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天安门 (2012) 豆瓣
9.6 (5 个评分)
导演:
米拉丁艾山
演员:
Abdulkrim Abliz
/
Mradil Assan
…
一位维吾尔老人与其儿子从麦加朝觐回国,到达北京国际机场,准备转机飞往乌鲁木齐。得知其间有5小时候机时间,老人提出想去看看天安门。儿子考虑到时间紧,一开始不以为然,搪塞过去。之后看到老人闷闷不乐,不忍父亲留下遗憾,决定带父亲去天安门。 两人先乘地铁,到机场线终点后,由于不会倒车,出站打的。打到一辆“黑车”,报“天安门”。由于发音不准,司机误听成“地安门”,于是两人被带到地安门。儿子发现情况不对后,要求继续前往天安门,但黑车司机则要求再加五十元,于是两人发生争执。老人见状拉儿子下车,准备换辆车。好不容易打到辆出租车,眼看时间也耽误了,因此儿子决定携父亲返回机场。当车路过鼓楼时,老人不由自主地叫出声来:“天安门!”司机指出那不是天安门,不过天安门也不远。儿子思考片刻,与司机商量之后,决定绕一圈,开车经过天安门,然后再回机场。 当车缓缓驶过天安门,老人从车窗仰望,热泪盈眶。车窗外,天安门由远到近,之后渐行渐远...
制造凶手 (制造杀人犯 第一季) (2015) 豆瓣 TMDB Eggplant.place
Making a Murderer Season 1 所属 : 制造凶手
8.9 (73 个评分)
导演:
Laura Ricciardi
/
Moira Demos
演员:
史蒂芬·艾弗里
/
Danielle Ricciardi
…
30年前,他被冤入狱..被关18年终于因为新的DNA证据被证无罪...结果刚提出3600万赔偿却又再次成了血腥杀人案的唯一嫌疑人被判终身监禁...究竟是真的有罪还是警方栽赃陷害? 纪录片播出之后,已经有15万人为他请愿..虽然判决已经论定. 但是真相却永远没人知道.
统治 (2018)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Dominion
8.5 (12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德尔福斯
演员:
华金·菲尼克斯
/
鲁妮·玛拉
…
其它标题:
Dominion
/
疆土
…
《统治》通过无人机航拍、隐蔽摄像机及手持摄像机的镜头,深入探讨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六大领域:伴侣动物、野生动物、科研、娱乐、服装和食物,对人类统治动物的道德性与正确性提出质疑。
该片无疑已经成为2018年最受人瞩目的纪录片之一,其制作团队不仅有《地球公民》导演尚恩·莫森的加 持,解说团队也集结了杰昆·菲尼克斯、鲁妮·玛拉等重量级明星。有观众在看完后,将影片称作“为新一代人而生的《地球公民》”。
在导演看来,“统治”意味着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施加控制、权力或权威,统治者相信自己有这样做的权利。而这样一种信念,往往源于一种自我优越感以及“强权即真理”的观念。
通过影片,导演对社会上的一些普遍迷思提出挑战,例如“动物低人一等”,“人类有权对动物为所欲为”。另外,导演还简要探讨了人类的自我优越感如何与人类最阴暗的一些意识形态形成互补,观众也将看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物种歧视之间的相似性。
导演克里斯·德尔福斯2014年执导的《光明》(Lucent)是《统治》的前作。
该片无疑已经成为2018年最受人瞩目的纪录片之一,其制作团队不仅有《地球公民》导演尚恩·莫森的加 持,解说团队也集结了杰昆·菲尼克斯、鲁妮·玛拉等重量级明星。有观众在看完后,将影片称作“为新一代人而生的《地球公民》”。
在导演看来,“统治”意味着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施加控制、权力或权威,统治者相信自己有这样做的权利。而这样一种信念,往往源于一种自我优越感以及“强权即真理”的观念。
通过影片,导演对社会上的一些普遍迷思提出挑战,例如“动物低人一等”,“人类有权对动物为所欲为”。另外,导演还简要探讨了人类的自我优越感如何与人类最阴暗的一些意识形态形成互补,观众也将看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物种歧视之间的相似性。
导演克里斯·德尔福斯2014年执导的《光明》(Lucent)是《统治》的前作。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 (1981) 豆瓣
From Mao to Mozart: Isaac Stern in China
