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
大火 拒绝天堂:吉尔伯特诗集 豆瓣
The Great Fires/Refusing Heaven
9.2 (10 个评分) 作者: 杰克·吉尔伯特 译者: 柳向阳 雅众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5
★自我流放的浪子,弃离名利的隐者
★美国当代重要诗人吉尔伯特 两部代表诗集合集,斩获多项重要文学大奖
★超越地理与时间界限,洞见日常幽微抵达深邃
【内容简介】
本书合并了美国当代重要诗人杰克·吉尔伯特两部代表诗集。
《大火》是吉尔伯特的第三本诗集,写于其爱妻美智子逝世后,于他 隐居十年后首次出版的诗集。除了以往诗歌中自然、漫游等惯有主题外,他更多将对亡妻的思念写入诗中,整本诗集格外哀婉动人。《大火》出版后备受好评,获雷曼文学奖。
《拒绝天堂》是吉尔伯特自认为最好的诗集,斩获多项大奖,问世时诗人已80高龄,更是对他一生的总结,包括了他一些最强有力的作品。
吉尔伯特终生漫游、隐居,寻找、生活并写入诗歌。他颇受中国古典诗影响,淬炼出一种既激情又温和,精写细织,抽去文辞修饰的诗,质朴、纯然,直指人心。
【推荐语】
他的诗既是美国的,也是世界的,它们超越了地理的界限,也超越了时间的界限。 ——亨利·莱曼
他的作品流露着人性与敬畏,他带来了当代诗歌通常缺乏的一种智力。——《洛杉矶时报》
2022年5月14日 已读
吉尔伯特的诗歌书写他的爱情、隐居、漫游,那些关于回忆、关于乡村、关于异域的书写,总是能在不经意间撩动读者的心弦。在阅读的时候标记出那些我觉得极为优秀的篇章,读完再回看译者在序言中提到的那些最好的诗篇,竟然大部分都产生了重合:那些闪耀着独特光芒的、最值得玩味的文字,在不同的脑海中都能掀起同样“庄严恢宏”的巨浪。吉尔伯特突兀尖锐的洞察力之下,隐藏着一种美国人独有的乐观情绪,虽然他不间断的行旅与流浪将他不断拽出那片“反智主义”的粗俗土地,但他仍在《辩护状》里写下“顽强地接受我们的快乐”,他相信“伊卡洛斯在坠落时并没有失败,而只是他的胜利告以终结”。吉尔伯特证明了诗歌是有意义的:“(金斯堡告诉我他要放弃诗歌)因为诗歌说谎,语言失真。我赞同,但问他我们还有什么 哪怕只能表达到这个程度。”
人物 外国文学 文学 美国
张枣诗文集 豆瓣
作者: 张枣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1 - 3
●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 梅花便落了下来”
● 张枣逝世十一周年后,迄今全部诗文首次结集
● 全新收录张枣书信、佚作等大量珍贵文字
● 附《张枣年谱简编》,可做张枣研究重要材料
——————————
诗人张枣迄今发现的全部诗文,共五卷:《诗歌卷》《诗论卷1·现代 性的追寻》《诗论卷2·讲稿随笔》《书信访谈卷》《译作卷》。
《诗歌卷》:迄今发现的张枣诗作全收录,包括近年新发现的《拉丁黑门》《北京城的碎片》等13首首版《张枣的诗》中未收录的新诗;
《诗论卷1·现代性的追寻》:张枣在留德期间的博士论文,从一个当代诗人的写作经验出发,构造了一种个人的新诗史逻辑,梳理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发展史;
《诗论卷2·讲稿随笔》:收录张枣的讲稿和文章,讲稿部分是极其精彩的现代诗歌课,其中新收入张枣关于卞之琳、闻一多的比较文学讲稿数万字,以及《雪花》等数篇短文;
《书信访谈卷》:张枣书信内容首次出版,萃集张枣写给友人、同行和学生的六十余通信件,收信人均为当年书信的背景和缘由作了笺释;
《译作卷》:张枣的译诗、译文合集,卷末附有编者颜炼军编纂的《张枣年谱简编》。
奇迹 豆瓣
9.0 (5 个评分) 作者: 韩东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 - 3
