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德雷尔一家 第一季 (2016) 豆瓣 Bangumi
The Durrells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德雷尔一家
8.7 (212 个评分) 导演: 斯蒂夫·巴伦 / 罗杰·戈比 演员: 凯莉·霍威 / 乔什·奥康纳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的三十年代,路易斯(凯莉·霍威 Keeley Hawes 饰)的丈夫意外去世,留下了四个孩子格兰特(米罗·帕克 Milo Parker 饰)、劳伦斯(乔什·奥康纳 Josh O'Connor 饰)、莱斯利(卡伦·伍德豪斯 Callum Woodhouse 饰)、玛格(黛西·沃特斯通 Daisy Waterstone 饰),以及一笔遗产。如今,这笔遗产已经被花的差不多了,孩子们亦在渐渐长大,问题日益凸显,使路易斯感到力不从心。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路易斯决定带领一家人远赴生活成本较小的希腊科孚岛定居,希望在那里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她的决定显然没有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和赞成,更何况何科孚岛甚至都没有通电。路易斯这个本想修复家庭关系的决定,却反而让兄弟姐妹们之间火药味十足。
伊西斯的面纱 豆瓣
Le voile d'Isis: Essai sur l'histoire de l'idée de Nature 所属 作品: 伊西斯的面纱
8.8 (15 个评分) 作者: [法]皮埃尔·阿多 译者: 张卜天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1
从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出那句著名的箴言“自然爱隐藏”到20世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以“存在”和“解蔽”的方式对这句话进行解释,《伊西斯的面纱》对自然的秘密这一概念的讨论涵盖了近2500年的历史,从揭开面纱这一隐喻的角度追溯了人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阿多以头戴面纱的女神伊西斯这一寓意形象为线索,追溯了思想家们对赫拉克利特箴言“自然爱隐藏”的诸种解释。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两种对待自然的态度:一种是普罗米修斯态度或实验探索的态度,主张用技术揭开自然的面纱,揭示她的秘密;另一种是俄耳甫斯态度或沉思的、诗意的态度,认为像这样去掉地球的遮掩是一种严重的侵犯和罪过。而从18世纪末开始,伊西斯的面纱渐渐不再指自然的秘密,而是指存在的神秘,这一传统一直持续至今。
放牧人生 豆瓣
The Shepherd’s Life:A Tale of the Lake District 所属 作品: 放牧人生
8.0 (10 个评分) 作者: [英]詹姆斯·里班克斯 译者: 尹楠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7
【本书看点】
★一个有关传承、根源和归属的故事,一部21世纪的牧歌宣言。
——詹姆斯•里班克斯以隽永清新的文笔,带领读者体会牧羊人的一年,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田园生活记录,这种生活深深扎根于我们大多数人已失去的土地。这是一个关于谋生的故事,关于他周围的人,他的童年,他的父辈和祖辈,在身边的世界快速变化的时候,他们仍然这样生活和经历着一切。许多故事都在讲述一个人如何为了离开而努力工作,而这个故事则是讲述了一些人,他们努力工作,是为了留下来。
★“造就湖区的是牧羊人一百万件看不见的工作的总和”
——在牧羊人的眼里,湖区与风景名胜并无关系。这里是他们世代生活的地方,无关田园风光,也无关诗情画意。放牧、收割、饲养……是日复一日琐碎忙碌的工作,是土地、天气和羊群,共同造就了湖区。他们的祖先一直这样生活,而他们也将继续这样生活下去。
