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
日本的世界观 豆瓣
Japan and Its World
7.2 (8 个评分)
作者:
[美]马里乌斯·詹森
译者:
柳立言
上海三联书店
2020
- 2
《剑桥日本史》主编凝练之作,三个人物串起日本两百年变化
★ 日本如何看待世界,就决定它如何行动——日本在近代以及现代的迅速转身,背后都是对世界的认识发生转变。18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从中国的巨大影子中转身,瞥见兰学所代表的西方文化之光;19世纪70年代,他们派出一波波官员、学生,学习欧美的制度、技术与经验,并努力将日本建设为西方式强国,成为东亚乃至亚洲的领袖;20世纪70年代,在二战的挫折后,日本转身变成经济强国,此后却似乎迷失了方向。
★ 三个人物故事,勾勒近代日本的大转向——一位日本的中医突然想去亲自看解剖结果,如同一只蝴蝶扇动翅膀,最终带来整个日本学习西方的风暴;一位跟随使团出行的秘书欣喜于国家最终成为欧美列强中的一员,却因为论文对天皇不敬而失去职位;一位记者往来欧美、中国与日本,谋求合作,却见证了二战中日本的暴行。詹森用三个不那么显赫的人物,串起了日本近现代的剧变。
★ 《剑桥日本史》主编詹森凝练之作,了解近代日本的应读之书——詹森选择三个人物,以三场演讲的形式凝练地讲述日本两百年的变化,文笔流畅,语言生动,真正的大家小书。
★ 图片中的日本近现代史——精选四十余幅图片以配合文章内容,从石器时代器物,到2017年安倍访美,形象讲述出日本两百年的转变。
★ 日本如何看待世界,就决定它如何行动——日本在近代以及现代的迅速转身,背后都是对世界的认识发生转变。18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从中国的巨大影子中转身,瞥见兰学所代表的西方文化之光;19世纪70年代,他们派出一波波官员、学生,学习欧美的制度、技术与经验,并努力将日本建设为西方式强国,成为东亚乃至亚洲的领袖;20世纪70年代,在二战的挫折后,日本转身变成经济强国,此后却似乎迷失了方向。
★ 三个人物故事,勾勒近代日本的大转向——一位日本的中医突然想去亲自看解剖结果,如同一只蝴蝶扇动翅膀,最终带来整个日本学习西方的风暴;一位跟随使团出行的秘书欣喜于国家最终成为欧美列强中的一员,却因为论文对天皇不敬而失去职位;一位记者往来欧美、中国与日本,谋求合作,却见证了二战中日本的暴行。詹森用三个不那么显赫的人物,串起了日本近现代的剧变。
★ 《剑桥日本史》主编詹森凝练之作,了解近代日本的应读之书——詹森选择三个人物,以三场演讲的形式凝练地讲述日本两百年的变化,文笔流畅,语言生动,真正的大家小书。
★ 图片中的日本近现代史——精选四十余幅图片以配合文章内容,从石器时代器物,到2017年安倍访美,形象讲述出日本两百年的转变。
东洋的理想 豆瓣
作者:
[日] 冈仓天心
译者:
阎小妹
商务印书馆
2018
- 6
冈仓天心以英文撰写、首版于1903年的《东洋的理想》既是一部“东洋美术史”“东亚文明史”,又是一部“日本美术形成史”。全书十五章,除了论述中国的两章和印度的一章以外,其余十二章按照日本的编年史方式和时代划分。冈仓大言惭惭地向西方世界宣布:恰如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现古希腊艺术的真谛,西洋文明源于古希腊古罗马一样,正是日本最早发现了中国与印度古代艺术的价值,继承了亚洲艺术的精华。
继1903年以英文首版面世后,这本书相继译为法文(1917)、德文(1922)。近百年来在日本一版再版,可说并未间断,是日本近代思想库中的一部经典作品。
继1903年以英文首版面世后,这本书相继译为法文(1917)、德文(1922)。近百年来在日本一版再版,可说并未间断,是日本近代思想库中的一部经典作品。
超越民族与历史 豆瓣
作者:
(日)小森阳一
/
(日)高桥哲哉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20世纪90年代随着冷战结构的解体和泡沫经济的崩溃,在“复辟健全的民族主义”的名义下,日本社会出现了极端的本国中心、本民族中心主义的“历史观”。本书收录了包括历史学、文学、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女性学、思想史、表象文化论等专业领域内的十八位学者的论文,针对这一新的日本民族主义的动向,多视角地展开了批判。当今天的日本人被亚洲的受害者追究过去的战争和殖民统治责任的时候,如果他们不接受“本国”的过去,将如何来回应对这一责任的追问?这无疑是今天的日本人必须正视的问题。
