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豆瓣 豆瓣 豆瓣 豆瓣 豆瓣 豆瓣 豆瓣 Eggplant.place 豆瓣 Eggplant.place Spotify
9.5 (572 个评分) Pink Floyd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73年3月1日 出版发行: (P) 2016 The copyright in this sound recording is owned by Pink Floyd Music Ltd., marketed and distributed by 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作为英国最成功且最具长久生命力的前卫摇滚乐团和迷幻音乐的较早实践者,Pink Floyd 所呈现出的那种与60年代中期污浊的摇滚乐坛形成鲜明对照的未被污染的个性,均体现在这张具有外太空概念的概念专辑中,作为他们发布的第9部专辑,[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由6首歌曲加4首音乐背景效果音乐,采用不停顿的方式连续演绎,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
专辑中,[Breathe]表达了一种无助的心态,[Time]则表现的是对光明虚度的追悔和对故乡的眷恋,[Money]则鞭策了金钱至上的思想。[Us And Them]是全碟旋律最优美的一首歌,歌词虽简单但内涵却很深奥,其深刻地提出了反战宣言。[Brain Damage]中通过讲述了一个行为与众不同的人,借以讽刺那些所谓的“正常人”。这个实际清醒的人为世俗所不容,只能在"月影"才能看见他,这是整张唱片的精神所在。最后的结束曲[Eclipse]在罗列了一大堆普通人经历过的事情后在结尾说到“每件事情在太阳下谐和一致,但太阳却被月亮遮蔽了”,表达出一种苍凉的哀愁和无奈。
伦敦呼叫 豆瓣
9.2 (188 个评分) The Clash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7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滚石音乐(Rolling Stone Magazine )史上最佳Top 500 Albums之008#
Digitally remastered from the original production master tapes, this a reissue of the 1979 & third album by 'the only band that matters'. Features the original artwork and all 19 of the original tracks, including the hidden hit 'Train In Vain (Stand By Me)', their first U.S. single to chart (it reached #23 at the time). Also contains reproductions of the original LP sleeves, including the lyrics. 1999 release.
白头盔 (2016) 豆瓣
The White Helmets
6.8 (8 个评分) 导演: 奥兰多·冯·爱因西德尔 演员: Khaled Farah / Mohammed Farah
其它标题: The White Helmets / 白盔
叙利亚的平民日日遭空袭重创之际,一群不屈不挠的第一线因应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从瓦砾堆中救出受害者。
刀锋 豆瓣 Goodreads
The Razor's Edge
8.6 (46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林步升 猫头鹰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 - 11
★全新译本,专文导读
★“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整个英语世界最畅销的作家之一”毛姆长篇代表作
★毛姆唯一一部以自己的真名命名叙事者的长篇小说,美国出版首月狂销50万册
★两度被改编成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项提名,勇夺最佳女配角奖
★一本我们在20岁,30岁,40岁都 应 该用心去读的书
-------------------------------
我要走遍世上每一条路,
经历深沉的悲伤、莫名的哀愁、无尽的喜悦,
只求放手一搏、体验人生,追求灵魂中的星辰。
-------------------------------
“人生如果不想随波逐流,就等于是场豪赌,失败的人不胜枚举,成功的人寥寥无几。”
-------------------------------
“我并不怕犯错,搞不好会在其中一条冤枉路上,找到人生的目标。”
-------------------------------
“你不禁会想问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还是只能可悲地任凭命运摆布?”