★《纽约时报》、《卫报》2015年度最佳图书
——从乡村去到城市,我们称之为人生奋斗;从城市工作中脱身返回乡间,我们称之为远离尘嚣。但牧羊人的选择从无这些噱头。因为对阅读的热爱与对世界的好奇,他申请并入读牛津;因为对牧场生活与土地的热爱,他又回到湖区继续放牧。放牧的劳作,就是牧羊人的人生奋斗,而乡间与城市的区分,只是因为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土地。
★特别精选32页彩色插图,呈现各色羊群、可爱的牧羊犬、精美的牧羊手杖、让人惊叹的湖区风光,以及牧羊人的五味生活。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牧羊人的生活回忆。
有些人的生活完全由自己创建,詹姆斯•里班克斯不是。他是牧羊人的长子,他的父亲也是牧羊人的长子,他的家族世世代代都在湖区生活和劳作,按季节和活计的需要来安排,几百年来都是如此。如果是维京人也许会理解他们的工作日常:夏天把羊放到山上,打理干草;秋季到市集上再重新补满羊群;冬天照顾羊群安然过冬;春天里羊羔出生,每个人都忙得晕头转向,羊群又重新回到山里。
来自古老乡村的这些现代讯息讲述了一个与土地唇齿相依的故事,描绘了一种很少被注意到但深刻塑造了历史的生活方式。詹姆斯•里班克斯以隽永清新的文笔,带领读者体会牧羊人的一年,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田园生活记录,这种生活深深扎根于我们大多数人已失去的土地。这是一个关于谋生的故事,关于他周围的人,他的童年,他的父辈和祖辈,在身边的世界快速变化的时候,他们仍然这样生活和经历着一切。许多故事都在讲述一个人如何为了离开而努力工作,而这个故事则是讲述了一些人,他们努力工作,是为了留下来。
【媒体推荐】
在这个越来越注重流动性和自我实现的时代,里班克斯在这本引人入胜的书里讲述了英格兰小型家族牧场的生活,也讲述了一个有关传承、根源和归属的故事。书中一切充满知识性的描述,因为蕴涵其中的热情和生机,都深深吸引着我们。
——《纽约时报》书评
他在强大而充满宁静冥想的字里行间,构筑了一部21世纪的牧歌宣言。它半是湖区放牧史,半是个人回忆录。精美绝伦!
——《星期日泰晤士报》
所有这些都配以完美的音调,像诉说一样流利,又准确地击中人心,在劳作与想象中毫不费力地切换。
——英国《卫报》
一本迷人的书……他继承了父祖辈和祖先们的使命,并敏锐地观察、讲述了定义放牧生活的季节节奏与仪式。
——《纽约时报》书评
史前公园 (2006) 豆瓣
Prehistoric Park
演员: Nigel Marven / David Jason
《史前公园》( Prehistoric Park )为英国FremantleMedia公司【与恐龙共舞】原班金制作群最新力作,由国际知名生物探险家奈吉·马文(Nigel Marven)生动主持,是一部唤醒大众智识且非常特殊的3D虚拟纪录片。本片很单纯地藉由近似一般常见于Discovery频道上的生物纪录片手法,描述生物探险家奈吉重返恐龙尚未灭绝的年代,去捕捉即将绝种的恐龙群回到现代饲养于「史前公园」当中。
《史前公园》假设时光机器已经发明完成的年代,因为想要建造一个「史前公园」饲养灭绝生物的计划,因此由生物探险家奈吉使用此装备返回过去捕获恐龙,由于采用纪录片模式,因此也有很多险象环生的意外情形发生,片中并有史前公园管理长鲍伯以及兽医苏珊细心照顾被带回史前公园照料的恐龙们,因为是从未接触过的生物,所以也有许多小差错与研究的经过呈现其中。
本片真正令人玩味的是他们到世界各地取材外拍,将场景模拟到最接近古代恐龙栖息的环境,并让运镜宛如真实的纪录片一般呈现,配合生物知识与编剧的结合,藉由奈吉、鲍伯、苏珊三人生动的演出许多小状况,让观者产生像是真的在看恐龙的纪录片错觉,如:奈吉时常因为一些意外,将不是原订计划中要带回的恐龙送到史前公园,让鲍伯来不及准备照料饲养的园区;也有因为外型较为近似现今某些生物,而让鲍伯误判古生物的照顾方式;还有带回来的长毛象,在苏珊细心治疗下,健康情形良好却一直没有进食,使得奈吉不得不返回远古去观察长毛象的生活方式来解决问题……,许多发生的小问题都可以让观众开始跟着参与他们一起思考怎样解决,并因此自然的了解了远古生物的一些相关知识,可以说是非常高明的将学问融会于影集当中!
