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西瓜 (2003) 豆瓣
すいか
9.5 (281 个评分) 导演: 佐藤东弥 / 吉野洋 演员: 小林聪美 / 友坂理惠
34岁的早川基子(小林聡美饰)在一家信用金库工作,她和好友兼同事马场万里子(小泉今日子饰)是单位里同期进去的员工里唯二没有结婚的,没有爱情,在家里被母亲(白石加代子饰)当做孩童般管束;工作也是一日一日的简单重复,基子对这样的人生感到迷茫。
有一天,万里子突然带着3亿日元出逃,她打了通电话给基子告诉其要“精彩过日子。”基子怀着复杂的心情失声痛哭,之后,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基子无意间走到一个名为“Happiness三茶”的地方,在那里竟然邂逅了20年前的玩伴龟山绊(ともさかりえ饰),最终基子搬来这里,和天真妹房东芝本ゆか(市川実日子饰)、贫穷而乐观的绊、人生经验丰富的教授(浅丘ルリ子饰)开始了一段美好的同居生活。
日本的世界观 豆瓣
Japan and Its World 所属 作品: 日本的世界观
7.2 (8 个评分) 作者: [美]马里乌斯·詹森 译者: 柳立言 上海三联书店 2020 - 2
《剑桥日本史》主编凝练之作,三个人物串起日本两百年变化
★ 日本如何看待世界,就决定它如何行动——日本在近代以及现代的迅速转身,背后都是对世界的认识发生转变。18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从中国的巨大影子中转身,瞥见兰学所代表的西方文化之光;19世纪70年代,他们派出一波波官员、学生,学习欧美的制度、技术与经验,并努力将日本建设为西方式强国,成为东亚乃至亚洲的领袖;20世纪70年代,在二战的挫折后,日本转身变成经济强国,此后却似乎迷失了方向。
★ 三个人物故事,勾勒近代日本的大转向——一位日本的中医突然想去亲自看解剖结果,如同一只蝴蝶扇动翅膀,最终带来整个日本学习西方的风暴;一位跟随使团出行的秘书欣喜于国家最终成为欧美列强中的一员,却因为论文对天皇不敬而失去职位;一位记者往来欧美、中国与日本,谋求合作,却见证了二战中日本的暴行。詹森用三个不那么显赫的人物,串起了日本近现代的剧变。
★ 《剑桥日本史》主编詹森凝练之作,了解近代日本的应读之书——詹森选择三个人物,以三场演讲的形式凝练地讲述日本两百年的变化,文笔流畅,语言生动,真正的大家小书。
★ 图片中的日本近现代史——精选四十余幅图片以配合文章内容,从石器时代器物,到2017年安倍访美,形象讲述出日本两百年的转变。
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①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文化系のためのヒップホップ入門 所属 作品: 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①
9.4 (38 个评分) 作者: 长谷川町藏 / 大和田俊之 译者: 耳田 拜德雅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0 - 6
- 编辑推荐 -
★嘻哈不是音乐,是游戏。
★人气作家×大学教授带你入门,一部划时代的嘻哈书,不管乐坛怎么变天,也经得住时间考验。
★原书第11次重版出来!
★RHYMESTER・宇多丸 力荐!山下达郎 绝赞!
★小老虎×袁越×池子 联袂推荐!
★小老虎:“没想到关于嘻哈的所有秘密,被两个日本人用聊天的方式讲得明明白白。”
★袁越:“日本一直是西方音乐和文化进入中国的重要桥梁,那就看看日本人是怎么理解嘻哈的吧。”
- 内容简介 -
划时代人气嘻哈入门系列“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第一辑!
1970年代诞生至今的嘻哈史,100张唱片指南+8部影片指南+6个专栏。
一位从嘻哈黎明期开始一路听过来的人气作家,一位在摇滚音乐节上骨折后除了嘻哈之外其他什么音乐都听不了的大学教授,带你翻越嘻哈的高墙,让你彻底搞懂嘻哈这种文化,“现在开始也不晚!”