-------------------------------
本书是毛姆四大长篇小说代表作中最后一部,小说初稿完成后,他说:“写这本书带给我极大的乐趣。我才不管其他人觉得这本书是好是坏。我终于可以一吐为快,对我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刀锋》出版首月,就在美国狂销五十万册,两度被改编电影,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项提名,并勇夺最佳女配角奖。
本书背景设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9年至20世纪40年代),小说主人公拉里一战时服役于空军,曾在浩瀚无垠的天空中高飞,想要“远远超越世俗的权力和荣誉”,战友之死让他惊觉生命之无奈与不可超越。退伍后,拉里不上大学,不结婚,也不愿就业,抛下亲友,到欧洲游历,最后远赴印度,在一位象神大师的静修院受到启发,顿悟了生命的真义。
本书是毛姆唯一以自己真名作为叙事者的长篇小说。书中人物虽都“另取其名”,内容却“毫无虚构”,都是源自毛姆与友人的亲身经历。
2017年2月21日 已读
新版的《刀锋》,装帧没什么瑕疵,翻译也挺好,至少保证了流畅的阅读。故事的基本结构和核心思想与《月亮与六便士》的略相似,不过加入了印度哲学的成分,多了几分神秘主义的色彩。手不释卷一直看到凌晨,在完美的结局中入眠也是挺好的。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毛姆 经典
否认 (2016) 豆瓣 TMDB
Denial
7.3 (30 个评分) 导演: 米克·杰克逊 演员: 蕾切尔·薇兹 / 汤姆·威尔金森
其它标题: Denial / 否定
《否认》由米克·杰克逊执导,改编自黛博拉·利普斯塔特的自传小说,讲述作者因称右翼英国作家大卫·艾文为“犹太大屠杀否认者”,而遭对方控诉的法庭交战。
女性瘾者:第一部 (2013) 豆瓣 Min reol IMDb TMDB
Nymphomaniac: Volume I
8.0 (644 个评分) 导演: 拉斯·冯·提尔 演员: 夏洛特·甘斯布 / 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其它标题: Nymphomaniac: Volume I / 性上瘾:前篇(港)
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冷夜晚,学者赛里格曼(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Stellan Skarsgård 饰)偶遇了遍体鳞伤躺在雪地里的女子乔伊(夏洛特·甘斯布 Charlotte Gainsbourg 饰),好心的赛里格曼将乔伊接回家里疗养,却没想到,等待着他的,会是一个充满了扭 曲情欲的故事。
影片随着乔伊的讲述徐徐展开,年纪很小的时候,乔伊(斯黛茜·马汀 Stacy Martin 饰)就发现了自己拥有异于常人的高涨性欲,年幼的无知和懵懂让乔伊欣然接受了自己的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开始大胆又奔放的徜徉在情欲之海中,甚至和好友一起创办了专门接纳“女性瘾者”的俱乐部。乔伊的第一个男人名叫杰罗姆(希亚·拉博夫 Shia LaBeouf 饰),当成年后的乔伊再度遇见杰罗姆之时,她发现自己竟然深深地爱上了他,而悲剧的是,乔伊发现,唯独杰罗姆的爱抚无法燃起她的激情,在性和爱之间,乔伊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之中。
2017年2月12日 看过
喜欢钓鱼和巴赫那两个片段,结尾居然被猜中,总是感觉在哪里见过类似的结尾?好吧可能是金瓶梅带给我的错觉🌚…
2013 丹麦 人性 剧情 女性
月球 (2009) 豆瓣 Min reol Eggplant.place IMDb TMDB
Moon
8.4 (1049 个评分) 导演: 邓肯·琼斯 演员: 山姆·洛克威尔 / 凯文·史派西
其它标题: Moon / Moon
未来世界,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地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为了遏制这种现状,一家名为月能工业有限公司的企业应运而生。该公司致力于月球能源的开发,通过采集氦-3来满足地球对能源的需求。月能公司在月球设有基地,山姆·贝尔(山姆·洛克威尔 Sam Rockwell 饰)正是该基地 上唯一的工作人员。山姆是公司聘用的合同工,他已在月球孤零零地生活3年,陪伴他的只有智能机器人戈蒂(凯文·斯派西 Kevin Spacey 饰)。枯燥乏味的生活令山姆归心似箭,在还有两周就离开月球的时候,山姆偶然遭遇一起事故。醒来后的他发现戈蒂似乎对其有所隐瞒,公司高层也拒绝他的回程请求。山姆借机逃出基地,却在事故发生地点发现另一个自己……
本片荣获2009年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最佳英国影片奖、2009年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2017年2月10日 看过
看了半天才意识到原来机器人就是凯文史派西配音的😂难怪这个声音这么熟…这就是一部从个人角度切入的美丽新世界,两个有独立意识的克隆人尚且会产生如此大的冲突,难以想象一群没有经过严格制约程序的阿尔法贝塔伽马埃普西隆孪生子们会产生何等的冲突。由此可见美丽新世界离我们还是有些距离的哈哈