蓝色星球2 (2017) 豆瓣 TMDB
Blue Planet II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蓝色星球2
9.8 (144 个评分) 导演: 詹姆斯·霍尼伯内 演员: 大卫·爱登堡
《蓝色星球II》将由大卫·爱登堡爵士主持。在长达4年的拍摄过程中, 制作团队共执行了125次的探险,水下拍摄时数长达到6000多个小时。与2001年首播的《藍色星球》相隔16年之后,制作团队透过新的科技技术突破以往限制,将许多过去未知的地带、惊人的生物及其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呈现在观众眼前
自从《蓝色星球》2001年开播以来,我们对大海之下生命的理解被彻底颠覆了。从北极熊出没的北冰洋到焕发着勃勃生机的蓝色珊瑚环礁,本系列纪录片同大家分享一些令人吃惊的新发现;邂逅在南冰洋深处神出鬼没的奇怪章鱼,观赏巨大的鲹鱼跳出水面,飞跃到半空中捕鱼;骑在虎鲸的背上,同它一起冲向鱼群。《蓝色星球2》带领我们体验让人敬畏称奇的新地方,见识魅力四射的新物种,了解非同寻常的新行为。
生命简史 豆瓣
Life :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irst Four Billion Years of Life on Ear 所属 作品: 生命简史
作者: [英] 理查德·福提 / Richard Fortey 译者: 高环宇 中信出版社 2018 - 6
人类出现之前的世界是什么模样?
当三叶虫在海洋中欢快地游动时,大陆仍是一片荒芜;开花植物和昆虫的关系,竟然如盛行的舞台剧一样,充满了爱恨情仇;原以为恐龙的陆地霸主地位牢不可破,谁曾想,彗星的一次猛烈撞击,竟让恐龙从此只能在漆黑、寒冷和困惑中磕磕绊绊地行走至僵硬;从古猿到人类,看似简单的站立,却让人等待了千万年……从生命起源到人类活动的现代,生物物种灭绝是生命演进中的“家常便饭”,死亡总是突然降临,可是生命永不孤单。
而这些,都是化石告诉我们的故事,也是《生命简史》的故事。
英国古生物学家福提,追寻三叶虫的足迹,从寒冷的北极圈到澳大利亚中部的荒漠,从美国内华达沙漠到泰国的达鲁岛,从智利到中国再到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脉,跑遍了世界五大洲,用化石还原生命诞生的源头故事。
可以说,《生命简史》是一座纸上生命博物馆,它的向导是专业的古生物学家,它用化石为我们描述40亿年地球生命传记,进化、生命大爆发、生命大灭绝、恐龙称霸、古猿出现、人类诞生……只需一颗好奇心,你便会发现用化石讲述的故事,却如BBC纪录片一样好看。
《生命简史》是一部没有终章的传记,进化从未停止,生命总有对策!
-------------------
《生命简史》英文版上市后好评如潮,入围自然科学类图书重要奖项英国皇家学会罗纳•普朗克科学图书奖,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十大推荐图书之一,多次再版,畅销20余年,成为美国超过一千家图书馆的馆藏书。中文版出版前夕,亦获得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古脊椎动物学家朱敏以及北京大学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刘华杰推崇。
【名人推荐&媒体评论】
生命在地球四分之三的历史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生命形塑了地球的宏观模样,进程并非不久前才启动,而是从几十亿年前就开始了。我们,作为生命的一种,也注定是过客;我们形塑着地球的样子(特别是在近300年中),但后来的生命一定会大大改造我们的“遗产”。此书以“我”的视角展开写作,写自己经历的科学研究和旅行,写自己对人物、事实、理论的理解。这个非常值得中国人学习。
——北京大学 刘华杰
《生命简史》是一部没有终章的历史书。“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些都是人类孜孜以求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经过多少代人锲而不舍的野外考察与发现,过去未知的生命之树的大量枝干被一点点挖掘出来,福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粗线条的框架。但正如福提给本书起的另一个副标题所言,这是生命“未被授权的传记”。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朱敏