本书从三个方面,"回顾过去的话语","来自民族主义的重压"和抽出记忆的意志,收录多位学者的多篇论文,批判性分析了日本战后民族主义的新动向,并对历史问题进行追忆和反思,对于日本国内正视历史罪责、珍惜和平现状和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提供了精神支柱。
本书从三个方面,"回顾过去的话语","来自民族主义的重压"和抽出记忆的意志,收录多位学者的多篇论文,批判性分析了日本战后民族主义的新动向,并对历史问题进行追忆和反思,对于日本国内正视历史罪责、珍惜和平现状和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提供了精神支柱。
日本色气 豆瓣
8.2 (20 个评分)
作者:
[日] 九鬼周造
/
[日] 阿部次郎
译者:
王向远
一頁folio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9
色气是——
和服后露出的雪白颈项
美妙的手,微微弯曲
危险的美,生命的热力
*
意气是——
灰色调、冷色调
潇洒身姿,白茶裤裙
意气拥有过去,而生于未来
*
“意气”“色气”与“粹”,日本文化中独有的审美理论和身体话语,其初见于江户时代,诞生于町人阶层,脱胎于女性身体美学,可以 说,这种独特的审美理论源自于社会底层在对抗礼教束缚和贵族审美之过程中燃起的一股生命力,是挣脱社会伦理之桎梏,从正统文化之罅隙中破壳而出的一种青春之美、叛逆之美、自由之美。
本书收录九鬼周造《“意气”的构造》与阿部次郎《德川时代的文艺与色道》,两位日本哲学家以横跨美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学的跨界研究角度,从江户时代的风俗、衣装、文学,到身体话语与情爱关系,解读日本文化中极具独创性与先锋性的美学观、身体观与情爱论,追溯其在历史文化中的萌芽与发展,从而发掘出“意气”“色气”“粹”等从日本本土文化中滋生而出的独特美学话语,探寻东方文化的生命活力与内在激情,堪称经典的东方美学理论研究。
****************
编辑推荐
★美之书、爱之书、身体之书,角度另类的经典文化论,从美学关键词看懂日本。
*
★日本思想史上两大叛逆哲学家先锋代表作,日本文学知名学者潜心精译,专文导读
*
★“大奥”的悲剧,竟源自于 “色道”?《银魂》《恶女花魁》中的吉原究竟是什么地方?全方位解读江户风俗,探寻东方文化的生命活力
*
★日本独有的美之理念:先锋性身体美学,颠覆性婚恋观,创新性的哲学注解
*
★一部感官体验的哲学书,一次身体美学的历史漫游,写给浪子、恶女、恋人们、魅惑者的美学书
****************
相关评论
★九鬼所持有的“意气说”,正是超越既存的男女关系,以自由为根本的概念。
——松冈正刚(日本文化研究第一人)
*
★书中九鬼不仅以西方哲学为底,江户时代的风俗、衣装、文学更是信手拈来。正是这些丰富的意象,构成了“意气”“色气”的鲜活形象。对重视美的九鬼周造这个人的魅力,和他艺术力的广博而感到佩服。
——日亚读者评论
和服后露出的雪白颈项
美妙的手,微微弯曲
危险的美,生命的热力
*
意气是——
灰色调、冷色调
潇洒身姿,白茶裤裙
意气拥有过去,而生于未来
*
“意气”“色气”与“粹”,日本文化中独有的审美理论和身体话语,其初见于江户时代,诞生于町人阶层,脱胎于女性身体美学,可以 说,这种独特的审美理论源自于社会底层在对抗礼教束缚和贵族审美之过程中燃起的一股生命力,是挣脱社会伦理之桎梏,从正统文化之罅隙中破壳而出的一种青春之美、叛逆之美、自由之美。
本书收录九鬼周造《“意气”的构造》与阿部次郎《德川时代的文艺与色道》,两位日本哲学家以横跨美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学的跨界研究角度,从江户时代的风俗、衣装、文学,到身体话语与情爱关系,解读日本文化中极具独创性与先锋性的美学观、身体观与情爱论,追溯其在历史文化中的萌芽与发展,从而发掘出“意气”“色气”“粹”等从日本本土文化中滋生而出的独特美学话语,探寻东方文化的生命活力与内在激情,堪称经典的东方美学理论研究。