这本诗集代表着韩东诗歌创作的最新成果,将其近一两年来创作的125首诗歌新作皆收录于此。
这些作品直接、具体地触及生活情状,其中不乏诗人写给毛焰、杨黎、钱小华等朋友的诗歌,以清晰、朴素、简洁的语言写作琐屑、平庸的“日常性”。既是其对以往探索诗与真理的关系的延续,又在诗歌写作中呈现出新的变化,在以往平淡冲和的基础上,更加凸显了其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平静的外表下,蕴藏着深邃的情感与思绪,写得温暖而透彻,具有相当感人的力量。
无形之手 豆瓣
8.5 (46 个评分) 作者: [波兰]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译者: 李以亮 一頁folio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6
★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候选者,与米沃什、辛波斯卡一脉相承的波兰诗歌大师扎加耶夫斯基诗歌新作;
-
★一位真正属于我们时代的诗歌大师:他的作品诞生于20世纪的灰烬之中,却言说着21世纪里真实的恐惧和迟疑的希望;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米沃什、布罗茨基对其赞誉有加,称之为 “抒 情诗女神与历史女神在他的诗中深刻对话”,“历史和形而上的沉思得以完美统一”;
-
★著名批评家桑塔格称其诗中有着“复杂的天真、天才的天真”;
-
★诗人译者李以亮先生潜心精译;精致口袋本,轻巧便携。
-
【内容简介】
《无形之手》是扎加耶夫斯基2011年的诗集。全书分三个部分,根据所涉主题精心安排。除了延续他以往惯常的诗歌主题之外,跟更年轻时的作品相比,本部诗集中明显多了一些回忆/往事的成分,因而更显个人化,更显深度。在这本集子里,扎加耶夫斯基的声音仍然是那么平静、温和,却多了一些伤感、疲倦的基调,特别是他多次写到了死亡,诗篇的终结处,常常呈现出一种巨大的沉默。特别是有几首诗,是诗人对他的童年、家庭、早年生活的回忆,朴素的文字里饱含了深情与敬意,令人动容。
特拉克尔全集 豆瓣
Georg Trakl Das Dichterische Werk
作者: [奥] 格奥尔格·特拉克尔 译者: 林克 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2014 - 9
本书是特拉克尔的第一部中文全集,包括诗歌、散文诗、剧本(断片)和大量异文诗。早期诗歌(《诗集》)具有巴洛克风格,华丽而迷狂;《梦中的塞巴斯蒂安》显示出中期成熟的诗艺,气韵舒畅,收发自如,透出一种悲切而肃穆的美;晚期作品则冷峻凝缩,诗才渐趋枯竭。诗人的风格自成 一体,堪称生命的绝唱。
特拉克尔诗歌的多义之声来自一种汇聚,即来自一种旨在其自身的、始终不可言说的合奏。这种创作的言说之多义性不是轻率者的模糊,而是执中者的严谨,后者介入了谨慎的“公正的直观”,并顺从于这种直观。
我们常常很难把这种在其自身之中完全有把握的更多义言说——它适合于特拉克尔的诗作——与其他诗人的语言划分开来,后者的多义性出自无把握的诗的摸索之不确定,因为后者缺乏本真的诗及其位置。特拉克尔的本质上更多义的语言所独具的严谨在一种更高的意义上是如此单义的,以至于它甚至无限超过仅仅科学—单义的概念的一切技术上的精确。
——马丁·海德格尔,《格奥尔格•特拉克尔,对他的诗的一种阐释》,1952
特拉克尔的形象属于利诺斯似的 神话形象;我凭直觉在《埃利昂》的五种现象中把握了此形象。就算它或许不是出自他自身,它或许也未必更明确……
在此期间,我得到《梦中的塞巴斯蒂安》,读过许多:感动、惊奇、猜测、茫然;因为我旋即明白,这种音韵和声响的条件独一无二,不可复得,正如一个梦可能恰恰赖以出现的那些情况。我想象,面对这些外观和内省,即使是亲近的人也总是像贴着玻璃窥探,被隔在窗外:因为特拉克尔的经历似乎进行于镜像之中,并且充塞了他的整个空间,而这个空间无法进入,如同镜中的空间。(他可能是谁?)
