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
迁徙的鸟 (2001) TMDB 豆瓣 Eggplant.place
Le peuple migrateur
9.2 (319 个评分) 导演: 雅克·贝汉 / 雅克·克鲁奥德 演员: 雅克·贝汉
其它标题: Il popolo migratore / Le peuple migrateur
当鸟儿用羽翼去实现梦想,翱翔在我们永远无法凭借自身企及的天空,人类又该赋予他们怎样的赞叹呢?
“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种对于回归的承诺。”雅克·贝汉以这样一句话带我们踏上了鸟与梦飞行之旅。毫无疑问,[迁徙的鸟]直接界定了世界顶级纪录片“获取真实”的标准——前后共600多人参与拍摄,历时3年多、耗资4000多万美元,景地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记录胶片长达460多公里。这部动用了17个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和两个科学考察队的电影甫一出世,就引起轰动。短短三个星期内就有250多万法国人为它走进影院,飞越1200公里的大天鹅对生命的坚持,在漫天风沙中追寻出路的沙丘鹤、在冰天雪地下与海鸦对抗到底的企鹅……尽管当中也有失败气馁,也有悬崖边的木头木脑,也有来自人类贪欲的窥视。
除了简单的说明,整部影片不再有言语。本片的主角是憨态可掬,形态各异的鸟。他们带我们飞过大海,飞过雪原,飞过高山;他们用振动的羽翼向我们诠释飞翔,诠释执着,诠释温情,诠释生命。
互联网之子 (2014) Eggplant.place TMDB 豆瓣
The Internet's Own Boy: The Story of Aaron Swartz
9.2 (285 个评分) 导演: 布莱恩·耐本伯格 演员: 亚伦·斯沃茨 / 蒂姆·伯纳斯-李
其它标题: The Internet's Own Boy: The Story of Aaron Swartz / 斯沃茨的故事(台)
本片《互联网之子》讲的是编程天才和信息活动家 亚伦·斯沃茨 的故事。
从参与基础互联网协议RSS到联合创办Reddit,斯沃茨的足迹遍及整个互联网。
但斯沃茨在社会公正和政治组织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以及对信息存取的雄心壮志,
使他陷入了一场两年之久的法律噩梦。 亚伦的故事也触动了对他如雷贯耳的网络社区之外的人们。
最大的小小农场 (2018) 豆瓣 TMDB
The Biggest Little Farm
9.0 (143 个评分) 导演: 约翰·切斯特 演员: 约翰·切斯特 / Molly Chester
其它标题: The Biggest Little Farm / 我家有个开心农场(台)
只为了坚持对爱狗的承诺,约翰与茉莉这对疯狂夫妻索性来去乡下开农场!本片历时十年追踪,跟着这两位疯狂的梦想家和他们的爱狗,远赴乡间打造出与自然和谐共存,物种多样的开心农场。他们种植了上万棵果树,两百种作物,并畜养各种动物好朋友,包括一只令人难忘的猪妈妈艾玛,和她的公鸡男友油头。当农场的生态系统被重新唤醒时,他们心目中的完美世界,开始出现一连串令人难以预料的疯狂转变!
难以忽视的真相 (2006) 豆瓣
An Inconvenient Truth
8.3 (150 个评分) 导演: 戴维斯·古根海姆 演员: 阿尔·戈尔
其它标题: An Inconvenient Truth / 绝望真相(港)
他是几乎成为美国总统的人——阿尔·戈尔。很难说他成为总统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但是现在,他就在改变世界的路上。
本片记录了戈尔作为一个环保专家,一个世界公民,为了环保世界进行的种种努力。他精彩的演说,议会上咄咄逼人的质询,对于环保议程的推进努力,还有在这一切的背后,他的内心世界。
但是还有书籍 (2019) 豆瓣 TMDB
8.7 (479 个评分) 导演: 罗颖鸾 / 杨骊珠 演员: 朱岳 / 俞国林
《但是还有书籍》以书为题材,力图在阅读多样化、碎片化的当下,记录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的爱书之人,捕捉和书有关的那些精彩故事。希望以新鲜有趣的视角和故事,点燃观众对于书的热爱,为人们提供一份在快时代里的阅读指南。
2020年1月8日 看过
看到袁哲生、黄锦树这几个我自己偷偷喜欢的台湾文学马华文学逐渐火起来,一方面暗暗惊叹自己的眼光居然还不错,一方面觉得自己私藏的好东西好像被偷走了一样…这部纪录片很好,时长拿捏到位,涉及编辑和翻译、二手书、绘本创作、图书设计、快时代阅读各方面,希望大家看了都来读!