****************
编辑推荐
★美之书、爱之书、身体之书,角度另类的经典文化论,从美学关键词看懂日本。
*
★日本思想史上两大叛逆哲学家先锋代表作,日本文学知名学者潜心精译,专文导读
*
★“大奥”的悲剧,竟源自于 “色道”?《银魂》《恶女花魁》中的吉原究竟是什么地方?全方位解读江户风俗,探寻东方文化的生命活力
*
★日本独有的美之理念:先锋性身体美学,颠覆性婚恋观,创新性的哲学注解
*
★一部感官体验的哲学书,一次身体美学的历史漫游,写给浪子、恶女、恋人们、魅惑者的美学书
****************
相关评论
★九鬼所持有的“意气说”,正是超越既存的男女关系,以自由为根本的概念。
——松冈正刚(日本文化研究第一人)
*
★书中九鬼不仅以西方哲学为底,江户时代的风俗、衣装、文学更是信手拈来。正是这些丰富的意象,构成了“意气”“色气”的鲜活形象。对重视美的九鬼周造这个人的魅力,和他艺术力的广博而感到佩服。
——日亚读者评论
日本侘寂 豆瓣
7.2 (12 个评分)
作者:
[日]大西克礼
译者:
王向远
一頁folio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9
侘——在阴暗处照亮美
寂——从破灭中寻找真
侘寂二字,包含日本美学的全部
*
“侘寂”(wabi sabi),一个理解日本文化与日常的关键词。“侘”源于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的侘茶之道:黯然枯寂,岁月洗练后的古雅、简朴、收敛与粗糙;“寂”见于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妙趣作品:吟咏 苍古,带着“余裕”的态度自由游走于日常生活间。侘寂,正是从俳句到茶道,从艺术理念到生命意识的独特日本美学。
本书收录大西克礼研究“侘寂”的美学开山之作,运用西方哲学思辨方法,创新性地阐释日本文化内核,赋予它以现代性,是一部重新认识与感受美的艺术经典;同时特别收录松尾芭蕉及古典俳人的创作心得与审美理念,还原历史语境,便于对照阅读。
***************
编辑推荐
★日本美学大师大西克礼至高代表作,探寻“侘寂”美学渊源的东方文化经典
*
★特别收录松尾芭蕉等古典俳句大师创作论,中文世界独家译出,便于对照阅读
*
★北京师范大学东亚比较文学教授王向远潜心精译、专文导读
*
★从俳句到茶道,从艺术理念到生命意识,“侘寂”二字,包含日本美学的全部。
*
★一个理解日本文化与日常的关键词,一种重新发现美、感受美的生活方式;理解侘寂,就是真正理解日本。
*
★侘寂[wabi sabi]不过就是——
枯树、落叶、顽石、古藤、 草庵、荒草、黄昏、阴雨
水墨色、烟熏色、复古色、大地色、莫兰迪色
磨损感、陈旧感、黯淡感、朴素感、单调感、清瘦感
*
★建筑师、设计师与产品经理们的创作理念之源,影响当代各个艺术领域的原点思维与终极答案。
*
★当代生活中的侘寂之美——
原研哉:美是克制,追求极致的“这样就好”。
安藤忠雄:我想要作品像是没有任何多余元素的空白画布。
山本耀司:穿着肃穆颜色的女人别有韵味。时装界,需要一点点昏暗。
杉本博司:古老的事物,会转变成前卫的事物。
寂——从破灭中寻找真
侘寂二字,包含日本美学的全部
*
“侘寂”(wabi sabi),一个理解日本文化与日常的关键词。“侘”源于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的侘茶之道:黯然枯寂,岁月洗练后的古雅、简朴、收敛与粗糙;“寂”见于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妙趣作品:吟咏 苍古,带着“余裕”的态度自由游走于日常生活间。侘寂,正是从俳句到茶道,从艺术理念到生命意识的独特日本美学。
本书收录大西克礼研究“侘寂”的美学开山之作,运用西方哲学思辨方法,创新性地阐释日本文化内核,赋予它以现代性,是一部重新认识与感受美的艺术经典;同时特别收录松尾芭蕉及古典俳人的创作心得与审美理念,还原历史语境,便于对照阅读。
***************
编辑推荐
★日本美学大师大西克礼至高代表作,探寻“侘寂”美学渊源的东方文化经典
*
★特别收录松尾芭蕉等古典俳句大师创作论,中文世界独家译出,便于对照阅读
