案、历史纠葛及政治冲突,都浓缩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城镇中。
近人可读 豆瓣
8.2 (237 个评分) 寸铁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19日 出版发行: 太合乐人/Indie Works
钢琴\键盘\合声:杨绍昆
电吉他:洪宇
贝斯:胡尚洪
鼓:贺正超
木吉他\唱:刘涛
词:刘涛
曲:杨绍昆(1 2 3 5 7 8 9)刘涛(4 6 9)
编曲:寸铁
录制时期:(2019.07.02_12.27)
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 豆瓣
所属 作品: 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
作者: 金观涛 / 刘青峰 法律出版社 2011 - 6
金觀濤、劉青峰是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曾合作出版《興盛與危機》(1984)、《開放中的變遷》(1993)等著作。作為該系列的第三本著作,本書從中國社會是一個超穩定系統假說出發,著重討論中國歷代政治文化特點及其演化機制。本書的切入點十分有趣,通過比較魏晉 南北朝時期佛教傳入及近代西方文明這兩次重大外來文化衝擊,探討中國文化融合消化外來文化具有的共同模式;並進而揭示二十世紀中國現代思想和共產革命起源。本書結構嚴謹,立足於中西比較,提出不少有創見的觀點,對中國歷史、思想史的研究者和學生,是一本具有啟發性 的重要參考書。
什么是民粹主义? 豆瓣 Goodreads
What is Populism? 所属 作品: 什么是民粹主义?
7.9 (57 个评分) 作者: [德]扬—维尔纳·米勒(Jan-Werner Müller) 译者: 钱静远 译林出版社 2020 - 5
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但人民去了哪里?——贝尔托·布莱希特
★★民粹主义诊断之作:仇视精英、反对多元、垄断人民★★
☆紧扣国际政治新趋势,教你看懂现代社会的民粹危机☆
☆民粹主义不仅事关政治,更事关人性的弱点☆
☆普林斯顿教授精到解读,国内知名政治学者刘擎作序推荐☆
“米 勒这本小书……对澄清“什么是民粹主义”做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阐 释,并针对当下的政治现象提出许多敏锐而深邃的批判分析。”——刘擎
在过去的几年里,世界见证了玛丽娜•勒庞等民粹主义者的崛起。他们宣扬自己代表真正的普罗大众,借助“平民政治”和“沉默的大多数”等口号,对精英包揽的政治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是,到底什么是民粹主义?它真的是对民主的纠错和补充吗?
在本书中,米勒定义了民粹主义的核心要素:它反对多元主义,垄断对人民的定义,剥夺持反对意见者的人民资格;民粹主义并非民主政治的正当组成部分,而是它挥之不去的永恒阴影。
在米勒看来,危险和误解都源于概念的模糊不清。只有明确了民粹主义的本质,我们才能在民主政治的实践中更好地应对它的挑战。
2020年6月5日 已读
民粹主义的核心要素:反对多元主义,垄断对人民的定义,宣称自己代表人民所希望的集体利益,剥夺持反对意见者的人民资格;民粹主义并非民主政治的正当组成部分,而是代议制民主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民粹主义是民主真正的威胁。
2019 历史 政治 政治学 政治社会学
美国夫人 (2020) 豆瓣 TMDB
Mrs. America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美国夫人
9.3 (250 个评分) 导演: 安娜·波顿 / 瑞安·弗雷克 演员: 凯特·布兰切特 / 罗丝·伯恩
探討促使《平權修正案》(Equal Rights Amendment)通過的民權運動和當時社會上出人意表的強烈反對。
共产党宣言 豆瓣
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 所属 作品: 共产党宣言
6.8 (6 个评分) 作者: 马克思 / 恩格斯 译者: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人民出版社 2014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著作单行本: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撰写的纲领。在这个纲领性文献中,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述了无产阶级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的伟大历史使命,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
人的境况 豆瓣
Human condition 所属 作品: 人的境况
9.2 (18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汉娜·阿伦特 译者: 王寅丽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1
