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
穿城观影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陈涛 Beijing Book Co. Inc. 2020 - 2
从田壮壮的《摇滚青年》到崔健的《蓝色骨头》,当代电影中的摇滚青年具有怎样的特征,同北京这座城市又有怎样的关联?从《倾城之恋》到《半生缘》,许鞍华为何频频改编张爱玲的小说,借此表达怎样的城市认同?从卢昊的《消失的家园》到王劲松的《百拆图》,先锋艺术家们如何再现如火如荼的城市“拆迁”?从徐冰的《鬼打墙》到郑连杰的《大爆炸》,视觉行为艺术如何思考长城的纪念碑性与当代性?本书探索当代影像(电影和视觉艺术)与城市空间的互浸与勾连,从叙事到认同,从生产到搬迁,从记忆到规训,从漫游到体感,城市和影像成为最精彩的当代景观。
《穿城观影:中国当代影像的空间生产和体感》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为经,以聚焦城市的影像(电影和先锋艺术)作品为纬,以“体感”和“生产”为勾连和编织方法,铺展中国当代城市的影像地图。在这一影像地图上,本书尤其侧重对北京和上海等大都市空间的精细雕琢,通过立体化和深度化的个案分析,探讨空间与影像二者的交织与互动。所谓“穿城观影”,不仅意指通过城市空间来观看和分析影像作品,更强调借由城市影像的“穿针引线”“穿街走巷”和“穿衣配饰”来了解中国当代的城市化发展。
底层再现 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城市游民 豆瓣
作者: 陈涛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5 - 6
《底层再现 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城市游民》梳理了城市游民这一类艺术形象的当代谱系,并详细探讨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对城市游民的再现。通过对电影在思想内容、艺术技巧和制片方式等方面的考察,《底层再现 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城市游民》探究了“城市代”导演如何在市场、政府和西方三种力量作用下对同一类底边人群进行了不同方式的艺术再现,并从摇滚文化、城市拆迁、身体书写、底层旅行等角度思考了中国当代城市化发展的文化症候。
电影导论 豆瓣
10.0 (8 个评分) 作者: 陈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 - 9
本书作为电影学入门教程,既可作为高校影视艺术专业的基础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选修类课本。本书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还兼具一定的流行读物性质。在结构上,本书主要内容分成三大部分共十五章,每一章都以电影的一个基本概念为核心,尽量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介绍相关电影理论,并精选重要的中外影片内容穿插其中。每一章都包含四个小节,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远及近地对与这一概念相关的内容进行介绍;其中第一节都先引入某一部(或几部)电影的案例分析,由此带出本章核心概念的阐释与分析。每一章中所包含的理论不止于传统意义的“电影学”,还包括一些文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十五章对应的十五个电影鉴赏的关键词,连缀起来构成了鉴赏电影的初步知识和基础观念。
本书避免机械化的条目罗列式八股风格,采用一种较为文学化和自然化的方式叙述和阐释,围绕核心概念将知识、理论和故事娓娓道来,令阅读更为流畅和随意。每一章都配以大量的图片,令阅读更为轻松惬意的同时,也便于生动、多媒和综合地教学。每一章提供一些电影视频段落,这些段落都同文字所述内容相契合,读者可以通过扫描文中的二维码获取并欣赏。衷心盼望本书能够引领读者进入电影五彩斑斓的世界,饱览胜景,任意翱翔。
2017年12月20日 已读
非常棒的电影导论。每个具体案例旁边都附有二维码,扫描之后就可以欣赏相关片段了。整体建构非常清晰,面面俱到,能够搭建起一座完整的框架。适合各种层次的电影爱好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文化 电影 陈涛