*
★北京师范大学东亚比较文学教授王向远潜心精译、专文导读
*
★从俳句到茶道,从艺术理念到生命意识,“侘寂”二字,包含日本美学的全部。
*
★一个理解日本文化与日常的关键词,一种重新发现美、感受美的生活方式;理解侘寂,就是真正理解日本。
*
★侘寂[wabi sabi]不过就是——
枯树、落叶、顽石、古藤、 草庵、荒草、黄昏、阴雨
水墨色、烟熏色、复古色、大地色、莫兰迪色
磨损感、陈旧感、黯淡感、朴素感、单调感、清瘦感
*
★建筑师、设计师与产品经理们的创作理念之源,影响当代各个艺术领域的原点思维与终极答案。
*
★当代生活中的侘寂之美——
原研哉:美是克制,追求极致的“这样就好”。
安藤忠雄:我想要作品像是没有任何多余元素的空白画布。
山本耀司:穿着肃穆颜色的女人别有韵味。时装界,需要一点点昏暗。
杉本博司:古老的事物,会转变成前卫的事物。
武士道 豆瓣
7.5 (22 个评分)
作者:
[日] 新渡户稻造
译者:
张俊彦
商务印书馆
1993
- 2
《武士道》一书是作者于189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养病时,有感于外国人对日本的传统武士道知之甚少,为了向国外介绍而用英文写成的。由于作者本人是一个在幼年时亲自接受过武士道传统教育的日本人,因此,正如作者所说,他在介绍时,与别的外国的日本研究者至多只不过是个“辩护律师”不同,“可以采取被告人的态度”。的确,我们在读到他所系统介绍的武士道的种种方。面时,颇有入木三分之感。同时,由于作者是为了向国外作介绍而写的,行文中大量引用了西方的历史和文学典故进行比较,所以就更便于外国读者阅读和理解。正因为如此,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外国读者的极大兴趣。据作者自序说,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不仅自己亲自读了此书,还以此书分赠其友人。光是本书的日本版从1900年到1905年的6年之间就重版了10次,本书还被译成了多种文字,在世界的日本研究书目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在我国的日本研究正深入到探讨日本的文化传统、民族特性对当代日本的影响之时,相信把这本颇享盛名的著作译为中文以飨读者,或许不无意义。自然,由于本书是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前写出来的,其中有些观点不免有过时之感,同时,由于作者本人的立场所限,有些观点也很值得商榷。这是希望读者们注意的。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豆瓣 Goodreads
父が子に語る日本史
8.0 (27 个评分)
作者:
[日]小岛毅
译者:
王筱玲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10
东大教授父亲为女儿写作的日本史
比教材更真实更有趣
【编辑推荐】
身为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的父亲
心怀对女儿满满的爱
也为澄清历史的本来面貌
写下了这本更有趣更真实的日本史
——————————
从神话时代到江户末期
从陆奥平泉到西南雄藩
从天皇、圣德太子到武士、浪人
从遣隋使到黑船来航
————————————
反思教科书僵化的编写方式
将日本史置于全球视野之下
以思想史家的问题意识
解构“故事”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历史”的
【内容简介】
这是作者写给15岁正值初中毕业的女儿的一本书。其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设计了剑、心、宝、锄四个部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日本从古代到中世的历史(明治维新以前),讨论了日本的国家形成、历史建构、宗教信仰、社会变动等方面的议题,涉及遣唐使、圣德太子、源平合战、南北朝分裂、幕府更替、黑船来航、尊王攘夷运动等诸多日本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并对日本中心论等流行观点进行了批判与反思。全书将被分解为琐碎断代的历史重新整合,展现出其整体面貌。作者通过本书,希望传递给读者的不仅是日本史中具体的细节,更强调看待历史的角度与解读历史的方法,以宏大的胸怀与视野走近历史。