本书所涉音乐播放详情请见译后记。边读边听,乐趣何止加倍。
宮田耕八郎 : 尺八 豆瓣
9.3 (23 个评分) Kohachiro Miyat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0年10月17日 出版发行: Elektra / Wea
日本尺八的流派,
主要有黑泽琴古所创立的琴古流和中尾都山所创立的都山流。
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尺八的吹口不同。
宫田耕八郎是古琴流尺八名家,
同时也是日本音乐集团(Ensemble Nipponia)的始创成员之一。
因此他在西方非常著名。
其名声与另两位琴古流大师——
已故的琴古流大师山口五郎,武满彻的御用尺八演奏家横山胜也
——可谓旗鼓相当。
被尊为人间国宝的山口五郎,
曾在Nonesuch公司出过经典专辑——
A Bell Ringing in the Empty Sky,
而宫田耕八郎的本专辑也是Nonesuch Explorer在70年代的再版,
无疑也是不容错过。
技艺的娴熟自然不在话下,
而尺八的演奏尤其是对古代曲目的演奏,
更多体现的是艺术家的个人修为。
一吐一息,无不表现出东方音乐讲究的“气”、“韵”,
恐怕才是尺八音乐的核心所在。
喜欢尺八的朋友也不要错过world network系列的最后一辑
No.49——山本邦山:尺八巨匠
山本邦山是都山流尺八大师,而且被誉为当今日本尺八第一人,
能表现出最微妙的尺八音色和非凡的“超强吹”。
小津安二郎 豆瓣
所属 作品: 小津安二郎
7.9 (22 个评分) 作者: [日] 小津安二郎 译者: 徐辰 新星出版社 2018 - 6
“所谓电影,拼的就是一个余味。”电影巨匠小津安二郎精于细致入微地刻画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与情感。
《小津安二郎》是MUJI BOOKS“人与物”系列文库本的第三册,是集合小津安二郎镜头美学的随笔集。收录小津语录二十二则、随笔作品十一篇,介绍小津生前爱物、手迹八件,并有珍贵留影二十一张。
你好小朋友复刻版 豆瓣
中国の子供達 所属 作品: 你好小朋友
9.6 (46 个评分) 作者: [日]秋山亮二 青艸堂株式会社 2019 - 6
日本摄影师秋山亮二拍摄的《你好小朋友》近年来在网络风靡。1983年出版的这本摄影集已绝版。拍摄对象都是1980年代初期中国的孩子们。
这本摄影集为中日双语版。登载有“樱花牌胶卷”的广告。现在的柯尼卡美能达(KONICA MINOLTA)当时名为“小西六”。因为小西六想在中国销售自己生产的“樱花牌胶卷”(1987年更名为柯尼卡胶卷),以中国为题材制作年历。当时中国还没有生产彩色胶卷,也没有冲洗彩色照片的地方。之后这个计划慢慢扩大、转变成为制作摄影集。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帮助下,1981~1982年小西六邀请秋山先生拍摄。他5次前往中国,每次两到三周的时间逗留,拍摄了近8000张彩色照片,筛选116张出版了《你好小朋友》摄影集。拍摄地点包含北京,成都,昆明,广州,海南岛,上海,苏州,桂林,哈尔滨,乌鲁木齐・吐鲁番,呼和浩特等12个城市。
翻开这本摄影集,孩子们天真纯洁朴实的面容接连不断地闯入我们的视野,裹挟着无法言喻的乡愁。那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向着新希望前行的特殊氛围弥漫着整本摄影集。作品出版之后至今的36年,也是中国发生巨变的36年。建筑、衣服、使用的包或者餐具、街边的垃圾桶,特别对于经历了那个年代的70后80后看来,这些物品无疑让他们倍感怀念。然而,比起这些,更打动人心的是孩子们脸上那种无所忧虑的神情。
我们近年通过媒体看到过很多有着悲伤表情的孩子们。由于地震等灾害失去双亲的孩子、从叙利亚死里逃生难民的孩子、被空袭轰炸失去家园的孩子、受虐待而进福利院的孩子、被应试烦恼困扰而自杀的孩子。但原本孩子的存在就是,不用工作不必担心金钱问题,只需玩耍和学习并应被无条件保护,看着这本书中被拍摄的小朋友们,再次真切感受到的确应该如此。所以明明不是自己的小孩,却被一种想要拥抱画面中每一个孩子的情绪溢满心田。随后又想到这些拥有明眸的孩子们创想的未来即是当下,一边想象他们现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一边不自觉的又一次次翻开新的一页。
秋山先生在自身的著作中这么写道:“随着岁月的流逝,内容的深度也随之加深,怎么也看不腻的大概就是好照片吧。即使只有一张,也希望自己的照片中能诞生出这样的影像作品。”《你好小朋友》正是这样的作品。
很多人希望《你好小朋友》能够复刻。直到2018年11月16日,创立于京都的出版社青艸堂与秋山亮二先生达成复刻意向。历时半年终于完成复刻版的制作,在其社交媒体(新浪微博、instagram、facebook)持续更新了详细的制作过程。复刻版于2019年6月1日正式发行。