2019 中国大陆 书籍 书迷
The Sound and the Fury: A Century of Music (2013) 豆瓣
导演: Ian MacMillan
Series looking at the revolution in 20th century music.
Wrecking Ball
It begins by examining the shift in the language and sound of music from the melodies and harmonies of giants such as Mozart, Haydn and Brahms into the fragmented, abstract, discordant sound of the most radical composers of the new century - Schoenberg, Webern, Stravinsky and beyond. It examines how this new music was a response to the huge upheaval in the world at the start of the 20th century, with its developments in technology, science, modern art and the tumult of the First World War. Featuring performances of some of the key works of the period, performed by the London Sinfonietta, members of the Aurora Orchestra and composer and pianist Timothy Andres, the story of this episode in music history is brought to life through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biggest names in modern classical music, among them Steve Reich, John Adams, Michael Tilson Thomas, Pierre Boulez, George Benjamin and Alex Ross, music critic of the New Yorker.
Free for All
Part 2 examines how the freewheeling modernism that had shocked audiences in the first two decades of the century came under state control. Initially, many practitioners thought the totalitarian regimes would be good for music and the arts. What followed in Germany was a ban on music written by Jews, African-Americans and communists, while in the Soviet Union there was a prohibition on music the workers were unable to hum. After the cataclysm of the 1940s, a new generation of composers - Boulez, Stockhausen, Xenakis, Nono, Ligeti - turned their back on what they saw as the discredited music of the past and tried to reinvent it from scratch. Or, at least, from serialism, which became as much of a straitjacket as totalitarianism's strictures had been. But from this period of avant-garde experimentation, which many listeners found baffling and terrifying, came som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radical musical innovations of the century.
Easy Listening
Series concludes with the focus shift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post-war years of the 1950s and beyond. Beginning with arguably the most notorious work of 20th century classical music, John Cage's 'silent' composition 4'33", it looks at how a series of maverick Americans re-invented the sound of classical music into a more simple form, bringing back harmonies and rhythms that made it increasingly popular with audiences across