——莱纳·马利亚·里尔克,致路德维希·封·菲克尔的信,1915
他是一个酒徒,又是一个瘾君子,但是他从未丧失他那高贵的、经受过精神磨砺的姿态;从来没有人见过他酒醉后摇摇晃晃或多嘴多舌,尽管他那种柔和的、仿佛环绕无尽的缄默旋转的谈话方式常常在饮至夜深时奇怪地变得僵硬、尖锐、恶声恶气。但这样往往使他比旁人更痛苦,他让他言辞的短剑放射寒光,从他们的头顶闪入沉默的周遭;因为在这样的时刻,他显得具有某种简直使他的心流血的真实……
——路德维希·封·菲克尔,给库特·平图斯的报道,1919
在《梦中的塞巴斯蒂安》里面,他已经以如此巨大的激情吟唱他那首单调的歌,以至于不再有什么区别,只有这本狂热的书中的散文篇章暗示出一条突破诗歌的无法超越的完美的道路。阴郁的预言般的散文幻景让人强烈地预感到一种如今已被毁灭的发展潜力。可是人们竟让这位寂静的诗人——他与其杀人不如自杀——作为志愿兵上了屠杀战场!现在他完全寂静了。生于萨尔茨堡,死于克拉考——其间则是古老的奥地利。维也纳、因斯布鲁克和柏林有些人认识他。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谁;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作品:奥地利没有谁写过比特拉克尔更美的诗。
——阿尔贝特·埃伦施泰因,《被谋杀的弟兄》,1919
2021年6月1日 已读
信手拈来都是令人惊艳的好诗,但通读全集才能意识到特拉克尔的语料库其实也颇为贫瘠,处处是“蓝光”“乌鸫”“接骨木”,失望伴随着惋惜。《孤独者的秋天》是最棒的一组作品。
外国文学 奥地利 奥地利文学 德国 文学
天堂的影子 豆瓣
8.7 (9 个评分) 作者: 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 译者: 范晔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 1
去倾听我递到你手中的这本书
带着林莽的姿态,
但那里一滴最清凉的露珠蓦然闪耀于一朵玫瑰,
抑或能看见世界的欲望搏动,
悲伤仿佛痛苦的眼睑
将黄昏关锁又隐藏太阳如一滴黯淡的泪,
而无尽的前额在疲倦中
感到一个无光的吻,漫长的吻,
一些喑哑的词语被世界在临终时说出。
——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诗人》
阿莱克桑德雷的作品里,对事物基本的冲动和对同样这些事物抽象的感知之间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在他的诗歌中,几乎所有事物——树木花卉,动物人类——都让人觉得剥去了具体的外表,诗人关心的是它们的概念和象征,再由他用激情赋予象征以生命。
——路易斯·塞尔努达
巨大的谜 豆瓣
8.8 (14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译者: 陈黎,张芬龄 雅众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特朗斯特罗姆
首部简体中文版短诗与俳句精选

【内容简介】
特朗斯特罗姆的写作深受日本俳句的影响,言简而意繁,写实的手法与超现实的想象交织,细腻的凝视与开阔的视野并存,呈现出生命和情感的诸多面向。
本书收录了特朗斯特罗姆一生所作全部俳句六十五首,并精选其各阶段短诗代表作六十五首。这些微型诗杰作既可见简洁中意趣幽微的俳句特质,又呈现特朗斯特罗姆独有的诗歌品性,带给读者层次丰富的阅读体验。特朗斯特罗姆试图在充满不确定的现实中捕捉一些可与之抗衡的小确幸,为孤寂忧郁的心灵洒落一些慰藉的火光,也为变调的人世发出温和的慨叹和诚挚的提醒。
【名人推荐】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作令我们得以安于自身的不确定性。
——谢默斯•希尼
最重要的诗人,具有不可思议的智慧……我从他那里偷取了不止一个隐喻。
——约瑟夫•布罗茨基
特朗斯特罗默是诗人的诗人。
——马悦然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豆瓣