形之素 豆瓣
形と素 所属 作品: 形之素
作者: [日]赤木明登 / [日]内田钢一 译者: 逸雯 理想国|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9 - 2
▲75件珍贵收藏,纵贯古今东西的工艺世界
▲以制作者的视角,观看人类文明的遗产
▲精美的摄影传达器物神髓
三位日本顶尖手工匠人——漆艺家赤木明登、陶艺师内田钢一、锻金师长谷川竹次郎——分别从自己多年的收藏中挑选了25件精华以展示介绍。这些藏品跨越了文化和时间,在逐一的说明中,作者探索了自古到今人类“造物”时如何展现对“形”的理解。三人的制作者立场也渗透进论述中,讨论了生活在现代的工艺匠人如何从古代传承又超越古典。
丝绸之路与唐帝国 豆瓣
所属 作品: 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從中央歐亞出發,遊牧民眼中的拓跋國家
8.0 (8 个评分) 作者: 森安孝夫 译者: 石晓军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0 - 1
本书从七世纪初唐朝建国开始写起,直至八世纪中叶“安史之乱”的发生。这段时间内,唐帝国与境外诸多国家的冲突、往来不断。在此背景下,作者讲述与丝绸之路历史一体的粟特人的东方发展史、唐朝的建国史与建国前后突厥的动向、安史之乱为唐帝国带来的变化与回鹘的活动,并以此定位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唐王朝。本书特别关注唐帝国与游牧民族,尤其是鲜卑、突厥、回鹘的关系,以及唐帝国与丝绸之路的关联,探讨丝绸之路这条人、事、信息、文化交流的大动脉的重要性。
光景宛如昨 豆瓣
Dear Old Days
9.2 (20 个评分) 作者: [日]秋山亮二 青艸堂株式会社 2020 - 6
又称《你好小朋友》第二部。摄影家秋山亮二在1981-1982年五次来中国各地拍摄孩子们,于1983年结集出版《你好小朋友》后,余下约8000张底片,距今38年从未公开面世。2019年,他与青艸堂在制作《你好小朋友》复刻版的过程中,重新整理底片,也萌生了要将余下照片出版为一部新摄影集的想法。这便是《光景宛如昨》的由来。
2019年6月1日由青艸堂出版的《你好小朋友》复刻版,时隔36年后在中国首发,发行首日即告售罄。在上海、杭州、成都等地举办的签售及展览活动,各有超过500位读者参加、请秋山亮二签名留念的队伍大排长龙。同期在网络进行的、由多家媒体携手的“寻找秋山亮二镜头下的小朋友”活动,至今找到10位已长大成人的“小朋友”。秋山亮二与他们再度相见的场景也引发了众多讨论,不仅仅是在中国媒体上,日本NHK也将相关内容制作成了纪录片并进行了播出。
《你好小朋友》复刻版是在完全尊重1983年版的基础上进行再版,原样呈现了当时的视角与思考。时隔多年,77岁的秋山亮二看着仿佛昨天还站在自己镜头前的中国孩子们的笑脸,忍不住发出了“Dear Old Days”的慨叹。他也以这样的心情投入到《光景宛如昨》的选片编辑工作。他认为《光景宛如昨》与《你好小朋友》是互为阴阳的关系,《光景宛如昨》有着他在《你好小朋友》中未曾言尽的内容。
以独特视角选取的、极具图形设计感的构图,可以感受到温暖的氛围,一如既往展示了秋山亮二独有的世界观。拍摄了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之前的、中国孩子天真无邪之姿的这本摄影集,既让许多人产生了“追忆过往时光”的一面,另一面也可说因为秋山亮二对孩子的独特视角而诞生出了这些几乎可称之为治愈奇迹的瞬间,超越了时代而抓住了读者们的心。不仅仅是“怀念”,其作为摄影作品的卓越品质,比作品本身更能让人有所感触。
与此同时,本摄影集也将焦点放在了让人产生时代感的背景、物品、庇护孩子的大人们的姿态、学校生活之中,似乎也可以由此更为近身地去俯瞰当时孩子们心中丰富的精神世界。老式自行车、洋铁皮的热水瓶和铅笔盒、露天的租书摊、幼儿园的攀爬梯、中山装、竹编的购物篮、漆着绿墙的教室和理发店、格子路和水泥地。它们无一不唤起了让人怀旧的心情。以及,虽然有的照片中仅有一个孩子,但也是和祖父母、双亲、兄弟姐妹或朋友、邻居们在一起的。这也重新让人感觉到只有在人与人的关联之中才能养育出,一直被守护着的、一直相依相伴着的孩子的笑脸。
本摄影集发行的2020年6月,因为COVID-19,社会生活已发生了剧烈变化,现在正呼吁着社交隔离。而在此时能让许多人切身感受到,可以触碰到他人的温暖,对人类的生存生活来说有多么重要。我们期望,从秋山亮二照片中酝酿而出的体温般的温柔与安稳,能再度治愈大家的内心。
中国绘画的深意 豆瓣
所属 作品: 中国绘画的深意
作者: [日]宫崎法子 译者: 傅彦瑶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8