the world. It also examines how this music found its way into a spiritual realm, with the strain of pared-down religious composition that came to be known as 'holy minimalism'. From the Maverick concert hall in Woodstock, New York to an Orthodox cathedral in Estonia to a car park in Peckham, south London, the story is told by a stellar line-up of contributors including Philip Glass, Steve Reich, John Adams, Arvo Pärt and John Tavener.
2020年1月7日 看过
现代音乐在战后那一段时间完全不能听,到了极简主义之后才终于变得好理解了…果然人们的耳朵是最难接受新东西的
2013 BBC Documentary NewMusic UK
大国崛起 (2006) 豆瓣
8.5 (38 个评分) 导演: 任学安 / 刘军卫 演员: 孙占山
第 一 集 海洋时代(开篇暨葡萄牙 西班牙)
第 二 集 小国大业(荷兰)
第 三 集 走向现代(英国·上)
第 四 集 工业先声(英国·下)
第 五 集 激情岁月(法国)
第 六 集 帝国春秋(德国)
第 七 集 百年维新(日本)
第 八 集 寻道图强(沙俄)
第 九 集 风云新途(苏联)
第 十 集 新国新梦(美国·上)
第十一集 危局新政(美国·下)
第十二集 大道行思(结篇)
设计面面观 (2009) 豆瓣 TMDB
Objectified
8.0 (50 个评分) 导演: 加利·哈斯特维特 演员: Paola Antonelli / Chris Bangle
其它标题: Objectified / 造物
由独立制片人导演Gary Hustwit执导拍摄的《设计面面观》是一部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长篇独立纪录片。影片详尽地展示了创造工业产品流程的实录片断,并记录了与世界顶尖设计师们的交谈与讨论。导演Gary Hustwit用洞察深切的镜头记录了这些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工业设计产品,看似稀松平常的设计背后,却是设计师们倾尽全力的良苦用心。
《设计面面观》中采访到的设计师们包括:纽约现代艺术馆馆长Paola Antonelli,慕尼黑BMW首席设计师Chris Bangle,巴黎兄弟设计组合Ronan & Erwan Bouroullec,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Walker艺术中心平面设计师Andrew Blauvelt等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他们的设计正慢慢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促使我们去思考得更多更多。
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2019) 豆瓣 TMDB
Seven Worlds, One Planet Season 1 所属 : 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9.7 (93 个评分) 导演: 弗雷迪·德瓦斯 / 艾玛·纳珀 演员: 大卫·爱登堡
数百万年前,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将地壳撕扯得支离破碎,由此创造出七个蔚为壮观的大陆。时光荏苒,每个大陆都孕育了别具特色的野生动物。
从郁郁葱葱的南美洲丛林深处到冰雪覆盖的亚洲山峦之巅,从欧洲熙熙攘攘的都市到非洲的广袤平原,《七个世界 一个星球》将开启一次七大洲之旅,呈现匪夷所思的动物行为,讲述鲜为人知的动物故事。我们将探索在这七个世界,丰富多样的生命如何在地球上生长繁衍,同时揭示在人类主导的世界,动物们所面临的不同挑战。
敦煌 (2010) 豆瓣
8.4 (34 个评分) 导演: 周兵 / 李果 演员: 孙悦斌
纪录片《敦煌》是中央电视台继《故宫》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旨在记录敦煌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揭示敦煌两千多年来的文化内涵。摄像机对准敦煌和在这块土地上曾经生活过的人们,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将那些被遗忘了的文明一一重新呈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主创人员力求奉献一部全方位反映敦煌历史与文化的文献纪录片,全面纪录敦煌地区16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散落其中的故事;全方位展现100年来敦煌学的学者对这个沙漠宝库的孜孜不倦的探索成果。
第一集:“探险者”来了
1900年,一把芨芨草,捅开了一个沉睡近千年的藏经洞……文物的流失让国人痛心疾首,学者的奋力拯救让人心生感慨,而这些故事似乎都昭示着一个帝国的国势衰微……本集将为观众展现一部中国近代的伤心史。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第一集里的王道士应如何评价?