9.0 (76 个评分)
导演:
默里·勒纳
演员:
艾萨克·斯特恩
/
戴维·戈卢布
…
其它标题:
From Mao to Mozart: Isaac Stern in China
/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1979年斯特恩在中国
…
艾萨克·斯特恩是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大师。在文革结束的1979年,斯特恩作为西方第一位来华演出的小提琴大师,在北京演奏了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他的此次中国之行被美国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传记片、艺术纪录片导演艾伦·米勒拍摄成新闻纪录电影《从毛泽东到莫扎特》。
此电影获第7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此电影获第7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公正 (2009) 豆瓣
Justice
9.7 (48 个评分)
演员:
Michael J. Sandel
这是关于道德与政治哲学的一个入门系列课程,主要是围绕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尔教授法学系列课程《公正:该如何做是好?》展开评议。
本课程共12部分,旨在引导观众一起评判性思考关于公正、平等、民主与公民权利的一些基本问题。每周,超过1000位学生来听哈佛教授兼作家迈克尔·桑德尔的课,以拓展他们对于政治与道德哲学的认知理解,探究固有观念是与非。学生们同时还将接触过去一些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康德、密尔、洛克。然后,应用课程去分析复杂多变的现代问题:赞助性措施、同性婚姻、爱国主义、忠诚度与人权等。
桑德尔在教学中通过一些假设或真实案例的描述,置学生于伦理两难困境中,然后要他们做出决定:“该如何做是好?”他鼓励学生站出来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这通常激发生动而幽默的课堂辩论。桑德尔然后围绕伦理问题展开,更深层次地触及不同道德选择背后的假设。这种教学法通常会揭示道德推论的矛盾本质。
这一系列课程被评为哈佛新生最欢迎的公开课,并不是因为它只适合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又或者是它只适合哈佛学生那样的高智商人群。我推荐的它的理由在于:
1、大家可以看到什么是真正的“学习”。课程没有任何内容需要你强背记忆,也不会要求你去做笔记,但是我相信你能够在很久之后还会记得课程所要讲授的内容,而且愿意在自己的Blog里主动做课堂笔记。对于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传授,你没有道理会去错过,或者遗忘。
2、大家可以看到什么是真正的“教学”,许多网友反应,看这套课程需要时常暂停。这是因为每一小节里,迈克尔.桑德尔都会从平实简单的例子出发,让 你不由自主地去思考他提出的命题。他并非回答问题,或者是解答问题,更不是灌输你观点,而是自始至终激发你的脑力震荡,对习见提出挑战,换从多个角度思考 看似最为简单的事情。
3、大家可以看到什么是真正的“政治学”。《公正:该如何做是好?》是为法学院学生开设的课程,出发点是谈公正和正义,一共分为12堂课。如果你看 过第一堂课,你就会知道,在愚蠢的国内大学教育中,政治学被庸俗化和弱智化到了什么程度,以至于大家会觉得只有乏味已极且心存卑鄙之辈才应该学习,人文学 科也只是纸面上的功夫。通过迈克尔.桑德尔的讲授,你可以看到任意一结论的导出,后面都有论证的严谨和思考的精深。明白《政治学》并非只是教材上看到的那 套阶级分析的蠢话,而是切实地关心我们的处境,我们的生活,并致力于实现真正的公正。单是看西方思想家的思辨过程,就已经足够。
本课程共12部分,旨在引导观众一起评判性思考关于公正、平等、民主与公民权利的一些基本问题。每周,超过1000位学生来听哈佛教授兼作家迈克尔·桑德尔的课,以拓展他们对于政治与道德哲学的认知理解,探究固有观念是与非。学生们同时还将接触过去一些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康德、密尔、洛克。然后,应用课程去分析复杂多变的现代问题:赞助性措施、同性婚姻、爱国主义、忠诚度与人权等。