比教材更真实更有趣
【编辑推荐】
身为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的父亲
心怀对女儿满满的爱
也为澄清历史的本来面貌
写下了这本更有趣更真实的日本史
——————————
从神话时代到江户末期
从陆奥平泉到西南雄藩
从天皇、圣德太子到武士、浪人
从遣隋使到黑船来航
————————————
反思教科书僵化的编写方式
将日本史置于全球视野之下
以思想史家的问题意识
解构“故事”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历史”的
【内容简介】
这是作者写给15岁正值初中毕业的女儿的一本书。其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设计了剑、心、宝、锄四个部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日本从古代到中世的历史(明治维新以前),讨论了日本的国家形成、历史建构、宗教信仰、社会变动等方面的议题,涉及遣唐使、圣德太子、源平合战、南北朝分裂、幕府更替、黑船来航、尊王攘夷运动等诸多日本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并对日本中心论等流行观点进行了批判与反思。全书将被分解为琐碎断代的历史重新整合,展现出其整体面貌。作者通过本书,希望传递给读者的不仅是日本史中具体的细节,更强调看待历史的角度与解读历史的方法,以宏大的胸怀与视野走近历史。
哈佛日本文明简史 豆瓣
The Heritage of Japanese Civilization
作者:
[美] 阿尔伯特·克雷格
译者:
李虎
/
林娟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4
- 1
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日本研究巨擘经典力作
全方位展现自天照大神至当代日本文明的斑斓形态
带您轻松畅游日本、逍遥横穿古今
————————————————————————
奈良时代的贵族为何觉得平民古怪、不可理喻?
禅宗僧徒拥有独立的武装力量,他们是日本的“少林派”吗?
为什么“能戏”在日本备受欢迎?
日本历史上的女性社会地位如何?
中日关系在未来将如何发展?
日本没有核武器,在周边核大国的包围中她将如何生存?
————————————————————————
这是一本自天照大神至当代日本文明最真实、最简洁的生动绘本。全书既有史可依,又生动有趣,不仅刻画了四十七浪人为救主不惜剖腹自杀的真性情,也严谨有力地论述现代日本的兴起。不论是日本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抑或对日本民族充满好奇的众民,都可以在这本“简约”而不“简单”的小书里寻求到想要的答案。
————————————————————————
日本孤悬太平洋西岸,与中国一衣带水,其文明程度虽不及中华文明深厚,但亦独具特色。国人眼中的日本通常分列两个极端,褒扬者捧赞该民族善于借鉴,贬抑者不满这一民族既崇美又嗜杀。日本文明的“庐山真面目”究竟是什么?
哈佛日本史权威学者克雷格教授从原始文献,古典文学,军记物语,建筑、艺术、宗教史话中提炼日本文明的不同面貌:书中有四十七浪人为救主不惜剖腹的真性情,有贵族嘲笑房子被烧毁的老翁的傲娇姿态,更有从日本一窥古代中国文化的独特意趣。作者以散见的史料记载为珠,以独特的史家见解为带,引领我们探寻隐藏在“怪异”的日本民族背后,基于传统行为习惯和价值理念形成的文化基因。
全方位展现自天照大神至当代日本文明的斑斓形态
带您轻松畅游日本、逍遥横穿古今
————————————————————————
奈良时代的贵族为何觉得平民古怪、不可理喻?
禅宗僧徒拥有独立的武装力量,他们是日本的“少林派”吗?
为什么“能戏”在日本备受欢迎?
日本历史上的女性社会地位如何?
中日关系在未来将如何发展?
日本没有核武器,在周边核大国的包围中她将如何生存?