引人入胜……这是一本精致的书。一名科学家驾轻就熟地利用自己的学识歌颂了曾经在我们的生物圈里游弋、爬行和飞翔的诸多生命的漫长历史。人类真的是时间和运气的产物。
——马丁•里斯(Martin Rees,剑桥大学天体物理学家,2011 年度坦普尔顿奖获得者)《星期日电讯报》(Sunday Telegraph)
福提的书讲述了形态各异的动物和植物进化的故事,包括生命占领陆地、板块漂移、物种大灭绝、哺乳动物的兴起等,当然也包括人类……福提说,达尔文对自然世界的观点像小说中的语法一样指引着他的写作,而在我们眼中,他的行文像达尔文一样简洁、明确和朴实。进化史的画卷在他手中徐徐展开,遥远的世界重新获得了生命。
——《经济学人》(Economist)
理查德·福提是一名科学家……但是他却像艺术家一样,对生命和语言充满激情,笔下的40 亿年进化史恢宏精美……他在叙述中发挥了一位进化论者丰富的想象力。我们的星球起源自太阳周围的碎片,穿越漫长的岁月……任何一个想要了解在生命出现40 亿年后,人类是怎么出现在地球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光芒四射的书。
——玛吉·奇(Maggie Gee)《 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
对于福提而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有必要出一部传记。他这本让人陶醉的传记中的“ 传奇”二字无疑是醒目的特点……福提不仅精通古生物学,而且博学。他带领我们在时光中穿越,这太美妙了……这本书的细节耐人寻味,我会一读再读。它的知识性和可读性相得益彰,还有当前几乎所有学术文章都缺少的欢快的特色……他总结的地质学证据让我们相信自己也是地球表面这个从来没有间断过的故事中的一员。我强烈推荐。
——林恩•马古利斯(Lynn Margulis)《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
福提的文字优美。这是一部讲述岩石和生命的传记……他使古生物学实至名归地融入主流。
——路易斯•沃尔珀特(Lewis Wolpert)《观察家》(Observer)
《生命简史》是一本有关地球40 亿年生命的自然史,趣味无穷……这本书的诱人之处在于它天马行空的写作方式。福提的叙述从晦涩的原始软躯体动物跳跃到抒情的诗歌,接着进行理性的分析;从澳大利亚的荒漠奔进查尔斯•达尔文的花园,然后回到怪石林立的历史中……张弛有度、言简意赅,读者完全沉浸在接连不断的发现和对知识的赞赏与冲动之中不能自拔。
——米内特•马丁(Minette Martin)《文学评论》(Literary Review)
福提不仅是一名杰出的古生物学家,他还是作家……生命的故事需要不停地讲述。庆幸有福提为我们讲述这些。
——特德•尼尔德(Ted Nield)《 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
智慧,勤奋。福提立体地呈现了数十亿年的历史,推动读者不断地挖掘历史。无论在哪里,只要古老的碳酸钙贝壳出现,就会有人把它从岩石中解救出来,然后开始研究……这本神奇的书就是我们的传记(正如福提指出的,也是所有花椰菜的传记)。福提是一位专注细节和类比的传记作者,执着地搜集了广泛的资料,为读者做出了详细、清晰的解释。
——弗朗西斯•斯布福特(Francis Spufford)《标准晚报》(Evening Standard)
福提深爱化石,化石是他打开历史大门的钥匙;他把这种感情融入精彩的写作之中,尤其是写到他钟爱的三叶虫的时候……这不仅是写作的技巧,也是动人的经历。研究岩石,并且从中看到历史和现代的交集,这是人类面对时间的胜利,意义深远,并从另一个角度把行星大规模的运动带到了人类世界。福提通过把现代获得的化石放回到过去的方式展示了历史的奇迹。同时,他带领我们穿过沙漠去看冰川的疤痕,沿着冰冻的海岸去寻找被阳光照射的礁石。他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得他对过去地貌的演绎生动可信,比如石炭纪的沼泽……文笔精彩,信息量大。
——奥利弗•莫顿(Oliver Morton)《展望》(Prospect)
看看这本书吧,它真的是一本很好的有关地球生命40 亿年历史的自然史读物。
——约翰·格里宾(John Gribbin)《星期日报》(Sunday Times)
假如动物会摄影 (2018) 豆瓣
Animals with Cameras
8.9 (11 个评分) 导演: Anne Sommerfield / Hannah Ward 演员: 戈登·布坎南
