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
山海情 (2021) 豆瓣
8.7 (329 个评分) 导演: 孔笙 / 孙墨龙 演员: 黄轩 / 张嘉益
上世纪90年代,从宁夏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搬迁到玉泉营地区的移民们,从无到有地建设着他们的新家园,村干部马得福(黄轩 饰)操心着通电、灌溉用水等桩桩件件的问题,他足够努力,却不自信未来什么时候来。直到国家新的扶贫政策出台,福建对宁夏的扶贫事业进行对口援助,并建立了合作样板闽宁村,陈金山(郭京飞 饰)、凌一农(黄觉 饰)等一批优秀的福建干部、技术人员为闽宁镇洒下奋斗的汗水,帮助得福找到了未来的方向,白麦苗(黄尧 饰)、马得宝(白宇帆 饰)、李水花(热依扎 饰)等村里的年轻人也通过劳务输入、发展庭院经济等收获了自信。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寻根与断根等问题不断突显,对于马喊水(张嘉益 饰)、白校长(祖峰 饰)、李大有(尤勇智 饰)这些上一辈的人们而言,挑战和转变也在不断发生着。从西海固走出的人们没有忘记他们的初心,他们没有断根,而是把根扎在了这片更肥沃的地方,互相扶持着走上了康庄大道。
2021年2月9日 看过
很难说这么高的评分名副其实。从叙事手法和形式语言的角度来看,这部电视剧并无甚出彩之处。演员的表演虽说也没有什么特别让人出戏的,但是所有演员的形象都刻板而且单薄,这就让剧中的矛盾冲突甚至剧情反转,几乎都成为必然发生的事情,毫无悬念。不过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下,此剧难能可贵之处大概在于勇敢地表达出对“造反有理”的肯定,营造出一种弱势群体也有机会发声的假象,并且廉明的政府高层也有足够的胆识听进底层的呼喊甚至能及时回应诉求,这部剧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大概也有这样的原因在背后吧。
2021 中国大陆 农村 剧情 扶贫
陇关道 豆瓣
5.7 (7 个评分) 作者: 胡成 商务印书馆 2020 - 8
陇关道,陕西关中西越陇山以达甘肃陇东的千年古道,因汉置陇关于陇山而得名。由汉而唐,无数出塞的商旅、戍边的士卒,以至取经的和尚、联姻的公主,皆走此道西去,西去他们未卜的前途。
十余年间,作者亦步亦趋他们的足迹,数次行走陇关道,往返边塞与田原。陇山依旧,陇山左右的百姓依旧劳作生息,久远的汉唐却成追忆,甚至孑遗的明清也渐消失——作者愿其得存于世,以为世人所知,于是游历山川之余,寻访碑碣简籍,勾沉前尘旧事,勾沉或有或无的旧物,西安的金胜寺、扶风的城隍庙、陇县的开元塔、天水的周公祠、陇西的威远楼、临洮的哥舒碑;以及,那里或有或无的故人。
他们同付作者笔墨,他们共存作者此书,「以志岁月云」。
大河唱 (2019) 豆瓣
7.3 (26 个评分) 导演: 柯永权 / 杨植淳 演员: 苏阳 / 刘世凯
其它标题: The River in Me
一个将古老的歌谣唱进当代人心里的摇滚音乐人,一个年过六旬还想找对象的说书人,一个爱唱情歌却被同村人吐槽的“花儿”歌手,一个因找不到演员发愁的秦腔剧团团长,一个整天哀叹“皮影要死光”的皮影班班主......他们用泥土谱曲,拿命运作词。生活都是循环播放,但谁说不能是一首激昂的摇滚?音乐不止,生命不息。
河床 豆瓣
8.2 (32 个评分) 苏阳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7年7月3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苏阳积淀七年发布新专辑《河床》 深情拷问现时代下的人与土地
前不久,正在拍摄的国内首部巨幕音乐纪录电影《大河唱》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首次亮相,并发布了先导海报和先导预告片,这部影片多线程跟拍音乐家苏阳以及影响他创作的民间艺人,探讨着土地与文化的过去与未来。于此同时,苏阳的新专辑《河床》中的全部曲目也于近日上线,在先前发布的单曲《河水南流》、《黑骡子》之后,我们终于得以一窥专辑全貌。
从2006年第一张专辑《贤良》到2010年《像草一样》,再到时隔七年后的这张《河床》,这个频度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里,显然是不合拍的。苏阳曾经坦言,速度放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迫切表达的冲动期过去之后,需要审慎地来梳理新的创作观念上:“以前我追求个性,要风格鲜明。现在我觉得,其实个性的目的是共性,是世界化的,共性非常重要……这个东西是超越民族的。这个当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作品,所以我的问题是,作品的量还是少。”如今,这张专辑《河床》终于以厚重的方式把这些沉甸甸的积淀展示给大家。
在专辑《河床》中,已经有《黑骡子》和《河水南流》做为单曲先行发布,在这两首之外,还有《珍珠卷帘》,《水冰草》、《三花嫂令·尕燕》,《家在天涯》,《脚步》以及专辑同名作《河床》等八首作品,此外,专辑还收录了《水冰草》的 LIVE版本。