《中国绘画的深意》是日本汉学家宫崎法子解读中国绘画的经典之作。
作者选取了中国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类别——山水画、花鸟画,作为其研究对象,以这两类画的兴衰史为切入点,一一剖析画中的表现的主题与其背后蕴含的意义,结合艺术和社会史,解读一代代中国古人在绘画中编织的思想与梦想。既是艺术作品的赏析品味,更是社会学及人文精神的阐述。
全书分为山水画和花鸟画两卷。卷一山水画梳理了对山水画的确立、发展产生影响的社会背景,比如科举制度的发展、士大夫阶层的出现、文人文化的普及;例举自五代以来到宋、元、明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绘画作品,详述了山水画中的旅人、渔夫、奇石与庭院等意象背后蕴含的文人阶层的隐逸理想;重点解读文人山水画这一派系,论述其创作背景、传播与发展以及中心主题的变迁,从北宋的实景山水画慢慢过渡到元明的山居图、别业图、行旅图、仙山图等的过程。
卷二花鸟画结合大量作品展示,概括从古至宋的花鸟画的发展过程,重点详述藻鱼图、莲池水禽图、草虫图等典型主题的绘画内容,解析画中常见的意象如鱼、莲花、鸳鸯、白鹭、葡萄、竹雀等,表明花鸟画相比山水画承载文人知识分子的精神寄托之外,更多包含了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对幸福的天真追求。
栋方志功 豆瓣
所属 作品: 栋方志功
作者: [日]海上雅臣 译者: 杨晶 / 李建华 2018 - 10
栋方志功(Shiko Munakata,1903-1975)是二十世纪日本现代版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小向往艺术,渴望学习西方现代艺术,创造新的日本绘画,追求实现一种“无限的真实之美”。本书是栋方志功的评传,分为七个章节,描述了一位靠自学成材的艺术家的人生轨迹。本书作者与志功相遇相知,通过近距离的交往和观察,娓娓道来志功如何贯彻“画痴”的人生,如何成为一位艺术大家。本书在叙述栋方志功艺术生平的同时,也对其创作历程进行了披露,并对其绘画的语言、形式、情感、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评述,是研究栋方志功生平和版画艺术的重要资料。
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 豆瓣
作者: 王升远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
明治维新以降,日本各界人士出于各种不同目的纷纷来华访游,文化人是其中一个庞大且重要的群体。至1945 年日本战败,他们创作的中国题材游记超过450种,此外还有大 量各种题材涉华作品。日本文化人怀着何种目的来华,在那些与近代日本国家、日本人的存在方式有着各种复杂关联的中国都市 中,如何书写近现代的中国甚至直接/间接参与对华行动,与日本作为侵略者“闯入”中国有何种内在联系等,都是中日文学关系研究领域尚未厘清的问题。以都市空间为视角,1937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使幕末以降上海之于日本人的“近代”意义随之消散,继起成为意义的则是北京。1937—1945年,北京沦陷成为日本所谓“东亚建设的基地”,日本文学中北京题材创作陡增;这一“东洋”身份与中国政治文化语境中的中华故都、首都南迁背景下的文化古都三重身份交错,使北京在日本文学中的书写呈现出多维交杂的状态。
日本摄影50年 豆瓣
彼らが写真を手にした切実さを 日本写真の50年 所属 作品: 日本摄影50年
8.0 (5 个评分) 作者: 大竹昭子 译者: 林叶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7 - 7
兼具有意识及无意识的行为,直面混沌的人类世界原本的样子进行拍摄——日本摄影。
本书以10位日本摄影家的成长脉络为经纬,将老一辈大师森山大道、中平卓马、荒木经惟、筱山纪信以及新一代闪耀的佐内正史、藤代冥砂、长岛有里枝、蜷川实花、大桥仁、Homma Takash i等摄影家的生存之道、核心思考全数记录,立体展现日本摄影50年来的发展历程,是纵观日本战后摄影黄金年代丰富样貌的第一本著作。
本书作者认为摄影是生命、机器、外界三足鼎立的战场,是一种承担着感情与无意识的领域,敢于直面混沌不清的人类状态的精神。他将这样的摄影风格称为“日本摄影”,并试图从现在活跃着的摄影家的工作中将它的精华提炼出来。
蒙古帝国与其漫长的后世 豆瓣
所属 作品: 蒙古帝国与其漫长的后世
6.8 (5 个评分) 作者: 杉山正明 译者: 乌兰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0 - 1
为什么说蒙古帝国是世界史的开端?