无论它们是在树上,还是在地底,动物们在人类无法接近的地方度过了一半的生命。适合野生动物的定制相机让我们进入一个通常无法到达的世界,通过它们的眼睛揭示出新的科学和以前看不见的动物行为。第一次在地下洞穴拍摄到刚出生的猫鼬幼崽,加入到大西洋的企鹅们的捕猎中,发现黑猩猩家庭的秘密习性。带着相机的动物们为我们的自然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可以与世界上最迷人的动物一起吃饭、睡觉和生活。
游隼 豆瓣 Goodreads
The Peregrine 所属 作品: The Peregrine
9.3 (38 个评分) 作者: [英] J.A.贝克 译者: 李斯本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7 - 8
达夫·库珀奖获奖作品
纽约书评图书“经典重现”书系选书
赫尔佐格“无赖电影学校”必读书目
影响持续半个世纪的经典首次引进中国
“猎人必须成为他所追捕的猎物。”
内容简介
从秋天到春天,在英格兰东部一片 平坦的湿地上,J. A. 贝克追逐着一对游隼的身影。他沉迷其间,痴痴地追随这种鸟,观察它们——在天空中,在地面上,追逐、捕杀、进食、休憩……他描述这些活动,语言精确,且带有非同寻常的诗意。
他保持这项神秘的个人追求,同时他作为人类自身的意识逐渐消融,转而被一种异己的、无法排遣的鹰的意识所取代。这种不同寻常的蜕变,不可思议又隐隐令人生畏,使得这迷人的篇章成为经典。
这并不是一本关于观鸟的书,它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只鹰的书。关于一个人,渴望成为人以外的存在。
名家推荐
厌倦人类世界的人,跟游隼一起飞吧。
——小说家,朱岳
20世纪自然文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诗人,特德·休斯
(在书里)你不时能看出他已经完全成为了一只游隼。而这也正是我在拍电影时所做的,步出自身,神游其外——也就是说走出自己的身体,去到外界的某一点。
——电影导演,赫尔佐格
我拿起它(《游隼》)随手翻开一页。那一页绝妙描绘了一只鸮无声寻猎的画面。我被它的细节击中,震惊于他的文字唤起的听觉上的感受。似乎我正在当时当地,通过作者的耳朵体验那一刻。我翻到下一页,一章没读完我知道我已经被俘获了。
——作曲家,劳伦斯·英格里斯
现在,我不再认为《游隼》是一本关于“成为鸟”的书。更准确的说,这本书是在写“想成为一只鸟而不得”。
——自然文学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 豆瓣
所属 作品: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
作者: [美] 约翰·R.麦克尼尔 译者: 李芬芳 中信出版社 2017 - 7
人类自从400万年前出现之后,便不断改变着地球环境。到了20世纪,在这世界环境史上相当挥霍而奇特的100年里,我们改变生态系统的程度、规模与速度均为人类史上首见。许多足以造成生态变迁的现象以惊人的速度出现:丰沛的廉价能源与水源、人口大幅增加、经济快速增长, 与之相伴的, 当然还有亚马孙雨林的退化、印度尼西亚的森林砍伐、伦敦的空气污染以及愈演愈烈的全球变暖……
全球知名环境史大家,《全球史》作者约翰·麦克尼尔倾力撰写,指出20世纪对于世界环境史的重要意义,将全球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探索人类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改造,打破传统史学的狭隘视野与史料来源,将环境史与社会史、经济史、政治史等研究领域有机结合,运用医学、生物学、气候学、农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运用国家档案、国际组织文件、大众媒介、专门机构的调研报告等大量文献资料,以及多幅图表与图片,为读者勾勒出一幅20世纪环境变迁的宏大而生动的画卷。
荒野之歌 豆瓣
The Masters of Nature Photography: 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所属 作品: 荒野之歌
9.5 (32 个评分) 作者: [英] 罗莎蒙德·基德曼·考克斯 译者: 钱卫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7
本书呈现的是野生生物摄影中的顶尖之作,它们来自十位自然摄影大师。每位摄影师都曾赢得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的冠军。迄今为止,这项比赛已经举办了52届,目的是“为了鼓励野生生物摄影师们的工作,加强野生生物摄 影的声望”以及“希望通过让大众的人群关心动物,关心自然保护这个重要的话题,最终使这些奖项能够惠及动物本身”。