2009 人生 反思 孤独 思想
漫漫回家路 (2016) 豆瓣 Eggplant.place TMDB Min reol
Lion
6.8 (214 个评分) 导演: 加斯·戴维斯 演员: 戴夫·帕特尔 / 鲁妮·玛拉
其它标题: Lion - La strada verso casa / Lion
萨罗(戴夫·帕特尔 Dev Patel 饰)和妹妹、哥哥以及母亲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虽然贫穷艰辛,但一家人在一起相互扶持,日子过得依然温暖而又充满了欢乐。一次偶然中,萨罗同哥哥在火车站走散了,误打误撞之中,萨罗登上了一列开往加尔各答的火车,在那里,萨罗成为了露宿街头的流浪儿,并最终被送进了收容所。
幸运的萨罗被来自澳大利亚的约翰(大卫·文翰 David Wenham 饰)和苏(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饰)夫妇两收养了,在两人爱的教养下,萨罗成长为了前途无量的有为青年。在学校里,萨罗邂逅了名为露西(鲁妮·玛拉 Rooney Mara 饰)的女生,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某次派对中,来自家乡的食物勾起了萨罗对过去的回忆,他萌生出了回到家乡寻找家人的念头。
生化危机2:启示录 (2004) 豆瓣 TMDB
Resident Evil: Apocalypse
7.3 (530 个评分) 导演: 亚历山大·维特 演员: 米拉·乔沃维奇 / 西耶娜·盖尔利
其它标题: Resident Evil: Apocalypse / 恶灵古堡II:启示录
T病毒在蜂巢中肆虐并很快打破了地面上浣熊市的平静,丧尸开始在人群中出现,安布雷拉公司将整个城市封锁,计划使用核武器摧毁城市以掩盖病毒外泄的事实。被安布雷拉注射T病毒使身体能力远超常人的爱丽丝(米拉·乔沃维奇 饰)由昏睡中醒来,她在混乱的浣熊市与防卫队员瓦伦汀(西耶娜·盖尔利 饰)、记者泰莉等人组成队伍,试图找到脱身之法。另一方面,安布雷拉公司的科学家艾肯佛博士为搭救被公司抛弃在城中的女儿安琪拉,以提供逃生方式为代价请求爱丽丝和防卫人员卡洛斯(奥德·菲尔 饰)两组人马帮助。而安布雷拉公司派出了由环保分子麦特所改造成的“复仇邪神”阻止这一切……
Wish You Were Here 豆瓣
9.5 (332 个评分) Pink Floyd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7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MI
20分钟的歌曲再加上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所组成的这部专辑依旧是根系于他们早期的 "Atom Heart Mother Suite" 和 "Echoes" 等这些作品,但我们宁愿看到另一种 Pink Floyd 的音乐风格。"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的歌词完全是在赞美与称颂 Barrett 的聪明以及作为对其后来的隐退发出的一曲挽歌。整首歌曲由9段组成,而专辑选用了前面的5首片段作为整部专辑的开篇。对于该曲你往往最先可能被 Gilmour 忧伤的吉他主奏所打动,不过贯穿全曲的确是 Wright 有史以来最出色的键盘演奏,当然萨克斯演奏家 Dick Parry 如同在 Dark Side 中一样做了精彩的表演;而后面的4首片段则作为专辑的结束曲,伴随着风声以及David Gilmour 吉他的咆哮声和他的呐喊声中开始,并最终在波涛汹涌般的键盘声中逐渐结束整部专辑。本来该曲是作为一个整体演出的,但在1975年却被一分为二了。毫无疑问的是,这首歌曲就是针对并间接地回顾了 Pink Floyd 音乐历程上的第一个变故 —— 乐团创史人 Syd Barrett 中途离开乐队。1975年7月5日,当乐队录制完毕而进行混音制作阶段工作的时候,有一个陌生人来到录音室外面默默地看着里面工作的乐队成员,他就是 Syd Barrett。可惜当时他并不知道这部专辑就是题献给他的,在匆忙一瞥后,人们从此再也没在公共场合见到他。
在 VSC3 合成器极富规律的伴奏下,伴随着重复回声的组合引出了 "Welcome To The Machine" 开头的那部分音节,由此开始了一个针对当时音乐圈中广泛存在的“对金钱的追逐超过了对音乐制作创新的追求”现象的辛辣的讽刺,而将歌手 Roy Harper 引入并演唱 "Have A Cigar" 则似乎是 Waters 的耻辱,但当时在录制此曲的时候,本应担任主唱的 Waters 嗓子出了问题而无法正常演唱,刚巧他的朋友 Roy Harper 也同期在同一录音室录制别的作品,于是 Waters 便请他的朋友演唱了这首对唱片录音工业辛辣讽刺的歌曲,不过后来 Waters 对这个决定也无不抱怨说“not because he did it badly...it just isn't us anymore”。歌曲里面有一句歌词“Which one's Pink?”其实来自于一位对他们一无所知的美国唱片公司董事询问乐队时愚蠢的提问,后来在演唱会上,Waters 将这句话印到自己的T恤上。
唱片的标题曲 WISH YOU WERE HERE 同样也是针对 Syd Barrett,但也是 Roger Waters 对于徘徊在乐队成功的四周围的贪婪所进行的斗争中所感受到的紧张感,而根植于贯穿 Wish You Were Here 专辑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觉醒的主题不断的滋生发展并最终在后来的 The Wall 中萌发壮大。古典/爵士小提琴手 Stephane Grapelli 参加了该曲的录制,也就是全曲结束时那几个小节的风声的合成音响效果的录音。而歌曲的管弦乐片段其实是截取于 Tchaikovsky 的第四交响曲的录音。本曲以后成为乐队巡回演唱会上的保留曲目,即使是 Waters 离开乐队后,无论乐团还是他依旧喜欢在各自的演出中演唱它。