《敦煌》第一集讲述的是那个伤心的故事,遗憾的是我们本来想对王道士进行一次分析,鉴于各种原因未能如愿,一直以来传统的观点认为王道士是一个历史的罪人、卖国贼,我们这一集的导演李果不这样认为,或许他心中的王道士很复杂,关于对他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我很同意他的想法。我想他是可怜、可悲、可叹的人。先不去管它了,还是来看看我们这部纪录片吧,我们还是很用心的花了5年的时间做出来的,欢迎大家拍砖。
第二集:千年的营造
莫高窟首先是一个佛教的圣地,是一个表达宗教感情的所在。公元366年,三危山的万丈金光感动了一个叫乐尊的和尚,他开始在这里开凿石窟,这是莫高窟的肇始。本集讲述的是供养人李大宾、李明振开窟的故事。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跨越1600年,这1600年里从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宋元,中国历史中的每一个时代都留给莫高窟不同的印记和风格。莫高窟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的地方是怎样从一个荒芜的沙漠中的山丘成为一个宗教艺术的圣地?它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又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变化?这其中它又历经了战乱、阴谋和杀戮,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用信仰的力量构建的一个接一个美丽而多彩的洞窟。在长长的历史中,绝大多数竟奇迹般的保留了下来。今天我们再去观看这些艺术珍品时,它已经不再是历史的颜料,很多壁画的色彩和线条在慢慢的消退,它曾经的功能和价值也许被很多的人遗忘和误解。
第三集:藏经洞之谜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是黑汗王朝入侵的马蹄让僧侣们心生恐惧,进而将佛教典籍保存在藏经洞中?还是寺庙将无用、残破的经卷集中的储藏在这里?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在这一集里,我们将讲述藏经洞一千多年前可能形成的原因,之所以说它可能,是因为直到今天没有一个公认的绝对说法。持避难说的学者们认为,是因为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敦煌的历史,也造就了一千多年后一次伟大的发现。参与这个事件的主角有很多个,甚至其中包括一次谋杀的发生,曾经一位日本导演把这个故事拍成了电影。但最新的一种说法,认为避难说是错误的,他们研究出藏经洞的形成有可能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将废弃的文献、经文和艺术品存放起来而形成的。当然他们有很多的证据拿出来证明他们观点的正确。
第四集:无名的大师
史小玉是元代敦煌地区的画匠。他完成了莫高窟第3窟壁画的绘制,第3窟中的壁画绘画手法上乘,艺术欣赏价值极高。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今天学习绘画的人们把它视为艺术的圣殿,要去顶礼膜拜。我们在这部纪录片里推测出生活在元代的一位画家——史小玉。他可能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生涯。今天也有学者认为他不是一位画家,他可能是一位曾到过敦煌的游客。他似乎是极少数能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一幅绘画上的人。在敦煌莫高窟神秘的第三窟,从来不对世人开放,在那里有一副据说是史小玉创作的千手观音,那是一副举世之作,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在片中我们将向你呈现这幅堪称伟大的画作和史小玉的故事。
第五集:敦煌彩塑
对于最经典的彩塑进行展示将是本集的主要内容,首先将对敦煌彩塑的类型进行整体概述,展示不同类型的代表作;其次将对不同时期的彩塑进行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特点,同时体现历史传承;最后将对彩塑的细节进行展示,比如菩萨的手、服饰等,展现敦煌彩塑的美伦美幻,从而体现中国文化的璀璨。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正如希腊人赋予了印度佛陀那属于希腊审美的形象一样,敦煌的塑匠们,也将自己的审美理想和本土文化悄悄的渗入了这西域远道而来的佛陀形象之中。于是,这些远道而来的佛陀菩萨们,悄然换上了中原特征的薄衣薄带。还有那佛陀脸上的神情,安详、坦然、超逸,你从他的眼缝、脸颊、嘴角乃至身姿上能清晰的读到,这是东方人特有的含而不露.有一种不言而喻的艺术效果。
第六集:家住敦煌
阿龙,是敦煌城中一个小康家庭的少妇。丈夫和儿子的突然辞世,改变了阿龙安宁的生活。一个吐谷浑人强占了阿龙的土地和水源,阿龙的生活从此不得不与这场土地官司纠缠在了一起。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阿龙是个寡妇,一千多年前,要回了曾经属于她丈夫的土地,我们的片子围绕着这场官司的进展,将向你展示一千多年前敦煌老百姓的生活,他们的喜怒悲哀和他们的信仰等等。在今天敦煌的乡村里,你或许还能看的见一千多年前人们生活的样貌,看到传统的耕作方式,他们一样喜欢吃面食,比如面片子、浆水面及大饼,唐宋时期的餐桌上一样是这些食物。当然不一样的是气候变化,那个时期的敦煌,比现在要湿润得多,水草丰美的地方也比现在要多。当然,在我们这个故事里说的最多的还是阿龙的这场官司和她一生中最难忘的几件事,包括她的婚姻及她的丈夫和儿子不幸的遭遇,也包括生活里的甜蜜回忆,幸福宁静的时刻。千年过去,生活在变与不变之间延续着。