从吉姆·勃兰登伯格(Jim Brandenburg)和樊尚·米尼耶(Vincent Munier)令人回味的艺术,到大卫·杜比莱(David Doubilet)和保罗·尼克伦(PaulNicklen)的开创性的水下摄影,这些影响深远的艺术家向读者展示观看自然的多种方式。你会惊讶于帕尔·赫尔曼森(Pål Hermansen)对光线和阴影的神奇运用、弗兰斯·兰廷(Frans Lanting)创新的“亲密视角”、阿努普·沙阿(Anup Shah)的近距离肖像作品、迈克尔·“尼克”·尼科尔斯(Michael ‘Nick’ Nichols)充满力量的视觉宣言、托马斯·D.曼格尔森(Thomas D Mangelsen)广阔的荒野景观,以及克里斯蒂安·齐格勒(Christian Ziegler)捕捉到的鲜为人知的野生生物行为。
本书每一章都展示一位自然摄影大师的十张代表作,配有文字讲述他的拍摄手法、灵感来源和拍摄目的。摄影师撰写的图片说明阐释这些照片对摄影师的重要意义,揭露作品背后的故事。
美丽中国 (2008) 豆瓣
Wild China
9.2 (131 个评分) 导演: Phil Chapman / Gavin Maxwell 演员: Bernard Hill
从灯火通明的大都市,到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从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到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从长年积雪的高海拨山区到一望无际的平原;从浩瀚大地到碧海蓝天……中国,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囊括了多种特质的地貌,哺育着各族儿女,也孕育着各类珍奇野兽,奇花异草。这次,通过镜头,我们去探访散落在这片土地上的美丽奇景。沿着长江流域,去看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奇石怪林;去云南的热带雨林,寻找亚洲野象、滇金丝猴;来到青藏高原,奔赴内蒙草地,攀爬山脉,眺望西部边陲。这里,是你我熟悉又陌生的美丽中国。
本片是CCTV和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历时4年拍摄,使用了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等先进摄影技术。一共六集,分别为《富饶华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长城以外》、《龙之疆域》和《喧闹海岸》。
蓝色星球 第 1 季 (蓝色星球) (2001) 豆瓣 TMDB
The Blue Planet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蓝色星球 第 1 季
9.6 (63 个评分) 导演: 艾雷斯泰·法瑟吉尔 演员: 皮尔斯·布鲁斯南 / 大卫·爱登堡
蓝色星球」是历年来首套全面探索海洋世界的自然历史专辑。
由BBC自然历史名主持人戴维艾登堡录精采旁白,史诗般的海洋全纪录-独家拍摄的珍贵画面,让您见识海洋最恐怖与最具魅力的一面,更揭开它最隐藏的秘密。本节目带您进入令人叹为观止的美丽海洋世界,探索新的物种,造访无人所至的生态,并亲眼目睹从未在镜头前出现过的求生实录。
本片由奥斯卡提名电影配乐大师乔治芬顿 (安娜与国王,甘地,危险关系)创作配乐,BBC交响乐团演奏。卓越的影音技术结合,将dvd带领至高质量影音新境界,值得永久推荐珍藏。
Episode 1 蓝色星球 The Blue Planet 大部分海洋领域仍然隐身在未为人知的神秘面纱中。本集将会综观全系列,介绍海洋的不同范畴,完全揭露海洋的规模、力量与复杂性。探索海洋运作的物理与生物力量,并解释如何影响生命聚集的地理位置。
Episode 2 幽暗深海 The Deep 在所有的海洋生态中,深海依然是最神秘莫测的地方。在黑暗的迷离世界里,动物都在捉秘藏。有许多生物都像隐了形一样,希望无声无色地避开敌人,隐藏在黑暗之中。为了得到少有的食物,掠食者拥有超大的口与牙齿,潜藏在路边,像捕鼠器般等待;猎物送上门来。
Episode 3 远洋辽阔 Open Ocean 在广阔的大海中寻找生命的足迹,向着渺无边际的蓝色大海,四面八方伸展开去。在这海洋沙漠中,上面的阳光透不进来,下面则是黑暗深渊。无尽的大海看似荒芜一片,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有许多最奇特的掠食者竟然聚居此处。一簇簇的大海草,为鱼类提供最佳的居所,但也令它们成为掠食者手到擒来的快餐。