欧亚草原疾驰的征服者如何看待自身?
为什么蒙古帝国的形象在俄罗斯和欧洲总是负面的?
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明清帝国都继承了蒙古的遗产?
今天的时代与蒙古帝国还有联系吗?
阴翳礼赞 豆瓣
陰翳礼讃 所属 作品: 阴翳礼赞
7.8 (11 个评分) 作者: [日] 谷崎润一郎 译者: 陆求实 雅众文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6 - 5
名家名作名译——悦经典系列 17
.
阴翳美学的极致诠释 古典东方的诗意礼赞
唯美主义文学大师 谷崎润一郎
散文代表作
著名翻译家 野间文艺翻译奖获得者 陆求实 卓越呈现
.
《阴翳礼赞》以细腻的笔触和对日本传统之美的深刻体悟,给读者带来东方美学感受之时,也有令人深 思的人生智慧。纵然阳光美好,阴翳却不可或缺。与明朗耀眼的西方美学不同,东方美感存在于那片朦胧的明暗之中,离开阴翳的作用,一切魅力则会消失殆尽……
本书还收录了《懒惰说》《恋爱与情色》《阴翳礼赞》《我眼中的大阪与大阪人》《关于“白痴艺术”》《故里》《幼少时代的美食记忆》。七篇散文均为唯美派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的散文代表作。大师笔下所蕴含的独特美感,在字里行间慢慢晕染开来,余韵悠远。
……………………
谷崎润一郎擅长在描写真实事物中融入细腻的自我感观,构建出一种凌驾于一般想法之上的独特魅力。
——三岛由纪夫
在明治文坛上,谷崎润一郎成功地开拓出一片谁也不曾插手,或者说谁也不能插手的艺术领域。
——永井荷风
2020年9月5日 已读
“房檐和树叶落下的雨滴,洗濯着石灯笼的底座,润湿了脚踏石上的青苔,最后渗进泥土,那闲寂的声音宛如近在耳旁。茅厕最适宜于谛听蛩吟、鸟鸣,且和月夜两相宜,是品味四季不同情趣的理想场所,古来的俳句诗人恐怕就从这里获得了无数的灵感吧。”
东方美学 外国文学 悦经典 散文随笔 文化
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 豆瓣
所属 作品: 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
7.1 (7 个评分) 作者: [日] 加藤周一 译者: 彭曦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8
对时间与空间的态度、时空形象及概念并不是超越文化差异的普遍性东西,各种文化一旦有其固有的模式。那么日本文化具有怎样的时空观呢?独特的时空概念使日本文化别具怎样的特征呢?
这是被誉为日本“百科图书式”学者加藤周一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2020年9月4日 已读
这个题目完全可以再往更深入的层面去做,时间和空间在哲学层面的抽象意义几乎没有涉及,文化之间的比较也存在很多问题…可以说作者的研究一直都游离在表层。在行文过程中,作者所列举的文化现象与时间、空间之间建立的联系也相当主观,有些结论下得过于匆忙,甚至可以说存在某些臆断的成分。
加藤周一 文化 文化研究 日本 日本文化
东洋的理想 豆瓣
所属 作品: 东洋的理想
作者: [日] 冈仓天心 译者: 阎小妹 商务印书馆 2018 - 6
冈仓天心以英文撰写、首版于1903年的《东洋的理想》既是一部“东洋美术史”“东亚文明史”,又是一部“日本美术形成史”。全书十五章,除了论述中国的两章和印度的一章以外,其余十二章按照日本的编年史方式和时代划分。冈仓大言惭惭地向西方世界宣布:恰如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现古希腊艺术的真谛,西洋文明源于古希腊古罗马一样,正是日本最早发现了中国与印度古代艺术的价值,继承了亚洲艺术的精华。
继1903年以英文首版面世后,这本书相继译为法文(1917)、德文(1922)。近百年来在日本一版再版,可说并未间断,是日本近代思想库中的一部经典作品。
2020年9月2日 已读
因为时代局限有不少史实上的硬伤,但是瑕不掩瑜,“所谓伟大的艺术,是让人们涌现或产生一种今生不愧于世的感情”。
JP 世界史 东亚 冈仓天心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