Averno, A Village Life, The First Four Books
7.9 (53 个评分) 作者: [美] 露易丝·格丽克 译者: 柳向阳 / 范静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5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作品。诺奖授奖词:她精准的诗意语言所营造的冷峻之美,让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 露易丝·格丽克是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众多文学大奖得主,享誉诗坛已久,作品首度引进。
• 本书特别收录格丽克部分早期诗作,可一窥作者诗风变化。
————————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完整收录了格丽克的《阿弗尔诺》(新英格兰笔会奖)和《村居生活》(格林芬诗歌奖短名单)两本诗集;此外还有早期五本诗集的精选,涉及的诗集为《头生子》(美国诗歌学会诗人奖)、《沼泽地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阿基里斯的胜利》(全国书评界奖)、《阿勒山》(国会图书馆丽贝卡•博比特全国诗歌奖)。
————————
她的坚定性提醒我们,我们从生命的流动中也获得一种沉淀物,一种残余物——那是我们用心诵读的,永恒的,简朴的,有轮廓的,已知的。——海伦·温德勒,《纽约书评》
格丽克是仍在写作的最纯粹也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罗伯特·哈斯,美国桂冠诗人
格丽克的语言非常朴素,她全部的生命、情感和激情都凝聚在对大自然的书写当中。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格丽克,是诗歌的胜利,文学的胜利。——王家新
格丽克的诗代表了一种内省的心智。——臧棣
夕颜 豆瓣
6.7 (6 个评分) 作者: [日]小野小町 / 和泉式部 等 译者: 陈黎 / 张芬龄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6
★★★
千年日本和歌精选:日本文学之灵魂,歌咏生命一秒的情热与体悟
★★★
【内容简介】
日本的和歌是日本璀璨古典文化的结晶。短歌是和歌的一种,后来逐渐演变成和歌的代名词,和歌中数量最多且脍炙人口的均为短歌。短歌凝结了刹那间的生命体悟和感觉之心,短小却不单薄,豪迈而不草率,是日本文学的灵魂。
本书从1300年的和歌发展史上遴选400余首风格各异的短歌名作精心翻译,中日双语呈现并佐以作者简介及精辟批注,以助读者了解日本的短歌艺术以及背后的丰饶情感世界、风物人情。
【编辑推荐】
1. 日本千年的审美之心、自然体悟,全凝结在短短几行的短歌中。
2. 和歌之于日本,正如古诗之于中国。和歌中短歌居多,后世提起和歌多指短歌。
3. 短歌是迅疾而悠长的抒情,书写生命之一秒的美学
4. 本书精选《万叶集》歌人与小野小町、和泉式部、紫式部、西行法师、与谢野晶子、石川啄木等共三十余位歌人的传世之作,小小一册即可通览千年短歌的结晶。
5. 著名诗歌翻译家陈黎、张芬龄倾情献译。
6. 精装典藏,名家名译。
【名人评价】
如果我们“怀着爱惜这在忙碌的生活之中浮到心头又复随即消失的刹那的感觉之心”,想将他表现出来,那么数行的小诗便是最好的工具了。
——周作人
想象一朵未来的玫瑰 豆瓣
8.6 (81 个评分) 作者: [葡] 费尔南多·佩索阿 译者: 杨铁军 雅众文化/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5
★★★
疲惫的人生不能没有诗意
我的心略大于宇宙
葡萄牙国宝级作家、诗人佩索阿
以异名“冈波斯”创作的诗卷
诗人陈黎、黄灿然、蓝蓝、王敖推荐
★★★
【内容简介】