Episode 4 冰封大海 Frozen Seas 首次,我们对南、北极的严峻与艰辛作一比较。在这里,海洋每年的结冰与解冻,主宰生命的节奏。冬天的温度会急降至摄氏零下七十度,只有在春天稍有舒缓,此时阳光普照,浮游生物才会涌现,为众多生物提供养分;在短暂的休息后,寒冰又会随着秋天的风暴卷土重来……
Episode 5 季节性海域 Seasonal Seas 随着季节的变更,本集将探究太阳能量的转变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我们会前进到最富饶的海洋生态:温和的海洋。水是最重要的能源,巨大的海草森林为成千上万的动物提供庇护。海濑、惊惶失措的七色海葵、鱿鱼、青叶龙等等,都是居住在这个凉快且富饶的水域中的某些例子。
Episode 6 瑰丽珊瑚海 Coral Seas 沐浴于阳光充沛的温暖清澈热带海域,让珊瑚礁成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亦是海床沙漠的绿洲。种类繁多的鱼儿争奇斗艳,并在礁岩中展开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珊瑚为鱼类提供居所之余,也是充满生命力一族。这是一个关于珊瑚的故事:珊瑚礁的形成到终结,乃至于受到灾难式的摧毁……
Episode 7 潮汐之间 Tidal Seas 潮汐涨退主宰着海洋生物,掌管了生物繁殖的地点与时间。潮汐沼泽地带更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地方,丰富的植物供养着为数众多的生物,但是生活仍是坚困。掠食者随时随地都在巡视正片沼泽,水退潮后把动物暴露出来,迫使它们不断迁徙寻找庇护,只有等到再次涨潮时,方能松一口气……
Episode 8 多变海岸线 Coasts 潮水界限以外,可能是海洋中最具生命力的世界。涨潮不断,只有少数生物会长居于此,其他大部分生物都要由大海中返回海岸,繁殖下一代。海鸟、海龟甚至某些鱼类都会上岸产卵。海狮上岸生育,吸引杀人鲸乘浪而来,让他们成为下一餐的主食。
Episode 9 隐忧 Deep Trouble 多年来,人类一直挖掘海洋找寻事物与丰富资源,可是我们快要失去这个珍贵宝库了。海洋抵受不了人类残酷的折磨;鱼类不断被捕捞、海洋生态受到严重威胁、经历数千年进化才成熟的珊瑚礁,往往会被盲目扫荡海床的鱼网在瞬间中摧毁……我们可以成功扭转这个局面吗?
Episode 10 清波作浪 Making Waves 本章系列的成功要素、见证科学家与摄制队的热忱与承诺,把冒险家与大自然搏斗的实录亲身体验与感性的生物研究,一一披露眼前。清波作浪是献给所有热爱海洋研究的朋友之作品。
追逐珊瑚 (2017) 豆瓣
Chasing Coral
8.8 (33 个评分) 导演: 杰夫·奥洛威斯基 演员: Andrew Ackerman / Pim Bongaerts
其它标题: Chasing Coral
电影讲述因全球变暖而导致珊瑚大面积毁减,进一步验证了岌岌可危的环境威胁。
轮回 (2011) Eggplant.place Min reol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Samsara
8.6 (133 个评分) 导演: 罗恩·弗里克 演员: 邰丽华
其它标题: Samsara / 삼사라
灵动的音符与舞步,天真无邪且充满信仰的双眸,开启了一段关于无始劫来轮回不休的沉思之旅。塔庙林立的蒲甘,华丽庄严的教堂,是人类千百年来对神性乃至觉悟的向往。斗转星移,物我两忘,风水雨火肆意涂抹着大地的容貌,所谓崇高的生命在自然的心中不著痕迹,蕞尔不及碎遍三千大千世界后的一抹微尘。只是,颠倒众生,刹那视若永恒,朝夕奔忙,不曾停歇,以污泥、刀锋涂改着各自的容颜。自诩万物之主,左右你我他的生命。从天上到地下,从高山到深洋,征服了如梦如幻的器世界,用光怪陆离的玩具将其装点,终不免在永业的轮回中败下阵来。一切无常,正如华美庄严的坛城,轻轻拂拭,还为尘沙……
本片历时5年拍摄,足迹遍布五大洲25个国家,荣获2012年读柏林国际电影节影评人最佳纪录片奖。
家园 (2009) 豆瓣
Home
9.0 (160 个评分) 导演: 扬·阿尔蒂斯-贝特朗 演员: 扬·阿尔蒂斯-贝特朗 / 格伦·克洛斯
其它标题: Home / 地球很美有赖你
经过四十亿年的漫长演变,地球变成一个物种繁多、资源丰富、奇特美丽的蓝色星球。然而自人类出现以来,我们只用了二十万年的时间,便将地球的宝贵资源消耗殆尽。珍稀物种灭绝,原始资源奇缺,污染日益严重,人类以及地球的明天将何去何从?