整张专辑由改变自西北民歌《珍珠倒卷帘》的《珍珠卷帘》作为开篇,这一开篇作兴味盎然,它从旨趣上来说,与《官封弼马温》颇有相似之处,二者的出发点都是中国古代,但最终落眼点却都是当下。《珍珠倒卷帘》原作以数十二月的形式演唱,二十六段词(也有十二段歌词的版本),历数中国古代历史及神话传说中的多位英雄豪杰以及才子佳人的典故。 苏阳则别出心载地将12个月改为四季,在去年的“黄河今流”系列演出现场,《珍珠卷帘》已经成为他固定的开场曲目。
不仅是《珍珠卷帘》,《水冰草》、《三花嫂令·尕燕》、《家在天涯》、《黑骡子》等作品,也都是取道传统与民间,它们或是改自民歌,或是借用花儿的曲式,或是从土族酒曲中找寻灵感。当然,这与苏阳近十多年的采风有关,在采风中,苏阳悟到“音乐是不用记的,它给我的感受会被我消化、吸收。它的旋律习惯、包括人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声音,我的身体会吸收这些”。基于身体的吸收与消化的基础之上,苏阳用属于自己的语言,以及植根于现实的观察,完成了新的再创作,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家在天涯》即是其中典范,它的主题是当下社会中人与故土分离的漂泊感,虽然是改自陕北民歌,但它的叙述则完全是扎根于当下的,“微信不如你打电话”,恳切地呼唤着最为原初的情感交流方式,而“河南人买了湖北的家,鸡蛋以后在鸽子窝里下”,则诙谐地比喻出人与故土的离散。
在先前发布的单曲《河水南流》中,由电子乐手Eric Lattanzio操刀的作品中的电子音效部分,让新老乐迷感到惊诧,其实,对于新元素的运用,苏阳已经潜心钻研数年,在电子元素已经被广泛运用的今天,他也尝试着用更丰富的音色来表达。在这张专辑中,除了《河水南流》、《珍珠卷帘》,电子乐也更多地出现在《水冰草》、《三花嫂令·尕燕》等改变自传统民歌的作品里,在这些作品中,电子乐不仅仅作为一种背景的声音来展示,而是融入到整个作品的音乐肌理中,这种尝试,很难用俗常意义上的碰撞、融合等词汇来概括,它是基于表达的需要而应运而生,而运用的方式则是不拘一格的。
“我们想要唱出祖先留下的丰厚,可是工业早都盖住了土地,我们想要唱出干枯,可是人群在随时代奔流……我们在生活的流淌里淹没,每一粒沙,不会变回泥土……”。苏阳在《大河唱》中提到的这些,即是我们当下面临的真实情境,也是专辑《河床》产生的时代背景。现实与历史的之间的沟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 “表达的焦虑”,这一焦虑是言说层面上的,也是身份层面上的。在身份层面,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是紧张而匆忙的,处在漩涡中的个体,被发展的速度与强度所挟持,每一个人都是《水冰草》中所唱的“在迷途上那么匆忙”的“赶路人”,在过去和未来之间丧失了根本的位置。而在言说层面,对于脚下的土地,究竟是采取“再现”、“反映”、“摹写“的叙述路径,还是将其一味地进行浪漫主义式的乌托邦想象?这也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问题,难以抉择。而《河床》则试图从从这一非此即彼的对立式思维中跳出来,它有着极具现实感的真实表达,也有着超越式的美好祈愿,苏阳在创作中所擅长的对于中国古典传统文学比兴手法的运用,在这里演化成理想与现实的相互交迭。所想即所唱,念兹在兹的黄河与土地,在歌中都被赋予了生命,它们与生活在其间的人们共同形成了一幅缤纷的画卷。
“作为在河边生活几十年的人,我们怎样歌唱这条河,怎样歌唱对这条河的情感”,这一真切的发问,也是苏阳在七年磨一剑的这张《河床》,所提出的问题,它拷问着我们的生活,也拷问着我们的灵魂。“当一块泥土,散成沙的时候,我们正在拼命做好干涸的每一粒沙,流在缤纷的画卷下面。”《河床》即是这每一粒沙的聚合体,它看似微渺,却蕴藏着无尽的能量。
像草一样 豆瓣
8.5 (44 个评分) 苏阳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0年12月24日 出版发行: 新时代影音
那些触动你灵魂的歌曲
历经了百年的口口相传
像草野之民
硬过石头 发芽生长
--《像草一样》
【乐队介绍】
苏阳乐队,这个被称为“国内最好的土根性乐队”成立于2003年夏,是一支极具地方特色的摇滚乐队,也是中国摇滚界的新生代力量,一如既往地走民族化的道路,坚持民间和本土 音乐的融合,民乐和现代音乐的融合,把民族摇滚音乐放在平民化场合,延续正在发芽的草根音乐。
这是一个以民族摇滚融合见长的乐队,苏阳是乐队的核心,作为一名不肯停止思考的音乐人,苏阳以坚定的脚步,找到了一个更真实更具生命力的方向,那便是以宁夏花儿为基调、以摇滚元素为结构的音乐之路
平等路 豆瓣
8.8 (50 个评分) 野孩子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4年11月1日 出版发行: 北京树音乐公司
野孩子乐队 新专辑《平等路》终于由树音乐出版发行。这张迟来的专辑,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录音棚录音专辑,更像是他们送上的一份特别的声音纪录片,记录了他们最自然的排练状态,还有录音棚最容易丢失的人与音乐,环境,共同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