第七集:天涯商旅
本集讲述的正是沙拉等几个粟特人怎样踏上丝路商贸之旅,经过一路坎坷之后,却因安史之乱而终生未能到达长安,最后终老敦煌的故事。通过勾勒沙拉这个个体曲折的命运,展现历史行程的衍进,反映赋予丝绸之路以活力的粟特人群体与敦煌的商贸气质。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我们通过几个来自中亚粟特商人的故事向你讲述一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是如何进行贸易,如何旅行,如何遭遇强盗,又如何因为战争而妻离子散的故事。您将会了解到曾经风行于丝绸之路上的很多风情和生活方式,你也会了解到一个在当今已经消亡殆尽的民族粟特人的点滴故事。这部片子试图通过短短四十多分钟挖掘出一些封存已久的历史信息,以及那些久远但在今天触摸起来依然会让我们心动的丝路商旅的故事。
第八集:舞梦敦煌
这是一种流传了千年的舞蹈,舞动的琵琶,飘逸的身姿,灵动的眼神,无不展现出它来源于宗教华丽唯美和神性的气息。这是敦煌壁画中最为人所知的一种舞蹈——反弹琵琶舞。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敦煌壁画中的舞蹈是如何被整理挖掘出来的,他们如何将绘画的线条变成灵动的舞蹈,跨越一千多年依然在今天保留着神秘。我们将在这一集中向您详细的讲述。而程佛儿的故事,也是我们从浩瀚的历史中捕捉了很多真实的史料拼接而成,她的身世和经历因在历史中和很多宫廷舞女相似而真实。我们把故事一直讲到了今天,这种美的气息在今天我们依然能享受和传承。
第九集:敦煌的召唤
风沙、地震都是洞窟的宿敌,而水气、虫害等微小的元素都可能给壁画带来致命的损坏。敦煌研究院要做的工作,大者维护整个莫高窟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小者细心呵护每一寸壁画......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这段历史离我们还是很近的,不到一百年。我们讲述了几个人在二十世纪最动荡的岁月中的一段故事,常书鸿、张大千、王子云等。由于他们的努力,敦煌开始被更多的中国人知道。莫高窟的保护和研究也因为他们开始进入更多人的学术和艺术的领域,张大千在敦煌做了很多的事,临摹壁画,给洞窟编画,当然他的一些做法也引起后人的争议。常书鸿离开美丽和浪漫的巴黎,来到荒凉的敦煌,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情感变化,依然在敦煌坚守着,被后人称为敦煌守护神。在一个明月高悬的夜晚,于右任和张大千在敦煌莫高窟前的小院里进行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谈话,我们的纪录片将详细的解读。这一集的敦煌是想这些先辈们致敬,并怀念他们。
第十集:守望敦煌
本集以20世纪初叶至80年代这一时间跨度为背景,表现一组为敦煌奔走呼吁,致力于敦煌拯救、守护、研究的人物群像,并突出反映常书鸿这一人物在敦煌50年中的动人故事。
总导演周兵推荐本集看点:敦煌的保护一直是受人关注的一个话题。六十年来在严酷的自然界环境恶化中,敦煌莫高窟留存到今天实属不易。我们将讲述这六十年来敦煌的保护、学术的研究和国际化的合作等许多话题。这一集的故事讲得有点严肃,也许并不是那么有趣,但必须要讲,这关系到很多人一生的倾情付出。我们把镜头同时对准了散落在英国和法国珍贵敦煌文献以及他们今天的故事。
微观世界 (1996) Eggplant.place 豆瓣 TMDB
Microcosmos: Le peuple de l'herbe
8.9 (119 个评分) 导演: 克洛德·纽里德萨尼 / 玛丽·佩雷努 演员: 雅克·贝汉 /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其它标题: Microcosmos: Le peuple de l'herbe / 小宇宙1:微观世界
高楼大厦见识过了,导演用不凡的拍摄技巧引领我们进入了昆虫的世界。出乎意料,在这里,平时令人“恐怖”的虫子门展现出了另一种不一样的美。当你近距离仔细察看这个世界时,你会发现原来毛毛虫的毛原来这么光滑;相互依偎的蜗牛温馨得赚人眼泪;勤奋的屎壳郎每天都在认真对付着他们的粪球;蜘蛛会在水下用一个小气泡作为自己的餐厅;天牛就像公牛一样在互相较劲。每只虫子原来都不曾闲着浪费光阴。
微观下的虫子世界,带给观众的除了视觉的震撼,还有自然界无法向人类诉说的道理。
故宫 (2005) 豆瓣
9.3 (31 个评分) 导演: 周兵 / 徐欢
12集《故宫》将从故宫的建筑艺术、使用功能、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程等方面,全面展示故宫辉煌瑰丽、神秘沧桑的宫殿建筑、丰富多彩,经历传奇的珍贵文物,讲述不为人知、真实鲜活的人物命运、历史事件和宫廷生活。触摸历史跳动的脉搏,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第一集 肇建紫禁城
第二集 盛世的屋脊
第三集 礼仪天下
第四集 指点江山
第五集 家国之间
第六集 故宫藏瓷
第七集 故宫书画
第八集 故宫藏玉
第九集 宫廷西洋风
第十集 从皇宫到博物院
第十一集 国宝大流迁
第十二集 永远的故宫
圆明园 (2006) 豆瓣 TMDB
圆明园
8.0 (97 个评分) 导演: 金铁木 / 薛继军
其它标题: The Imperial Garden / The Old Summer Palace
◎简  介
有谁听过圆明园历史上最华彩的那段乐章?