这部极具原创性的著作,通过对劳动、工作和行动;权力、暴力和体力;地球和世界,以及财产和财富等诸概念的区分,强调了人在面临现代社会高度科技化、自动化和经济现代化情境下,仍然具有的“复数性”和开端启新的行动能力,从而重树人们对于人类事务的信念和希望。这本曾被欢呼为“参与式民主的教科书”,将批判的目光投向我们当前认为理所当然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时隔50年,这《人的境况》的原创性仍然像当时一样令人瞩目,并能激发起新的思想和讨论。
六论自发性 豆瓣 谷歌图书
Two Cheers for Anarchism——Six Easy Pieces on Autonomy, Dignity, and Meaningful Work 所属 作品: 六论自发性
8.7 (90 个评分) 作者: [美] 詹姆斯·C. 斯科特 译者: 袁子奇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 4
【内容简介】
著名的当代思想家、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斯科特曾告诉我们国家的视角为什么是错的。现在,在这本简短易懂、极其个人化的新作中,他论证了无政府主义者的视角为什么重要。他用引人入胜、斗志昂扬,甚至幽默的方式,捍卫重视地方性知识、常识、个体创造力、自发性的无政府主义思维,令我们能够审视世间百态……小到学校、工厂、养老院、游乐场里的日常社会政治互动,大到民众抗议和革命。
【编辑推荐】
书中的无政府主义不是意识形态,也无关政治立场,而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模式,可以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类现象,如红绿灯的设置、抄近道形成的小径、地名的设置、林场或种植园的管理、游乐园的设计、科学文献索引体系的意义、养老院与老人间的关系等。通过带入无政府主义者的非国家视角,斯科特讨论了这些现象中蕴含的悖论。例如福特的种植园反映了一些为追求效率而设定的规程反而造成了效率的缺失,危地马拉当地农民的果园看似杂乱无章的表面安排后面之下却又更科学的逻辑。总之,作为一位社会科学大家撰写的关于自发性的随笔集,这本小册子中汇集了对生活中小事的思考,有助于读者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
2020年5月25日 已读
开头看来并不是一本讨喜的书,越往后越给人启发性。人与人的无序状态下自发产生秩序,这种宝贵的自发实践构成对国家主义与集权政体的一种反思(或者反抗),人面对自身仿佛注定被异化的命运,似乎又多了一个可以望见的出路。宏大叙事控制的历史早已失去其合法性,精英与机构展示出来的秩序早晚会被撕下其虚伪的面具,集权政治塑造的秩序和纪律充其量是为看似混沌无序的现实补充某种幻象。有时候逛豆瓣的小组,看到各成规模的小组都订立了自己的组规,这大概也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尝试罢。充满各种秩序并且持续被秩序塑造的历史和现实让人透不过气,倒是书中所说的种种“自发性”能看到人之为人的可爱之处。
人类学 政治 政治哲学 政治学 无政府主义
秦汉官制史稿 豆瓣
作者: 安作璋 / 熊铁基 齐鲁书社 2007 - 1
在整个古代官制史中,秦汉的官制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
秦汉以前的官制,班固说是“夏、殷亡闻焉”。师古曰:“盲夏,殷置官事不见于书传也。《礼记?明堂位》曰:‘夏后氏官百,殷二百’,盖言其大数而无职号统属也。”①当然,事实上并不是毫无所闻,只不过无系统的记载罢了。而班固所说的 。周官则备矣”②,也不尽然,《周书》、《周礼》的记载也不是完全可靠的。总之,秦汉以前的官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秦汉以后在官制上有一个大的变化,《汉书?百官公卿表》说。“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一方面是“汉因循而不革”,即所谓的“汉承秦制”,另一方面同时又是“颇有所改”。改变的地方实际上很多,本书中随处可见。“因循”当是就主要方面或者说主要精神
而言,从这方面说,不但是“汉承秦制”,在某种意义上秦汉宫制又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这就是秦汉宫制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意义。
秦汉官制的特殊地位又是和秦汉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致的。毛泽东同志在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时指出:“如果说,秦以前韵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那末,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保留着封建割据的状态。”①作为一种国家政权形式,或者说是一种政治制度,放在世界史中去考察,这种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确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之一。这一特点是秦朝开始,汉朝逐渐完善的。
官僚主义的起源和元模式 豆瓣
作者: 孙越生 2012 - 6