桑德尔在教学中通过一些假设或真实案例的描述,置学生于伦理两难困境中,然后要他们做出决定:“该如何做是好?”他鼓励学生站出来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这通常激发生动而幽默的课堂辩论。桑德尔然后围绕伦理问题展开,更深层次地触及不同道德选择背后的假设。这种教学法通常会揭示道德推论的矛盾本质。
这一系列课程被评为哈佛新生最欢迎的公开课,并不是因为它只适合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又或者是它只适合哈佛学生那样的高智商人群。我推荐的它的理由在于:
1、大家可以看到什么是真正的“学习”。课程没有任何内容需要你强背记忆,也不会要求你去做笔记,但是我相信你能够在很久之后还会记得课程所要讲授的内容,而且愿意在自己的Blog里主动做课堂笔记。对于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传授,你没有道理会去错过,或者遗忘。
2、大家可以看到什么是真正的“教学”,许多网友反应,看这套课程需要时常暂停。这是因为每一小节里,迈克尔.桑德尔都会从平实简单的例子出发,让 你不由自主地去思考他提出的命题。他并非回答问题,或者是解答问题,更不是灌输你观点,而是自始至终激发你的脑力震荡,对习见提出挑战,换从多个角度思考 看似最为简单的事情。
3、大家可以看到什么是真正的“政治学”。《公正:该如何做是好?》是为法学院学生开设的课程,出发点是谈公正和正义,一共分为12堂课。如果你看 过第一堂课,你就会知道,在愚蠢的国内大学教育中,政治学被庸俗化和弱智化到了什么程度,以至于大家会觉得只有乏味已极且心存卑鄙之辈才应该学习,人文学 科也只是纸面上的功夫。通过迈克尔.桑德尔的讲授,你可以看到任意一结论的导出,后面都有论证的严谨和思考的精深。明白《政治学》并非只是教材上看到的那 套阶级分析的蠢话,而是切实地关心我们的处境,我们的生活,并致力于实现真正的公正。单是看西方思想家的思辨过程,就已经足够。
史前公园 (2006) 豆瓣
Prehistoric Park
演员:
Nigel Marven
/
David Jason
…
《史前公园》( Prehistoric Park )为英国FremantleMedia公司【与恐龙共舞】原班金制作群最新力作,由国际知名生物探险家奈吉·马文(Nigel Marven)生动主持,是一部唤醒大众智识且非常特殊的3D虚拟纪录片。本片很单纯地藉由近似一般常见于Discovery频道上的生物纪录片手法,描述生物探险家奈吉重返恐龙尚未灭绝的年代,去捕捉即将绝种的恐龙群回到现代饲养于「史前公园」当中。
《史前公园》假设时光机器已经发明完成的年代,因为想要建造一个「史前公园」饲养灭绝生物的计划,因此由生物探险家奈吉使用此装备返回过去捕获恐龙,由于采用纪录片模式,因此也有很多险象环生的意外情形发生,片中并有史前公园管理长鲍伯以及兽医苏珊细心照顾被带回史前公园照料的恐龙们,因为是从未接触过的生物,所以也有许多小差错与研究的经过呈现其中。
本片真正令人玩味的是他们到世界各地取材外拍,将场景模拟到最接近古代恐龙栖息的环境,并让运镜宛如真实的纪录片一般呈现,配合生物知识与编剧的结合,藉由奈吉、鲍伯、苏珊三人生动的演出许多小状况,让观者产生像是真的在看恐龙的纪录片错觉,如:奈吉时常因为一些意外,将不是原订计划中要带回的恐龙送到史前公园,让鲍伯来不及准备照料饲养的园区;也有因为外型较为近似现今某些生物,而让鲍伯误判古生物的照顾方式;还有带回来的长毛象,在苏珊细心治疗下,健康情形良好却一直没有进食,使得奈吉不得不返回远古去观察长毛象的生活方式来解决问题……,许多发生的小问题都可以让观众开始跟着参与他们一起思考怎样解决,并因此自然的了解了远古生物的一些相关知识,可以说是非常高明的将学问融会于影集当中!
《史前公园》假设时光机器已经发明完成的年代,因为想要建造一个「史前公园」饲养灭绝生物的计划,因此由生物探险家奈吉使用此装备返回过去捕获恐龙,由于采用纪录片模式,因此也有很多险象环生的意外情形发生,片中并有史前公园管理长鲍伯以及兽医苏珊细心照顾被带回史前公园照料的恐龙们,因为是从未接触过的生物,所以也有许多小差错与研究的经过呈现其中。
本片真正令人玩味的是他们到世界各地取材外拍,将场景模拟到最接近古代恐龙栖息的环境,并让运镜宛如真实的纪录片一般呈现,配合生物知识与编剧的结合,藉由奈吉、鲍伯、苏珊三人生动的演出许多小状况,让观者产生像是真的在看恐龙的纪录片错觉,如:奈吉时常因为一些意外,将不是原订计划中要带回的恐龙送到史前公园,让鲍伯来不及准备照料饲养的园区;也有因为外型较为近似现今某些生物,而让鲍伯误判古生物的照顾方式;还有带回来的长毛象,在苏珊细心治疗下,健康情形良好却一直没有进食,使得奈吉不得不返回远古去观察长毛象的生活方式来解决问题……,许多发生的小问题都可以让观众开始跟着参与他们一起思考怎样解决,并因此自然的了解了远古生物的一些相关知识,可以说是非常高明的将学问融会于影集当中!