有谁见过圆明园历史上最宏丽的画卷?
有谁亲身游历过那座精艳绝伦的“万园之园”?
圆明园的历史不是从1860年开始的!
圆明园不仅是一部中华的屈辱史,
圆明园应是让国人更具民族自豪感的“万园之园”!
圆明园自1707年建园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他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
但记忆应该是完整的,而不留残缺的。
圆明园大型史诗性数字电影为圆明园的历史填补空白。
还世人一个完整,真实的圆明园!
语言在这350公顷,三大主题园林区,百余处园林景观面前是苍白无力的
高清晰,数字化技术再现了圆明园从建园,扩建,被毁的历史全过程
绚丽的三维动画将一座恢弘壮阔的圆明园呈现,好似游历其中。
与真实演员相结合的拍摄手法,使影片更具真实性。
大型史诗性数字电影圆明园的真实,不仅是重现了圆明园恢弘壮丽的建筑
同时他还向人们讲述圆明园鲜为人知的重要地位
及一个帝国,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欢笑和泪水。
圆明园不仅有着与故宫同样大小的占地面积,
在清政治的鼎盛时期,其地位比故宫更为重要!
在长达150年的存园历史中,
清,6位皇帝曾在此梳理朝政,平定天下,安食就寝。
皇室不为人知的亲缘相韧,后宫传奇,官宦相挣,
同样构筑了圆明园的另一道风景
有谁会知道?
圆明园曾经实现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天子的相聚,
有谁会知道?
圆明园的设计者就是当朝统治者。
圆明园在精艳绝伦的建筑背后,
有雍正的艺术情操和制国的雄心壮志。
有乾隆望为自大和对西方艺术科学的不屑一顾。
也许任凭我们的大脑如何联想,
都难在那满目沧遗、断壁残垣中,寻找300年前的伟大,
绚丽的华服只有在亲眼目睹后,才回赞叹她的完美,
圆明园大型史诗性数字电影,就再现了一件举世珍宝的绚丽多姿。
历史也将在这绚丽的洪流中更加的惊艳!
阿涅斯的海滩 (2008) 豆瓣 TMDB
Les plages d'Agnès
9.2 (116 个评分) 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 演员: 阿涅斯·瓦尔达 / 简·伯金
其它标题: Les plages d'Agnès / 阿涅丝的海滩
八十岁的阿涅斯·瓦尔达,在生日之际以《爱格尼斯的海滩》这部充满温情的幽默佳片为自己庆寿,实在是电影史上的一段佳话。影片利用重构的手法,她与丈夫德米电影中的一些片断来重现这位导演一生中的的重大事件。影片探讨的是人性,而非电影。观众可以看到,丈夫德米去世之前,阿涅斯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人生七年2 (1970) 豆瓣 TMDB
7 Plus Seven
9.1 (107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艾普特 演员: Bruce Balden
其它标题: 7 Plus Seven / 人生七载之当我十四岁
本部纪录片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的第二部。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时隔七年,当年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刚刚长大。他们初见世界还是懵懂的,面对镜头仍然稚嫩青涩。这花季年华,才是漫漫人生的第一步。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时隔七年,再次把摄像机对准这十几位孩子的生活,决心拍摄一部英国人生活和西方人文的纪录片。
美国工厂 (2019) T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IMDb
American Factory
8.1 (801 个评分) 导演: 史蒂文·博格纳尔 / 朱莉娅·赖克特 演员: 曹德旺 / 王河
其它标题: American Factory
《美国工厂》是一部 Netflix 原创纪录片,由 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 和 Participant Media 出品,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并斩获艾美奖®的朱莉娅·赖克特和史蒂文·博格纳尔(《最后一辆车:通用王国的破产》《A Lion in the House》《正观“红色”》)打造。这部广受好评的电影深入研究了后工业时代的俄亥俄州,一位中国亿万富翁在当地一家废弃的通用汽车工厂中开设新工厂,并雇佣了 2000 名美国蓝领工人。随着高科技中国企业与美国工人阶级产生冲突,最初的希望和乐观遭受了挫折。