本书为作者最重要学术贡献,是继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后,国内第一部最有系统的“官僚主义论”。他沿着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的思路,继续研究整个人类,特别是当代中国的官民关系,自成一说。著述显示作者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深厚,视野开阔,来龙去脉分明,特别是对一些长期流行的观点的指谬,不留情面,证诸实践,显示了理论的、逻辑的力量,可视为将来建立“官僚主义学”的奠基之作。
纵欲与虚无之上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纵欲与虚无之上
9.1 (7 个评分) 作者: 钱永祥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 10
透过这些学术论文、书评、有关台湾事务的公共议论以及历史的反思,作者将政治哲学与政治行动的伦理思考结合,形成了一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意识与实践伦理远景。作者强调,对比于虚无主义和保守主义,现代伦理必须另寻平等这项基本公共价值作为出路。可是平等主义的深远、广泛涵蕴,包括在多元性和普遍性两方面的严峻要求,还有待实践者在公共生活里耐心地琢磨和推敲。
辉煌中国 (2017) 豆瓣
6.2 (11 个评分) 导演: 潘敏 演员: 李立宏
《辉煌中国》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六集电视纪录片。全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脉络,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2020年4月10日 看过
党课观看。第一集是真的把我震惊到了,但是越往后越不踏实,真是高开低走。中国现在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这些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和这一套老练的政府机关,当然这部纪录片告诉我们领导人的英明领导是最重要的。不过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这些问题不是光靠骂就能解决的,反思和批判的确很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干实事儿、做出改变。总之骂的同时不要觉得现在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就是了。
2017 CCTV 中国大陆 共产党 发展
假如我是真的 (1981) 维基数据 IMDb TMDB 豆瓣
假如我是真的
8.1 (54 个评分) 导演: 王童 演员: 谭咏麟 / 胡冠珍
其它标题: If I Were for Real / Jiǎrú wǒshì zhēnde
李小璋(谭咏麟 饰)是下放到东风农场的知青,某日,他进城看戏,被剧团的赵团长(崔福生 饰)、文化局的孙局长(雷明 饰)等人误认为是首长的儿子而接受了诸位热情的招待,李小璋一时之间找不到机会解开误会。
李小璋有一位名叫周明华(胡冠珍 饰)的女友,两人于农场相识,交往多年,彼此之间感情十分要好。然而,周明华已经托关系将自己调回了城市,李小璋依旧留在农场,因此,周明华的父亲坚决反对两人的结合,可是,此时周明华的腹中已经怀上了李小璋的骨肉,如果不能及时结婚,她将身败名裂。如众星捧月般的李小璋受宠若惊,决心假戏真做,他利用有求于他的赵团长和孙局长,为自己搞到了回城的介绍信,然而,谎言总有被揭穿的那一天,身份败露后,李小璋站在了被告人的席位之上。
投奔怒海 (1982)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投奔怒海
8.5 (265 个评分) 导演: 许鞍华 演员: 林子祥 / 缪骞人
其它标题: Boat People / Passeport pour l'enfer
日本摄影记者芥川(林子祥)三年后重返刚刚解放的越南采访,遍地的生机令他心生欢喜,但当他无意间走进城市的另一隅结识当地女孩琴娘(马斯晨)后,方知之前所见不过是越共政府特意为他这样的外国记者安排的粉饰太平的假像。
在琴娘并非刻意的“导游”下,越南平民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悲惨生活逐渐被芥川尽收眼底。琴娘一家人、战后唯一留下来的某酒吧的老板娘(缪骞人)及她的正想方设法逃离越南的情人祖明(刘德华)等人的被越共任意践踏的自尊强烈地触动着芥川敏感善良的心,尽管他并无彻底改变他们命运的能力,却仍是尽力给予帮助。
霍布斯的宗教批判 豆瓣
Die Religionskritik des Hobbes: Ein Beitrag zum Verstndnis des Aufklrung 所属 作品: 霍布斯的宗教批判
作者: 【美】施特劳斯 译者: 杨丽 等译 / 黄瑞成 校 华夏出版社 2012 - 11
《霍布斯的宗教批评:论理解启蒙》是青年施特劳斯致力研究的哲学问题“理解启蒙”,施特劳斯意识到,要真正理解霍布斯的政制设计,首先必须理解霍布斯对宗教传统的批判。尽管是施特劳斯放弃了的研究成果,对我们认识自由民主制的应然之理仍然具有重大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