蓝色星球2 (2017) 豆瓣 TMDB
Blue Planet II Season 1 所属 : 蓝色星球2
9.8 (144 个评分)
导演:
詹姆斯·霍尼伯内
演员:
大卫·爱登堡
《蓝色星球II》将由大卫·爱登堡爵士主持。在长达4年的拍摄过程中, 制作团队共执行了125次的探险,水下拍摄时数长达到6000多个小时。与2001年首播的《藍色星球》相隔16年之后,制作团队透过新的科技技术突破以往限制,将许多过去未知的地带、惊人的生物及其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呈现在观众眼前
自从《蓝色星球》2001年开播以来,我们对大海之下生命的理解被彻底颠覆了。从北极熊出没的北冰洋到焕发着勃勃生机的蓝色珊瑚环礁,本系列纪录片同大家分享一些令人吃惊的新发现;邂逅在南冰洋深处神出鬼没的奇怪章鱼,观赏巨大的鲹鱼跳出水面,飞跃到半空中捕鱼;骑在虎鲸的背上,同它一起冲向鱼群。《蓝色星球2》带领我们体验让人敬畏称奇的新地方,见识魅力四射的新物种,了解非同寻常的新行为。
自从《蓝色星球》2001年开播以来,我们对大海之下生命的理解被彻底颠覆了。从北极熊出没的北冰洋到焕发着勃勃生机的蓝色珊瑚环礁,本系列纪录片同大家分享一些令人吃惊的新发现;邂逅在南冰洋深处神出鬼没的奇怪章鱼,观赏巨大的鲹鱼跳出水面,飞跃到半空中捕鱼;骑在虎鲸的背上,同它一起冲向鱼群。《蓝色星球2》带领我们体验让人敬畏称奇的新地方,见识魅力四射的新物种,了解非同寻常的新行为。
河流与潮汐 (2001) 豆瓣
Rivers and Tides
9.4 (16 个评分)
导演:
Thomas Riedelsheimer
演员:
Andy Goldsworthy
其它标题:
Rivers and Tides
/
安迪高茲沃斯的艺术人生
IMDB 排名第七位的记录片(目前8.3分)。
这部纪录片是关于英国艺术家安迪.高兹沃斯(Andy Goldsworthy)的故事。影片一开头,安迪就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们,他想要处理的不仅是空间概念中存在的河流形象,同时也想把时间的意涵加入,让河真正在流动,反应出“河流”的本质。实际上在他的艺术作品中,“时间”可以说是是横贯一切作品的主轴,而反应自然表象下的本质则是一贯的主题,所以他处理的题材,不仅止于河流,也扩及到在时间河流(the river of time)影响下的一切。安迪习惯将自己对周遭事物,不论是人、土地或景观的了解,转化成艺术作品。从他取法自然,取材于自然,最后也回归自然的整个创作过程,确实是相当「环境正确」的,是人与环境对话之后具体而美好的呈现。虽然终究是对自然的一种操弄,却是最不「人工」的那一种。其实用文字来描述他的创作是一种不得已的错误形式,毕竟作品本身即不言自明,同时也是难以言喻的。
这部纪录片是关于英国艺术家安迪.高兹沃斯(Andy Goldsworthy)的故事。影片一开头,安迪就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们,他想要处理的不仅是空间概念中存在的河流形象,同时也想把时间的意涵加入,让河真正在流动,反应出“河流”的本质。实际上在他的艺术作品中,“时间”可以说是是横贯一切作品的主轴,而反应自然表象下的本质则是一贯的主题,所以他处理的题材,不仅止于河流,也扩及到在时间河流(the river of time)影响下的一切。安迪习惯将自己对周遭事物,不论是人、土地或景观的了解,转化成艺术作品。从他取法自然,取材于自然,最后也回归自然的整个创作过程,确实是相当「环境正确」的,是人与环境对话之后具体而美好的呈现。虽然终究是对自然的一种操弄,却是最不「人工」的那一种。其实用文字来描述他的创作是一种不得已的错误形式,毕竟作品本身即不言自明,同时也是难以言喻的。
一封关于父亲的信 (2008) 维基数据 IMDb TMDB 豆瓣
Dear Zachary: A Letter to a Son About His Father
9.4 (8 个评分)
导演:
库特·库恩尼
演员:
Kurt Kuenne
其它标题:
친애하는 재커리 : 아버지에 관해 두 아들에게 보내는 편지
/
Dear Zachary: A Letter to a Son About His Father
…
导演库尔特极为强大的纪录片,初衷是为缅怀被杀的朋友安德鲁巴格比,他在2001年被疯狂的前女友谋杀了。然而,当库尔特飞越大半个地球去采访杀死巴格比的女凶手的朋友和家人时,发现那个女凶手雪莉特纳,早已逃到纽芬兰逃脱逮捕。由于加拿大法律背后的干预保护,她仍是自由人;在此期间,她透露她怀了安德鲁的孩子。大卫和凯瑟琳(安德鲁巴格比的父母)知道这个女人得为他们儿子的死负全责之后,他们也去了纽芬兰,以便更接近自己的亲孙子。然而这让事情变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