导演扬恩•亚瑟经过15年的筹备,历访50多个国家拍成此片。本片素材长达488小时,拍摄周期为21个月,共动用88,000名员工,从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亚高原的乞力马扎罗山;从亚玛逊热带雨林到戈壁沙漠;从美国德萨斯州连绵不断的棉花田到中国上海、深圳的工业城镇。影片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现地球的绝美以及日趋危急的现状。明天并不遥远,但我们该选择怎样的未来?
我的海洋 豆瓣
8.7 (46 个评分) 吴金黛 类型: 轻音乐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风潮
「我的海洋」是台湾第一张本土海洋唱片
因为它,我们终于可以从一张CD里,倾听台湾海洋的声音了
忙碌到无法去海边的时候,只要随手一按,就能听见真实的海浪声
幸福的感觉,会随着浪涛声涌进心里吧

三个逐浪的海洋收音者+一群顶尖的音乐创作者+10首情境动人的自然音乐
德布西森林 (2016) 豆瓣
导演: 郭承衢 演员: 桂纶镁 / 陆弈静
其它标题: Forêt Debussy
《德布西森林》是新導演郭承衢的長片,故事描述在城市裡發生了一些事後,母親陸弈靜毅然決然帶著女兒桂綸鎂,拋下一切,躲到無人能找到的深山中!媽媽堅信,這是讓母女能活下去的惟一生路,但入山之後,她們面對的,只剩彼此,還有那放眼望去的一整座森林。
洪水泛滥之前 (2016)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Before the Flood
8.9 (27 个评分) 导演: 费舍·史蒂芬斯 演员: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乔治·布什
其它标题: Before the Flood / 洪水来临前(台)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全新纪录片终于见光,这部电影将在正在进行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亮相,今天率先曝光了首款海报,片名从原来的The Turning Point改为了Before the Flood(《洪水泛滥之前》),更加直切主题。这部纪录片几乎就是跟拍了小李作为联合国大使游走世界各地考察环境的过程,马丁·斯科塞斯也有参与制片。
全球最美的自然景观 豆瓣
作者: Robert J. Moore 译者: 张华侨 / 杨心鸽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全球最美的自然景观》是一本绝美的图文集。
精美的照片和文字展示了这个世界上独特而生气勃勃的自然风貌。这本书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旅程,所到之处遍布世界上七个大洲的所有奇景,还囊括了太平洋、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岛屿。文字部分详细介绍了这些自然美景的形成,以及它们对人类的意义。每一处景点都配有壮美的照片,有全貌,也有细微的景致。
无论是照片还是文字,本书都能让读者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这是一次真正意义的书斋旅行。地球上,自然环境区域逐渐缩小,那难以言述的沙漠、丛林、冰川、海滩、火山、瀑布和书中所提到的其他奇景,大部分都未曾遭受到人类的破坏,本书将对这些景观进行一次深度探索。
本书的照片和文字都为读者奉献了一次视觉盛宴,将自然之美尽览无疑。
在我们的星球上,有着无数异常美丽的自然奇观:壮观的维多利亚大瀑布,无穷无尽的撒哈拉沙漠,蜿蜒的密西西比河,终年冰雪覆盖的喜马拉雅山脉,神奇的大堡礁,亚马逊流域美丽的热带雨林,崎岖美丽的挪威峡湾……
本书用614幅令人称奇的照片,59张地图,清晰明了的文字,使读者从地质学、生物学以及美学角度,包揽了大自然所凝塑的最为瑰丽的奇景,其图片的震撼性和视觉冲击力超越了其他媒体。
这是自然之力的尽情宣泄,是摄影大师与优秀作家共同缔造的永恒印记。
天地玄黄 (1992)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Baraka
8.9 (198 个评分) 导演: 罗恩·弗里克 演员: Patrick Disanto
其它标题: Baraka / 巴拉卡
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又将归往何处?这些问题和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历时14个月,穿越24个国家,导演罗恩·弗里克(Ron Fricke)用镜头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能够拥有的最壮阔最绚丽的景致——从远古到现在,从猿猴到人类,从荒无人烟的沙漠到震撼人心的宗教活动现场,从广袤天地带来的感动到婴孩单纯的笑脸给予的幸福,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意识到,这美好的一切正时时刻刻的发生在我们身边。
全片没有台词,片名Baraka在古伊斯兰语中代表祝福,这也是导演拍摄此片的初衷,祝福与我们共同存在在这颗蔚蓝地球上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