————————————————————————
这是一本自天照大神至当代日本文明最真实、最简洁的生动绘本。全书既有史可依,又生动有趣,不仅刻画了四十七浪人为救主不惜剖腹自杀的真性情,也严谨有力地论述现代日本的兴起。不论是日本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抑或对日本民族充满好奇的众民,都可以在这本“简约”而不“简单”的小书里寻求到想要的答案。
————————————————————————
日本孤悬太平洋西岸,与中国一衣带水,其文明程度虽不及中华文明深厚,但亦独具特色。国人眼中的日本通常分列两个极端,褒扬者捧赞该民族善于借鉴,贬抑者不满这一民族既崇美又嗜杀。日本文明的“庐山真面目”究竟是什么?
哈佛日本史权威学者克雷格教授从原始文献,古典文学,军记物语,建筑、艺术、宗教史话中提炼日本文明的不同面貌:书中有四十七浪人为救主不惜剖腹的真性情,有贵族嘲笑房子被烧毁的老翁的傲娇姿态,更有从日本一窥古代中国文化的独特意趣。作者以散见的史料记载为珠,以独特的史家见解为带,引领我们探寻隐藏在“怪异”的日本民族背后,基于传统行为习惯和价值理念形成的文化基因。
东亚的王权与思想 豆瓣
東アジアの王権と思想
8.9 (7 个评分)
作者:
[日] 渡边浩
译者:
区建英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 11
此著基本上是以研究日本思想史为主的,题目设定为“东亚的王权与思想”包含着两个重要的视座:首先是把日本思想史的视野扩大到东亚的框架,既要打破战后日本学界的“西欧中心主义”,同时克服随着经济高速成长出现的“日本中心主义”,注目于曾被上述两种倾向忽视的、与日本关系最密切而且交流历史最长的东亚。第二是采用与王权相关的手法谈思想,作者认为“思想”不仅是思想家所构筑的理论体系,作为思想的元素,人们的感情、感觉和意识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东亚诸国不同的王权体制对思想有重要影响,不能无视了这些历史脉络而单纯地看思想文本。《东亚的王权与思想》是这两方面的一个尝试。
此著是由渡边浩数年来撰写的论文编辑而成,因他的这些论文的价值被东京大学出版会发现,便被编为一本论著出版。出版以后,对日本的政治学和政治思想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渡边浩本人的声望也迅速达到了日本学界的顶峰,今日依然如此。
本书为日本学者渡边浩研究东亚中世到近世思想史的专著,分析了中国、日本、朝鲜三国由“古代”走向“近代”的思想历程,作者是日本德川时代的思想史方面的专家,该书以日本思想史和社会史为主要视界,对比中韩两国政治思想发展脉络,重点分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内部政治、社会和思想的互动,以及近代其与西洋文化接触后所产生的变化。作者论据翔实,论点鲜明,对很多东亚思想和政治史问题都提出了极具有启发性的观点。
译者翻译风格平实,能够较好传达原文之意,同时具有可读性。
该书出版将会为我国东亚政治史、思想史和中日交流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非常有益的参考。
此著是由渡边浩数年来撰写的论文编辑而成,因他的这些论文的价值被东京大学出版会发现,便被编为一本论著出版。出版以后,对日本的政治学和政治思想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渡边浩本人的声望也迅速达到了日本学界的顶峰,今日依然如此。
本书为日本学者渡边浩研究东亚中世到近世思想史的专著,分析了中国、日本、朝鲜三国由“古代”走向“近代”的思想历程,作者是日本德川时代的思想史方面的专家,该书以日本思想史和社会史为主要视界,对比中韩两国政治思想发展脉络,重点分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内部政治、社会和思想的互动,以及近代其与西洋文化接触后所产生的变化。作者论据翔实,论点鲜明,对很多东亚思想和政治史问题都提出了极具有启发性的观点。
译者翻译风格平实,能够较好传达原文之意,同时具有可读性。
该书出版将会为我国东亚政治史、思想史和中日交流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非常有益的参考。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 第九卷 豆瓣
作者:
刘俊文
译者:
辛德勇
1993
- 10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9卷)》为民族交通卷,收论文21篇,分别对古代中国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和古代中国同外国的交通、贸易以及历史上中国的一些边镜州郡等作了专题考察论述。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 第七卷 思想宗教 豆瓣
作者:
刘俊文 编
译者:
许洋主 [等]
中华书局
1993
- 9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7卷)论述精辟,有些论题为我国学者未曾涉及,可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