WISH YOU WERE HERE 专辑于75年9月27日进入美国排行榜并名列12位,并于10月4日升至榜首。而在英国,发行后第一周便荣登榜首,不过这要感谢提前预售的25万张唱片的功劳。Wish 专辑也是在他们离开了与之合作多年的 Capitol 唱片公司,并自组 Pink Floyd Music 公司后制作的第一部作品,另外他们将其作品改委由 Columbia 唱片公司发行而不是老东家EMI公司了。或许是因为上一张作品反映太好,它多少显得这张专辑有些失色,乐评家的评论甚至也仅以“了无长进”一笔带过。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张唱片,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商业化倾向的表现,但在音乐创作的本质上,它仍然够资格称得上是一张质量均佳的好作品。
这张专辑在滚石杂志选出的500张历代最强专辑中排名第209位。
The Invitation 豆瓣
8.6 (95 个评分) Thirteen Senses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Vertigo
一个好友推荐我听Thirteen Senses的首张大碟的时候,兴奋地说比去年英伦新锐团体Keane还动听,于是找来这张唱片。去年因为Keane以钢琴替代吉他的新鲜之举大获成功之后,我也猜想英国必定会有类似的团体跟着发片,果然就来了这队Thirteen Senses。对他们的背景不算了解,网络里也一直没有得到更全面的资讯,去年9月发表首张专辑《The Invitation》的这队英国新团,似乎还没有引起更广泛的关注。
因为之前有朋友拿来与Keane相比,听的时候也就不那么客观。其实Thirteen Senses这样的乐队,若没有Keane在之前那么风光,的确有望进入2004年英国一线。不过有了Keane在商业上的成功,Thirteen Senses的歌曲就显得不那么流行了。他们的音乐在制作上将钢琴做为主要的Groove进程元素,不知道是不是受到Keane的启发,不过象类似的编曲之前也有惨兮兮的Starsailor,只是Thirteen Senses在吉他方面的表现仍旧会让人觉得他们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吉他乐队。虽说他们的歌曲不那么流行,但绝对悦耳清新,也因少有过于易记的旋律反而会令人在听觉上不容易疲劳。相比Keane的过耳不忘来,Thirteen Senses更耐听。主唱的歌声会令我想起那队不太有建树的Geneva来,英国腔调在indie乐迷来说,无论唱成什么样都会觉得亲切,更何况Thirteen Senses的歌声那么单纯清澈。音乐中松弛的节奏,悠扬美艳的吉他,绝对不容indie乐迷错过。
女朋友跟我一起听,说每次听的感觉都有所不同,因为Thirteen Senses的歌声并不象keane那般惊艳,反而会令人平均地注意到整体乐队的表现,每次聆听都会被新的细节感动。要说有些作品也不失波澜壮阔的感觉,只是没有表现的那么嚣张,而是更多内敛。
如果说Keane的成功会令人对他们下一张专辑的期待值过高的话,那么Thirteen Senses的这张唱片,只会让你更平静地等待他们的新作问世,是否有突破都不重要,没有大卖的热门歌曲,也就不会招来附庸风雅的弄潮听众。或许这也是一种绝好的结果。
顺便说一句,Thirteen Senses的主唱也是一张娃娃脸,太多与Keane的相似之处,难免我的朋友会那么介绍他们了。他们的不同,自有听者去品味。
Imagine 豆瓣
9.6 (254 个评分) John Lennon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0年2月14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Audio CD (April 11, 2000)
Original Release Date: 1971
One of the best all-time rock albums by any measure, Imagine is nearing its 30th birthday-and here's a marvelous tribute. You can get the original LP on CD or cassette with remixed, remastered sound and a 16-page booklet with lyrics and rare pix. Or go behind the scenes of a masterpiece-the documentary Gimme Some Truth-The Making of Imagine , featuring an unfinished film by John and Yoko, is available on VHS or DVD (DVD has surround sound, an eight-page booklet and discography). A treasured moment in rock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