费尔南多·佩索阿是二十世纪伟大的葡萄牙语诗人,他用一百余个异名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
在这些异名当中,“冈波斯”可能最接近佩索阿本人的真相:张扬恣肆的精神世界,只是他用诗歌和文字织就的一个梦;现实生活中,他是一个出门时连旅行箱都永远收拾不好的平凡小职员。
本书主要收录“冈波斯”的短诗,也收录了著名的长诗《烟草店》《鸦片吸食者》等。这是“冈波斯”的第一个汉语译本,希望能为中文读者呈现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冈波斯”形象,为领略佩索阿庞大的写作世界提供一个入口。本书另收录《回忆我的导师卡埃罗》《无政府主义银行家》。
【编辑推荐】
佩索阿单凭一己之力创造了一个丰饶繁复的平行文学世界体系。他是诗人中的宇宙学家,作家里的预言家,21世纪的读者更能读懂他。
【名人评价】
佩索阿的一切作品都是对失落的身份的追寻。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斯
佩索阿是惠特曼再生,不过,他是给“自我”“真我”以及“我的灵魂”重新命名的惠特曼,他为三者写下了美妙的诗作。
——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
北欧现代诗选 豆瓣
作者: 北欧五国近60位诗人 译者: 北岛 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2015 - 8
█编辑推荐
诗人北岛以独特的冷抒情及传神的译笔:
揭开北欧五国近60位诗人神秘的精神世界。
北岛翻译的北欧诗歌,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始终散发着玫瑰般迷人的色泽和芬芳,正是通过北岛的译介,中国读者感受到了拉格克维斯特的紧张和隐晦,哈里·马丁松的大气和警醒,特朗斯特罗默的纯粹和优雅,以及索德格朗的绮丽多变,北欧诗歌向中国读者展示了一个意象纷繁,格律优美的世界。
█内容简介
本诗集精选了两百余首诗作,涉及五十九位诗人,他们来自瑞典、芬兰、挪威、丹麦、冰岛五国;其中既有已经作古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尔·拉格克维斯特、哈里·马丁松,也有活跃在当下北欧诗坛,并在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特朗斯特罗默。诗集还收录了对北欧诗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却一直在人们关注之外的诗人及其作品,如芬兰的索德格朗、冰岛的斯泰因·斯泰纳尔等。本诗集不仅介绍了北欧现代诗歌的起步和发展,也展示了它的成就和将来。译者北岛1980年代初将北欧现代诗歌较为完整地译介到中国,对其诗歌神髓深有把握,他以传神的译笔展示了诗歌语言作为一种艺术的神奇和张力。
█相关评论
诗人(特朗斯特罗默)把自己耳闻目睹的一切——风、雨、日、月、天、地、人,通过个人文学与哲学的推动力及社会体验,熔铸成一个个独立的整体——诗歌。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1年10月8日
有一些诗人,属于大众;有一些诗人,只属于诗人。特朗斯特罗默,就是属于诗人的诗人。
——翻译家李笠
在伊迪特·索德格朗的世界里,一切都有名字,一切都活着,一切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北岛
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
——特朗斯特罗默2011年诺奖获奖辞
他的作品能透过一滴露水反映整个世界。
——哈里·马丁松1974年诺奖获奖辞
能够在作品中为人类面临的永恒的疑难寻找解答所表现出的艺术活力和真正的独立的见解。
——拉格克维斯特1951年诺奖获奖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