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
启迪 豆瓣
Illuminations: Essays and Reflections 所属 作品: 启迪
9.3 (17 个评分) 作者: [德] 瓦尔特·本雅明 / [德] 汉娜·阿伦特 编 译者: 张旭东 / 王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 7
本雅明是德国著名哲学家、文艺理论家。本书精选了本雅明最精彩的文章.
才女之累 豆瓣 Goodreads
The burden of female talent the poet Li Qingzhao and her history in china 所属 作品: 才女之累
9.3 (48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朗诺 译者: 夏丽丽 / 赵惠俊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7 - 3
本书是一部关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研究专著。作者在古今浩繁的相关资料中爬梳抉择,经过严密的分析论证,认为后人对李清照一代才女形象的认知和看待她的立场经历了层累性的改变,几乎所有关于李清照的惯常言论都是经过精心阐释的产物,只有经过传统这一棱镜的折射后,李清照才为正统文化所接受。后人为了强化她的传统形象,在明代结集的李清照的作品中,甚至混杂了后起的拟伪之作。作者将数世纪以来外加于李清照的累赘层层剥离,以重构一个接近本来面貌的李清照的形象,揭橥数世纪以来颇富趣味的李清照接受史。
万卷 豆瓣
所属 作品: 万卷
6.7 (6 个评分) 作者: 王宇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1
"北宋(960—1126)由于印刷的大规模使用及随后书籍生产的繁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转型时期之一。诗人黄庭坚(1045—1105)活跃于这一转型的鼎盛时期,其诗歌和诗学既受这一转型的影响,也影响并奠定着这一转型的方向。
本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思想和物质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黄庭坚以技法为中心、以阅读为根基的新诗学,体现的既是十一世纪总体思想文化中对方法和规范性指导原则的向往;对隐藏在外表下的深层结构和意义的追寻,也是对当时新生的印刷文化的一种反应。其诗学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是试图找到一种新的阅读和写作方法,既对这一急剧变化了的物质文化现实进行有效地因应,又能使其所继承的文学传统得到延续和发扬。
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 豆瓣
所属 作品: 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
8.0 (7 个评分) 作者: 商伟 译者: 严蓓雯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 9
《儒林外史》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以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反讽手法展示了士林的众生百态,而且在于它触及到了儒家精英社会的一些核心问题及其困境。本书以此为出发点来解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作者认为,十八世纪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的转变,这些转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儒家世界的最终解体。《儒林外史》既是这些转变的产物,也是对他们的回应。而这正是《儒林外史》的意义所在,可以用来解释他在中国思想、文化和文学史上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唐代文学史 豆瓣
所属 作品: 唐代文学史
作者: 聂石樵 2008
这部文学史是聂石樵教授数十年学术成就的总结,也是对我国50年来古代文学教学和百余年古代文学研究进行的反思与总结。
这部文学史在文献、文体、历史、史识四方面表现出显著特色。作者主张“无徵不信”,因而所引文学史资料全面丰富;作者又主张“文各有体”,故此部文学史以文体为经,作家为纬,将一种文体的来龙去脉交待得清清楚楚。作者力图让文学回到时代中去,在结构上采取先时代背景后文学作品的安排,同时在对具体作品的阐释上采取了以史证诗的方法。
这部文学史对作品的评价慎重而实事求是,其中往往有不同流俗的论断。
中国小说史略 豆瓣
所属 作品: 中国小说史略
作者: 鲁迅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 4
本书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是中国第一部小说专史。本书将各种类型的小说及其发展,放到当时各种社会条件下进行考察,勾勒出一条脉络清晰的数千年中国小说“进行的线索”。为撰此书,作者辑录汉至隋之古小说36种,搜集宋至清末小说41种的史料,并参考明清人所撰著作70余种。本书以言简意赅之笔法,公允平当之态度,评判历代小说之思想、艺术,许多见解,至今仍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指导性意见。本书代表了一个时代中国人研究中国小说史的最高水平。
文章选读 豆瓣
作者: 叶朗 2012 - 6
《文章选读》由北京大学叶朗教授经过多年精心选编评注而成,以收录国内现当代作者的文章为主,少量收录古代作者和国外作者的文章,共计76篇。《文章选读》收录的著名篇章,涵盖古今中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名家名作,涉及文化、艺术、哲学、科学、政治等各个领域。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 豆瓣
所属 作品: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
作者: 曹道衡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 9
经过魏晋进入南朝,文学的价值和特性受到了高度重视,人们对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也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本书既介绍了南朝文学徜徉于山水林壑、沈溺于宫闱闺阁,也有北朝文学的悲凉情调悲凉、刚健质朴,本书会使您对中国文学史产生新的兴趣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
唐代科举与文学 豆瓣
所属 作品: 唐代科举与文学
作者: 傅璇琮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6 - 10
本书把唐代的科举与唐代的文学结合在一起,作为研究的课题,是想尝试运用一种方法。这种言法,就是试图通过史学与文学的相互渗透或沟通,掇拾古人在历史记载、文学描写中的有关社会史料,做综合的考察,来研究唐代士子的生活道路、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并努力重视当时部分的时代风貌和社会习俗,以作为文化整体研究的素材和前姿。
唐诗综论 豆瓣
所属 作品: 唐诗综论
8.7 (6 个评分) 作者: 林庚 商务印书馆 2011 - 11
《唐诗综论》是林先生数十年唐诗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有关唐诗研究文章的结集。文章分三组:唐诗高潮、唐诗远音和谈诗稿。后两组文章所谈诗篇和诗人,唐之前溯源《诗经》及屈原,唐之后涉及宋代词赋和苏轼,以此经之纬之,纵横交错,从而更凸显唐诗的立体形象。所以,本书虽是文章的组合,却有专著的效果。
人间词话疏证 豆瓣
所属 作品: 人间词话
作者: 彭玉平 中华书局 2011 - 4
《人间词话疏证(繁体竖排版)》是著名学者王国维所撰写的一部重要的词学批评著作,全书分绪论、注释、疏证、附录四项内容。绪论作为全书发凡,总论王国维《人间词话》手稿之撰述、修订及理论体系,正文各条目重视将王国维词学思想演化轨迹的清理,与具体条目的阐释笺评相结合,以注释、疏证相配合的方式,征引有关文本,探讨所涉理论及词学渊源。并且尤其重视王国维历次增删修订的痕迹,以求探讨王国维先生心迹。附录部分收录《人间词话》历次刊发之文本、汇录王国维词论,探讨《人间词话》有关版本情况,以便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