2019年9月1日 看过
剪辑太慢,1.5倍速都感觉慢。福耀的老总曹德旺中文说成这样真是让人讶异…中国生产线和美国生产线差别太大了,中国工人的生产速度和面无表情的军事化管理把美国人都吓傻了…但是两种文化的观念和两个群体的生存期待之间的割裂实在令人绝望。plus福耀的审美简直太糟糕都把人看笑了(谜一样的举着玻璃的节目和谜一样的快板表演…)特别是老总办公室悬挂的极丑的大头像…不过最后的几句话倒颇有几分诗意:“我很难回到原来那个蝉叫蛙鸣的时代,看着田野上的鲜花小草。在这几十年里我拼命开工厂,是不是破坏了环境和安宁?我弄不清楚到底是有功之人还是有罪之人。”最后的自动化流水线发人深省,估计好多工人都得排着队离开了
2019 Documentary Netflix 中国 奥巴马
斯坦利·库布里克:电影人生 (2001) 豆瓣 TMDB
Stanley Kubrick: A Life in Pictures
8.4 (28 个评分) 导演: Jan Harlan 演员: 汤姆·克鲁斯 / 肯·亚当
其它标题: Stanley Kubrick: A Life in Pictures
Scene Index:
1. Introduction
2. Early life
3. Photography
4. Day of the Fight
这是一部描写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生平的记录片……
“斯坦利·库布里克是一个绝顶天才的混蛋”——道格拉斯在《斯巴达克斯》首映式上对记者这么说。这句话也许是最能恰如其分地形容这位电影大师的最精辟的语言了。

1999年,库布里克去世。在他去世前没有几天,他刚刚完成了汤姆·克鲁斯和尼克·基德曼出演的伦理片《大开眼界》。17天后,在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晚会上,斯蒂文·斯皮尔伯格主持放映了一段3分钟长的库布里克电影集锦,以肯定库布里克对电影艺术的贡献以及表示大众和学院对其逝世的哀悼。在这之后,斯皮尔伯格接手了库布里克编剧并完成分镜头脚本绘制工作的《人工智能》的拍摄。大师的精神和理念,就这么被继承了下来。

《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人生》全方位地回顾了库布里克整个电影生涯,,并由汤姆·克鲁斯担任解说。库布里克一生只拍摄了18部影片,这和他所获得的荣誉似乎有些不相称,但是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库布里克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人生》就仔细分析了这18部影片,并以此为线索,为我们展示出了大师创作过程。
BBC 地平线:头发护理的秘密 (2017) 豆瓣
BBC Horizon: Hair Care Secrets
6.8 (5 个评分)
其它标题: BBC Horizon: Hair Care Secrets / BBC 地平线:护发的秘密
2019年8月7日 看过
这部纪录片告诉我们:不要用太便宜的洗发露;护发素对头发很好;有一种高科技可以强化头发的硬度;卷发棒温度在185℃最合适;脱发都是因为遗传,想较为彻底地做出改变只有通过植发才能实现(然而关于植发的那一段也太血腥了)
2017 BBC BBC地平线 Documentary 健康
火车进站 (1896) Min reol Eggplant.place 豆瓣 IMDb TMDB
L'arrivée d'un train à La Ciotat
9.4 (258 个评分) 导演: 奥古斯特·卢米埃尔 / 路易斯·卢米埃尔 演员: Madeleine Koehler / Marcel Koehler
其它标题: L'arrivée d'un train à La Ciotat / 火车到站
电影的发明者卢米埃尔兄弟,于1895年利用“活动摄影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批电影,这一年也成为了电影的诞生年。
《火车进站》是他们最有名的和最被人仿效的作品之一。在影片《火车进站》中,火车头冲着镜头呼啸而过,当时的观众看了大吃一惊,十分恐慌,以为真会被火车轧死,吓得惊慌四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